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最新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14年高考新方案的颁布掀开了高考改革的序幕。对于政治学科来说,高考这一教育教学的“指挥棒”的改革,对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等,都将带来深远影响和严峻挑战。
一、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影响
新高考方案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相对于以往,本次改革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主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学科地位提升
在旧的高考方案下,政治学科常被称为“豆芽科”。家长和学校认为学理在选择大学的时候选择更多,今后就业面也更广。
因此,家长和学校往往支持学生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理科生们认为高考的时候不会考政治,政治学的如何不会影响到高考成绩,因而会放松对政治的学习;另一方面,文科生虽然会因为高考要考政治会有所顾虑,但是在总分为150分的语数外三门科目面前,政治学科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不见得有多高。可见,在传统高考下,政治学科的地位是很低的。而新高考方案要求统一高考与高中学业考试相结合,学业考试合格才可以参加统一高考,并且学业考试的等级会作为高考录取的依据之一。政治学科作为学考科目,学生已经不能继续对它敷衍了事。可见,政治学科地位有所提升。
(二)政治学科xx功能的回归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很多学生学习政治的目的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从而能够考入一个理想的大学,很多老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因此,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往往被忽视。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我国中学德育的核心和主渠道①。新高考制度下,政治学科是“学考+选考”科目,意味着所有的高中生都必须学习政治,并参加政治学科的学考;部分学生可选择政治学科作为选考科目。对于只将政治学科作为学考科目的同学来说,学习的难度大大降低,知识量也减少了。新高考制度的这
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应试考试”的唯分数论,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望回归。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面临的困境
(一)新高考背景下,选择政治课的人数较少
选择政治学科作为选考科目的人数比较少,原因如下:
1.政治课学习“无用论”
许多学生认为政治课所学的知识是没有用的,学习这门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实际生活中是运用不到这些政治知识的;其次,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也不会学习与政治相关的专业或者在将来不会从事与政治学科有关的职业;而且从试点的浙江省中可以看出,浙江各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仅13%的专业涉及到政治,这种情况更是论证了政治课的“无用论”。因此,当学生有选择权时,政治学科往往成为最后的选择。
2.政治课内容难且课堂枯燥
高中政治必修课有四本教材,进入高中首先学习的便是《经济生活》,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生活》牵涉很多经济学的知识,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及经济学计算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使他们失去学习政治课的信心,进而失去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政治课已经形成“满堂灌”的上课模式,课堂上互动的机会很少,从而造成政治课堂枯燥无味,所以高考新方案的试行似乎给学生们带来了“福音”,他们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政治。
3.学校、教师、学生对政治课的不重视
“重文轻理”、“重主轻副”是很多高中学校存在的现象,政治学科既是文科科目又是副科,往往是高中学校最轻视的一科。学生对政治课的轻视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影响,小学时的思想品德课不是由专业教师上课,往往由其他老师兼授,且课时也经常被占用;初中阶段,很多省市政治学科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考试,学生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学习思品课上,所以学生对政治课的轻视一直延续到高中,认为高中政治课也是可有可无的课。
(二)作业管理及教师课后辅导难度增加
走班制教学模式是实行新高考制度的必然选择。选课走班制度实施后,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由于行政班中每位同学选择的科目不同,层次不同,就会出现“一人一课表”的情况,同一行政班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课表会到不同的教学班上课,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班的学生只有在上政治课时才在一起,平时会在不同班上不同的课。因此,这就给任课教师对课后作业的管理及学生的课后辅导增加了难度。这也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面临的困境之一。
三、新高考背景下,破解政治学科面临困境的应对策略(一)国家层面
新高考背景下,思想政治课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将政治课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人数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治课内容难。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学习较难的经济学知识无疑是一种挑战,学生可能会失去学习政治的信心。因此,我认为国家可适当调整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安排,《文化生活》相对于《经济生活》来说,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也相对简单,并且很容易理解。若可以将《文化生活》放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开学习而不是放在高二,这样的安排则可能增加学生学习政治的信心。
(二)学校层面
1.变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实行选课走班制
所谓选课走班制是指,根据所选的课程不同而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选课走班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单一的培养模式,普通高中不再以行政班为主,而是以“行政班+教学班”并存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新高考制度下,选考的3门科目必须实行走班授课。学校可将同一时间选择同一课程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内进行授课,组成临时的班集体。实行走班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保证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2.完善选课指导新高考政策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但学生是否认真对待选课呢?是依据什么标准去选择呢?对课程本身又有多少了解呢?对于这些问题,大部分学生是没有思考过的。因此,学生的选课是往往随意的、轻率的、盲目的。选课关系到学生将来的专业和职业发展前途,是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关键
一步。因此,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专业的选课指导,可以进行相关的指导培训、讲座,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后做出谨慎的选择。
(三)政治教师层面
1.引导学生转变对政治课的传统观念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政治课内容的分析,改变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形成的对政治学科的片面认识。政治教师需要给学生分析高中政治课与初中思品课之间的不同。高中政治课涉及面更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改变学生的观点,使学生重新认识政治学科。
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政治课重要性分析。高中政治课从本质上说是属于德育的范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除此之外,大学之后,若要继续读研深造的话,政治学科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高中阶段奠定好良好的政治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2.优化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真正的指南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地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迷路。”②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既教育,社会即生活”,这要求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政治知识的素材,并且将这些素材运用到政治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2)充分利用政治学科的时政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时政性是政治学科的区别于其他科目的特点,同时也是政治学科的优势。在时政背景下,政治学科应该是新鲜的,并且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学生利用互联网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若政治课老师上课依旧用陈旧的案例,将大大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政治课教学应多与时政热点相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出发讲解知识点,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联系热点、分析热点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