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许多中国城市都面临着城市更新的问题。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老旧、拆迁区域进行再开发和改造,使城市的形象和功能得到提升。
沈阳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尤为重要。
沈阳市的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舒适性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上。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沈阳市老旧的住宅区、工业区和市中心商业街等都得到了改造和升级。
改造后的住宅区拥有更加宽敞和现代化的户型设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工业区的改造则使得沈阳市的传统产业得以优化升级,为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中心商业街的更新也使得沈阳市的商业环境更加繁荣,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更新对沈阳市的空间结构还产生了一定的重塑作用。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和拆迁,沈阳市的空间结构得到了优化。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原先杂乱的城市结构得以整合和统一,形成了更加有序和合理的城市布局。
城市更新还提升了沈阳市的城市形象,为城市的城市形象提升和外来投资的吸引提供了有力支持。
沈阳市的城市更新还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沈阳市新增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如公园、购物中心、体育场馆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城市更新还改变了居民的社交圈子和社会关系,通过改造后的公共空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增进了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往。
沈阳市的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舒适性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空间结构的重塑、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以及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推动等多个方面。
这些影响共同促进了沈阳市的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

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沈阳市浑南新城是沈阳市重点打造的新兴城市片区。
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浑南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1.空气质量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车辆尾气、工业排放等因素导致浑南新城的空气质量逐渐下降,空气污染成为一大问题。
2.水资源管理问题浑南新城的水资源管理亟需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完善,雨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3.生态绿地保护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浑南新城的生态绿地面积不断减少,迅速消失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二、对策建议1.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加强空气污染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车辆尾气和工业排放,提高浑南新城空气质量。
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运用,减少传统燃油车辆的使用。
2.优化水资源管理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推广雨水资源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保护地下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3.加强生态绿地保护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绿地的保护和修复,增加绿化覆盖率,建设生态廊道,并加强对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环境的保护。
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浑南新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程,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
5.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环境执法机制,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防范和治理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参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共同创造一个美丽宜居的浑南新城。
城市拓展区域水环境综合提升规划探讨-以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堡河改造为例

—以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堡河改造为例
□ 史伟男,徐靖文,李佳宁,王英杰
[ 摘 要 ] 城市拓展区域主要包括城市新区和待改造的城市边缘区,是中心城区空间的延续,代表城市新生的力量。在城镇化过 程中,土地功能发生了转变,水系功能也随之转变,作为城市精神载体的水环境的提升与改造,对城市拓展区域品质的定位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环境提升综合规划涉及水系两岸土地利用规划、水系水利工程改造规划、水体污染治理规划、防洪排涝 工程规划和交通路网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头绪众多,内容纷繁,是跨专业的综合规划。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堡河改造规划以“小 工程大效果”为原则,采取引洪疏浚、预留出路、水路共享和拆分治理的规划理念,实现“水”“城”共荣的目标。 [ 关键词 ] 城市功能;城市拓展区;水环境;沈阳市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4)S0-0031-06 [ 中图分类号 ]TU981 [ 文献标识码 ]B
自从首都圈外围排水系统建成以后, 该流域的浸水面积从 27 840 hm2 减至 65 hm2,对东京都东部首都圈的防洪泄 洪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人工开凿的水 道被保留下来,发展方向偏向于城市景
观,沿城市的历史、文化方向变革 ( 表 1)。 1.1.2 特征
通过对上述案例分析可知,首尔和 东京同为国际大都市,都在急需拓展城 市空间的背景下完成了更新城市功能的 工程,以水环境提升为主导,创造新的 发展契机。虽然工程涉及范围各有侧重, 但其市政规划都是实现水系价值功能的 前提和基础。
[Abstract] The urban extended district includes the new district and urban fringe district; it is the expanding of urban space, stands for the urban new power. The urbanization changes the land function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improving plays the important role to the urban quality. Water environment planning connects with the banks land planni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ater pollution regulation, stagnant water drainage planning and traffic planning, is a comprehensive planning. Baitabao river planning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small project, big result”, takes the thoughts of prevent or control flood, obligate the outlet, water-land sharing, removing and improving, comes true water-c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 function, Urban extended district, Water environment, Shenyang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一、规划期限和层次1.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 2020 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2.规划层次规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为沈阳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市区、 1 个县级市和 3 个县,面积 12881 平方公里。
划定市区范围为城市规划区,面积3471 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
中心城区以四环路为基础,面积1545 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推进东北金融中心、综合性枢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实力,把沈阳建设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把沈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特色风貌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加快向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国际大都市迈进。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1.城市性质辽宁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城市职能(1)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科技创新产业基地;(2)国家重要的国际交流中心和文化产业基地;(3)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枢纽;(4)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5)东北地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6)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
3.城市规模2020 年市域常住人口1130 万,城镇人口990 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5%左右。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735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30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3 平方米。
四、区域协调发展(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指位于全国城镇体系顶端,对内引领、带动区域发展,对外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城市。
1.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随着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格局中,东北地区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发展。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浅析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地位十分重要。
城市更新是沈阳市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经过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更新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城市更新是一种城市再生与发展的行动,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沈阳市,城市更新项目主要涉及旧城改造、城市综合开发、产业升级和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
首先,沈阳市城市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为空间布局的优化和转型。
传统的工业城市结构布局比较集中,沈阳市也不例外,城市中心区域企业密集,城乡结合部金融、商业、住宅、办公等功能区域分布较为分散,城市郊区工业园区、科技园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比较集中。
经过城市更新,沈阳市开始实施分散的新城建设计划,新城区将向城市周边扩张,形成多中心格局,建设以住宅为主、涵盖文化、商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综合功能区域,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鲜明性。
其次,沈阳市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功能的升级和转型。
随着沈阳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模式已由以重化工为主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沈阳市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战略之一。
通过城市更新,沈阳市正在加强地域性服务、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扩大外向型经济的比重,提升沈阳市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综上所述,沈阳市城市更新是城市再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城市功能的升级和转型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沈阳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将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等领域起到关键的作用。
“多规合一”下的沈阳市中心城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保护绿色 资源 、管控 城市建设成 为基本 目标 … 。通常
认为 ,对城市土地空 间的管控 因时 因地 而异。一般在
生态红线。十八届三中全会 明确指 出划定生态保 护红
线是 加快生 态文 明制度建 设的 重要 内容 之一。2 0 1 4
城市空间结构相对稳定 ( 局 部而非整体 扩展 ) 时,采
Y o u z o r  ̄n g
I BS l i " a 删 Ch i n a h a s c l a r i f i e d f o r b i d d e n , l i mi t e d ,n o n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a n d g r e e n l a n d c a t e g o r i e s i n u r b a n p l a n n i n g , b u t t h e i r
咖
■喇
EC Ol o g i c a l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l i n e , Ce n t  ̄l d i s t r i c t 。 Mu l t i — p l a n i n t e g r a t i o n , S h e n y a n g
i n c e n t ml d i s t r i c t 。 a n d p r o v i d e s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u ba r n e c o l o g i al c s p a e c p r e s e va r t i o n .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空间调研中,我发现沈阳的空间发展情况十分独特,以下是我对沈阳空间调研的一些观察和总结。
首先,沈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沈阳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如盛京宫殿和长白山下的抗美援朝纪念塔等。
城市规划师们在新建项目中努力保留和修复这些遗产,以保持沈阳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气息。
同时,城市规划中也充分考虑到了人文环境的因素,创造了许多绿色空间和休闲设施,以提供居民们更好的生活品质。
其次,沈阳的空间利用效率较高。
虽然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但相比于东部沿海城市,沈阳的空间资源并不富裕。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沈阳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实施城市更新计划等方式,有效利用了城市空间。
此外,沈阳还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利用,如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缓解了地面交通和人流压力。
再次,沈阳的交通设施完善,有利于空间发展。
作为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沈阳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高铁和地铁等。
交通设施的发展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便利,也为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的扩展提供了支撑。
同时,沈阳还积极发展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等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设施,鼓励市民采用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车辆排放。
综上所述,沈阳的空间发展情况得到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完善交通设施。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沈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未来,沈阳还可以继续深化空间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为居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

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沈阳市浑南新城是沈阳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乃至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区域。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浑南新城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浑南新城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土地开发,高速公路和建筑物的建设导致了大量的植被消失,水土流失严重。
这不仅破坏了城市的景观,也加剧了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浑南新城的生态建设和城市规划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
由于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的不协调,造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断层,导致城市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浑南新城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和管理。
由于缺少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不到位,城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工作进展缓慢。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和宣传。
通过加强对市民的环保知识普及,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责任感,形成广泛的环境保护合力,从而减少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
加强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之间的协调。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建设的需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要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建立城市生态网络,使城市生态系统形成闭合循环。
加强环境保护专业技术支持和管理。
引进和培养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保障生态系统建设的顺利推进。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
政府要加大对浑南新城的生态系统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监管,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要实现浑南新城的良性发展,必须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支撑,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总规改革背景下沈阳市生态空间管控模式探索

总规改革背景下沈阳市生态空间管控模式探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启动了总规改革,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平衡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因此,沈阳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生态空间的管控和重建,以适应总规改革的要求。
1. 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沈阳市政府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和任务,制定了保护指标和管控措施。
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化率,确保土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将生态空间保护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沈阳市政府将生态空间保护视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空间保护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
通过对城市的绿地、湿地、山林等生态空间进行保护和重建,增强城市的自然景观,缓解城市的环境压力,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建立生态用地保护与管理制度沈阳市建立了生态用地保护与管理制度,明确了生态用地的保护和管理要求。
制定了生态用地的分类和管理标准,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来保护不同类型的生态用地。
同时,筛选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先进经验和创新实践的单位加以表彰,以推动生态用地保护的效果。
4. 加强环境监管沈阳市加强了环境监管,在城市各个区域设立了出入境检验检疫站,对城市环境进行监管。
并对污染环境进行查处,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以维护城市的基本生态环境,为保护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二、总结总的来说,沈阳市在总规改革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了生态空间的管控和重建,逐步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了环境监管和生态用地的保护与管理制度,为沈阳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浅析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

浅析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沈阳市城市重心南移,浑南新城将成为沈阳市行政、科技、文化中心,作为一座新兴城区,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在急剧扩大,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原本就具有依赖性的城市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本研究将对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标签: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发展问题;对策浑南新城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北起沈阳三环路,南至机场北路,西至规划路,东至机场高速路,总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该区域目前已经成为沈阳市城市发展战略重点,将被打造成世界第三代城市典范,定位为沈阳市新的行政、科技、文化中心。
该区域的发展内涵和理念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依靠太阳能、风能、地能等清洁能源,全力减少污染排放,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让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互惠共生。
可以说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将为整个浑南新区乃至沈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机遇与借鉴。
1 问题与挑战城市生态系统是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所需求的大部分能量和物质,都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而人类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大量废物,由于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和再利用,也必须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又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而浑南新城作为一个极速发展的新兴城市,其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随时面对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1 环境质量改善缓慢,生态资源制约城市发展浑南新城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一般级别,不适宜人居生活的制约性因子普遍存在。
首先,环境污染因素较多,治理难度、成本较高;第二,生态资源制约城市发展,包括植被生态功能低下、优质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最后,城市生态系统脆弱呈现风沙天数增多、外来物种威胁、水生态系统失衡、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周边地区存在潜在威胁等特点,这些都对浑南新城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
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

沈阳市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沈阳市浑南新城位于沈阳市南部,是沈阳市的新兴城市发展区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浑南新城的建设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其中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浑南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浑南新城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渐趋向于单一化,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工业、居住和商业开发,导致植被减少、水域消失、土壤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2. 水资源严重不足浑南新城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一直以来都是稀缺资源,城市化进程给水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城市中的湖泊、河流受到污染,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居民对于生态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屡见不鲜,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监管不到位,也使得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力,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对策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布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首先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城市的生态空间布局,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保留和扩大绿地,建设湿地公园、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使城市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2.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政策,限制工业和居民用水,开展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加大水源保护力度,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教育要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共同建设美丽的浑南新城。
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作者 XXX单位 xxxx摘要: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的现实生活,而且影响着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形态是研究各种城市活动(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变,包括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和外部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及其相互关系。
本文介绍了沈阳市概况,论述了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分析了现状与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字:沈阳;城市空间结构;动力机制;演变引言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地理学者研究城市的热点,它不但反映了城市的现实生活,而且影响着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在区域中的作用,同时城市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反映了人的意识和行为。
城市形态是研究各种城市活动(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变,包括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和外部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及其相互关系。
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主要指城市的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城市内部的垂直结构主要指城市的三维空间,城市的外部轮廓主要指建设区边界所构成的城市形状[1]。
1 沈阳市概况沈阳位于祖国东北,辽宁省中部,全市东西宽l05公里,南北长85公里,总面积为8.515平方公里;其中,城建区东西宽18公里,南北长15公里,面积为164平方公里。
沈阳市,东临抚顺市和抚顺县,南与本溪、辽阳两市相连,西与台安县、黑山县接壤,北与彰武、法库两县及铁岭市毗邻,周围地区有丰富的钢铁和能源资源,对发展重工业十分有利。
沈阳东部为辽东丘陵,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最高处是新城子区马刚乡老石沟的石人山,海拔441公尺;最低处为辽中县于家房的上顶子村,海拔仅5.3公尺。
沈阳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平均海拔50公尺左右,占总面积的76.2%。
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占总面积的9.1%;风景秀丽的辉山、天柱山都在这一地区。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

沈阳空间调研报告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根据沈阳市的空间调研,以下是对沈阳市空间布局和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
沈阳市的空间布局以城市中心为核心,由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城市周边区域组成。
中心城区是沈阳市的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拥有发达的商业街、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档住宅区。
城市副中心是在中心城区外围设立的商业和行政中心,主要承担着沈阳市政府的行政职能和部分办公楼的聚集地。
城市周边区域则主要由住宅区、工业区和农田组成。
沈阳市的空间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堵严重,交通流量高、道路狭窄导致交通堵塞,并且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缺乏高效的交通枢纽。
其次,城市副中心发展缓慢,商业和行政职能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和提升。
此外,城市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和规划不合理,工业区和住宅区存在混杂,农田资源被大量消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沈阳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规划和建设,增加道路宽度,建设地铁和公交系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其次,加强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和发展,整合商业和行政职能,提高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此外,改善城市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加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分离,合理利用农田资源。
未来,沈阳市可以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空间布局。
首先,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城市群,实现共同发展。
其次,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和运动设施等,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促进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沈阳市的空间调研报告指出,沈阳市的空间布局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存在一些潜力和机会。
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沈阳市的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规改革背景下沈阳市生态空间管控模式探索

总规改革背景下沈阳市生态空间管控模式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生态空间管控政策。
沈阳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自然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的矛盾。
在总规改革的背景下,沈阳市积极探索生态空间管控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将从总体背景、政策措施和成效分析三个方面对沈阳市的生态空间管控模式进行探讨。
一、总体背景总体背景包括了沈阳市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情况等信息。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辽宁省的省会,也是东北最大的城市。
沈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湿地等大片生态空间。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生态空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沈阳市着力推动生态空间保护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为了更好地控制城市规划和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沈阳市开始探索生态空间管控模式,希望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控,实现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政策措施1. 制定生态空间保护规划沈阳市制定了生态空间保护规划,明确了生态空间保护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规划中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保护,确保其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规划还强调了生态环境修复和恢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空间进行修复,还其原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 设立生态保护区沈阳市根据生态空间保护规划,在城市周边设置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区,对生态功能区进行具体划定和保护。
通过设立生态保护区,有效地控制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了大片绿地和湿地,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 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沈阳市积极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在规划中明确了生态空间的保护和利用要求,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障生态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的有效结合。
国务院关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0.20•【文号】国函〔2024〕157号•【施行日期】2024.10.2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5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沈阳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推动沈阳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沈阳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沈阳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20.7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73.5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933.8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577.51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8.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协同哈尔滨、长春、大连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地区联系,强化沈阳都市圈内城市分工协作和功能联动,更好发挥对东北振兴的带动作用,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0.11•【字号】沈政办发〔2018〕134号•【施行日期】2018.10.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沈政办发〔2018〕13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老旧厂房是指老旧工业厂房、闲置厂房、仓储用房、锅炉房、办公楼及相关工业设施等。
我市老旧厂房建筑风格独特,承载着近现代沈阳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是传承发展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
保护利用好老旧厂房,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兴办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推动城市风貌提升和产业升级,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提出指导意见如下:一、保护利用工作原则(一)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
高度重视老旧厂房的工业遗产价值,该保则保、以保定用、以用促保,保护与再利用并举。
科学分类,因类施策,做好保护性利用和创新性改造。
严禁盲目拆建,避免过度改造。
(二)坚持需求导向,高端引领。
挖掘老旧厂房空间资源,承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艺术影院、非遗展示中心等文化设施功能,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聚焦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动达到一定规模和符合建筑标准的老旧厂房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对接导入高端项目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三)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明确标准的思路,有序推进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以厂房租赁、企业资产重组、托管经营等多种方式,实现市场化运作。
沈阳城市空间与水系的关系及生态保护

沈阳城市空间与水系的关系及生态保护摘要现如今,水系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建设所关注热点问题。
拥有水系的城市成为重点整治对象,本文探讨的沈阳市水系的保护、规划及利用,也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并且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特色城市空间,所以城市水系的保护利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应呼吁对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利用。
1 城市空间形态与水系河流的关系在城市改造建设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河流的历史与河流沿岸城市的历史相互影响,不可分离。
《管子·乘马》提出了城市真正选址的概念理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埠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那么提到的选址原则不外乎是依山傍水而建,利于防御,有水运之便,选择的城址地理位置有讲究,不宜过高使水用充足,不宜过低以减少洪水灾害。
了解历代名胜古都,如杭州、南京、西安等多是依上傍水而建,古城选址的普遍规律则为临水,在现代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与设计上,应继承历史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有创新,结合现代元素促进新旧空间形态的共存与发展。
从生态角度来看,在进行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与建设时,把保护自然作为前提,是正确处理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使人们受益。
依水而建的河流沿岸城市,利用河流是前提,所以想达到城市空间形态、河流双赢的局面,必须把保护好河流、资源作为长久目的。
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城市的空间形态自身的文化与特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的成功,不但可以使人们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可以延续社会对于其的认同度,并有所突破与创新。
沿河流建设的城市,科学合理的规划空间形态,营造出河流城市的特点,吸引人群游客,促进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兴旺发展,最终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促成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沈阳浑河为沈阳城市绿色公共开放空间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
因为水系基础作用的发挥,更重要的是景观和生态元素。
2 沈阳市水系历史沿革据文献记载,沈阳先民在浑河有这样的活动,农耕渔猎、繁衍生息,这些行为发生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浑河故道位于现新乐遗址南新(乐遗址是古代择河而居思想的产物),随后渐渐向南移动近二十华里,现如今的位置。
沈阳市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沈阳市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辽宁省沈阳市110004摘要:城市风险评估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背景,以国家省市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相关要求为契机,通过科学评判城市生态环境安全对市县国土空间带来的潜在风险和隐患,综合提出规划应对措施,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0引言2019年5月,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提出,“要在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未来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专题分析对本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前期研究”。
本文结合沈阳市自然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特征,从生态环境基本状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预判等方面对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进行风险评估,积极探索城市风险应对措施。
1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范围1.1研究区域概况沈阳市是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
全市下辖10个区、2县,代管1县级市,全市总面积逾12948平方公里。
1.2研究范围本次城市风险评估研究范围为沈阳市全域,涵盖沈阳市辖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
2生态环境基本状况2.1自然状况沈阳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呈暖温带向冷温带过渡,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类型特征,全市年平均气温7-8℃,年降雨量500-700毫米。
沈阳市地处长白山余脉与辽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冲积平原地貌是沈阳市主体地貌,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9.8%。
2.2水系状况流经沈阳市境内的河流共51条,河道总长度为1035.8公里,水库及其滩地总面积17828公顷,建成水坝和水闸形成的水面共55个。
湿地面积105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为8.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月辉等: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879图3研究区河流湖泊、水田斑块、林地和基本农田分布
ng.3DistribuⅡ蛐ofdVer粕d
lake,paddyneM。
for鹤ts
mst珊uti曲锄db嬲icfh兀nI蛐diⅡthestudyregion
A为河流湖泊,B为>1500hm2的水田斑块,c为林地,D为基本农田。
阳市周边的重要水体。
因此将团结湖、建成区下游的浑河及其周围600m缓冲区作为禁止发展区域(IucN,1987;马建章,1992;Burke,1995;Peres,1995;李文军和王子健,2000)。
浑河支流及其余小面积水库和湿地,可以允许在城市发展中被围合,成为城区内部湿地,发挥调节城区气候等生态功能。
2)水田分布。
水田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功能虽不及自然湿地,但在沈阳市区周围大型自然湿地较少的情况下,仍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为拦蓄雨洪,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解湿降温、改善小气候和缓解污染等。
另外,水田及排灌系统构成的景观具有特殊用途,如养殖、旅游等(李伟,2004)。
研究区内9种景观类型中,旱地面积最大,水田的面积仅次于旱地,面积为10.4186hm2,占研究区面积的25.8%,大面积连片集中分布在辽河南部的浑辽冲积平原,斑块问距离较小,聚合程度也较高。
>1500hm2的斑块为8个(图3B),这8个斑块面积之和为8.249×104hm2,占水田总面积的72%,最大斑块紧邻现有建成区的西缘,面积达4.8379×104hm2。
为保证水田充分发挥人工湿地的功能,需要保持水田的规模,将该部分连续大面积水田作为限制发展区域。
3.2.4林地分布有林地是涵养水源、吸碳释氧、休闲娱乐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但仅靠沈阳市区内的绿地不能满足污染物净化等生态需求,单纯提高城区内植物覆盖率又极不现实,在城市周围及市域范围内发展较大面积的近郊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市区绿化与城郊绿
化互补进而实现城市绿化整体功能优化提高。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