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婴基础知识(一、生长发育基本知识)(二、生理)

合集下载

幼儿育婴员知识点总结

幼儿育婴员知识点总结

幼儿育婴员知识点总结幼儿育婴员是负责照料婴幼儿并进行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

他们在幼儿园、托儿所、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家庭等地方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妥善照料和教育婴幼儿,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以下是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总结。

1. 婴幼儿基本护理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基本护理知识,包括喂养、换尿布、洗澡、按摩等。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适时地进行科学喂养,保证婴幼儿的充足营养和水分摄入。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正确地换尿布和洗澡,确保婴幼儿的个人卫生。

2. 婴幼儿安全知识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安全知识,包括婴幼儿意外伤害防护,疾病预防和控制等。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生活环境的安全卫生措施,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以及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及时做好传染病的隔离和消毒工作。

3. 婴幼儿早期教育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包括0-3岁早期教育原则、方法和技巧。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社交、运动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进行启蒙教育,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生动有趣地为婴幼儿设计适合其年龄段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其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4. 婴幼儿心理护理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心理护理知识,包括婴幼儿情感营养、情绪调节、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等方面。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温馨的关爱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婴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控能力。

5. 婴幼儿健康管理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健康管理知识,包括健康监测、疾病识别和处理、针对性的保健措施等。

他们需要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和常见疾病症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及时处理婴幼儿的健康问题,保障其身心健康。

6. 婴幼儿家庭教育幼儿育婴员需要掌握婴幼儿家庭教育知识,包括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家庭教育资源等。

他们需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帮助家长了解婴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婴幼儿的教育工作。

育婴员的岗位实训总结报告

育婴员的岗位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对育婴员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我参加了育婴员岗位实训。

在实训期间,我系统学习了育婴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现将实训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育婴员基本理论知识(1)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照料和护理。

(2)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学习婴幼儿营养需求、喂养方法、辅食添加等知识,确保婴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3)婴幼儿日常护理:掌握婴幼儿洗澡、穿衣、换尿布、口腔护理等日常护理技能,提高婴幼儿的生活质量。

(4)婴幼儿安全防护:了解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确保婴幼儿的安全。

2. 育婴员实践技能(1)新生儿护理:学习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包括喂养、洗澡、换尿布、脐带护理等。

(2)婴幼儿睡眠管理:掌握婴幼儿睡眠规律,帮助婴幼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3)婴幼儿辅食制作:学习制作适合婴幼儿的辅食,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4)婴幼儿早期教育: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掌握早期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训收获1.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实训,我对育婴员岗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育婴员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2. 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育婴员的日常工作,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育婴员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

4. 增强责任感育婴员肩负着婴幼儿的成长重任,通过实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育婴员的责任,决心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训体会1. 育婴员工作的重要性育婴员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健康和成长。

因此,作为一名育婴员,我们要时刻保持责任心,为婴幼儿提供优质的照料和护理。

2. 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育婴员工作涉及面广,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育婴护士知识点总结

育婴护士知识点总结

育婴护士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育婴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育婴知识和专业技能,以确保新生儿和幼儿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护理。

以下是育婴护士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 新生儿护理知识新生儿护理是育婴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

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正常范围,以及生长发育的里程碑。

- 新生儿喂养:了解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正确的喂养姿势、喂养频率、喂养量等。

同时,需要具备观察新生儿吃奶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喂养问题。

- 新生儿睡眠:了解新生儿的睡眠规律和需求,包括睡眠环境的营造、睡姿的调整、预防突发性婴儿猝死等相关知识。

- 新生儿的生活护理:包括洗澡、换尿布、抚触按摩、保暖等日常护理知识。

2. 幼儿发育知识幼儿发育是育婴护士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正常范围,以及生长发育的里程碑。

- 幼儿营养:了解幼儿的营养需求,包括膳食结构、膳食搭配、饮食安全、幼儿期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等。

- 幼儿体育锻炼:了解幼儿的体育锻炼需求,包括适宜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时间安排等。

- 幼儿的心理发育:了解幼儿的心理发育规律和需求,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育,以及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 儿童疾病预防和护理知识育婴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儿科疾病知识,能够预防和护理儿童常见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常见传染病:了解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风疹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 儿童常见慢性病:了解哮喘、过敏性皮炎、肠炎等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 儿童意外伤害:了解溺水、烧伤、碰撞伤等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知识。

- 儿童常见健康问题:了解便秘、发烧、腹泻、感冒等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4. 婴幼儿心理护理知识婴幼儿心理护理是育婴护士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之一,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了解婴幼儿心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包括婴幼儿的情感需求、认知发展、社交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点。

育 婴 员初级教学大纲

育 婴 员初级教学大纲

育婴员初级教学大纲1、婴幼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2、婴幼儿用品的清洁和消毒。

3、婴幼儿玩具的清洁和消毒。

二、培训要求1、了解婴幼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

2、能够正确清洁和消毒婴幼儿用品和玩具,确保婴幼儿的健康安全。

育婴员(初级)教学大纲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培训内容:1.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的基本知识。

2.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培训要求:1.遵守育婴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

2.遵纪守法,了解有关法律法规。

基础知识培训内容: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

2.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础知识。

3.婴幼儿护理基础知识。

4.安全工作常识。

培训要求:1.熟知婴幼儿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特点。

2.掌握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的基础知识。

3.掌握家用电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知识。

专业知识生活护理篇第一章婴幼儿喂养培训内容:1.母乳喂养的知识。

2.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知识与操作技能。

3.婴幼儿辅食添加的原则、顺序。

4.婴幼儿辅食的制作。

培训要求:1.掌握婴幼儿喂养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能够正确使用奶瓶喂哺婴儿,预防和处理婴幼儿溢奶。

3.能够设计食谱,制作泥状婴幼儿辅食。

第二章照料婴幼儿盥洗培训内容:1.婴幼儿五官的生理特点、皮肤的生理特点及盥洗要求。

2.女婴的生理结构及盥洗要求。

3.婴幼儿盥洗的操作技能训练。

培训要求:1.能熟练的为婴幼儿进行清洁,包括眼、外耳道、口腔、腋窝、臀部、皮肤、外阴的清洁。

2.能为婴幼儿洗头、洗脸,进行擦浴。

3.能为婴幼儿剪指(趾)甲。

第三章照料婴幼儿睡眠与排便培训内容:1.婴幼儿的睡眠照料和惯培养。

2.婴幼儿排便的生理特点,观察排便的方法。

3.便后清洁的注意事项。

育婴基础知识(一、生长发育基本知识)(二、生理)

育婴基础知识(一、生长发育基本知识)(二、生理)
每分钟通气量:指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反映了单位时
间里肺与外界的通气功能,肺的通气量大,表明肺的功能好。
D.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在肺泡及组织细胞处进行。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呼吸的全过程
呼吸
外界

空气
氧 肺内毛细 氧

血管
二氧 化碳
二氧 化碳
体内血液 氧 循环
二氧 化碳
3、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不能生活自理到初步能适应社会生活 的社会人。
(四)婴儿生长发育的表现
1.生理方面:身高、体重的增长,器官的逐渐发育成熟;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 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2.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性,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比例上有明 显的变化。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的1/4,成人头占身长的1/8。
是指胸腔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它包括吸气和 呼气两个过程 两个过程:
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换气)
成年女子为胸式呼吸;
婴儿及成年男子为腹式 呼吸
肺的通气量
肺活量: 指一次深吸气后作尽力呼气时的最大呼气量; 它反映一个人一次呼吸中最大的通气量。
潮气量: 即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不同年龄小儿的潮气量数值
(1)上呼吸道具有调节作用 呼吸时能使吸入的冷空气加温,使其接近体温,起到加湿作用。鼻腔无比毛, 灰尘、微生物等易侵入呼吸道。 (2)黏膜毛的清除作用 支气管以上部位粘膜上皮细胞,均有纤毛运转,具有清除功能,对防止感染, 维持正常功能使非常重要。 (3)肺回缩力 肺回缩力与胸廓会所里比成人小,若需氧量增加,易发生换气不足症状。
生长:是指婴幼儿整体和各器官的增长,是可以测量的;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各功能的演进与成熟,是质的改变; 两者密切相关,不能截然分开,亦可统称为发育。 主要特点: 1、年龄越小,发育速度越快,婴儿最快,但不是直线生长,有阶段性;

育婴师基础必学知识点

育婴师基础必学知识点

育婴师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育婴师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 婴儿的生理特点:了解婴儿的正常发展和生长过程,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各个器官的功能发育和成熟情况。

2. 婴儿的日常护理:包括喂养、清洁、更换尿布、保持婴儿的皮肤清
洁和干燥、按摩和沐浴等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婴儿的睡眠:了解婴儿的睡眠特点和需求,掌握有效的睡眠技巧和
创造有利于婴儿入睡和保持睡眠的环境。

4. 婴儿的情感发展:了解婴儿的情感需求和情绪表达方式,掌握建立
亲密关系和提供情感支持的方法。

5. 社交和认知发展:了解婴儿的社交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包括语言、智力、感知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互动和创造有趣和有益
的环境来促进婴儿的发展。

6. 婴儿的健康和安全:包括了解常见的婴儿疾病和注意事项,掌握紧
急情况下的急救技巧和安全预防措施,例如防止窒息、摔伤、烫伤等。

7. 婴儿的家庭环境:了解婴儿的家庭环境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
何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合作,为婴儿提供稳定和支持性的环境。

8. 专业行为和沟通技巧: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与父母和婴儿有
效沟通,处理家庭和职业之间的界限,以及保护婴儿和家庭的隐私和
保密。

这些知识点是育婴师基本上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提供专业、安全和负责任的育婴服务。

育婴员基础知识培训全套教学课件 第2章 第1节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2)

育婴员基础知识培训全套教学课件 第2章 第1节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2)

四、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
1~10岁体重(kg)=2×年龄(足岁)+7(或8)

量具用杠杆秤,脱去衣、帽、袜、鞋,
只剩单衣、裤;婴幼儿宜空腹,排去大小便。量具
矫正至“零”点,新生儿磅秤读数至10克,婴幼儿
磅秤读数到50g。测量中婴儿取卧位,1~3岁可取坐
四、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
身高(长)(cm)=(年龄×7)+70cm
四、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
⑤身高(长)的测量方法:

直接用量床或将软皮尺两端固
定在工作台上,调整室温在28℃~30℃。

脱去婴幼儿的鞋袜,尽可能穿单衣裤。
让婴幼儿仰卧,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双眼直
视正上方,头和肩胛间、臀、双足跟贴紧测量板。
•②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形成 较慢,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很容易兴奋、激动,注 意力不能持续集中,不能长时间做一件事,易疲劳。 •③小脑发育晚,平衡能力差,走路不稳,动作协调 性比较差,容易摔跤。 •9.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中处理感觉信息的一部分。
•感觉系统包括感受器、神经通路及大脑中和 感觉知觉有关的部分。 (1)皮肤的特点及护理要点
育婴员基础知识培训第2章
第1节 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2)
宁夏医科大学 胡向莲
•8.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附 于脑和脊髓的周围神经组织组成。 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 杂的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 神经和内脏神经。
(1)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3)耳的发育特点及护理要点

中耳内有一管道与咽部相通称

育婴师(四级)-基础知识ppt课件

育婴师(四级)-基础知识ppt课件
.
1
.
一、概念 育婴师:
用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方法为0~3岁婴幼儿综合发展提供全方位(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和护理、 教育)指导和服务的专业人员。
国家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于 2003年1月23日颁布的《第五 批国家职业标准目录》中第 一次明确提出这一职业名称。
2
二、职业等级
.
• 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25
1.感觉能力的发展
.
• 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 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 视觉和听觉。
26
感觉能力的发展
.
• 1)视觉 • 2)听觉 • 3)味觉 • 4)嗅觉 • 5)皮肤觉
27
视觉
.
• 3个月,头眼协调好 • 6个月,能主动观察事物 • 18个月,能区别形状
16
4.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场
.
(1)婴幼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 • 1)肾脏 • 2)输尿管 • 3)膀胱 • 4)尿道 。 (2)婴幼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 肾机能差,易出现功能紊乱。
17
5.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
.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调节人体 生长,发育,性成熟和生殖等生命过程。 •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借以调节机体生理代谢 活动的化学信使。
练方案。
• 高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定掌位握:0~3岁儿童科学评价的方法,提出个别化教育的 建议偏,重为理婴论儿知全识面,发入展户设为计辅成,长个方案性并化提为供主全,面自咨主询 和创服业务。。
3
三、职业的规范性
.
2002年7月开始组织国内婴幼儿卫生保健、营养、 教育、心理专家,制定了《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 编写了《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育婴员基础知识

育婴员基础知识
8.婴幼儿肌纤维纤细,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发生疲劳,不能负重
二、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特点
(1)口腔口腔容量小,齿槽发育较差,口腔浅,舌短宽而厚,咀嚼肌发育良好,牙床 宽大,颊部脂肪厚,唾液发育差,分泌量极少,口腔比较干燥,4~6个月开始出牙,2 岁左右长齐,共20颗。
二、消化系统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特点 (2)食管 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容易溢乳 (3)胃 呈水平状,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35ml,三个月约为120ml (4)肠 黏膜细嫩,肠肌发育差,黏膜下组织松弛,易发肠套叠或肠扭转 (5)胰腺 对新陈代谢起到重要作用 (6)肝、脾
三、勤奋好学、钻研业务
1.勤奋好学是育婴员参加职业培训的基本态度。其次,勤奋好学是育婴员提升自我素养的主要途径 2.钻研业务是育婴员掌握技巧的重要方法其次,钻研业务是育婴员形成自我特色的必经之路
第二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 的基础知识
第1节 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
一、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0~18岁。根据我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情况,一般把 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 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育婴员基础知识
主讲教师
王丹


目录 师 基

知 识
01 职 业 道 德 02 婴幼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 03 婴幼儿日常护理基础知识 04 安全工作知识 05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第一章 职业道德
一 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道德的分类 分为三大领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职业道德的含义

育婴常识100问

育婴常识100问

育婴常识100问第一章婴幼儿一、发育特征1.怎样算是正常婴幼儿?凡怀孕满37周至42周内出生的婴儿,体重在2500克至4000克之间,身长达到或超过45厘米,各器官功能已相当成熟的婴儿,为正常婴幼儿。

正常婴幼儿生后就会哭,而且哭声宏亮、有力,皮肤红润,有规律地呼吸,四肢活动有力。

并具有维持生存的神经反射,如当用手指或衣物碰触到婴儿的脸颊部或嘴角时,婴儿立即把头转向碰触的一侧,并张口寻找,这种表现医学上称为“觅食反射”;如将手指头放进婴儿嘴里就会引起吸吮动作,这称为“吸吮反射”。

正常婴幼儿生后对光亮就有反应,当用强光照他时,会立即闭上眼睛;当身后突然发出声响,闭着眼睛的婴儿会立即睁眼或眨眼。

这些反应都表示婴儿的视力、听力都正常。

上述检查方法都简单易学,每个家长若能学会,有助于早期发现孩子有无先天异常、缺陷以及评价生后的健康状况。

2.什么算是高危婴幼儿?高危婴幼儿是指母婴具有某些危险因素而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婴幼儿,包括已出现危险的婴幼儿。

所说的危险因素,是指早产(孕期不足37周)及过期产(孕期超过42周)、出生低体重(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巨大儿(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出生时有窒息、抽风或先天畸形的婴幼儿,或者母亲年龄小于18岁、大于35岁的,孕期患重病的,以往有流产、难产、死产历史的母亲所生婴幼儿都属于高危婴幼儿。

这些婴幼儿生后都容易发生危险,甚至死亡。

据统计,在婴幼儿的死亡者中,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死亡率最高;巨大儿、过期产儿死亡率所占比重亦较高。

当然,有的低体重或巨大儿.只要精心养护,亦能成长发育正常。

目前有少数孕妇误以为孩子生得越大越好养活,营养过量,或不注意孕期营养的补充.这些做法都是不妥的。

有上述危险因素的婴幼儿,家长都应细心观察,精心养护,早期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请医生治疗、抢救,可以减少死亡的发生。

来源:加盟一点通 3.正常婴幼儿出生时体重、身长该是多少?通常反映体格发育有六项指标:体重、身长、顶臀长、胸围、头围、上臂围。

中级育婴师基础知识

中级育婴师基础知识

育婴师中级一、基本要求(一)鉴定要求与育婴师初级相同(二)复习重点难点1.与育婴师初级相同2.基础知识(1)婴儿发展生理方面的大小变化。

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等。

(2)婴儿发展心理方面的变化。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断提高。

(3)婴儿发展中新特征获得的表现。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步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等。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二是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

三是婴儿时期要完成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5)儿童生长速度与年龄的关系。

婴儿期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极端的。

新生儿以天为单位计算,1-3个月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6)我国对儿童期限的阶段划分。

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前、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7)心脏与身体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而变化的情况。

婴儿时期心脏体积相对较成人稍大,但其与身体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新生儿心脏重约20-23克,占体重的0.8%;1-2岁达60克,较新生儿时期增加两倍多,占体重的0.5%。

出生第一年心脏重量增加最快,7-9岁及青春期时增长速度再次加快。

(8)人体的食物加工厂。

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

(9)婴儿生理性流涎的原因。

?婴儿唾液腺发育差,分泌量极少,口腔比较干燥。

出生后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显著增多,由于口底浅,故常发生流涎,称为生理性流涎。

(10)婴儿出牙的时间。

婴儿4-10个月时开始出牙。

(11)婴儿乳牙全部出齐的时间。

2岁左右乳牙长齐。

(12)形成龋齿的原因。

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容易被腐蚀形成龋齿。

一旦发生龋齿,发展很快,在短时间就可以穿透牙髓腔,引起疼痛。

育婴指导师知识点总结

育婴指导师知识点总结

育婴指导师知识点总结一、婴幼儿生理和发育1. 婴幼儿生理特点:了解婴幼儿的器官系统发育情况,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生理问题。

2. 婴幼儿体格发育:了解婴幼儿的身体变化规律,掌握产后生长曲线和发育标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

3. 婴幼儿大脑发育:了解婴幼儿大脑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婴幼儿认知、语言和运动发育的相关知识,制定相应的教育和训练计划。

4. 婴幼儿行为特点:了解婴幼儿的行为表现、情绪变化和睡眠规律,帮助父母正确理解和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

5. 婴幼儿营养需求:了解婴幼儿各阶段的营养需求,掌握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技巧,帮助父母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6. 婴幼儿卫生保健:了解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和预防知识,比如感冒、发烧、消化道疾病等,帮助父母建立正确的卫生保健观念。

二、育婴技能1. 婴幼儿护理技能:包括洗澡、更换尿布、按摩、擦身、睡眠护理等技能,帮助父母更好地照料和照顾孩子。

2. 婴幼儿喂养技能: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添加辅食等技能,确保孩子获得均衡营养。

3. 婴幼儿健康护理技能:包括日常护理、预防接种、疾病护理和常见急救知识,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4. 婴幼儿行为管理技能:包括建立良好的日常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5. 婴幼儿教育技能:包括游戏教育、语言启蒙、认知训练等技能,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6. 婴幼儿情绪管理技能:包括孩子情绪辅导、冲突解决和压力释放等技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家庭沟通与合作1. 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倾听家长需求,合理解释教育原理和方法,调节和处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2. 与其他育婴人员的合作:与家庭中的其他育婴人员,如保姆、家政人员等进行协作,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共同为孩子提供最佳成长环境。

3. 与医务人员的合作:与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合作,及时向医生反映孩子的生活、行为和发育情况,配合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管理和治疗工作。

育婴员培训教程 ppt课件

育婴员培训教程 ppt课件

1、视红球
2、读卡片
4、分辨大小游戏 5、归类能力训练
二、语言能力的训练
1、呢喃学语
2、发音训练
4、打电话
5、学习讲象声词
3、感知温度游戏 6、影娃娃游戏
3、儿歌游戏 6、说绕口令
第三节、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训练
一、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1、训练婴儿自己穿脱衣服 2、学会独立进餐
3、学会自己洗漱
4、大小便的训练
.
10
第七章、生活照料
第一节、饮食 1、母乳喂养指导 2、正确冲调奶粉和喂哺婴儿 3、制作泥糊状食品并正确喂食 4、正确选择、搭配、制作固体食物
第二节、饮水 1、给婴儿喂水要点 2、给婴儿喂水的方法: (1)刺激喂水法 (2)模仿喂水法 (4)运动喂水法 (4)随机喂水法 (5)观察喂水法
.
11
第七章、生活照料
躁不安、易出现攻击行为和行为偏差、嗜睡运动失调、
多动、注意力短暂、认知能力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 反复呼吸道感染。
.
16
第八章、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
第五节、婴儿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 一、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 二、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
1、表皮擦伤 2、肌腱和软组织损伤 3、出血 4、支气管异物
.
17
第九章、教育
第一节、动作技能训练
一、大动作的训练方法
1、做婴儿体操 2、练习转头
3、练习爬行
4、站力练习
5、爬楼梯
6、练习跑
7、做动物操
8、说儿歌做动作
二、精细动作的训练方法
1、抓握练习
2、积木传递的游戏
3、捏取小东西 4、串珠子
5、拼图游戏
6、玩橡皮泥
7、折纸

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

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

婴幼儿生理发育基础知识什么是生长发育?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有哪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任务是什么?婴幼儿年龄如何分期及各期特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是什么?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1)定义生长发育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征①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断提高。

②比例的变化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例上也有明显的变化。

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l/2,婴幼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1/8。

(3)旧特征的消失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的脱落。

(4)新特征的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婴幼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上出现恒齿等。

(5)生长发育的任务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为实现这个过程,就要完成如下“发展”任务:①学习走路。

②学习食用固体食物。

③学习说话。

④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⑤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⑥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⑦学习判断是非。

⑧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⑨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2.婴幼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婴幼儿时期处于不停的生长发育阶段,呈现动态的变化过程,各系统组织器官逐渐长大和发育完善,功能渐趋成熟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婴幼儿期细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

3.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

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在出生3个月内。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各系统发育快慢与不同年龄生理功能有关。

如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3)婴幼儿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规律如运动是先抬头,后挺胸,再会坐、站和走;先抬肩和伸臂,后控制双手的活动;先控制腿,再控制脚的活动等。

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

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

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育婴员是一种专门从事新生儿、婴幼儿日常生活护理及健康管理的专业人员。

育婴员的工作涉及婴幼儿的喂养、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份育婴员基础知识教育汇总,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一、新生儿生长发育1.新生儿体格发育新生儿体格发育是新生儿的身体形态及各种器官的生长发育。

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在出生后5-7天会回到出生体重。

新生儿的头部和躯干比肢体长,头部较大,而且不稳定。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尚未成熟,需要特别注意保护。

2.新生儿行为特征新生儿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睡眠、哭泣、吸吮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基于新生儿的生理需要和反应的。

同时,新生儿的感知能力也需要育婴员进行刺激和开发,例如通过音乐、色彩等方式激发其感官。

3.新生儿喂养新生儿喂养是新生儿成长发育的重要保障,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

在喂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母乳的充足供应,确保新生儿吃足够的食物,同时观察新生儿的吃奶情况,避免新生儿呛奶等意外情况。

4.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包括清洁护理、睡眠护理、换尿布等方面。

在清洁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在睡眠护理和换尿布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温度适宜。

二、婴幼儿生长发育1.婴幼儿体格发育婴幼儿体格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生长发育,需要监测婴幼儿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同时,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受到环境、营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育婴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营养。

2.婴幼儿行为特征婴幼儿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活动、哭泣、吸吮、咿呀学语等方面,需要育婴员进行刺激和引导,帮助婴幼儿更好地发展各种能力。

同时,婴幼儿的情感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如安全感、归属感等。

3.婴幼儿喂养婴幼儿喂养需要注意饮食的平衡和多样化,保证营养的充足和均衡。

育婴基础知识

育婴基础知识
善后,弯曲才固定。
整理课件
30
• 6、腕骨的钙化 • 出生时腕骨都是软骨,6个月才逐渐出现骨化中心,10岁
左右才全部钙化完成。因此婴儿手部力量小,不能拿重物 。 • 7、关节发育不全: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容易发生 脱臼。 • 8、足弓尚未形成:出生时脚没有脚弓,到站立和行走时 才开始出现脚弓。由于婴儿的肌肉力度小、 韧带发育不 完善,容易导致脚底的肌肉疲劳,韧带松弛,出现扁平脚 。 • 9、肌肉力量小:肌纤维细,肌肉力量和能量储备少,肌 肉收缩力较差,容易发生疲劳,不能负重。 • 10、肌肉发展顺序:同前
整理课件
31
神经系统—人体指挥中心
• 特点: • 1、脑发育迅速:大脑发育迅速,脑重量增
长很快, • 出生时350克 • 1岁950克 • 6岁接近成人水平,达1200克 • 成人1400-1500克
整理课件
32
• 2、大脑功能发育不全:
• 各种神经反射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在运动 、语言、思维等方面不及成人。
育婴基础知识
整理课件
1
人生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
整理课件
2
前言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 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做好育婴工作,学 习和掌握0-3岁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做到有的放矢的进行工作。
整理课件
3
第一节
0~3岁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16
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自出生脐带结扎
至未满28天前一瞬间。 正常新生儿;凡胎龄以满
37周—42周的婴儿,体重 在2500g以上.通常约 3000—4000g左右, 身长 约50cm上下,各器官功能

育婴员新手培训计划

育婴员新手培训计划

育婴员新手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通过培训,让新手育婴员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获得科学的育婴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婴幼儿护理能力。

2.培养育婴员的责任感、爱心和耐心,提高其对婴幼儿的关爱和护理能力。

3.加强新手育婴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与家庭成员和其他育婴员协作,共同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

二、培训内容1.婴幼儿生长发育知识(1)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初生婴儿护理(3)婴幼儿饮食营养(4)婴幼儿睡眠管理(5)婴幼儿生病护理2.婴幼儿护理技能培训(1)洗澡技巧(2)喂养技巧(3)抚触按摩技巧(4)尿布护理(5)婴幼儿康复操3.心理健康培训(1)婴儿情感发展(2)婴儿心理健康(3)育婴员情感管理(4)婴儿情感陪伴4.安全知识培训(1)婴幼儿安全常识(2)安全意识培养(3)急救基本知识(4)突发事件处理5.沟通合作培训(1)与家长的良好沟通(2)育婴员团队合作(3)协调处理家庭矛盾(4)家庭氛围营造三、培训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婴幼儿生长发育知识的讲解和技能操作的示范,让育婴员掌握基本的育婴知识和技能。

2.实践操作:在实际的场景中进行婴幼儿护理技能的练习和操作,让育婴员在实践中提高护理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育婴员了解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加强育婴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培训时间安排1.理论学习:每周安排1-2天的课堂理论学习,每天3-4小时。

2.实践操作:每周安排2-3天的实践操作,每天4-5小时。

3.案例分析:每周安排1天的案例分析讨论,每天2-3小时。

4.互动交流:每周集中安排1-2天的互动交流活动,每天2-3小时。

五、培训师资1.专业育婴员培训师:负责婴幼儿生长发育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和实操指导。

2.心理健康专家:负责心理健康培训和情感管理的指导。

3.安全护理专家:负责安全知识培训和急救基本知识的讲解。

育婴师培训计划

育婴师培训计划

育婴师培训计划育婴师是一个专业的职业,需要系统的培训和教育。

在这个职业中,育婴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育婴知识、临床护理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育婴师培训计划非常重要。

一、培训内容。

1.育婴知识。

育婴师需要了解婴儿的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等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婴儿护理常识、喂养技巧、睡眠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2.临床护理技能。

育婴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如洗澡、更换尿布、按摩、理发等。

同时,还需要学习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如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

3.心理健康教育。

培训计划还应包括婴儿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育婴师更好地了解婴儿的心理特点,掌握婴儿情绪管理技巧,提高对婴儿的关爱和照顾能力。

二、培训方法。

1.理论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向育婴师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婴儿生理特点、护理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2.实践操作。

培训计划还应包括实际操作环节,让育婴师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护理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

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育婴师了解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培训评估。

1.考核方式。

培训结束后,对育婴师进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

2.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应包括对育婴师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技能运用情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3.持续跟踪。

培训机构还应对育婴师进行持续跟踪,了解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并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四、培训效果。

1.提高专业水平。

通过培训,育婴师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婴儿提供护理服务。

2.增强服务质量。

培训后的育婴师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促进行业发展。

通过培训,将有利于促进育婴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总结,育婴师培训计划对于提高育婴师的专业水平,增强服务质量,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当充分考虑到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评估以及培训效果等方面,力求使培训计划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力擤鼻涕时,细菌容易通过耳 咽管(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 中耳炎。
咽扁桃体:6个月内已发育
腭扁桃体至1岁末逐渐增大,4~10岁发 育达高峰,青春期逐渐退化,故扁桃体 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较少见。
3)喉腔的特点 (1)喉部:小儿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 门裂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粘膜柔嫩而富有 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嘶 和呼吸困难 。 举例:急性感染性喉炎
由近及远:先抬头,后手指动作
由粗到细:先出现粗大动作,后出现细小动作
由简单到复杂:先会发单音,后会词组、句子
生长发育受内外环境影响,个体之间有一定正常范
围值,影响生长发育因素有:遗传、营养、疾病、药 物、教育、环境等
(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
生长:是指婴幼儿整体和各器官的增长,是可以测量的;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各功能的演进与成熟,是
质的改变; 两者密切相关,不能截然分开,亦可统称为发育。 主要特点: 1、年龄越小,发育速度越快,婴儿最快,但不是直线 生长,有阶段性;
2、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会越级
发展,如运动机能遵循从头到脚的规律,如抬头、翻 身、坐、爬、走等。 3、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不能生活自理到初 步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
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
心理变化的过程。
思考:
孩子身体发育的顺序是 头部 最先发育, 然后是 躯干 、 上肢 ,最后才是 下肢 。 因为头脑是人整个身体的“司令部”,它 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身体的 生长发育。
上肢、下肢、头部、躯干
B.下呼吸道 1)气管和支气管——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道
功能:
粘膜分泌粘液,可粘住灰尘和细菌 纤毛不断摆动可清除尘埃和异物 粘液中含有抑菌和抗病毒的免疫球蛋白
2)肺
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 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
是指胸腔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 它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两个 过程:
C.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换气) 成年女子为胸式 呼吸;婴儿及成 年男子为腹式呼 吸
肺的通气量
肺活量: 指一次深吸气后作尽力呼气时的最大呼气量; 它反映一个人一次呼吸中最大的通气量。
潮气量: 即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不同年龄小儿的潮气量数值
每分钟通气量:指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最大通
气量反映了单位时间里肺与外界的通气功能,肺的通 气量大,表明肺的功能好。
D.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在肺泡及组织细胞处进行。
新特征的获得: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好奇,好问,
出现恒牙,会说会跳等等。
二、0-3岁婴儿生理发展特点
婴儿的基本结构

感 觉 系 统
内 分 泌 系 统

泌 尿 系 统
神 经 系 统
呼 吸 系 统
消 化 系 统
循 环 系 统
运 动 系 统
各 种 器 官
神 经 组 织 肌 肉 组 织 结 缔 组 织 上 皮 组 织
正常白细胞计数: • 成人:(4.0-10.0)X10*9/L • 新生儿:( 15.0-20.0)X10*9/L • 儿童: ( 5.0-12.0)X10*9/L 正常血小板计数:(100-300)X10*9/L
(2) 心脏 位于胸腔内 形状像桃子 四个腔 房室之间有瓣膜 左右两半不相通 心率与心律

(2)保护婴幼儿的金嗓子
1)注意婴幼儿说话和唱歌习惯的培养,不大喊大叫,不宜 时间过长。 2)为婴幼儿选择或提供适宜的歌唱场所。 3)避免寒风中大叫或唱歌。感冒时,多喝水、少说话。
3)气管与肺的保育
婴幼儿的生活环境应该空气新鲜、无烟尘、少污染,多通风,减少疾病的传播。
4)培养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好习惯


1、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A.呼吸系统的特点:
鼻——婴幼儿鼻腔短小狭窄,感染时鼻粘膜肿胀,甚
至闭塞,不会用口呼吸,鼻塞会烦躁、呼吸困难抗拒 吮乳。 泪管和咽鼓管——鼻咽腔开口处低,咽部炎症易侵入 中耳,导致中耳炎 喉——喉腔窄,声门狭小。炎症易出现呼吸困难、声 音嘶哑,严重可引起窒息。
气管、支气管——黏膜毛运动差,不能清楚微生物及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呼吸的全过程
外界 空气
呼 吸 道 氧 肺内毛 氧 体内血 氧 细血 肺 液循 管 二氧 二氧 环 二氧 化碳 化碳 化碳
组织 氧 组织 处的 细胞 毛细 血管 二氧 化碳
一 肺的换气
二 肺内的气体 交换
三 氧在血液中 的运输
四 组织处的气 体交换
2.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血液循环系统
是一个密闭、连续的 管道系统。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 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 成的封闭管道中进行 的循环活动。
1.概述
运输各种物质,维持体内 环境的稳定、免疫和体温 的恒定 血浆 血液
血细胞
血液循环
循环 系统
心脏 血管 淋巴液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结 脾
淋巴循环
淋巴管 淋巴 器官
收集和运输组织液回心 脏,具有防御功能
(四)婴儿生长发育的表现
1.生理方面:身高、体重的增长,器官的逐渐发育成熟;心理方
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2.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性,并不是一个缩 小的成人,比例上有明显的变化。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
长的1/4,成人头占身长的1/8。
3.旧特征的消失: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就特征消 失的现象,如乳牙的消失;
粘液,易引起感染,引起呼吸困难。
肺肝——肺间发育旺盛,肺泡数量少,感染时易引起
堵塞,引起肺不胀,肺气肿及肺后下部坠积性淤血。
胸廓。胸腔小,肝脏相对较大,呼吸机发育差,气体
不能充分交换。婴幼儿期以腹式呼吸为主,到了3岁才 逐渐转为胸式呼吸。
B.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
(1)上呼吸道具有调节作用 呼吸时能使吸入的冷空气加温,使其接近体温,起到加湿 作用。鼻腔无比毛,灰尘、微生物等易侵入呼吸道。
(一)婴幼儿的年龄阶段的划分
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定义的儿童期:0~18岁,我
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情况,把一从出生到成人之间
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
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2、0~3岁统称婴幼儿期,可细分0~28天称新生儿 (适应外界生活时期,每天都有变化) 、乳儿期0~1 岁(需要成人照料生活较多时期) 、婴幼儿期1~3岁 (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生活时期)。
0~3岁统称 婴幼儿期
(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1、婴幼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也有阶段性
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发育最快,其他时间速度一般,但
总体不断增长,前阶段为后阶段创造条件。
2、各系统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最早,生育系统发育最迟,心、肝、肾、肌
肉和体重的增加相平行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头尾规律:头部的发育先于四肢
(3) 血管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种类 概念 结构特点
动脉
是从心脏流向全 身的管道
是血液流回心脏 的管道 连接微动脉和微 静脉的血管
管壁很厚、富有弹性、管径很粗 大、血流速度很快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 流速度较慢。有些静脉管腔中有 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管径极小,管壁极薄,血流速度 极慢。是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 换的场所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 养料和废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机盐 红细胞
血 细 白细胞 胞 45%
男500万个
女420万个
具有运输氧气和二 氧化碳的作用 具有吞噬病菌、防 御和保护的作用
0.5-1万个
10-30万个
血小板
具有止血和凝血功 能,还可收缩血管, 减少出血
正常红细胞计数: • 男性:4.0-5.5X10*12/L • 女性:3.5-5.0X10*12/L • 新生儿:6.0-7.0 X10*12/L 正常血红蛋白含量: • 男性:120-160g/L • 女性: 110-150g/L • 新生儿: 170-200g/L • 儿童: 110-160g/L
1)鼻腔的特点
(1)婴幼儿鼻腔短小、狭窄,黏膜柔嫩,容易感染和堵塞 (2)婴幼儿鼻中膈的前下方, 黏膜柔嫩,血管密集,浅表, 称为鼻易出血区。
挖鼻孔,擤鼻涕太用力,空气太干燥,发烧等可引起出血
鼻易出血区 特点:在鼻中隔得前下方,鼻粘膜柔嫩,血管密集,表浅。
2).耳咽管的特点
耳咽管: 短、粗、平直
xx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各位参加育婴员职业技能培训
§1.育婴基础知识


婴儿抱法
1~2个月内

3个月后
一、婴儿生长发育基本知识特点
发育的定义:
是指人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
(2)声带娇嫩,容易疲劳嘶哑
4)气管、支气管的特点
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壁较狭窄、娇嫩,分泌黏 液少而干燥,纤毛运动较差,自净能力差 易呼吸道感染,易呼吸困难
5)肺的特点: 肺的含血量丰富 含气量相对较少
故易于感染
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气肿或肺不张等
6)呼吸频率
不同年龄婴幼儿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年龄 新生儿 2 ~3 岁 4 ~7 岁 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次) 40-45 25-30 20-25
胸腺 扁桃体
1)血液循环系统 (1) 血液
成分
水分
血浆 血红蛋白 55% 葡萄糖
正常值
91%-92% 7% 0.1% 0.9%
特征
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细 胞生存的环境;去除纤维蛋 白原后,剩下的淡黄色液体 称为血清 双面凹陷的圆盘状,体积较 小,数目较多,无细胞核, 含有血红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