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咨询

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研究所

广州大学城总平面图

广州大学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一、有利于广州科教体系的完善

广州大学城项目的提出,最直观的依据是源于现实的挑战:高校扩招——用地不足——外迁的可能与现实趋向。

广州大学城项目的建设,更是主动、积极地因应发展的需求:从趋势与规划看,广州的高教科研事业应有也必将有大的发展,需要先行考虑发展的需求。

通过广州大学城的建设,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在城市中的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知识化进程和城市的知识密集区域(知识产业区域)的成立,提升和强化广州作为华南教育与研究中心、华南知识产业中心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明确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

二、有利于新型办学和教育模式的探索

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不仅为大学发展提供空间、用地与设施的支持,而且力图通过营造利于创新的校际网络,创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社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的大学发展新模式,并在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税收、人口管理等各方面探索建立特殊体制、实施特殊政策、建设特殊区域,为全国高教改革寻求新的模式。

总体鸟瞰图

三、有利于促进学、研、产结合,推动大学成果产业化

广州大学城顺应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当代大学基本发展趋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能够进一步发挥大学作为高技术产业摇篮的作用,促进高教对经济、技术发展的积极意义,为学、研、产的结合特别是大学成果的产业化创造空间环境。

四、有利于拉动城市向南部发展,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广州大学城的建设顺应广州城市“南拓”的趋势,成为城市空间南拓的一个增长点,通过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提升城市空间档次,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推进大广州城市新格局的形成。

总体鸟瞰图

五、有利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跃升

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功能,通过促进大学产业集群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广州的高技术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层次,均进入全国的前列,从而促进广州城市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选址基地建设条件分析评价

一、地理区位

纵观全国已建或将建大学城的城市,它们多

为较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尤其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且具有好的文化教育基础,

由此可大略看出大学城这种具有新的组织模式

的高教产业集聚区的区位指向。广州大学城所依

托的城市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我国改

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广东省会城市,广州承

担着广东以至华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其经济实力和腹地内对高教产业的广泛需求为

大学城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在建大学城分布广州大学城选址于广州番禺区北端新造镇

小谷围及其南侧珠江对岸扩展用地,西邻洛溪岛,北邻国际生物岛、东邻长洲岛历史文化保护区,并与琶州岛城市副中心(RBD)举目相望。基地距广州旧城中心区约17公里,距建设中的广州新国际机场30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小谷围为大学城的建设提供岛状用地。

在广州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北抑、南拓、西调、东移”发展战略中,这一地区是城市南拓轴的重要节点,位于都会区的中心位置,地位极其重要。

二、交通区位

在广州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中,基地为广州中心城区与广州新城、南部新城联系的重要交通节点,其东侧为京珠高速公路(红线80米,线形基本确定),西侧为规划快速路(走向定,坐标未定),南侧为金山大道(红线60米,已建成)及其延长线(红线60米+,走向定,坐标未定)。

具体而言,大学城西南可与海珠区环岛路相连,南与新造镇、广州新城通过新造大桥(规划)相连,北与官洲生物岛通过规划道路相连并向北直通五山地区,东部有京珠高速公路东线经过该岛和长洲岛的交界地区,可以作为该岛与外界发生交通联系的主要连接线。

地铁四号线横跨珠江,南北向贯穿大学城(走向定,坐标未定)。

另外,基地位于珠江主航道两侧,水运交通极为发达,但同时,航道的净空限制也为桥梁的架设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总的来说,广州大学城在区域规划中初步形成了“高速路、轨道交通、航运、普通城市交通”四位一体的复合交通体系,充分满足大学园区自身对交通模式多元化的需求。

三、现状交通条件

1、小谷围地区

小谷围地区现状与外界联系的交通条件较

差。将小谷围和其东北部紧密相连的长洲岛作一

体看,目前与外部无路、桥相连,与岛外的交通

只有轮渡的方式,现岛西北、东南和南部各有一

渡口与海珠区小洲村、番禺区新造镇和南村镇相

联系,东北经长洲岛后可通过轮渡与黄埔区联

系。

2、新造及南村地区

新造及南村地区现状交通条件相对小谷围

地区较为发达,不仅与外界交通联系较为方便,

而且新造镇和南村镇之间也有道路直接相连。各

村、镇内初步形成不规则道路骨架,但并不完善。

现状交通条件图

四、生态区位

从整个广州市域生态保护“一环两楔、三纵四横”的策略来看,小谷围地区处于广州“山、城、田、海”格局的绿心位置。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基地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基本农田保护、山地森林资源、水源保护区,地形地质条件、用地类型及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生态因子的进一步分析,初步形成基地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划分生态最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等四类生态分区以指导广州大学城的建设。

五、人文状况分析

基地包括了新造镇的几乎全部地区以及南村镇约1/4的地区。除两大镇区外,基地内散布了十几个农村聚居点。基地内现有人口约3.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

历史上,小谷围曾是南汉王刘狩猎的地方,名为“昌华苑”。所以北亭杅又名“昌华市”。如今南亭、北亭的地方,原是刘打猎休息用的两个亭,后来发展演变为南亭、北亭两条村。小谷围至今仍遗留众多名胜古迹,如“南汉王刘墓”、“渭水桥”、“东汉墓”、“水云寺”、“石人石马”、“石人墓”、“海心岗梳起石”、“明嘉靖敕令碑”等文物古迹。基地附近旅游资源丰富,东面有长洲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闻名遐尔的黄埔军校旧址所在地,并密集着政治、军事、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各胜古迹,如孙中山纪念碑、孙中山故居、东征阵亡烈士陵园、北伐纪念碑、波斯楼、大坡地炮台等。基地西侧南村镇附近著名的余荫山房为岭南四大名园之一。

六、自然景观分析

从内部自然景观来看,广州大学城基地地处珠江冲积台地和丘陵地貌地区,山林和水体连绵起伏,景色优美。从外部景观条件看,基地岸线漫长,对外观景条件极好,可以纵观珠江两岸秀丽的景致。

广州大学城的发展概念

一、规划定位

1、功能定位----中央智力区(Central Intelligence District)概念的提出

结合上述关于大学城功能组织的分析和论述,广州大学城的功能同样是以大学为核心和主体,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校际学术与教学协作、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等)为基础,包括居住、休闲、生产等多种职能,是学、研、产、住一体化的综合性城市区域。

通过其核心功能(高教科研)、基本职能(大学产业集群)、服务及辅助功能以及延伸功能(文化旅游、生态维育等等……),广州大学城完善了一系列大学产业链,形成了与城市中央商务区(CBD)、休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