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草田轮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草田轮作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 相关基本资讯 (二)筛选主栽作物和附栽作物 种类,确定轮作组 合及轮作方式 (三)划分轮作分区 (四)制作轮作周期表 (五)编写轮作计划书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相关基本资讯
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Ю 各种农产品市场供需情况 Ю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Ю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则 Ю 当地区域经济特点 Ю 当地相关产业政策 Ю 当地农牧业生产及农牧业生产相关工业历史及现 状 Ю 当地农牧业生产条件 Ю 当地自然条件
第七年 丙







(五)编写轮作计划书
轮作计划书是草田轮作设计的成果性文件,也是 执行文件。一般包括如下内容:生产单位的基本 情况、经营方向,轮作组合中作物和草的种类、 各种作物和草的种植面积和预计产量、轮作分区 数目和面积、轮作方式、轮作周期、轮作周期表 和论作曲分布图,劳动力、农机、水、电、肥、 农药和种子的使用计划及经济效益估算等。
土壤熟化: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使土 壤的耕性不断改善,肥力不断提高的 过程,即生土变熟土的过程。
2 、轮作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
清除有毒物质,减轻病虫 草害
豌豆连作——有毒物质大量积累——减产 豆科作物连作——根瘤中的噬菌体增加— —根瘤减少 马铃薯连作——软腐病,疮痂病——减产
马铃薯软腐病
甜菜、洋葱和大蒜茬口种植马铃薯,可抑 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豆类作物与禾谷类作物轮作,菟丝子应 失去寄主而被消灭
第三节 各类草种和作物的茬口特性
多年生豆科牧草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一二年生豆科牧草) (一二年生禾本科牧草) 杂类牧草 绿肥作物 豆类作物 旱作禾谷类作物 水稻 油料作物 棉麻类作物 块根块茎类作物
一、多年生豆科牧草
由于生长年限长,通常3~5 年 ,土壤中 积累残根数量大;(见表) 根系入土深,深层土壤可达到一定程度的 熟化,同时表层土壤养分较为丰富 根系分泌许多酸性物质,可溶解难溶的 磷酸盐,活化土壤中的钾、钙,土壤中 养分较高 共生根瘤菌数量多,固氮能力强,土壤 中含氮量丰富。
(二)筛选主栽作物和附栽作物种类,确定轮作组 合及轮作方式
选择确定主栽和附栽作物种类,确定轮作组合及轮 作方式,是草田轮作的关键环节。 1 分析研究相关资讯,得出基本结论 2初步筛选出备选主栽、附栽作物 3 设计若干轮作组合及轮作方式,综合比较分析, 选定最优
(三)划分轮作分区
除一些非常简单的轮作组合和轮作方式外,轮作通 常要通过对耕地进行分区种植来实现。
假定某轮作体系含有甲、乙、丙三种作物和草,种 植比例为甲:乙:丙=5:2:1,轮作方式为: 甲→甲→乙→乙→甲→甲→甲→丙,则其轮作周期 见表:
某假定轮作体系轮作周期
作物和草的种类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分区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一 甲 甲 乙 乙 甲 甲 甲 二 甲 乙 乙 甲 甲 甲 丙 三 乙 乙 甲 甲 甲 丙 甲 四 乙 甲 甲 甲 丙 甲 甲 五 甲 甲 甲 丙 甲 甲 乙 六 甲 甲 丙 甲 甲 乙 甲 七 甲 丙 甲 甲 乙 乙 甲 八 丙 甲 甲 乙 乙 甲 甲
草田轮作有利于提高种植系统的经济效益
“粮食、牧草和经济作物”三元结构草田轮作 的初探 ( 作者:祝廷成, 李志坚, 张为政 2010-07-18 )
见论文:摘要 实验方法 结论
第二节 草田轮作的设计
草田轮作设计的基本原则
草田轮作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一、草田轮作设计的基本原则
市场需求原则 生态适应性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 主栽作物原则 简单化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茬口适宜性原则
茬口特性:是指 作物生产的茬口 安排中不同前后 作的反应特点。
(二)草田轮作的意义 草田轮作有利于农牧结合,提高农业系统的 生产效率 草田轮作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 草田轮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地 资源,提高农田系统的生产力
草田轮作有利于退化土壤的改良
我国西北灌区次生盐碱化土地面积很大, 将紫花苜蓿等优良品种纳入种植体系中是改良这 些次生盐碱化土地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书:
目录
草田轮作的概念和意义
草田轮作的设计
各类草种和作物的茬口特性
第一节 草田轮作的概念和意义
一、轮作的概念和意义 (一)轮作的概念 ‫۝‬连作 在同一地块上,不轮换种植其他作物, 而是连续重复种植相同作物,称为连作。 ‫۝‬轮作 根据各种作物的茬口特性,将计划种植的 不同作物排成一定顺序,在同一地块上轮换种植, 称为轮作。
3、轮作是“绿色”,低成本农业措施 ※轮作是调节地力、改善农田生态、减轻病虫 草害的“绿色”措施;(同化肥、农药相比) ※轮作是调节地力、改善农田生态、减轻病虫 草害的低成本措施; ※部分功能无法替代。
二、草田轮作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草田轮作:是一类在轮作体系中含有草类的轮
作,是根据各类草种和作物的茬口特性,将计划种 植的不同草种和作物排成一定顺序,在同一地块上 轮换种植的种植制度。
‫۝‬轮作方式 在轮作地块上,轮换种植的各种作物依据茬口 特性排成的先后顺序,称为轮作方式。
‫۝‬轮作周期 一个轮作体系中的各种作物在一个轮作地段上全 部种植一遍所需经历的年数,称为轮作周期
草-水稻轮作
粮豆轮作
黑麦草,油菜花,桃树轮作
(二)轮作的意义
1.轮作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禾谷类作物吸收氮、磷和硅较多,对钙的吸收 较少;豆类作物对钙、磷和氮的吸收较多,但自身 能固氮,对硅的吸收少;烟草、甘薯消耗钾较多。 禾谷类作物的根系分布较浅,只能利用耕层的养 分和水分;而棉花、大豆和紫花苜蓿等的根系分布 较深,可以利用深层的养分和水分,可以促进深层 土壤熟化。
轮作分区的数量依据轮作体系中作物和草的种数、 各种作物和草的种植比例来确定。 例如:轮作体系含有甲、乙、丙三种作物和草,种 植比例为5:2:1,则轮作分区的数量应为 5+2+1=8。
一般主栽作物的种植面积 通常要显著高于附栽作物
(四)制作轮作周期表
一个轮作体系在一个完整的轮作周期中,各个轮作 分区、各年(或茬)种植的作物或草种,按照一 定的格式刷制作成汇总表,即为轮作周期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