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化生态研究综述 对表格进行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3 国外文化生态学研究代表人物及研究成果

Steward

H.J.

Segraves BA. Ecological

Generalization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Sociocultural system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74,76(3):530.552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整理

国外研宄现状

国外关于“文化生态”的概念和研宄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朱利

安斯图尔德于1955年在《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阐述了文化生态的基本理论,他指出,“文化在生态环境中孕育产生,并对文化生态产生影响,二者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

割,表现为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1,(1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35.)学术界普遍认为斯图尔德的著作《文化变迁理论》是

文化生态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

20世纪中期,美国人类学家R.内廷、R拉帕波特、J贝内特等人在文化生态理论的相

关研究即民族文化生态方面做出了很大贡軟,分别于1968年、1968年、1969年著有重要著作,即《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献给祖先的猪:新几内亚一个民族的生态礼仪》和《北方平原居民》,这些著作理论性的界定了文化生态理论的范围,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关于文化生态的理论日趋完善。

20世纪70年代,哈里斯在以往文化生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唯物论”这一新

的文化观点,他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最基本的角色就是技艺和经济因素,强调技艺

在社会中的基本特质性”。同时,他在文化生态的构成方面,对社会下层建筑、基础建

筑、上层建筑等不同的构成形式作了明确的分析和说明。他强调首先应加强对社会下层

建筑的研究,在对社会下层建筑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有关社会基础建筑研究和社会上层建筑研宄。这些有关文化生态问题的研宄,是对斯图尔德文化生态理论研宄的扩展和延

伸,大大深化了文化生态理论的研宄。

20年代80年代以后,文化生态理论的内涵及外延已相对成熟,影响也逐渐扩大,主

要发展趋势体现在:首先,文化生态理论中涵盖了系统论的范畴。其次,文化生态理论中开始强调文化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其次,文化生态理论扩大了文化生态环境的内涵。最后,文化生态理论的研宄向世界各地逐渐渗透。当前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的分布逐

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2.2国外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于1955年在其著作《文化变迁的理论》中首次提出“文

化生态学”的概念,并对其理论和方法做了介绍,从思想渊源来看,文化生态学是为了

解决早期单线进化论和普遍进化论的不足应运而生。英国学者泰勒(E B Tyler)和美国学者摩尔根(LHMorgan)是单线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在二人的著作《原始文化》(1871)[31] [31]马广海.文化人类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以及《古代社会》(1877)[32]摩尔根著,杨东药等译.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中可以概括出单线进化思想是将文化研究置于某一个历史阶段,研宄文化在这-阶段的发展与变迁,这一思想的缺陷就是无法解释随着时间发展而产生的各种复杂文化现象,进而普遍进化论思想诞生。普遍进化论的代表人物美国人类学家怀特(LAWHite)将人类文化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着重分析整体中的文化演变,相比单线进化论怀特更重视文化的整体性,但他的理论却很难解释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和类似性。

直到1955年,斯图尔德提出多线进化的方法以期解决普遍进化论中无法解释的文化间的差异性和类似性等问题。多线进化论认为,文化的变迀是其不断适应环境而做出改变的过程,环境的改变导致了生产技术和行为模式的不同,进而导致了行为模式对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文化变迁是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M。尽管斯图尔德在早期文化生态学的研究中也

存在不足,但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揭示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为文化与环境关系的研宄提供方法论指导。

20世纪60年代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系统论分析方法被引入到文化生态学的研究中。此后文化生态学的关注点不仅仅拘泥于文化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而

更着重于将文化与环境置于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由此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又得到进一'步完善。

2.1.1.1 学科起源与简介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概念主要来自于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

家E·H·海克尔于19 世纪70 年代最先提出用来研究文化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

间的关系的[7]。20 世纪60 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

化生态学”的概念,并提倡建立专门的学科,以研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

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2]。从此之后,文化生态自学逐渐被众人所认识,越

来越多的人类学家、生态学家等踊跃参与到对其研究的队伍中来,后逐渐发展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 世纪50 年代,一些人类学家最早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目的是

用来研究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的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 1]。[1]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955 年,美国学者斯图尔德发表了著作《文化变迁理论》,该著作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念,这本著作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产生。在该著作理论的影响下,20 世纪60 年代末又出现了一些关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著作,即R·拉帕波特在1968 年出版的《献给祖先的猪》、R·内廷在1968 年出版的《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和J·贝内特在1969 年出版的《北方平原居民》。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学者们理论研究的深入,文化生态学逐渐走向成熟,其社会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广,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在该理论发展期主要的进步之处有以下几点:

首先,系统论成为文化生态学的学科基础,完善了文化生态学理论,为其提供一种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其研究成果更加具有科学性。

其次,从环境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角度出来研究文化,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和文化相互作用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信息革命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环境只能成为整个大环境研究的一个方面,因此在文化生态学对环境的研究不再仅仅只限定在自然环境,还涉及到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开拓了研究视野。

再次,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信息环境成为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一部分。再往后随着文化生态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程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各抒己见,投入到文化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充分体现了文化生态学的开放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特点[2][2]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