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催生岭南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8日/第014版
人文地理
地理环境催生岭南文化
司徒尚纪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许桂灵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
究所
两广北部横贯着东西走向的一群山地,即南岭,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岭南文化即在此线以南地区孕育、发展,它的许多文化特质和风格,就是在岭南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从地理区位观察,南岭使广东形成了背山面海的特征,而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一个大的面对海洋斜面,构成对内封闭的地理格局,对内则主要通过一条大运河联系。
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
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林则徐来广东禁烟,沿着大运河走了两个月。古代广东人赴北京考试、做生意,路上要花两三个月时间,这种交通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京广铁路开通。但广东对外是面对南海,跟周边很多国家有往来。中国古代在东面对外交往主要是日本、朝鲜,而南边跟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以及印度洋周边国家有来往,后来才与非洲、欧洲以及中南美洲和澳洲发生贸易关系。中国古代根本不能超越浩瀚的太平洋,跟海外的联不主要是靠广东,这使广东形成了某种相对独立的地理格局。
这种格局有利于岭南避开战火。秦汉时的匈奴人、唐代的突厥人、宋代的金人、元代的蒙古人等与中原征战,战乱主要发生在北方,改朝换代也首先在北方,战争打得差不多了才进入岭南,故岭南相对来说比较安定。近代广东就不同了,因为欧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主要是从海上过来的,这样近代广东战火就多了起来。
广东这种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利于保留很多土著文化,同时接受海外文化,跟其他地方的文化不同。
水系交汇的扇形地理格局
珠江水系的西江、东江、北江在广州附近交汇,形成扇形地理格局,造就了广州这个大城市。有一个地理规律是,凡是大江大河必然有大山才能形成。因为山高大才有丰富水源,可以冲出一条大的江河来。
珠江的源头云贵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大量的降雨流入西江,有了大江大河才能形成大城市。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腹地来支撑,所以广州不仅把西边的广西、云南、贵州借助于西江纳入自己的腹地,而且通过北江把湖南拉过来,通过东江把江西包进来,形成了一种“核心性”开发模式。
如果没有这种三江交汇的地理优势,广州不可能形成这么大的腹地范围。
另外,岭南古代瘴疠为患,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自然赐予也十分丰富。在岭南湿热的地理环境下,男女对其适应性不同,古代不少文献说岭南“丈夫早夭”,即男性寿命短、女性寿命长。同时,古代的岭南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因而成为中央王朝官员流放的地方,特别是海南岛,流放官员非常多。这些人带来了中原文化,促进了当地文化发展。例如,儋州流行的带有四川口音的“官话”,即为当年苏东坡贬至海南儋州时留下的一种方言。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珠江八口归海、江海一体,非常方便与海洋沟通,岭南许多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于是铸造了岭南海洋文化。海洋文化跟大陆文化有很多不同。黄河流域的人民祖祖辈辈守着土地,变化不大或者说风险不大,是典型的大陆文化族群,与海洋文化不同。海洋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是以海为商,通过海洋跟海外国家和地区从事商业贸易。要贸易就要跟海风、海浪等进行搏斗。这
些人有胆识、智慧、勇气,这个跟大陆文化不同。他们有超越、竞争、市场的意识,人的精神面貌大不相同,充满冒险、积极向上的品格。所以岭南沿海的人,商品意识、竞争意识、价值观念、时尚观念等就完全不同于内地人。如到香港所见,香港人走路都快一点,也是竞争的意识比广州人胜一筹,广州人又比内地人胜一筹,都是海洋文化环境、商业竞争环境所致。
民系交融的岭南文化
文化的另一种理解就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一种文化。
岭南居民,除了土著古越人,大部分是中原江南移民,他们五方杂处,形成客家人、潮汕人、广府人三大民系。由于各民系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民系文化特色也大相径庭。
广府人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等地,那里水网稠密、交通方便,故地区之间交往多,形成重商、变通、灵活、创新精神。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兴旺,文化水平较高。
分布在粤东北、粤北山区的客家人,地区交通梗阻,闭塞、孤立,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交往不多,商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停滞落后。
生活在沿海的潮汕人,生产生活资仰于海洋,形成海洋文化品格,敢于冒险、超越,远涉鲸波,足迹遍及海内外,把生意做到利润所达各个角度。正是大海波涛造就了他们这种海洋族群性格和文化。
所以,一个地区、一个族群的发展,经济水平高低,文化自觉性强弱,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差异,虽有多种原因,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一个根源,是它们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
链接
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合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诞生于上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早期称“折衷派”,主张“折衷中西,融合古今”,因应了当时“民主革命”的时代潮流。在艺术上强调“现实的关怀,即关心民生、关心大自然”。口号是“为人生而艺术”,表述了画家对现实世界的真切感受。其中,第一代著名画家有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第二代著名画家有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赵少昂等,他们和岭南画派的同仁们一起,为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流派的出现,马上成为极具影响力的艺术风潮,其艺术理念更影响着近百年来“新国画”运动的进程,至今方兴未艾,影响所及海内外华人社会。
岭南画派的新文化精神以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兼容精神、创新精神为主。
岭南画派正作为广东“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进行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