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优质ppt]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选修1专题1ppt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选修1专题1ppt课件
目录
2.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
(1)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水、盐、酒、温度、发酵时间等。 ①水的控制:含水量约 70%,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
不易成形。
②盐的控制:盐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浓度过低, 豆腐易腐败变质。
③酒的控制: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使
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 ④温度的控制:温度15~18 ℃适合毛霉生长。发酵时间易控 制在6个月左右。
C6H12O6+6O2+6H2O― ― →6CO2+6H2O+能量 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酒精发酵 。 ②在无氧条件下,进行_____________
C6H12O6― ―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目录
(2)防止杂菌污染 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 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
目录
知识导图
目录
高频考点•深度剖析
[考点突破]
考点一
菌种 项目 生物 学分类
食品加工中的几种发酵菌种的比较
酵母菌
真核生物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代谢类型
发酵条件 生产应用
异养兼 异养需氧 异养需氧 异养厌氧 性厌氧 前期需氧, 一直需氧 一直需氧 无氧 后期不需氧 制作泡菜、 酿酒、发面 酿醋 制作腐乳 酸奶
目录

2.果醋制作的原理 (1)所需菌种: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最适生长 温度为 30~35 ℃。 (2)菌种的生活特点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 ppt课件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 ppt课件
2.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 是花粉通过②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 形成③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试管苗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无机盐或矿 质元素和小分子有机物质等营养物质.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 和生长,培养基中应有④和⑤两类激素
①单核 ②胚状体 ③愈伤组织 2021/3/30
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2021/3/30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1/3/30
4
(5)甲装置中,A液体是 _葡_萄__汁_,NaHCO3溶液的作用 是 ;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
是 每隔12小时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 。与乙装置相
比,甲装置的优点是

既能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配制CaCl2溶液:0.05M (3)配海藻酸钠溶液:0.7g海藻酸钠10ml水
(4)海液与酵母细胞混合成A液(吸入注射器)
(5)固定化酵母细胞:把A液滴入CaCl2形成凝胶珠 (6)冲洗凝胶珠(蒸馏水)
(7)酒精发酵:凝胶珠+葡萄糖液→酒精(25度)
2021/3/30
22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2021/3/30
26
三、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优质课件:4-3 免疫失调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优质课件:4-3 免疫失调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人教版

提醒: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比较项目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相同点
来源 成分
来源于浆细胞 都是蛋白质
分布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及 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不同点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才发生过
反应时机
免疫反应
敏反应
作用对象
(2)HIV在辅助性T细胞中的增殖过程 ①HIV侵入人体辅助性T细胞后,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 合成DNA,并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 ②病毒DNA转录生成mRNA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 ③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等物质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颗粒。 ④新的病毒释放出来,又去攻击其他辅助性T细胞,最终使辅助性T细胞数量持 续减少。
[应用示例] (2021·中原名校质量考评)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 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
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过敏反应与淋巴细胞无关 B.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过敏反应 解析 过敏反应过程中抗原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抗体的分泌与淋 巴细胞有关,A错误;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反应,B错误;过敏反 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该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正确;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 紊乱的免疫反应,D错误。
抗原
过敏原
反应结果
消灭抗原
引起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 (1)概念: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 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2)发病机理(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册ppt课件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册ppt课件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6)在 DNA 的析出与鉴定中,必须使用冷酒精(至少在 5 ℃以下存放 24 h),并且将一份含 DNA 的氯化钠溶液加入到两份冷酒精中,如果悬浮 在溶液中的 DNA 丝状物较少,可将混合液放入冰箱中再冷冻几分钟。
2.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1)材料中核物质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如研磨不充分或蒸馏水的量 不够。 (2)加入酒精后摇动或搅拌时过猛,DNA 被破坏。 (3)二苯胺配制时间过长,变成浅蓝色,影响鉴定效果。 (4)析出含 DNA 的黏稠物时,蒸馏水一次快速加入,影响实验结果。 (5)实验中有多次搅拌,但是其目的及操作方法是不同的,操作时不 注意区分,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中有两次使用蒸馏水。第一次加水是在获取 DNA 滤液时, 是为了使血细胞吸水膨胀破裂,加水后必须充分搅拌,应不少于 5 min,使 血细胞充分破裂;第二次加蒸馏水是在去除滤液中杂质时,加水是为了 稀释氯化钠溶液,使 DNA 逐渐析出。
(5)实验中有三次加氯化钠溶液。第一次是在破碎植物细胞获取 DNA 滤液时,加入氯化钠溶液是为了提高 DNA 的溶解度。第二次和第 三次都是在去除滤液中的杂质的步骤中。第二次加入氯化钠溶液,是为 了调节氯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第三 次加入氯化钠溶液是为了将析出的 DNA 丝状物溶解。
DNA 不被蛋白酶水 解
DNA 不溶于酒精溶 液
DNA 可被二苯胺试 剂染成蓝色
加入嫩肉粉
加入冷却酒 精(体积分数 为 95%) 加入二苯胺 试剂并沸水 浴
嫩肉粉中含木瓜蛋白酶,水解蛋白质 DNA 析出,除去溶于酒精的蛋白质 鉴定 DNA
2.DNA 和蛋白质在不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
预习交流
——如何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1)你能总结一下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吗? 提示:对真核生物而言,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染色质)中,线粒体、 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 DNA。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细胞质基质、核 糖体、叶绿体、线粒体)中,细胞核中也有少量的 RNA。 (2)你能列举不能用来提取 DNA 的细胞吗?请给出必要的解释。 提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等,因为它们失去了 细胞核,而 DNA 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3)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用吡罗红甲基绿的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然后用显微镜观 察。绿色区域代表 DNA 的分布区域,红色区域代表 RNA 的分布区域。

最新高考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复习全套PPT课件

最新高考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复习全套PPT课件

最新高考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全套课件•选修一1-1-1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选修一1-1-2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选修一1-2-1霉的应用•选修一1-2-2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最新高考生物生物技术实践专题配套课件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一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考情微解读】第01讲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考点·大讲堂微平台·大通关微考点·大讲堂理教材巧思维题组精练考点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链|接1.发酵菌种(1)图中A 可表示 发酵菌种的细胞模式图,该菌种主要来自 上的野生型 。

(2)图中B 可表示 发酵菌种的细胞模式图,该菌种可从的表面的菌膜获取。

酒精 附着在葡萄皮 酵母菌 醋酸 变酸的酒2.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及发酵条件比较3.完善制作流程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 。

5.现在工厂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直接在果汁中加入 的酵母菌。

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人工培养题|组|微|练题组果酒、果醋制作原理的理解1.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解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物是丙酮酸,而丙酮酸产生乙醇只能发生在无氧呼吸过程中,A、B两项均错;③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④过程是制作果醋的过程,需醋酸菌参与,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因此④过程也需要氧气参与,C项正确;制作果酒时,最适温度为18~25 ℃,而制作果醋时最适温度为30~35 ℃,D项错误。

答案 C2.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注:各发酵瓶的左侧管为充气管,右侧管为排气管)(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生物选修1全部课件

生物选修1全部课件

生物进化的历程
01
02
03
寒武纪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
在寒武纪时期,许多现代 生物的祖先开始出现并迅 速多样化,形成了复杂的 生态系统。
恐龙时代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约1.5 亿年,期间经历了多次进 化和发展,最终演化为鸟 类。
人类的进化
人类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 到数百万年前,从非洲起 源,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并形成了现代人类。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核膜
染色质
核膜是细胞核的外层结构,由双层膜、核 孔和核纤层组成,主要功能是维持核内环 境的稳定,控制核内物质的进出。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结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复制遗传信息, 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核仁
核基质
核仁是细胞核内的一种结构,主要功能是 参与核糖体的组装和蛋白质合成。
生物选修1课件

CONTENCT

• 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遗传与变异 • 生物的进化 •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01
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
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形成原因
生物多样性是由于地球上亿万年的历史演变和地理 环境差异所形成的,是地球生物进化的产物。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01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
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的意义
02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基础。
环境保护的措施
03
采取多种措施如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循环经济等,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优质课件:2-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优质课件:2-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人教版

2.(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解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B错误;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C正确;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会使内脏器官活动加强或减弱,如交感神经会 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 的分泌活动加强,D错误。
核心探讨Βιβλιοθήκη 突破重难 强化素养下图是人在遇到危险时,机体进行的一系列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能不能通过意识控制心跳?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不能。心跳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是不随意的。支配内脏、血 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为自主神经系统。 2.人在极度紧张、恐惧的时候会口干舌燥、浑身出汗、暂时忘记了尿急。 请你结合上图,推测交感神经兴奋时对唾液和汗液分泌有何影响?导 致膀胱壁肌肉松弛还是紧张? 提示 人在极度紧张、恐惧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唾液分泌减少, 造成口干舌燥;汗液分泌增强,造成浑身出汗;膀胱壁肌肉松弛,尿 意减弱。
3.饭后适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不适合。剧烈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慢,因此饭 后剧烈运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核心归纳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 常是相反的。
典题应用
及时反馈 知识落实
1.(2020·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下列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5)甲装置中,A液体是 _葡_萄__汁_,NaHCO3溶液的作用 是 ;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
是 每隔12小时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 。与乙装置相
比,甲装置的优点是

既能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 水定容到100 mL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的方法接种.
(5)下列材料或用具: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
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
要灭菌的是: ①和② ;需要消毒的是: ③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

,在此接种过程中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 次。
一、培养基: 1、概念: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 2、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3、种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琼脂) 4、选择培养基:
青霉素培养基:杀细菌、留真菌
二、无菌技术
1、消毒:温和方法杀死表面部分有害微生物 巴氏消毒、煮沸、药剂、(如:75%酒精)、 紫外线 2、灭菌:强烈方法杀死一切微生物、孢子和芽孢
无机盐、维生素、蔗糖、激素
(2)外植体消毒(未开花新生侧枝) (3)接种、培养、移栽 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从芽--诱导生根 PH5.8、温度18-22、每日光照12h
二、月季花药培养
1、花药选取:初花期、未开放花蕾、单核期
2、培养过程:
花粉(脱分化)→愈伤组织
↓(脱分化)
↓(再分化)
胚状体(分化) → 丛芽→→诱导生根
(2)C6H12O6→2C2H5OH+2CO2 C2H5OH+O2→CH3COOH+H2O
3、流程:选果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三、腐乳制作
1、毛霉:真Leabharlann 、孢子生殖、异养需氧、18度2、原理:毛霉的蛋白酶、脂肪酶分解豆腐 小分子肽、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3、流程: 豆腐长毛→加盐腌制→瓶装卤汤→密封腌制 4、盐与酒精:抑制微生物生长
的理由是 缺少植物激素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 目的菌 。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
自培养基中的尿素 葡萄和糖 ,实验需要振荡
培养,原因是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1.4 g 2.1 g 0.2 g 10 g
尿素
1g
琼脂
实例:就腐乳制作回答下列问题:
1.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 作用的是①。
2.豆腐发酵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②,通 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③,且更易于消化和 吸收。
3.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抑制微生物的物质有 盐、④ 、⑤等。
4.含水量为⑥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若 你完成了腐乳制作,可以从⑦等方面评价乳腐的质量。
[1]选择培养基:氮源--尿素 [2]步骤:土壤溶液→稀释→
接种→菌落计数
(2)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选择培养基:碳源--纤维素
[2]原理:纤维素→ 纤维二糖→ 葡萄糖
C1酶、CX酶
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刚果红→红色物→纤分解→透明圈
实例: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右表所示的培养基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

①②③ (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灭菌 处理后,才能倒掉。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一、菊花组织的培养
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步骤:(1)制备MS固体培养基(灭菌)
一、果酒制作
1、酵母菌:真菌、出芽生殖、兼性厌氧、20度 2、原理:C6H12O6→2C2H5OH+2CO2+2ATP 3、流程:选果→冲洗→榨汁→发酵→酒精 4、检验:酸性条件酒精遇重铬酸钾呈灰绿色
例:有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无氧 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它属于_兼__性_厌_氧__型_微生物。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 是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3)制作果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1_8-__2_5 ℃。制 作果酒后制果醋,应将温度控制在__30_—_3_5_℃_。 (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 间,这是因为_________。
3、花粉发育检查:
(1)醋酸洋红法(细胞核红色)
(2)焙花青-铬矾法(细胞核蓝黑色)
实例:就水稻花药培养的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对花蕾消毒
植物体
选取水稻花药
接种和培养
1.选取的水稻花药应为①期,此时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 胞一侧,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 是花粉通过②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 形成③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①毛霉 ⑤香辛料
②蛋白酶等酶类 ⑥70%
③增多
④酒
⑦色泽、口味、块形等
四、泡菜制作
1、乳酸菌:原核、分裂生殖、异养厌氧 2、原理:C6H12O6→2C3H6O3+2ATP 3、流程:菜叶、盐水、装坛、密闭 4、测定亚硝酸盐:NO2-+对氨基苯磺酸→玫瑰红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如图所示的接种方法
(1)灼烧灭菌:接种环、试管口 (2)干热灭菌:玻璃器皿、金属用具 (3)高压蒸气灭菌:培养基、无菌水
三、微生物培养技术
1、步骤: (1)配制培养基 (2)灭菌:高压蒸气灭菌 (3)倒平板:把培养基分装培养皿 (4)接种:分散菌种、形成菌落
方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2、应用: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6)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重铬酸钾 来检 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 灰绿色 。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 酸杆菌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 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不能 。
二、果醋制作
1、醋酸菌:原核、分裂生殖、异养需氧、30度 2、原理:(1)C6H12O6+2O2→2CH3COOH+2CO2+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