利率我国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货币银行学课本客观题答案

一、判断正确与错误1、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V2、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X3、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V4、在金本位之下,两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是确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V5、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V6、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
X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X8、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
X9、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X10、在金本位制下,流通中需要的纸币数量,取决于流通于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V11、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V12、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对贷出者(储户)有利。
V13、商业信用是当代各国采用的最主要信用形式。
V14、银行信用是当代各国采用的最主要信用形式。
V15、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V16、商业票据的背书人对票据不负有连带责任。
X17、债券收益率是期待的收益率,股票的收益是固定的收益率。
X18、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了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X19、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X20、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拥有发行债券的权利X21、金融体系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V22、经济危机期间,金融市场上货币资本过剩,利率极低。
X23、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之一,是中央银行的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从事货币信用业务。
X24、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V25、中国人民银行在1983年之前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V26、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不良影响和负作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

1。
货币有哪些主要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1)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2)国家财政收支状况.(3)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4)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
3。
货币市场有哪些主要特点?(1)交易期限短。
(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3)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4、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存款负债.(2)其他负债.(3)自有资本。
5、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是什么?(1)货币化程度低下。
(2)金融发展呈现二元结构。
(3)金融市场落后。
(4)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管制。
6、利率在经济中有何作用?在宏观经济方面:(1)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
(2)利率可以调节投资。
(3)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在微观经济方面:(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7、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1)业务上不断创新,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2)建立跨国银行,推动国际化进程。
(3)遵循《巴塞尔协议》,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4)兼并成为商业银行调整的有效手段.(5)分业经营转向综合性经营,形成更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
8、西方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有哪几种?(1)由政府出面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2)由政府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3)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9、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相联系。
(2)通货膨胀与物价相联。
(3)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相联.(4)通货膨胀与物价的持续上涨相联。
10、什么是股票价格指数?如何编制股票价格指数?(1)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 C. 支付手段2. 租赁设备由承租人维修保养的是() D. 金融租赁3. 1998年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C. 货币供应量4. “扬基债券”的面值货币是() B. 美元5. 凯恩斯认为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 D. 递增函数6.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新式银行是() A. 丽如银行7. 不属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D. 办理粮棉油储备贷款8. 保险合同终止一般是由于() B. 保险期限届满9. 现金交易方程式可表示为() A. MV=PT10. 在证券交易所专门从事不足一个成交单位股票买卖的证券商是() A. 零股经纪商11. 以下不属于证券交易所特点的是() C. 协商议价原则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均按照() C. 特别提款权计值13. 某企业持有3个月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面额为2000元,银行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5%,则贴现金额是 A. 1975元14.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的提供,均源于银行的() B. 贷款业务15.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D. 存款负债16.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长期资本项目不包括() C各国银行间的资金拆放1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成立于() B 1945年18. 按保险对象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 D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19. 欧洲货币市场的中心最初在() B伦敦20. 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受制于() C黄金输送点二、多项选择题21. 金银复本位制的形式有()B. 跛行本位制C. 双本位制D. 平行本位制22. 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C. 赊销商品E. 货币贷款23. 1994年我国建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A. 国家开发银行D.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E. 中国进出口银行24.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条件是()B. 信用制度的发展D. 非现金结算广泛运用2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性表现在()A. 都是需求管理政策C. 调控目标一致26. 股票市场上的交易活动包括()A. 现货交易B. 期货交易D. 期权交易E.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27. 影响利率的因素主要有()A. 平均利润率B. 借贷资本的供求C. 国家宏观政策D. 通货膨胀率E. 国际间的协议28. 可以作为一国官方储备的资产有()C. 黄金D. 特别提款权E. 固定资产29. 属于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有()C. 商业票据D. 回购协议E. 国库券30.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B. 价值尺度是基础,价格标准是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D. 价值尺度与价值规律有关,价格标准与价值规律无关E. 价值尺度代表社会必要劳动,价格标准由国家规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31. 间接信用指导32. 公开市场业务33. 基础货币34. 直接标价法35. 金融租赁四、简答题36. 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
利率的确定和影响因素

利率的确定和影响因素利率是指借贷双方在借入和借出资金时所支付的补偿费用,它的大小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影响较大。
因此,利率的确定和影响因素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并尽可能多的考虑各种影响利率的因素,从而为我们了解利率的运作机制提供更为完整的认识。
一、基本原理、类型和影响因素理论上,利率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简单来说就是当借贷市场中资金总量的供给上升,借贷需求的总量下降时,利率随之下降。
不过,现实中的利率确定过程更为复杂,它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
例如,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的波动,以及央行的货币政策等因素都可能对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利率通常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种类型。
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双方所约定的利率,也就是借入或借出一定数量资金所应支付的利息百分率。
而实际利率则是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其考虑了通货膨胀对借贷收益的冲击。
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实际利率下降;反之,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实际利率上升。
因此,实际利率是利率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借贷双方在制定借贷协议时参考的重要依据。
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市场供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四大方面。
货币政策因素货币政策是指央行管理货币供应的政策,它通过调整货币供应的数量和速度来影响市场上的实际利率。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影响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
同时,央行还可以利用准备金率等措施来影响银行间的借贷活动。
市场供需因素市场供需关系也是影响利率的重要因素。
当资金供给量增加时,资金市场上的利率下降;反之,资金供给量下降时,利率水平则上升。
同时,借贷双方对未来市场和经济的预期也会影响市场供求平衡。
例如,如果市场预期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则会增加借贷需求,进而导致利率上升。
经济增长因素经济增长对利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一)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高低的最基本因素。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率仍取决于利润率,并受平均利率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利率以平均利润率为最高界限,且利率最低也不会等于零,否则就不会有借贷行为。
即利率总是在零到平均利润率之间摆动。
并且利率水平的变化与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变化成正比。
当平均利润率提高,利率一般也相应提高,平均利润率降低,利率也相应降低。
(二)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的高低决定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
这是因为,借贷资金同其他资金一样,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当资金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同时,利率也反作用资金供求,利率上升对资金的需求起抑制作用,有利于资金来源的增加;利率下降,会使资金需求增加。
所以,资金供求关系是确定利率水平的一个基本因素。
(三)国家经济政策利率对社会再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因此,国家把利率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
利率不能完全随借贷资金的供应状况自由波动,而必须受到国家的调节,因此而产生的一些代表国家意向的经济政策就对利率产生直接的干预和影响。
世界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制定的金融政策影响市场利率,进而达到调节经济、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的目的。
(四)物价水平利率的变动与物价的变化有密切有关系,一方面,物价的高低影响着银行吸收社会资金的成本大小,从而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往往同货币贬值互为因果,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就必须考虑保持货币的实际价值。
同样,在信用关系的另一方也有一个货币保值的问题。
所以,为保证信用双方都不因物价变化而受到损失必须合理调整利率水平。
利率的几个影响因素

利率的几个影响因素
利率是指借贷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或收益的比例。
利率的确立和变动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
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利率。
当中央银行加息时,利率通常会上升;反之,降息则通常会导致利率下降。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普遍价格上涨。
高通胀可能导致利率上升,因为借贷者需要更高的回报来抵消通胀带来的购买力贬值。
3. 经济增长:经济繁荣期通常伴随着利率上升。
当经济增长强劲时,借贷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利率上升。
4. 市场供求关系:利率的水平也会受到借贷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
当借款需求高于可供应的资金时,利率上升;反之,供过于求可能导致利率下降。
5. 政府债券收益率: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也可以影响其他贷款的利率水平。
当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时,其他贷款的利率通常也会上升。
6.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
当外国投资者对某个国家的债券感兴趣时,他们可能会购买更多的债券,从而推动该国的利率下降。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实际上,利率受到复杂的经济和金融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决策投资或借贷时,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做出明智的决策非常重要。
金融学试题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选题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表征货币D.电子货币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物价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表征货币D.电子货币4.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B.交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5.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6.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7.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8.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9.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0.“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A. 银本位B. 平行本位C. 双本位D. 金本位11.人民币是()A. 实物货币B. 代用货币C. 金属货币D. 信用货币12.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3.某从商业银行贷款30万元购买住房属于货币()职能。
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价值尺度二、多选题1.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价值形式D. 货币价值形式E.商品价值形式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3.货币基本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4.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是()A. 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B. 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工具C. 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工具D.必须是有形的物体E. 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三、判断题1.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真题分类-金融-考点07利率理论

第二节利率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收益率曲线的特征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同期限的债券,其利率随时间的变化一起波动B.收益率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C.短期收益率低,收益率曲线更倾向于向上倾斜D.如果短期收益率高,收益率曲线可能向下倾斜2.对于给定风险的固定收益证券,收益率曲线是描述到期收益率与固定收益证券的期限之间关系的曲线。
反向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
A.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B.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C.长期利率等于短期利率D.中期利率比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都高3.下列关于利率决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从货币因素角度研究利率是如何决定的B.古典利率理论是从实物因素角度研究利率决定因素的**理论是从货币因素角度研究利率决定因素的D.可贷资金理论是综合实物因素和货币因素两个角度研究利率是如何决定的4.在利率体系中,发挥指导性作用的是()。
A.实际利率B.市场利率C.一般利率D.官定利率5.下列哪项是决定市场上实际利率高低的最主要的因素()。
A.统一利率B.浮动利率C.信贷资金的供求关系D.国家政府6.()在我国整个利率体系中处在主导地位。
A.市场利率B.存款利率C.官方利率D.贷款利率7.马克思认为正常情况下,利率水平上限是()。
A.历史利率水平B.平均利润率C.利率最高限额D.流动性比率8.()认为长期利率等于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A.市场分割理论B.流动性溢价理论C.预期假说D.期限优先理论9.根据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中,最基本的是()。
A.平均利润率B.货币供求和竞争关系C.国家经济政策D.社会再生产状况10.利率的根本决定因素是()。
A.资金供求B.风险程度C.期限长短D.信用状况11.五年期存款的利率通常远高于半年期的存款利率,其原因主要在于()。
A.风险贴水所致B.通货膨胀的补偿要求C.影响财务安排的经济补偿D.都有可能12.以下关于利率的期限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第4章《利息和利率》习题及答案

第4章利息和利率一、本章重点1.马克思揭示了利息的本质,指出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2.利率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比如以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以物价的涨幅,可划分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以不同的计息标准,可划分为单利和复利,等等。
连续复利。
3.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货币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政策等。
4.利率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在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利率对资金的积累、信用规模的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调节和抑制通货膨胀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在经济运行中,利率的杠杆作用能否很好发挥,关键在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6.西方经济学家对利率有各种理论分析。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确定。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偏好说”,认为利息是在一特定时期内人们放弃周转流动性的报酬。
7.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其他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选择停留论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二、难点释疑1.利息本质的论述,在西方经济学中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有不同的观点。
西方经济学中对利息本质论述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亚当·斯密认为借款人借款之后,可用于生产,也可用于消费,若用于生产,则利息来源于利润,若用于消费,则利息来源于地租等;凯恩斯认为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资金周转灵活性的报酬。
但他们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利息的真实源泉,只有马克思才认识到利息的真实源泉,利息来源于利润,由劳动者创造的利润,这才是利息的本质。
2. 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报酬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要从现值的角度来考虑。
不同种类的债务工具,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不一样,但其思想是相同的。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一)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
因此,利率高低首先由利润率高低决定,但决定利率高低的利润率不是单个企业的利润率,而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平均利润率。
(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在某一具体时期的具体市场中利率则需由借贷资本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协商确定。
通常情况下,借贷资本供大于求时,利率就会下降;借贷资本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就会上升。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若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利率就会上升。
(四)国际利率水平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下降会降低国内利率水平或抑制国内利率上的的速度。
(五)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会导致利率上升,通货紧缩会导致利率下降。
(六)汇率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时,外汇的预期回报率下降,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就会下降,对本币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得国内利率水平上升。
商业银行的负债种类:(一)存款负债1、活其存款、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
2、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3、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和储蓄存款4、本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二)借入负债1、中央银行借款2、银行同业拆借3、欧洲货币市场借款4、发行金融债券商业银行资产的种类:(一)现金资产1、库存现金2、中央银行存款3、存放同业存款4、在途资金(二)贷款1、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2、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3、一次性偿还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三)证券投资1、中央政府债券2、地方政府债券3、政府机构债券4、公司债券5、其他有价证券(四)固定资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1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盈利性原则中央银行的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币值稳定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利率是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和本金之比。
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如下:1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限额;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就上升;反之,就下降.3风险程度;4国际利率水平;5国家的政策、法律规定和社会习惯等都对利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简述金融工具的特征1所谓金融工具、也叫信用工具,就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和价格,借以保证债权债务双方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
(2)金融工具的特征。
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等几个基本特征。
①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②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③风险性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
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④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具有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收入的性质。
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反映的。
收益率是净收益对本金的比率。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特点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最高管理机关它负表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享有国家法律所赋予的发行货币的权力和其他种种特权。
特征:①不以盈利为目的②不经营普通的银行业务③处于超然(超脱)的地位。
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①国家的银行②银行的银行③发行的银行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①向金融机构的贷款变动②对政府的贷款变动③黄金、外汇储备的变动货币政策的优缺点①法定准备金率:效果最猛烈、是其他工具的基础;不宜作为日常调控的工具、不宜轻易采用、效果不易把握②再贴现率:有告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中央银行没有主动权、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会引起市场利率的波动③公开市场:中央银行处于主动地位、能进行经常性操作、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势力、必须有全国性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通过对人们持有闲置货币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的投机以获取利润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得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从而得到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
利率的影响因素讲解

利率的影响因素讲解
利率是指金融市场上借款和存款的价格,它对经济和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
利率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
1. 货币政策:国家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利率。
如果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意味着减少货币供应,以控制通货膨胀,利率可能会上升。
相反,如果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意味着增加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利率可能会下降。
2. 通货膨胀预期: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将上升,借款人可能会要求更高的利率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因此,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利率上升。
3.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上的利率也会影响整体利率。
债券市场上的利率上升,可能会引起借款人转向债券市场,从而导致贷款市场上的利率上升。
相反,债券市场上的利率下降,可能会导致贷款市场上的利率下降。
4. 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对利率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强劲时,利率可能会上升,因为借款需求增加。
相反,经济衰退时,利率可能会下降,因为借款需求减少。
5. 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利率也会影响国内利率。
如果国际市场上的利率较高,可能会吸引资金流入,从而增加国内利率。
相反,如果国际市场上的利率较低,可能会导致资金流出,从而降低国内利率。
总之,利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预期、债券市场、经济状况和国际市场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对个人和企业做出贷款和投资决策时非常重要。
利率的变化影响因素

利率的变化影响因素(一)经济因素1、经济周期在危机阶段,许多工商企业由于商品销售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债务,造成支付关系紧张并引起货币信用危机。
资本家都不愿意再以赊销方式出售商品,而要求以现金支付。
由于对现金的需求急剧增加,借贷资本的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将使利息率节节提高。
进入萧条阶段,物价已跌到最低点,整个社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
与此相适应,借贷资本的需求减少,市场上游资充斥,利率会不断降低。
在复苏阶段,投资增长,物价回升,市场容量逐渐扩大,增加了对借贷的需求,但借贷资本供给充足,职能资本家可以以低利率取得货币资本。
进入繁荣阶段,生产迅速发展,物价稳定上升,利润急剧增长,新企业不断建立,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很大。
但由于资本回流迅速,信用周转灵活,利率并不很高。
随着生产的继续扩张,借贷资本需求日益扩大,特别是在危机前夕,利率又会不断上升。
2、通货膨胀在确定利率时,既要考虑物价上涨对借贷资本本金的影响,又要虑它对利息的影响,并采取提高利率水平或采用附加条件等方式来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3、税收是否对利息征税对利率的高低有重要影响(二)政策因素一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最为直接与明显。
即,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及国家预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运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市场利率、达到扩张或紧缩银根的目的。
(三)制度因素主要是利率管制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一)利润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于平均利润率决定。
在我国,行业的平均利率是能够计算的,全社会的平均利率也可以求出一个近似值。
如果大多数千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上升,全社会的平均利率也会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利率总的水平应当提高,相反,则应调底。
(二)资金的供求状况一般地讲,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将促使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必然导致利率下降。
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摘要:利率是货币金融理论的基础概念,也是连接货币因素与实际经济因素的中介变量,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很多,西方各种利率理论中也论述了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基于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就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影响做简要论述,并且结合我国近年来利率的变化进行相应讨论,从而提出了我国在利率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利率;储蓄;投资一、利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利率,作为一国的经济杠杆,对于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从宏观方面来讲,利率不仅可以调节社会资本供给,也可以调节社会投资。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掌控部门,通过调节利率高低从而正确的引导社会资本的流动方向。
从微观方面来讲,利率的高低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利率过高或者过低对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过高的利率会抑制投资,阻碍经济的发展;利率水平过低,又不利于发挥利率对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所以只有适当的利率水平才能使利率在一国的经济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调节作用。
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影响利率的因素,包括:储蓄、投资、货币供给与需求等,本文将从居民储蓄与利率的关系来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对于我国利率的影响。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共同决定的,取决于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的均衡点。
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利率提高,投资额下降;利率降低,投资额上升。
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利率越高,储蓄额越大;利率越低,储蓄额越少。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储蓄代表资本的供给,投资代表资本的需求,利率代表借用资本的价格,从而资本的供求决定的利率的水平,如图: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按照这一理论,只要利率是灵活变动的,它就和商品的价格一样,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使储蓄和投资趋于一致。
因此,经济就不会出现长期的供求失衡,它将自动趋于一致。
大学_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一)1、货币的产生是( C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的发明创造、C、商品交换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2、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 D )。
A、实际利率、B、市场利率、C、公定利率、D、法定利率4、期限在一年以上,以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是( C )。
A、货币市场、B、二级市场、C、资本市场、D、金融市场5、按照组织的章程,服务对象只限于成员国官方财政、金融当局,而不与任何私人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B )。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国际开发协会、D、国际金融公司1、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A )最为流行。
A、单一型B、复合型C、跨国型D、准中央银行型2、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性首先在于( A )。
A、行业风险B、利率风险C、流动性风险D、汇率风险4、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价值的高低呈( B )变化。
A、正比例B、反比例C、无确定关系D、以上都不对5、下列金融机构中,不属于全球性金融机构的是( B )。
A、世界银行B、亚洲开发银行C、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C )。
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国际信用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 A )。
A、形成资金________业务B、资金运用业务C、租赁业务D、承兑业务3、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B )。
A、充分就业B、稳定物价C、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4、货币在( D )时,执行国际财富转移手段职能。
A、支付国际贸易差额B、购买外国商品C、支付外国劳务费用D、对外援助5、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价值的高低呈( B )变化。
A、正比例B、反比例C、无确定关系D、以上都不对1、利息是( C )的价格。
「金融学问答题参考答案」

金融学问答题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 .代用货币与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决定有什么不同?(1)信用货币是独立的货币形式,其价值取决于它的购买力。
(2)它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公众向货币发行者提供的资源和资产的数量。
(3)代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它的价值决定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
2.什么是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货币制度的概念: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构成要素:本位币材;货币单位;发行与流通程序;准备金制度3.金银复本位制下为什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即法律规定金和银的比价,金币和银币都按法定比价流通,由此形成了金银的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
一旦金银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就会使金银的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发生偏离。
由于当时的金币和银币都是可以自由铸造的足值的本位币,因此当金银的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发生偏离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劣币充斥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4.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表现在:对内价值稳定:由于金币本位制下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可以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
对外价值稳定:由于金币本位制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外汇行市的波动以铸币平价为基础,围绕运费波动,波动的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金币本位制的稳定性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为什么说复金属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答:平行本位制下:与价值尺度职能矛盾。
(需要具体论述)双本位制下: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需要具体论述)跛行本位制就是事实上的金单本位制。
(需要具体说明)二、信用与利息、利率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信用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信用是以偿还和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影响我国利率因素及利率市场化推进策略

浅析影响我国利率的因素及利率市场化推进策略摘要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现行利率体系虽有了一定的市场化成分,但仍以利率管制下的双轨利率体系为主。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探究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国际经验得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影响因素推进策略一、利率市场化概念利率市场化指的是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进行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来自主决定,即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即时利率的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产物,而不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利率市场化包括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传导、利率的机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等方面,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这种机制充分体现了市场自身资源配置和结构调节的功能,更具合理性、科学性。
二、决定和影响我国现阶段利率的主要因素1.平均利润率水平在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在平均利润率制约下的利率总水平即不能高于大部分企业的负担能力,也不能低于其应发挥的肝疳效应。
2.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一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作为金融市场商品的“价格”,也同样受供求规律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利率水平上仍有决定作用。
3.物价变动幅度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方向的变动趋势,物价的变动幅度决定了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变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或获得投资收益。
4.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动入世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更为紧密相连,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13
LM曲线的推导
r rA
L2
LB LA
rB
B
0 YB
L’B
M= L1 + L2
2021/4/9
L’A L1
A
YA
Y
14
(续)只有在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其交E 上的收入和利率才是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 平,因为这时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是均衡的。 任何偏离该E点的情况都会导致经济的自发调 节,从理论上讲,将产生向E点逼近的压力, 促使利率和收入在相互决定的过程中达到均衡。
2、可贷资金供求决定均衡利率,但这时并 不一定能保证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 衡,利率无法保持稳定,理论仍不完善。
2021/4/9
9
r ΔMd1 ΔMd0
ΔMs
I
S1 Fd
Fs
`
S0
E
0
2021/4/9
M
10
四、IS-LM曲线模型的利率理 论
倡导者:希克斯,汉森
基本观点:利率是由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时决定的。
2、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趋势,但却是一个非常缓慢 的过程。换句话说,平均利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3、由于利率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 果,因而使利率的决定具有很大偶然性。
2021/4/9
18
六、影响利率波动的其他因素
经济因素: 1、经济运行周期 2、通货膨胀率及预期通货膨胀率 3、借贷风险 4、国际利率水平 政策因素:
2021/4/9
3
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倡导者:凯恩斯
基本观点: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而 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主要内容: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由央行决定,无利 率弹性;货币需求是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 流动性偏好(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 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是收 入的正比例函数,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 是利率的反比例函数。)。利率取决于货币供 给量与流动性偏好的均衡水平。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C )A、货币金属说B、货币名目说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D、国家的发明创造2、(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平衡项目D、错误与遗漏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A、马克思的利率论B、流动偏好论C、可贷资金论D、实际利率论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B、反方向C、无任何直接关系D、A与B都可能5、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C )。
A、原始存款B、定期存款C、活期存款D、储蓄存款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8.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B、利率C、税率D、汇率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B、金融部门C、经济与国家发展D、金融与经济发展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B、8%C、4%D、10%1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C)。
A、溢价B、平价C、折价D、竞价12、商品的价格( A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D、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13、经济发展对金融起(D )作用。
A、一定的B、决定性C、不确定D、推动15、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也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属于( C )货币制度。
A、金块本位制B、金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银本位制16、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利率利率: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使用资本的单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的货币资本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贷款人借出货币资本所获得的报酬率。
如果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额、用P表示本金,则利率可用公式表示为:i=I/P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2.我国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⑴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
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⑵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
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
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
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⑶物价变动的幅度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
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⑷国际经济的环境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中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中国的利率水平;②中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③中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⑸政策性因素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例如,建国后至十年动乱期间,中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
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
可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6) 历史习惯(7) 借贷的期限长短3.我国的利率政策1980年之前我国银行利率几乎没有变化,而且利率水平很低。
之后,银行利率不断升高,最高时银行年利率加保值贴补率高达20%之多。
随着通货膨胀的有效抑制,银行利率又逐年下降。
2000年银行利率已降至2%左右,而在近10年以来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后,央行于2006年10月底首次加息,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银行利率的大起大落反映我国经济系统没有运行在最佳轨道上。
1)我国央行在制定利率时,主要考虑:I.物价总水平这是维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依据。
利率高于同期物价上涨率,就可以保证存款人的实际利息收益为正值;相反,如果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存款人的实际利息收益就会变成负值。
因此,看利率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名义利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是正利率还是负利率。
II.利息负担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发展的资金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动对企业成本和利润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因此,利率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
例如,1996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极大地减少了企业贷款利息的支出。
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减少企业利息支出2600多亿元III.利益利率调整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和银行上交财政税收的增加或减少而间接产生的。
因此,在调整利率水平时,必须综合考虑国家财政的收支状况。
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存贷款利差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率水平的确定还要保持合适的存贷款利差,以保证银行正常经营。
IV.供求状况利率政策要服从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局,并体现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要求。
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利率水平的确定也要考虑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受资金供求规律的制约。
2)我国阶段性制定银行低利率政策的目的:I.减低资金成本,以期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II.限制银行间的存款竞争,以期保护银行利润,维持金融稳定。
3)而现实的结果则是:低利率政策鼓励了资金浪费,降低了投资效率;银行信贷人员的寻租行为也使得企业实际承担的利率成本并不低。
银行也未必能从限制存款利率中得到好处。
“资金脱媒”促使受政策限制的银行系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所占的地位下降。
银行之间的存款竞争也没有削减,利率之外的非价格竞争方式,比如馈赠礼品、增设网点、给予回扣等都会加大银行的实际资金成本。
4.国际利率市场化主要有三种途径:规定最高存款利率和最低贷款利率,并不断调整利率的上下限;分别规定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并不断扩大范围;规定金融中介机构平均资金成本与贷款利率之间的最大利差。
现在看来,我国倾向于从扩大浮动范围着手。
整体上是先贷后存,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农村后城市,先市场后信贷。
5.几种利率理论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
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
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
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而后产生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
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人则认为以上理论没有考虑收入的因素,因而无法确定利率水平,于是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IS-LM模型。
从而建立了一种在储蓄和投资、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的利率与收入同时决定的理论。
根据此模型,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储蓄供给、投资需要、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四个因素,导致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到利率水平。
这种理论的特点是一般均衡分析。
该理论在比较严密的理论框架下,把古典理论的商品市场均衡和凯恩斯理论的货币市场均衡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西方的利率决定论大都着眼于供求对比关系的分析,认为利率是种价格。
其分歧在于什么样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如马歇尔的实际利率论就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生产率由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
投资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量和储蓄量的均衡点;凯恩斯的货币供求论认为决定利率是货币因素而非实际因素。
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当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则倾向于增加货币持有数量,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可贷资金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供给包括总储蓄和银行新增的货币量,需求包括总投资和新增货币需求量,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6.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知道,汇率是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和其他商品的定价机制一样,它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人们持有它,是因为它能带来资本的收益。
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借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
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入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
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在外汇市场均衡时,持有任何两种货币所带来的收益应该相等,这就是:Ri=Rj(利率平价条件)。
这里,R代表收益率,i和j代表不同国家的货币。
如果持有两种货币所带来的收益不等,则会产生套汇:买进外汇,而卖出B种外汇。
这种套汇,不存在任何风险。
因而一旦两种货币的收益率不等时,套汇机制就会促使两种货币的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说,不同国家货币的利率内在地存在着一种均等化倾向和趋势,这是利率指标对外汇汇率走向影响的关键方面,也是我们解读和把握利率指标的关键。
例如,1987年8月后,随着美元下跌,人们争相购买英镑这一高息货币,致使在很短的时间内英镑汇率由1.65美元升至1.90美元,升幅近20%。
为了限制英镑升势,在1988年5-6月间英国连续几次调低利率,由年利10%降至7.5%,伴随每次减息,英镑都会下跌。
但是由于英镑贬值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加,随后英格兰银行被迫多次调高利率,便英镑汇率又开始逐渐回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大大超过国际贸易额,表明金融全球化的极大发展。
利率差异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比过去更为重要了。
当一个国家紧缩信贷时,利率会上升,征国际市场上形成利率差异,将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移动,资本一般总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
这样,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就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本国资金流出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上抢购这种货币;同时资本账户收支得到改善,本国货币汇价得到提高。
反之,如果一国松动信贷时,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则会造成资本大量流出,外国资本流入减少,资本账户收支恶化,同时外汇交易市场上就会抛售这种货币,引起汇率下跌。
在一般情况下,美国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势就疲软;美国利率上升,美元走势偏好。
从美国国库券(特别是长期国库券)的价格变化动向,可以探寻出美国利率的动向,因而可以对预测美元走势有所帮助。
如果投资者认为美国通货膨胀受到了控制,那么在现有国库券利息收益的吸引下,尤其是短期国库券,便会受到投资者青睐,债券价格上扬。
反之,如果投资者认为通货膨胀将会加剧或恶化,那么利率就可能上升以抑制通货膨胀,债券的价格便会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