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文化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简#奥斯丁的小说全部涉及婚姻主题。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书中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 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社会和时代的矛盾, 以及英国社会工业化进程中, 贵族阶级既遵循旧的价值观念又接受新思想的矛盾心态。折射出旧的经济秩序逐渐解体, 新的社会结构整合重组所引发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婚姻; 中产阶级; 价值观念; 文化意义.

简#奥斯丁的部作品, 包部未完之作均涉及婚姻主题。其作品内容往往锁定五、六户中产家庭, 所描写的也多为作者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和身边的琐碎之事, 可以这么说, 她的小说素材有限, 空间狭窄, 主题简单。但是, 又如伊安#瓦特所云: / 我们无需极大智慧就能看清生活中的所有重大问题, 全部或者几乎是全部出现在奥斯丁狭小的舞台上。0[ 1] 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文本, 对社会转型时期婚姻所揭示的社会特征, 以及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进行探析。一奥斯丁的文学创作时值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此时的英格兰, 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 法国革命、欧洲战争、工业革命等等。虽然奥斯丁所在的乡村, 依旧保持相对的稳定, 多数人口仍在从事传统的农业劳动和手工制作, 但是后来, 机器逐步取代了人力, 强调效率、分工和组织的生产过程, 改变了传统经济活动的方式。铁路、公路和运河的延伸, 为社会与人口流动的加速提供了便利条件, 都市日渐形成, 并且逐具规模[ 2] 。工业化不仅促使生产组织不断分化, 并使得职业市场趋于多元化, 社会结构随之整合重组, 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基础得以形成。然而, 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或体制出现后, 必然要求精神层面相应的更新, 呼唤相应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 从而和原有某些人文坐标剥离甚至冲突。身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奥斯丁, 其最大成就就是/ 再现时代的典型心理特征0 [3] ( P10) 。奥斯丁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对于新的格局涉及到的利益调整、关系调整和思维方式调整, 凡此种种, 内化为群体心理在各种矛盾冲突中的整合、更新, 在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 在每个人的命运、性格、意识和情感世界投下的印痕, 做了真实写照。傲慢与偏围绕贝内特太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问题展开。书中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 主要描写了四对青年之间以及与他人之间的重重矛盾冲突, 折射出他们对待价值、爱情、金钱、道德等方面的态度。最初, 小说以浓重的笔墨渲染简和宾利的爱情。同伊丽莎白相比, 简更漂亮, 她含蓄和善、温文尔雅, 并且总是替别人着想是传统完美女性的典型。她热爱英俊、富有、温和的纨绔子宾利先生。宾利来自开始工业化的/ 英格兰北部0 , 虽然经商起家致富, 但他却不同于/ 极力追求被视为富绅阶层[4] 的宾利小姐。尽管他也打算离开喧闹的、日益工商化的城市, 结交贵族朋友, 准备在乡下置办房产,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 但是, 他代表了先进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形象, 友好随和, 无视等级差异, 对简一往情深, 这是奥斯丁充分肯定和赞扬的。然而, 恰恰是简的/ 完美0 , 宾利先生的缺乏主见, 为其婚姻带来不必要的挫折。囿于传统对女性的束缚, 简即使爱在其中, 神态依然那样安详, 以致连聪明的达西也不明白。在宾利先生的势利眼妹妹的恶意谋划下, 加之贵族朋友达西此时认为门第高于情感的阻挠, 宾利离开了内瑟菲尔德, 前往伦敦。最后由于伊丽莎白的帮助, 他们才/ 有情人终成眷属0 , 而简最终得以看清宾利小姐的真面目。

伊丽莎白不幸在俗气、低微的家庭出生长大, 既没有贵族的背景, 又没有资产阶级的财富, 有的只是低贱的穷亲戚, 加之女性社会地位的被动性, 因而, 伊丽莎白和其姐妹在婚姻市场处于劣势, 即使愚蠢的贝内特太太也深明这一点, 所以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时, 她使尽手段要女儿嫁给柯林斯, / 经济与社会结构以如此巨大力量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她( 伊丽莎白) 几乎成了这位漫画式的怪物的俘获物0 [12] ( P166- 179) 。但是伊丽莎白之所以能够吸引达西, 当然还在于她气质上的不俗、聪敏的头脑、活泼独立的个性。虽然财富对于中产阶级未婚女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但是她视婚姻中情感的需要、良好的道德, 以及人格的平等、独立和尊严为第一位, 所以, 她拒绝柯林斯这个/ 怪物的求婚, 也拒绝了地位更高、收入更丰、人也英俊的达西傲气十足的第一次求婚。只有当达西冲破门第观念, 把个人情感

放在首位, 尊重并接受伊丽莎白及家人, / 表现得有礼貌时0 , 而伊丽莎白亦排除偏见, 重新认识实际上人格高尚、慷慨大方的达西时, 他们才最终走到一起。傲慢与偏见6 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社会和时代的矛盾,反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 贵族阶级既遵循旧有的价值观念又接受有关人道人性的新思想的双重心态。然而新兴的资产阶级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毕竟已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乡村贵族及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之中, 触动甚至进一步改变了其原有的生活与意识形态。奥斯丁密切关注构成社会转型期这一最具审美价值和思考深度的景观, 并细致入微地勾画出人物的心理失衡和社会震荡, 也显示出作家在历史、人文、审美多维层面上把握、开掘新的社会矛盾、新的命运纠葛和新的心理冲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Ian Watt . The Rise of the Novel [M]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7.

[2] E. J. Hobsabawn. Industry and Empire[ M] . London: Penguin Books,1990.

[3] 程巍. 伦敦蝴蝶与帝国鹰: 从达西到罗切斯特[J] . 外国文学评论, 2001, (1) .

[4] David Spring. Interpreters of Jane Austens. World : Literary Critics and Historians. [M] . cited from, Jane Austen : New Perspectives, ed . Janet Todd. New York and London: Holmes and Meier, 1983.

[5] Juliet McMaster. Class, cited from Zhu Gang.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 [M]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6] Douglas Bush. Jane Austen [M] . London and New York: Macmillan1975.

[7]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M] . 孙致礼,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0.

[8] 朱虹, 编1 奥斯丁研究[M] .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51

[9] Rachel Brownstein. Becoming a Heroine: Reading about Women in Novels[M] . New York and London: Viking, 1982.

[10] 郑晓园. 文化深层的激荡[J] . 阅读与欣赏, 1998,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