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及其消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学刊2009.09
热点问题研究
求学读书是否有用,有什么用,为何有用,为何无用,对谁有用,对谁无用,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古代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人性论的哲学;现代中国“文革”时期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唯成分论的政治,其曾对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产生过非常消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教育奠基等思想成为国人的共识、时代的强音。但最近几年读书无用之论调又不时见诸报端和其他媒体,在社会上还有一定的影响。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深入全面分析其原因,并探讨消除其根源的有效措施,对抑制和根除读书无用论的蔓延、增强国人学习的信心、提高全民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少年求学读书的自觉性、自信心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读书无用论的表现和根源
改革开放初期,高考呈现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说明读书有用而不是无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大学扩招到目前为止生源不竭,也说明广大青年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求学读书的热情而不是说明读书无用;近年来的择校热、高考移民热等同样说明这个问题。但就在求学读书热浪高潮迭起的形势下也不时出现相反的现象,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同时存在的交织状态。有人说无知是贫困的根源,有人说大学教育成为农村家庭贫困的根源;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有人说教育不仅致贫而且杀人;有人拼命读书、求学,花大价钱择校、移民,或者由于没钱不能上学,东拼西凑为学费奔波、挣扎;有人则由于动力不足,不愿读书,
不断辍学。那么,求学读书究竟对谁有用,对谁无用;认为有用的人,为什么感觉有用;认为无用的人,又为什么感觉无用。这既有对求学读书目的、意义的不同理解,也有投资能力、投入与回报的不同期待、实际承受能力的问题。
根据人性论及遗传决定论、白板论和教育万能论形成的读书是否有用的观点,不是对教育意义本身理解的读书是否有用,而是对不同教育对象而言的读书是否有用。根据经济的投入产出理解的读书是否有用,也不是对教育意义本身理解的读书是否有用,而是对不同教育对象而言的读书是否有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多重作用,有精神作用和经济作用。人们可以分别和综合论证与评价教育对人发展的精神作用和经济作用,但目前的读书无用论主要是从投入产出的经济视角评价的。有人把读了小学和初中考不上高中,看作读书无用;有人把读了中小学考不上大学,看作读书无用。这是从间接的经济效益考量的。有人把考上和读了大学不能就业,就了业找不到好工作,挣不了大钱,不能立即和明显改善经济状况,看作读书无用。这则是从直接的经济效益考量的。有钱人对求学读书有多种同样重要的考虑,既有就业目的,也有提高素质、丰富知识、享受生活、改变身份等的需要。他们有冒险的资本,即使是教育投资的回报有风险,他们也不会放弃投资,而且他们有经济支撑和多种选择。而风险相对没钱人来说小得多。对于没钱人来说,求学读书虽然也考虑提高素质、丰富知识和享受生活、改变身份等的需要,但首先是解决就业和经济问题。求学读书不能解决就业和经济问题,就是划不来、不值得,就是无用。
郝文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陕西西安710062)。
新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及其消除
◆郝文武
[摘要]求学读书是否有用,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古代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人性论的哲学,“文革”时期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唯成分论的政治,当代读书无用论的根源主要是求学者及其家庭的经济问题。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现实和对当代读书无用论的原因分析,当代社会消除新读书无用论根源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实现经济的公平来实现教育的公平,改变明显的城乡差距和提高弱势群体求学读书的经济能力。[关键词]新读书无用论;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9)09-0034-03
34--
目前,我国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要14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就业后起月薪按2000元计算,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年收入5万元左右,收回成本也需5年。这对有些人来说虽然也是一笔投资,但它是早有准备、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小投资;而对于一般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来说,它不仅是一笔大投资,也是没有完全准备、需要筹措甚至依靠回报来偿还的投资。他们虽然需要摆脱孩子“不上学等着穷”的困境;但又不能承受孩子“一上学马上穷”的状况,甚至在找不到好工作的情况下永远穷的后果。教育投入最多的是大学阶段,孩子考不上好大学,在就业难的情况下,上大学对他们来说不仅不值得、无用,而且得不偿失,早点就业也就成为他们的最好选择。
2006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城市的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课题组同时还对国家重点高校进行了调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的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2003年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的高校在校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3.3%,高于2001年这一比例7.9个百分点。这表明,近年来新增加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主要分布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1]而导致农村孩子上大学逐渐减少的瓶颈还是在高等教育前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按照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字,2005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4030.9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2.7%。[2]按这一比例计算,我国将有3500多万初中生流入社会,其中大部分都是农村初中生。由此可见,读书无用的问题主要在农村,特别是农村经济贫穷家庭,根源主要是经济问题。广州日报2009年1月24日报道的“农村大学生30年减半:成本高谋生难”和2009年4月21-22日腾讯网的
腾讯评论今日话题报道的“万人弃考背后的农村教育之痛”都说明同一问题。
二、当代读书无用论根源的消除
求学读书有用是由人的本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求学读书无用则有不合理的理论、制度和认识等复杂原因。虽然彻底消除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困难的,但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扶助城乡贫困家庭的学生,使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和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是完全可能的。
(一)努力通过促进城乡经济的均衡、公平发展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
公平相当于正义、至善,是不能兼顾的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平等和效益的相互促进和统一:有利于调动每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平等就是效益,最大限度惠及每个人的效益就是平等。其终极目标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与和谐共利,基本目标是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和有保证地不断发展和幸福生活,现实目标是在基本平等基础上的获得有差异发展。没有效益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不可能有国家的富强和每个人的富裕,但综合国力的增强不等于每个人的富裕。现代社会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益的和谐统一,是每个人接受基本教育的绝对平等与不同兴趣类型和能力水平的人接受不同层面教育的相对平等的结合,是互利与仁爱结合的共利的教育。教育中的互利是国家根据个人的智能发展状况和受教育者将来可能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预期收益等因素,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教育。教育中的仁爱是国家对那些由于经济困难而不能上学的人给予上学的经济帮助和对那些受到教育也未必能给国家、社会和他人带来与其投入相应利益的身心有问题的人给予的特殊教育帮助。[3]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尽量使平等和效益保持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平衡状态,但事实上公平往往“或者是以效率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平等,或者是以平等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效率”[4]。在效益低下影响发展的时候,要强调效益或者效益优先;在追求效益使贫富差距太大而影响平等的时候,要强调平等,特别要重视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综合发展,增强处境不利群体和家庭、个人的经济能力和实力,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求学读书的资助力度。对贫困地区和家庭来说,只有对他们实施不平等的对待才能达到公平的对待,使他们有平等的机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