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编写说明
根据教育部“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研究项目中“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与国际海洋渔业发展趋势和新世纪对本科人才的需要,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将“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列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国内还没有完全适用于本课程的教材。由于该课程在内容上以国内渔业法律和渔业管理制度为主,因此也不可能引进国外教材。
为适应教学实际需要,深化我国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黄硕琳教授、唐议副教授等有关教师组织编写了《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目前,该教材编写已经结束,教材初稿已经完成,但尚未正式出版。为及时将教材建设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现将教材初稿暂时以讲义的形式在教学中使用。
本教材由绪论和9章正文组成。包括两个部分。前三章内容主要为渔业法规,包含了国际渔业法规和国内渔业法规;后六章内容主要为渔政管理,阐述了我国渔政管理体制、渔业捕捞许可制度、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水产养殖管理、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内容。
本教材由黄硕琳、唐议、唐建业、刘佳英共同编写,黄硕琳、唐议担任主编。其中绪论和全部教材的组织、统稿工作由黄硕琳承担;第一章由黄硕琳、唐议编写;第二、第四章由黄硕琳、唐议、刘佳英编写;第三、第五、第七、第八章由唐议编写;第六、第九章由唐议、唐建业编写。
由于本教材尚未完全定稿,加上编者水平有限,在内容和结构尚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乐美龙教授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编者
2004年2月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渔业法规基本知识 (7)
第一节国际渔业法规基本知识 (7)
第二节国内渔业法规基本知识 (10)
第三节渔业法规的作用、特点和一般原则 (14)
第二章国际渔业法规 (19)
第一节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及其渔业制度 (19)
第二节专属经济区及其渔业制度 (27)
第三节大陆架及其渔业制度 (37)
第四节公海及其渔业制度 (39)
第五节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
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 (48)
第六节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 (54)
第七节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渔业协定 (61)
第三章我国主要的渔业法规 (73)
第一节我国渔业法规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73)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78)
第四章渔政管理基本知识 (88)
第一节渔政管理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82)
第二节渔政管理关系主体 (91)
第三节渔政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实施条件 (93)
第四节渔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96)
第五节我国的渔政管理机构 (99)
第五章渔业捕捞许可制度 (105)
第一节渔业许可制度的基本概念 (105)
第二节捕捞渔船许可 (107)
第三节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 (111)
第六章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 (116)
第一节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116)
第二节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有关法律规定 (122)
第三节我国主要的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措施 (124)
第四节渔获量限制制度 (134)
第五节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制度 (142)
第七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147)
第一节水生野生动物的基本知识 (147)
第二节濒危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 (156)
第八章水产养殖管理 (160)
第一节渔业养殖许可制度 (160)
第二节水产苗种管理 (163)
第三节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 (171)
第九章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 (180)
第一节渔业水域环境基本知识 (180)
第二节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186)
绪论
渔业是全世界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食物、就业、娱乐、贸易和经济福利的一个重要来源1[1]。鱼和其1[1]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引言
他水产品及其加工后产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生产资料,渔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就业和发展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水产品年总产量已达到1.2亿吨左右(1997~1999年分别为1.22亿吨、1.17亿吨、1.26亿吨),人均食用水产品占有量约为15~16kg,水产品国际贸易额达到500多亿美元(1997~1999年分别为535亿、513亿、534亿美元),渔业从业人员达到3600万左右(其中全职渔业人员1500万,兼职人员1300万,渔业辅助人员800万)。
我国自水产品总产量1997年开始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已占世界总产量的32%,2004年我国水产品总量4900万吨,总产值2808亿元人民币,占我国农业总产值的12.4%。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为32.7kg。我国水产品出口1997年开始进入世界前三位,2000年出口总量153.4 万吨,出口额38.3亿$,居我国农产品之首。2000年我国渔业人口为1293.5万。
一.渔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渔业是世界多数国家特别是沿海国的一项古老的传统基础产业,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和畜牧业一样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现代渔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蒸汽机在渔船上的应用使捕鱼活动进入了机动渔船捕鱼时代,捕捞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当时的捕鱼生产力仍处在较低水平,1850年世界总渔获量仅为150~200万吨。进入20世纪以后,航海技术和捕鱼技术的发展使捕捞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军工技术向捕捞业的转移应用和化学纤维代替植物纤维在捕捞业上的应用加快了捕捞生产的发展进程。截止到1999年底,世界大型渔船(100总吨以上)达到23014艘。1900年世界总渔获量为350万吨,1950年增长到1800万吨,2000年则达到9320万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水产养殖业也逐步得到发展,尤其是70年代以后,发展十分迅速,并逐渐发展成为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世界水产品总量中来自养殖业的为1683万吨,1999年达到3290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26%。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并在渔业法中确定了以养殖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2000年我国养殖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578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60.25%。
20世纪,尤其是下半叶,渔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然而,渔业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渔业管理得到重视和发展。
(一)捕捞业存在的问题
1.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
捕捞业是利用渔业资源的产业。渔业资源是可再生性资源,在自然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得到良好的管理和适当的利用,渔业资源可得以持续利用,年复一年地为人类创造福利。但是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被过度利用,捕捞能力超过渔业资源自身的再生补充能力,渔业资源就会衰退,甚至枯竭。
海洋是人类进行捕鱼生产的主要场所。然而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海洋渔业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在国际社会占主导地位,人们认为不需要对捕捞生产进行管理和控制。19世纪下半叶,机动船舶在渔业上的使用使得拖网渔业得到了发展,大规模的工业捕鱼活动开始了。这种高效率的捕鱼方式使得人们对海洋渔业资源不可枯竭的观点产生了怀疑,1883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渔业展览会上,曾对海洋渔业资源是否会衰竭产生了争论。19世纪末,人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捕鱼的工业化,捕捞能力大大提高,但渔获量的增加不能与之成正比,而是相对较小。因此人们不得不开始承认海洋渔业资源可能而且已经正在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