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infections of respiratory tract,RRTI)是一种在基层医院儿科的常见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每次上呼吸道感染可延至10天以上,易反复发生,甚至迁延数月之久,部分患儿上呼吸道感染后迅速发展成为下呼吸道感染。目前的研究表明RRTI患儿的免疫功能存在明显的紊乱及低下,同时发现,多种原因所致细胞免疫功能持续异常是本病反复发作的病因所在。本文针对目前有关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1 细胞免疫

在对RRTI患儿T淋巴细胞变化的观察中,发现CD4+、CD4+/CD8+明显降低,而CD8+或升高[1],或无明显变化,甚至不升反而降低[2]。马少春等认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使外周血中成熟淋巴细胞死亡周期缩短,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因此导致反复感染。另外,杨少蒲等发现,RRTI患儿无论在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其外周血CD3+、CD3+CD4+百分率及CD3+CD4+/CD3+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急性发作期CD3+CD8+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病情的控制,于缓解期复查T 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地恢复,其中以CD3+回升最显著[3]。提示RRTI 患儿还存在T 细胞亚群分布异常,Th和Ts细胞失衡,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调节机制紊乱,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李建平观察到RRTI 患儿IgE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M水平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认为T细胞免疫缺陷,导致B淋巴细胞成熟障碍,产生抗体相对减少,而感染又使抗体消耗,免疫力降低,反复感染,呈恶性循环。常克萍则观察到RRTI 患儿急性发作期和治疗后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因此认为RRTI患儿虽然存在体液免疫低下,但是并不占主导地位[4]。李晖在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RRTI患儿前后,发现患儿用丙种球蛋白后1个月,CD4、CD4/CD8较用药前下降,P<0.05,IgA、IgG、IgM低于用药前,P<0.05。认为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不仅不能用来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还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5]。也说明体液免疫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中不占主导。而是继发于细胞免疫异常,使B细胞成熟障碍,IgA、IgG 分泌减少。

3 红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红细胞发挥免疫功能主要通过其表面的补体受体1(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来完成。正常情况下CR1能与带有补体C3b的循环中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结合,经血液循环将其输送到肝脾网状内皮系统加以清除,减少IC在周围组织中的沉积,避免疫病的发生。张绍芬等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实验发现,RRTI的患儿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组,而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显著高于正常组[6]。说明RRTI的患儿红细胞存在C3b减少和IC过多,使红细胞对IC的清除能力下降。金萍等[7]发现RRTI的患儿CR1结构基因Hind Ⅲ酶切位点的点突变导致CR1数量下降。正常人红细胞上的CR1数量呈高、中、低3种表达形式,CR1数量与其活性有关,CR1数量多的红细胞结合C3b-IC的能力也强。每个红细胞上CR1数量的表达由CR1基因Hind Ⅲ酶切位点多态性遗传决定。CR1结构基因中的一个内含子的点突变可产生一个新的Hind Ⅲ酶切位点,这种点突变可造成红细胞表面CR1数量的表达降低。正常人群中CR1基因以HH型(高表达)为主,HH型红细胞CR1活性明显高于HL 型(中表达)和LL型(低表达)。RRTI的患儿红细胞HL、LL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L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也高于正常儿童。

4 细胞因子

4.1 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RRTI患儿急性期血清sIL-2R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另外,追踪观察结果表明:1年后转为支气管哮喘及慢性肺炎的病例血清sIL-2R持续增高[8]。许多与淋巴细胞活化有关的疾病患者血清sIL-2R在急性期明显升高,随病情好转进入恢复期血清sIL-2R也降至正常水平。因此,血清sIL-2R对RRTI患儿没有特异性,但其动态测定,可作为监测RRTI患儿免疫功能、病情及预后的一项临床参数。

4.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IGF-I 可以阻止前胸腺细胞的凋亡,并促进胸腺细胞向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的分化。其作用机制是IGF-1与受体结合后,激活IGF-1受体的β链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2的产生,从而抑制胸腺细胞凋亡。IGF-1可以促进前B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加细胞质内免疫球蛋白μ重链的表达,并可增加脾脏体积及脾细胞数目。IGF-1还可促进人的骨髓和原始骨髓细胞增殖,促进骨髓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9]。张海燕等发现RRTI 患儿IGF-I 显著降低[10],从而导致淋巴细胞凋亡加快,B细胞成熟障碍,IgA、IgM、IgG 产生减少,免疫功能降低,反复感染。

5 铅

张英茹等在对80例RRTI患儿的研究中发现,所有病例均处于铅暴露中[10]。无机铅影响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这种效应可通过铅激活转录因子核因子(NF2Kappa B)来解释。NF2

Kappa B对T淋巴细胞功能起着关键作用。铅在生理作用浓度下主要激活人原代CD+4 T淋巴细胞中的NF2Kappa B[11]。铅对T细胞的影响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铅抑制了T淋巴细胞的增生和分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铅促进了T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刘倩奇等[12]在以醋酸铅喂养小鼠的研究中发现,长期低水平不同剂量铅暴露即可影响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导致T 细胞CD4亚群减少、CD4与CD8比例下降,并且随着血铅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而各组CD8亚群之间差异无显著性。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抗体产生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铅对B细胞的影响表现为B细胞数量和抗体产生的变化。血铅含量分别与对应的IgA、IgG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均P<0.05),表明当血铅含量增高时,二项免疫指标趋于降低。这些变化与RRTI患儿基本一致,因此认为铅暴露是导致RRTI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6 微量元素

研究发现,RRTI患儿存在锌铁钙等微量元素的不同程度的缺乏。李莉[13]及赵艳玲等[14]发现RRTI患儿血清锌、铁、钙均低于健康儿童(P<0.01)。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锌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锌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影响。锌参与体内300多种酶的合成,直接参与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能量代谢及氧化还原过程,刺激淋巴细胞分裂与再生,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锌缺乏时可以导致胸腺萎缩,淋巴细胞减少,外周血CD4+ T细胞选择性减少,CD4+/CD8+降低甚至倒置,还可以影响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抑制NK细胞活性[15]。铁也是人体很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参与蛋白质及酶的合成,并参与能量代谢及造血。铁缺乏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受抑。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显著降低[17],虽然单个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不如白细胞强,但因其数量巨大,其总体黏附功能强于白细胞,因而在清除病原及免疫复合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钙能增强气管、支气管的纤毛运动,使呼吸道的清除能力增强。Barbara Jakubczak用光化学试验方法观察到,白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会产生氧自由基,导致白细胞功能紊乱,使RRTI机会增加[16]。微量元素的缺乏使患儿免疫功能降低,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