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景 放飞学生思维发言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生活情景放飞学生思维
序: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创设生活情境放飞学生思维》。围绕这一主题,和大家交流两个内容的情境创设。一是“18支笔”打开学生“分配”的思绪;二是“3种笔,激活学生“购买”的策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通过模拟实际情景,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不仅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而且更能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中,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的做数学。“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看得真切,学得实在,悟得深刻。更重要的是,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由要我学,逐渐转向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北京版十二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编排了《比和比例》的内容。在这单元中,第二小节的内容是《比的应用》,也就是按比分配。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是知识的延伸。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学生的思维有序化、系统化、数学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结合学校的古诗词大会这一真实的生活事件,创设了一个为冠亚军队分发奖品的现实情境,用“18支笔”打开了学生“分配”的思绪。
在学校古诗词大会中,我们班男生队和女生队都表现得很好,男生队获得了团体冠军,女生队获得了团体亚军。我准备了18枝同样式的荧光笔,要发给他们当奖品。于是,课堂伊始,我就在实物投影上展出了18枝笔,问道:“你们觉得老师应该怎样发放这18枝荧光笔?”
有的学生说:可以平均发放。我接受了她的意见,随手在黑板上写下18÷2=9(支)
这时,一名女生站起来就说:“我觉得男生队获得冠军,女生队获得亚军,我建议多发给男生几枝?”抓住这个契机,我赶紧评价说:“我们女生还挺高风亮节的嘛。那你们觉得这18支笔怎样分配合适呢?”女生们稍作商量,一致同意,发给男生的奖品应该是女生的2倍,发给男生12枝,发给女生6枝。我写下了这个分配方案,并请学生进一步思考:女生的这种分配方案,实际上是按着什么样的比来进行分配的?通过小组的研讨,孩子们发现,原来这样的分配方案是按着2:1的比来进行分配的。而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第一个同学提出的,平均分这种分法,实际上是按着怎样的比进行分配的。他们通过写比、化简比,知道了原来所学的平均分,就是按着1:1的比来进行分配的。通过完整的分析过程,学生不但知道了按比分配的重要意义,而且还勾连了分数、倍比和比之间的关系。
如果这18枝笔,到这里就结束了它的使命,是远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开放的“分配”场景:这18枝笔,你还想按着怎么样的比来进行分配,请小组内分一分,算一算,看看不同的分配方案,男生和女生得到笔的枝数有什么不同。在这个开放的情境中,孩子们积极投入到分配方案的研究中,不但发现了按17:1,8:1,5:4,7:2……等等分配方案,而且能够赋予这些分配方案合理的解释和说明。而后,我又引导学生再结合为男、女生发放奖品这一实际情景思考,筛选出符合生活实际,比较合理的比来进行分配。课堂上,还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可不可以按小数的比来实施分配方案。特别是有的学生提出,想按着3:2进行分配时,更是把本节课学生间的研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可以说,18支笔,就这样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窗户,使学生在不断地尝试、质疑、交流、深化中得到提升。依托这个情景,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比与份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梳理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其实,很多学生身边的事,都可以作为我们数学课堂的情境,来加以利用。那接下来我就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和“笔”有关的情境。
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部分,我依然带着我的奖品“笔”走进课堂。我对他们说:“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想用咱们班卖废品的钱,给大家买个小礼物。”这时,一双双小眼睛闪闪发亮。我继续说到:现在,咱们班的这笔钱还剩下104.4元。我去笔店购买奖品时,看中了三种笔(出示三种笔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大家看,每种笔下有各自的单价:每支铅笔2.4元,每支圆珠笔3.6元,每支钢笔8.4元)由于时间匆忙,又不知道你们喜欢哪一种,所以只买了12枝自动笔,今天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剩下的钱怎样买,买多少?”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沸腾。孩子们立刻分组开始“选购”,计算。时间不长,几种答案纷纷呈现,大部分同学选购两种,一种用剩下的钱买圆珠笔(104.4-2.4×12) ÷3.6=21(支),另一种用剩下的钱买钢笔(104.4-2.4×12) ÷8.4=9(支)。学生解题思路清晰,说理明白无误。其实,这一过程和分析例题的过程,作用是完全相同,就是因为它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生活中常遇到的事,所以孩子们才会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解决它。更可喜的是,还有的同学选购了三种笔,也解出了不同的答案,如:有的同学先用剩下的钱买了10支圆珠笔,算出买圆珠笔后剩下的钱,104.4-2.4×12-3.6×10=39.6(元),再算出可以买几支钢笔,还余下几元钱,39.6÷8.4=4(支)……6(元)。经过观察,发现余下的这6元虽然不可以买钢笔,却可以买铅笔或圆珠笔。于是再算算还能怎样买,直至余下的钱不能买任何一种笔为止。因为学生们预计的买笔枝数和种类各不相同,所以这种解法出现了多种答案。不难看出,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使他们尝到了探究的乐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来作为情境吸引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放飞他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