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彭雪枫的故事
彭雪枫简历

精心整理彭雪枫简历彭雪枫简历23从此,是年8月上旬,红三军团红八军政委邓乾元企图分裂红军。
为了维护刚刚组建的红一方面军的统一,彭雪枫经过认真思考,在五、八两军面临分裂的关键时刻,向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呈递报告,如实反映了邓乾元鼓动分裂的全部活动。
红一方面军前委认为彭雪枫的报告至关重要,立即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命令执意坚持错误的邓乾元“脱离红军,交给特委训练”。
从而避免了两军的无原则纠纷,为而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件事是毛泽东、朱德认识了解彭雪枫的开始。
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会上,毛泽东作动员讲话。
彭雪枫为毛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能所折服,更加坚定了跟着毛泽东革命到底的决心。
率领。
长征胜利毛泽东盛赞彭雪枫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开始长征。
彭雪枫部一路上无论是突围作战,还是抢险解难,都无不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在毛泽东写给他的书信中有这样一些段落:——我们红军刚到吴起镇,马鸿奎、马鸿宾的骑兵师尾追红军而来,是你彭雪枫的二纵队打败了马家的骑兵师。
那一仗打得好啊!我说打得好,一是把蒋介石实施消灭红军于长征路上的计划,到此画了大句号。
红军胜利了,他蒋介石失败了。
二是总部的同志们骑上了你们送的马,还吃上了马肉。
所以,我说,吴起镇的胜利是中央红军,具体地讲,就是你们二纵队给陕北红军的见面礼。
这一仗你也应该写出来。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彭雪枫曾3次受毛泽东派遣,奔赴兰州、太原及中原大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被中共中央誉为党和红军的“好参谋”和“先行官”。
1936年9月24日,彭雪枫肩负党中央、毛泽东的重托,随同叶剑英、汪锋等人,乔装打扮,密赴西安。
在与张学良协商联合抗日成功后,又携毛泽东亲笔信赶往兰州,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会晤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
经过会谈,达成了联手抗日的协议。
不要失掉我们的立场,不要接受人家的馈赠,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许可从人家借一点钱,日后如数归还,用数要报账。
纪念彭雪枫将军的作文

纪念彭雪枫将军的作文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位伟大的英雄,他就是彭雪枫将军。
小时候,爷爷常跟我讲起彭雪枫将军的故事。
爷爷说,彭雪枫将军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有一次,爷爷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
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彭雪枫将军带领着战士们在前线作战。
战场上硝烟弥漫,子弹嗖嗖地飞着。
一位小战士因为害怕,躲在战壕里瑟瑟发抖。
彭雪枫将军看到了,他走到小战士身边,蹲下来,轻轻地拍了拍小战士的肩膀,说:“孩子,别怕!咱们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在战斗,咱们身后就是咱的家乡,咱们不能退缩!”小战士抬起头,看着彭雪枫将军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咬着牙站了起来。
彭雪枫将军接着说:“跟着我,咱们一起冲锋!”说着,他拿起枪,率先冲了出去。
战士们看到将军如此英勇无畏,也都鼓足了勇气,跟着一起冲锋陷阵。
那场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但是因为彭雪枫将军的鼓舞和带领,最终取得了胜利。
如今,虽然彭雪枫将军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就像爷爷说的那样,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生命的英雄们。
彭雪枫将军,您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彭雪枫事迹

彭雪枫事迹篇一:(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_彭雪枫与一只蝎子彭雪枫是我军优秀的指挥员,生前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
彭雪枫十四岁的时候,他的家乡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正闹“红枪会”。
一天,有个“红枪会”的头领把村里人召集在一起,吹嘘说:“只要谁入了‘红枪会’,刀砍不动,枪打不入。
”正挤在人群中看热闹的彭雪枫越听越觉得“玄”。
于是,就捉了一只大蝎子,趁那个“红枪会”头领在关帝像前举香叩头的时候,偷偷把蝎子掷在他的衣领里。
那头领正表演得带劲,猛然觉得脖子里有个东西在蠕动。
他用手一摸,不得了,手被蜇住了。
等他慌慌张张地把蝎子甩掉时,手指已经红肿起来,疼得他龇牙咧嘴,连连“哎哟”。
“咯咯咯!”人群里彭雪枫在笑。
“谁在笑?”那个头领恼羞成怒。
“你不是说‘红枪会’的人刀枪不入吗?为什么还怕蝎子蜇?”彭雪枫站出来,调皮地说。
周围的人哄笑起来。
很快,这件事传开了。
正好,彭雪枫有个在西北军里当军官的族叔回乡探亲,听到之后感慨地说:“这孩子有种,将来定能成一块大料!”于是,便介绍雪枫去西北军军官子弟学校学习。
当时,这所学校有不少共产党员担任教官,在他们的影响下,彭雪枫毕业不久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彭雪枫风趣地对人说:“世界上的事情真是千奇百怪,想不到我参加革命的媒介竟是一只蝎子。
”篇二:参观彭雪枫纪念馆学习心得参观彭雪枫纪念馆学习心得彭雪枫同志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优秀指挥员,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他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学生时代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以救国救民、匡扶天下为己任。
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北京东城区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和地下党负责人。
先后任新四军游击队司令员、八路军四纵司令员、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淮海军区司令员,发动群众在敌后开展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抗日烽火燃遍了黄淮大地。
英勇无畏女红军的传奇

英勇无畏女红军的传奇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无畏的女红军,她们以坚定的意志和忠诚的信仰,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而战斗。
她们的传奇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
一、公牛会舞的王德娘王德娘,云南昭通人,清末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
在不平等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低微,但这并没有阻止王德娘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梦想。
她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在红军中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王德娘勇敢地与敌人作战,她乘坐马匹冲锋陷阵,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她的勇敢战斗精神鼓舞了旁人,号召更多的女性加入红军,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背井离乡的彭雪枫彭雪枫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村家庭,她的父母早逝,年幼时只身前往上海打工。
上海的城市生活并没有让彭雪枫满足,她渴望追求更高的目标。
当红军招募新兵时,彭雪枫毅然加入了队伍。
在红军中,彭雪枫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
她勇敢地参加战斗,在与敌人的激烈厮杀中,她始终表现出过人的勇气和智慧。
她以身作则,激励更多的女性投身革命,为社会主义的理想而奋斗。
三、舍身取义的陈毅红军陈毅红军是红军中一位非常特殊的女性,她原本是一名资产阶级的女大学生,但她放弃了富裕的生活,毅然投身到红军的行列中。
陈毅红军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她敢于冲锋陷敌,甚至以身犯险护送伤员。
她的勇敢行为赢得了战友和敌人的尊敬,也赢得了红军指挥部的赞扬。
不仅如此,陈毅红军还以其高超的军事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红军中的一名优秀指挥官。
她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女性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英勇献身的杨华杨华是红军中的又一位英勇无畏的女战士。
她出生在湖南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年少时就表现出出众的军事天赋。
她带领红军与敌人作战,并且屡战屡胜。
在一次战斗中,杨华不幸阵亡,年仅24岁。
她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她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总结这些英勇无畏的女红军,他们的传奇故事展示了中国女性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角色。
彭雪枫将军的英雄事迹作文400

彭雪枫将军的英雄事迹作文400《彭雪枫将军,真了不起》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位超级厉害的英雄,他叫彭雪枫将军。
彭雪枫将军可勇敢啦!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他带着战士们和敌人拼命战斗。
有一次,敌人的火力特别猛,但是彭雪枫将军一点儿也不害怕,他冲在最前面,指挥大家奋勇杀敌。
他还特别聪明,总是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来打败敌人。
比如,有一回敌人以为自己防守得很严密,可是彭雪枫将军观察到了敌人的弱点,带着战士们一下子就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彭雪枫将军为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付出了很多很多。
他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我们要永远记住他!
《我心中的英雄彭雪枫将军》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彭雪枫将军吗?他是一位特别伟大的人。
彭雪枫将军打仗可厉害了!有一次,敌人来了好多好多,大家都有点担心。
但是彭雪枫将军很镇定,他告诉战士们:“别怕,我们一定能打败他们!”然后他带着大家一起冲锋,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他对战士们也特别好,就像大家的亲人一样。
有战士受伤了,他会亲自去照顾。
而且,他还经常给战士们讲故事,鼓励大家勇敢战斗。
彭雪枫将军的英勇事迹说也说不完,他是我心中最崇拜的英雄。
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新四军指挥员彭雪枫简介

新四军指挥员彭雪枫简介彭雪枫,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四军指挥员彭雪枫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彭雪枫生平简介彭雪枫是我国著名将军,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早年跟随富户做伴读在私塾中接受教育。
后来通过家族人员的资助才继续上学,但是在家族人员资助停止以后他一度面临失学危险,后经校长批准,勤工俭学。
彭雪枫接受新思想比较早,对于新思想彭雪枫非常认同,于是开始积极投身其中。
彭雪枫将军曾经在多地参加过革命活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共产党的反围剿战争,并在战争中表现出色。
后彭雪枫将军跟随中央机关进行长征,在长征中一直担任先锋角色,长征中许多著名战役都是彭雪枫将军指挥的。
其中包括了横渡金沙江和飞度大渡河等著名战役,也正是因为彭雪枫将军努力,中央才能安全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将军一直在前线和敌人作战,不但要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打击,还要对国民党中的反动分子作战,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彭雪枫将军仍能指挥部队取得极大的战果,对日本侵略者和反动分子给予致命打击,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期间,彭雪枫将军发表了诸多文章,这些文章在当时都引起了巨大反响。
但不幸的是,彭雪枫在1944解放河南的时候被流弹打中牺牲,当时只有37岁。
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对于彭雪枫将军的牺牲表示了极大的惋惜。
彭雪枫夫人彭雪枫将军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他的一生简短而辉煌,他早年家贫,参加革命后经历过长征,后参加抗日战争。
在1944年,参加解放河南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不幸被榴弹击中牺牲,牺牲时只有37岁。
彭雪枫将军是我国在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也是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他的牺牲是党事业上的一大损失。
伟人事迹

12月,“西安事变”发生,由 于事前的大量工作,使阎锡山在事 变期间保持“中立”,红军得以顺 利集中于三原等地,免受背后干扰。 1935年五月,奉命以中央代表的身 份到北平、天津,济南作统战工作。 8月,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
10月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竹 沟成立,任司令员兼政委。同日, 率部向豫东敌后进发。同月八日, 游击支队、睢杞太三支队、肖望东 先遣大队,在河南省西华县杜岗胜 利会师。三支抗日武装统编为新四 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11月,奉 新四军军部命令,游击支队改番号 为新四军六支队。任司令员兼政委。
彭将军军事事迹
1936年一月25日,与其他红军将领联名 发表《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表示愿意首 先与东北军停战共同抗日。7月,随叶剑英、 徐向前到西安做统战工作。8月,奉调入红军 大学学习。10月下旬,奉命以中央和红军代 表的身份,秘密赴太原阎锡山处做统战工作, 并兼任中共中央北方联络局书记。此时化名 彭雨峰。
1944年8月,日军发动中原战役,大 举向河南腹地进攻,攻陷了郑州、洛阳、 许昌、郾城等38座城池,中共中央决定 向河南敌后进军,收复失地,彭雪枫奉 命西征。彭雪枫麾下的新四军第4师进行 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万8千余 人,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 利。9月11日,在河南夏邑东八里庄围歼 土顽李光明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亲自 指挥战斗,正当战斗胜利结束时,不幸 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 返回
返回
对彭将军的评价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 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 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 “对党忠贞,为民赴汤”,“功垂祖国, 泽被长淮”。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可 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被毛泽东、朱德誉 为“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的好 榜样”。 陈毅同志曾称赞他:“吾党匡 天下,得君亦俊才。”
我军著名的军事家彭雪枫

我军著名的军事家彭雪枫彭雪枫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毛泽东的爱将之一。
他文武双全、军政兼优,深受毛泽东器重。
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犯颜直陈。
为此,他曾同毛泽东发生了一次争执,并互相拍了桌子。
毛泽东不仅没有记恨,而且还屡委以重任,在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一1935年11月30日,彭雪枫率红一军团四师的干部,由驻地出发到鹿阝县(今富县)东村参加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
大会之后,四师干部返回驻地,但彭雪枫却接到一个要他留下来,中央首长要同他谈话的通知。
一家大户的宅院,毛泽东就住在这里。
毛泽东与彭雪枫的谈话,是从吴起镇战斗开始的。
提起那次战斗,彭雪枫满面春风,微笑浮在眉梢。
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最近听到一些关于二纵队不团结问题的反映,今天把你留下来,谈谈这个问题……”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
恐怕这就是找彭雪枫谈话的真正原因吧。
这个问题对彭雪枫来说,是一道难解的问题。
二纵成立于1935年9月22日。
那天,中央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
下辖一、二、三纵队。
二纵司令员彭雪枫、政委李富春,副司令员刘亚楼、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参谋长肖劲光。
这是彭雪枫政治军事生涯达到的第一次巅峰。
但他就任伊始,就遇到了难题。
一方面,纵队主要领导成员多来自原红一军团,引起了二纵(原红三军团)指战员的不满与抵触;另一方面,纵队主要领导人,都是才华横溢而又锋芒毕露,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年轻将领,所以工作中出现分歧与矛盾在所难免。
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一、三军团的团结问题,而且还牵扯到一些领导人的问题。
他早就想找毛泽东谈谈,但又顾虑谈话的后果,今天已到了非谈不行,不谈没有退路的地步,刚才谈论吴起镇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一下子不见了。
他拧着眉头,紧闭着嘴唇,表情严肃而冷静,停了一会儿,终于开口了:“自二纵组建之日起,矛盾就开始了。
当时,有部分干部战士对纵队主要领导成员的组成有意见,说:除我之外,纵队主要领导都是由一军团派过来的,难道三军团就没人了?问题出现后,经反复做工作,思想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8年9月,周恩来、叶剑英指示河南省委将工作重心转向豫东,创造豫皖苏边新局面。廿七日,竹沟抗日武装隆重举行进军誓师大会。同月29日,《拂晓报》创刊。雪枫同志写《拂晓报——我们的良友》发刊词并为刊头题字。
1939年11月11日,河南竹沟“确山惨案”发生后,撰写《关于竹沟事变》一文;同月,奉新四军军部命令,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六支队。任司令员兼政委。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委员会明》的社论。
1940年8月,八路军三三四旅新二旅与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12月9日,在《拂晓报》发表《怎样和敌人斗争与怎样建立敌后根据地》一书的序言;同月12日,因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耿蕴斋、六旅十七团团长刘子仁、十八团团长吴信荣率部叛变投敌,发表《为紧急动员告淮上绅耆书》。
新四军第四师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同月17日,发表《誓为皖南事变殉难烈士复仇》一文;同月24日,发表《纵谈皖南事变——答记者问》的谈话;同月28日,八路军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任师长兼政委。2月10日,汤恩伯率十万反共顽军大举进犯豫皖苏边区,彭雪枫指挥四师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反顽斗争;同月11日,致函顽军头目李仙洲,敦促其悬崖勒马;同月18日,致函阜阳县警备司令廖运泽,呼吁团结抗战,揭露何应钦利敌误国的罪行。
为国捐躯
1944年1月1日,发表《一年来的军事工作》一文;1月19日,在朝鲜独立同盟第二次盟员大会暨朝鲜义勇军华中支部成立大会上作《中韩两民族携手并肩作战》的演说;同月29日,对四师直属部队作《我们是政府的卫队和老百姓的护兵》的报告。
1944年8月15日,率四师主力五个团在泗洪县半城镇大王庄举行西征誓师大会,冒暑西征;同月23日,指挥部队首战肖县西南的小朱庄,击毙顽军纵队司令王传授及其官兵三百余人,俘敌一千三百人,并争取了吴信荣部起义,首战告捷。
1943年3月17日夜,率部参加山子头自卫反击战,是役大获全胜,活捉苏鲁战区副司令长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击毙顽军头目王光夏及独立第六旅旅长李仲寰;同月29日,陈毅、张茜、范长江到半城;同月30日,为争取韩德勤共同抗日,与陈毅对韩德勤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面对面的斗争,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处理了韩德勤事件,将韩礼送出境。
1941年4月2日,发表《为征公粮告淮上父老绅耆书》;同月19日,顽军一二四师四二五团团长陈锐霆率部举行战场起义;同月22日,四师三十二团在大小营集反顽战斗中失利;同月24日,发表《告南阳同胞书》。号召顽军中的南阳同胞拥护抗日的新四军,反对汤恩伯打内战的阴谋;同月25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五月五日,奉命率四师主力撤离路西进入皖东北根据地。
人物生平
求学经历
1907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二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乳名隆兴,学名修道。
彭雪枫将军
1912年初随教私塾的祖父彭如澜读书识字。后在伯父彭延庆办的私塾为富家子弟作伴读。
1921年秋,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彭延庆,并考入南开中学。
1924年春夏之交,学校迁址于北京南郊团河,学校易名为“育德中学”。秋,彭禹廷中断资助。得校长余心清照顾,让其在该校小学部教国文,每周七小时,月酬十元,才得以继续上学。
抗日英雄彭雪枫的故事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为了纪念彭雪枫,在安徽省宿州市、蒙城县等地均建了彭雪枫纪念馆,或以雪枫命名的公园或学校。
1944年9月上旬,率部继续西进,涤荡各地顽军,基本上收复了豫苏区八个县的地区;同月10日,围歼夏邑县八里庄顽军李光明支队,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至11日,全歼顽军一个支队,俘支队司令李光明等千余人。是役,彭雪枫同志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成就贡献
军事
1938年与活动于睢县、杞县、太康一带的张震、萧望东部配合,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随着抗日队伍的壮大,1939年,彭雪枫率部继续向东挺进,建立了以永城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政权。
1932年春夏之交,指挥二师参加宜(黄)乐(安)战役,歼敌五十二师高树勋残部。8月,粉碎了二师师长郭炳生的叛变阴谋。荣获“红星奖章”。
1933年5月,调任红三军团四师政委,率部东征,连战皆捷,进逼福州。11月,在浒湾八角亭战斗中身负重伤。
1935年2月,部队在扎西地区缩编,五师编为十三团,任团长。19日,红军回师遵义,在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十三团为先头部队,架设浮桥强渡,将敌击溃,保证了大军安全渡江。同月25日拂晓,十三团攻占桐梓城。当天,接受夺取娄山关任务。率领十三团先于主力两日,向娄山关急进。经激战,于是日午后五时攻占娄山关的制高点——点金山。晚八时攻占娄山关。
革命之路
1925年在爱国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阅读《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独秀文存》等进步书刊。“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同学同校方进行斗争,取得胜利,建立了育德中学学生自治会,被选为会长。6月下旬,经唐纵介绍,在育德中学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6月,被派到烟台刘珍年部二十一师做兵运工作。10月,在《国闻周报》副刊发表《烟台纪行》。12月,奉派往福山做农运工作。
1938年至1944年,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6支队进行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万8千余人,在运皖东北地区,组建了骑兵团,并在洪泽湖地区取得了著名的淮北反“扫荡”作战(又称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