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分析文学语言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思想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通过分析文学语言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思想内容

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我们需要通过品味作品的语言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题内涵做出评判。文学语言的神奇魅力就在于它能创造让人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使读者流连在那优美曼妙的字里行间,着迷于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之中。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分析文学语言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思想内容呢?

一、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其中蕴含的深意

一篇好的文章总离不开立意新而深,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教学时应先启发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学生学完一篇文章根本不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那他对这篇文章的深入理解就无从谈起。比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不仅是在写自己故乡发生的变化,要理解闰土、杨二嫂性格扭曲的根源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而且还表达了他对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想让劳苦大众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心声。只有通过阅读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思考,才能逐渐理解文章的主旨,才有可能进一步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二、揣摩关键词语,感知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好的作品,总会有一些言简意丰的重点语句,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及时点拨,学生就能很快领悟作者的感情。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草的描绘: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教学时可以抓住“偷偷”“钻”“嫩嫩”“绿绿”“满”等这些词语要学生推敲其作用,思考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经过思考学

生可明确:“偷偷”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不声不响生长的情态,“钻”写出了小草冲破坚硬的土层,顽强生长的动态。“嫩嫩”写出了初生小草的质地,鲜嫩可爱。“绿绿”写出了它的清新的色泽。“满”,写出了数量之多,长势之盛。这些词句传神地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描绘,使读者在感受春草勃勃生机的同时,也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样细笔描绘也使读者有亲眼目睹和身临其境之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就自然而然地从字里行间奔涌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进行探讨,循循善诱,从而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让学生尽快进入文中的意境,受到感染。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描绘人物美,日、月、山、川景物美的篇章,就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例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我们在学习时就可以通过播放歌曲来感受这首词的美。现代教学资源的丰富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模式,多媒体教学把教材中静止的语言化为图文及音乐等动态信息,激发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受到了美的熏陶。

语文教育是情感教育,教师要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学会审美,关注社会与人生,从语文学习中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悟,理的启迪,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我相信这种积极有效的美学教育必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