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颅脑对冲伤CT、MRI诊断的对比分析

颅脑对冲伤CT、MRI诊断的对比分析

颅脑对冲伤CT、MRI诊断的对比分析目的探讨颅脑对冲伤CT、MRI诊断,进一步认识颅脑对冲伤的CT、MRI 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比较优势。

方法选择50例颅脑对冲伤的患者进行CT、MRI 检查。

结果CT表现为多种密度的改变。

MR表现为多种信号的改变。

结论CT、MRI检查可以明确颅脑对冲伤病变的大小、部位、出血多少、水肿范围,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标签:颅脑对冲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对比分析颅脑对冲伤是由于受力方式不同、暴力作用在着力点得远侧产生的颅脑损伤。

由于挫伤与裂伤不易区别,但是而这又常同时出现,所以临床上常合成为脑挫裂伤[1]。

而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可以继发于各种类型的颅脑损伤之后。

颅脑损伤的患者,有专家认为在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的黄金时间内为其提供最重要的检查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0日颅脑外伤患者,选择50例颅脑对冲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脑挫裂伤20例,脑挫伤15例,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硬膜下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2例。

男39例,女11例,年龄15~76岁,平均31.5岁。

按颅脑对冲伤的严重程度以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准:重型为8分或小于8分共4例,中型为9~12分共18例,轻型为13~15分共28例。

1.2CT扫描方法和MR成像参数CT扫描方法:以OM为基线,层厚10mm、层距10mm依次向上无间距连续扫描。

对于呕吐、烦躁的患者必要时予以镇静。

MR成像参数:0.2T低场永磁型磁共振仪,头部线圈。

常规性横断位T1WI、T2WI 扫描以及水抑制成像,必要时加做矢状位、冠状位扫描。

T1WI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TE20~25ms,TR350~400ms采集次数3;T2WI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RFSE)序列。

TE100~130ms,TR3800~4000ms,采集次数2,和液体抑制反转序列(水抑制)FLAIR序列TE110~120ms,TR5600~5800ms,采集次数2,层厚6~8mm,矩阵256~256,视野(FOV)24~24。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11-15T15:17:04.4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作者:唐国强[导读] 在治疗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中,推荐行双侧额部去骨瓣减压,更有利于缓解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单侧枕部硬膜外血肿清除+对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B组(单侧枕部硬膜外血肿清除+双额部去骨瓣减压术)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并行颅内压探头置入术,统计比较术后7天内两组患者颅内压情况。

手术三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手术治疗后7天内颅内压值均呈现第1d,第2d轻微上升趋势,第3-7d颅内压平稳且倾缓慢下降的趋势,两组颅内压比较:B组颅内压值普遍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A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中,推荐行双侧额部去骨瓣减压,更有利于缓解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不同手术方式;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近些年交通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危重症,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减速性损伤致脑对冲伤的损伤机制特殊,其损伤效应主要是对冲性脑组织损伤,其次为局部受力点冲击伤,针对对冲性脑损伤的治疗,临床中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存在差异[1]。

选择能有效减低颅内压,提高患者预后水平的治疗方案是治疗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

本次研究探讨目前临床中两种常用术式治疗双额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符合对冲性颅脑损伤诊断标准[2],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8分,无脑疝形成,所有纳入病例均由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的手术指征:
对于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的病人,如果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药物无法控制高颅压,CT出现明显占位效应;(2)GCS评分6-8分,额颞顶叶挫裂伤体积>20ml,中线移位>5mm,伴或不伴基底池受压;(3)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灶占位>50ml;
十五、重型颅脑损伤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
临床应用: 2000年前,国内外尚无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确切报告;2000年6月由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院士牵头全国十八所医院对53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进行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对照实验。 具体方法: 0.9%生理盐水500ml稀释0.3mg/kg纳络酮静滴泵入维持24小时,三天后改用4.5mg/d×7天。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的纳络酮用量4-5mg/d。具体疗程根据意识恢复情况而定。 治疗结果: 纳络酮组病死率12.5%,安慰剂组病死率17.3%,随访17个月纳络酮组的GCS评分、语言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2
十四、亚低温技术的临床应用
国际上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33 -35℃);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低温(2-16 ℃)。我国学者将轻中度低温称之为亚低温(35-28 ℃)。并通过试验和临床证明:亚低温可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损害程度,而且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试验研究,国内江基尧教授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动物实施亚低温治疗,其死亡率为9%,而正常脑温下,动物死亡率为37.5%。
十五、重型颅脑损伤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
机理: 通常β-内啡肽广泛存在垂体、丘脑下部、海马回、杏仁核、脑干及血浆和脑积液中,当这些含有β-内啡肽的神经组织受损时, β-内啡肽释放增多。伤情越重越明显。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β-内啡肽和强啡肽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大剂量的β-内啡肽与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结合导致脑灌注压降低,呼吸循环抑制,并使继发性脑损害加重脑缺血时间延长。纳络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形成有效的阻断急性颅脑损伤后阿片肽造成的继发性脑损伤。

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1例的疗效分析

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1例的疗效分析

yu C E Y —n , 1 eatetfN uougr , hn m t o i l D ng a 26 3 C ia o ,H N uh e a.Dp r n ersre Z ag u uH s t , og u n 3 3 , hn a t m o y o pa 5
[ bta Obet e T vsgt tee cc f i t a eaio yi e ra et f ee r ni A s d] r jci oi eta ayo le l rn m t et n o vr ba — v n i eh f i ba r  ̄ nh t m s e i n
di1 .9 9 ji n 17 3 0 .0 0 .0 o:0 3 6/.s .6 4— 86 2 1. 83 s 1

7 6・ 7
C eeJunl f e l i l dc eA gs2 1 , o m , u br ns ora N w Ci c Mein ,uut 0 1V l e4 N m e o na i u 8
2 8例 。术后 6 Od复查头颅 C : 常 2 T正 0例 , 8例脑 内 部份软 化 灶 , 3例 脑 萎 缩 。 患 者 治 疗 3个 月 后 行 Gagw结 局 评 定 法 ( O ) 分 : l o s G S评 良好 ( 人 能 工 成 作、 生活 ) 4例 , 1 中残 ( 活 能治 理 ) 2例 , 残 ( 生 1 重 生
6 王雪梅 , 晓松.儿童腺样 体 10例分 析 [ ] 临床 耳鼻咽喉杂 何 1 J.
志 ,0 4 6 1 ) :7 2 0 , (8 3 3—34 7.
7 吴
健 .Po n 线 用 于 扁 桃 体 切 除 术 创 面 处 理 3 rl e e 0例 效 果 观 察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效果对比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效果对比

【 摘 要】目的 探 讨 重 症 对 冲性 颅 脑 损 伤 的 手 术 策 略 及 方 法 。 方 法 选 择 2 0 0 8年 3月 一 2 0 1 3年 4月 沈 阳军 区 总 医 院 神 经 外科 收治的重症对 冲式颅脑损 伤患者 1 0 5例 , 随 机 分 为 A、 B、 C三 组 , A组 ( 4 1 例) 首 次 手 术 采 用 单 侧 额 颞 部 开 颅 血 肿 清 除 联 合 去 骨瓣 减 压 术 , B组 ( 3 1例 ) 采 用 双 侧 额 颞 部 开颅 血 肿 清 除 联 合 单 侧 或 双 侧 去 骨 瓣 减 压 术 , C组 ( 3 3例 ) 行 着 力 部位硬膜外 血肿清除术 ; 根据各组 患者血肿及 挫伤的具体 情况 , 决定对侧 血肿清 除的时机 ( 即刻或 稍后 ) , 比较 三 组 患
1 0 5 a d mi t t e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e v e r e c r a n i o c e r e b r a l i n j u r y f r o m Ma r c h 2 0 0 8 t o A p r i l 2 0 1 3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g r o u p A , g r o u p B , g r o u p C ; g r o u p A ( n=4 1 ) w a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u n i l a t e r a l f r o n t o t e mp o r l a c r a n i o t o m y h e ma t o ma r e m o v a l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d e c o mp r e s s i v e c r a n i e c t o m y , g r o u p B n=3 1 ) w a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b i l a t e r a l f r o n t a l t e mp o r a l c r a n i o t o m y h e m a t o ma

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比较

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比较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4月第21卷第7期•115・关研究也相对较多,既往瘢痕子宫妊娠多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以期降低分娩过程中子宫出现的不可预期损伤,但近年来研究认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后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催产成功率,子宫破裂等潜在并发症发生率不到0.1%,而再次进行剖宫产分娩后宫腔感染、宫腔粘连等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母体产后恢复[4~5]o相关学术会议认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应为阴道试产,并号召医疗机构严格把握阴道试产指征,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推行阴道试产服务肌本研究结果显示,2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产妇,其中试产成功率为79.23% (206/260),试产失败率为20.77%(54/260);年龄W 30岁、体质量指数W27kg/m2、距离上次妊娠时间> 64个月、子宫下段肌壁厚度〉5.5mm、有阴道分娩史、新生儿体质量=£3.2kg等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的影响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骨盆可塑性等均会不同程度下降,可明显延长阴道试产时间,使产程过长,增加胎儿缺氧风险叫美国医药研究院(IOM)标准认为孕期增加的适宜体质量为11.5〜16.0kg,孕期合理体质量增长既是经阴道分娩的保护因素,又是影响阴道试产成功的重要相关因素,且过度体质量增加可使孕妇心脏负荷增加,导致胎儿过度发育,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影响自然分娩方式的选择W研究认为,随着时间的延长瘢痕子宫切口组织会更加充分软化再塑性会更强,子宫弹性和宫缩节律性会更好。

因此,距离上次妊娠时间越久,子宫下段肌壁厚度恢复越好,经阴道试产的成功率相对会更高㈣。

综上所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受产妇年龄、体质量指数、距上次妊娠时间、子宫条件、阴道分娩史、新生儿体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注重孕期产检的规律及健康管理和保健,给予产妇合理的健康指导和饮食规划,产前尽可能地规避影响因素存在的风险,在严格把握临床试产指征的情况下可推广阴道分娩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心得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心得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医生,我有着多年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

心得体会也越来越深刻。

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在救治期间所得到的经验。

首先是尽早的紧急治疗。

当病人遭受重型颅脑损伤后,时间就成了关键。

我们需要采取尽早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紧急治疗通常包括给予高浓度的氧气、控制头部颈部位置以及控制颅内压等。

这些方法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非常有用。

其次是积极的手术治疗。

对于具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在许多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

手术可以帮助减少颅内压,并防止脑损伤的进一步恶化。

手术还可以修复受损的脑组织和减少出血的数量。

当然,手术治疗并不一定是所有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毕竟手术都是有一定的风险,我们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接下来是精心管理颅内压。

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精心管理颅内压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颅内压的升高会导致颅内压过高,这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控制颅内压,我们通常会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并及时给予降压药。

我们要时常检查患者的眼压以及感觉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避免患者因治疗导致的不必要风险。

最后是良好的康复治疗。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不仅仅是仅仅只是开刀、止血、去肿、下个抗生素。

康复治疗同样是重要的治疗环节。

康复治疗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其生活的质量。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医疗团队在多方面做出努力才能给患者带来最好的治疗效果。

尽管治疗方案与每位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大,但现有的调理方法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令他们免受额外损伤的痛苦。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这样的工作可以让医疗团队将具有成果的治疗质量交出手,也让我们充满自豪感。

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你知道吗

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你知道吗

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你知道吗颅脑损伤是指头部遭受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冲击,损伤脑组织。

临床常采用格拉斯哥评分从睁眼、运动和言语三方面进行评估患者颅脑损伤程度,累加分值15分,普遍为3-15分,其得分与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分数越低,脑损伤程度越重;分数越高,脑损伤程度越轻。

重症颅脑损伤,英文简称SCI,格拉斯哥评分介于3-8分,且昏迷时间超过6h以上,甚至清醒后再次陷入昏迷的患者,是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可分为原发性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两种类型,病情凶险,易在短期内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情况,且大部分患者头部遭受损伤后易伴有颅内出血、脑血肿和脑挫裂伤,对患者的脑组织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且病情进展迅速,伴有较多的并发症,致死率高、致残率高,予以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当前,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旨在对患者紊乱的水电解质进行纠正,对脑循环进行改善,以便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常使用到神经营养剂对损害的神经元机构进行有效的修复,常见的药物包括脑苷肌肽、依达拉奉。

脑苷肌肽可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再生修复,对细胞毒性和血管水肿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作用,在神经外科疾病临床治疗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存在少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后遗症,预后效果不理想。

依达拉奉属于一类新型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可对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有降低作用,且能阻断大量的脂质出现氧化[1]。

基于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重点。

那么,临床又是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呢?为了更好的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予以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治疗。

1.单一的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其中,常规的治疗具体包括:及时止血和创面处理,以有效预防颅内感染;实时补液和对清除呼吸道里的分泌和残留物;针对出现高热的患者,予以物理降温,并对颅内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

改良翼点入路治疗对冲性额颞部颅脑损伤109例

改良翼点入路治疗对冲性额颞部颅脑损伤109例
路 进 行 治 疗 与 以往 标 准 大 骨 瓣 减 压进 行 比较 。 结 果 : 组 存 活 8 本 2例 (5 2 ) 7 . % 。根 据 G S标 准 : 复 良 好 6 O 康 0例 , 中度 残废 l 2例 , 度 残 废 6例 , 重 植物 生存 4例 , 亡 2 死 7例 。结 论 : 良翼 点 入 路 与 标 准 大 骨 瓣 减 压 术 相 比 术 野 广 阔 , 血 改 止 可靠 。可 充分 降低 颅 内 压 , 直 视 下 将 钩 回 、 马 回确 切 复位 ; 1 于 发 际 内 , 利 于 保 持 面 容 完 整 。 在 海 切 3位 有
减 压 术 。( ) 脑膜及 骨瓣 的处 理 : 5硬 术毕 脑组 织无 嘭
出 , 动 良好且 术前 无脑 疝者 可 严密 缝 合 硬脑 膜 , 搏 骨 瓣 复 位 。若脑 挫 裂 伤 严 重 , 外 膨 或 术 前 脑 疝 者 则 脑 去骨 瓣 , 用 额部骨 膜或 人工 脑 膜减 张 修 补 硬脑 膜 。 可 ( ) 膜下 置 多孔胶 管 引流 , 层缝 合头 皮切 口。 6硬 逐
[ 键 词 ] 颅 脑 损 伤 ; 颞 部 ; 点 人 路 ; 膜 下 置 管 引 流 关 额 翼 硬 [ 中图 分 类 号 】 R 5 . 6 11 5 [ 献标识码 ] B 文
额颞 叶脑挫 裂伤 合并 额颞 硬 膜 下 血肿 或单 纯 额 颞硬 膜下 血肿 , 重型颅 脑损 伤 中所 占 比例较 高 , 在 以 对 冲伤 为 主 。我 院 19 9 9年 1 1月 ~2 0 0 5年 1 2月采 用 改 良翼 点 入 路 治 疗 对 冲 性 额 颞 部 颅 脑 损 伤 19 0
2 讨 论
时 。受 伤 原 因 : 祸 伤 8 车 9例 , 坠落 伤 1 5例 , 伤 5 跌 例 。枕 部着 力 5 0例 , 顶 部着 力 2 枕 5例 , 顶部 着 力 颞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6-07-22T15:07:54.93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作者:王磊[导读] 其治疗效果相比传统手术更显优势,患者预后理想,并发症少,不易复发,临床可参考应用和推荐。

王磊永州职院附属医院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永州 425006【摘要】目的:评价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80例。

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

依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实验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相应的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例数为38例,占95%;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9例,占72.5%;数据的比较经X2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

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实验组并发症率最低,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部分患者出现复发,以实验组复发率最低,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上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且并发症少,预后理想。

【关键词】开颅手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脑部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

引起颅脑损伤的原因较多,多与高空坠落、交通事故以及工程意外等有关[1]。

对于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容易出现颅内血肿,导致脑部压力失衡,引发脑疝,加之挫裂伤以及脑水肿的影响,病情相对危急,临床上需要尽早实施手术治疗[2]。

笔者医院针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对两种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

详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80例。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80例对比分析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80例对比分析

m ir s r e y hr gh c o u g r t ou m odfe p e ina a r a h. M e ho s: 8 p te t wih r nt tm po m l o r e p iid t ro l pp o c t d 0 ains t f oi e ( ii5 6 0 ovnc Ka l 5 0 0) Ya g Yo gl Lu Bi n n i ng n
W u Shi i g e l b n ta
ABS TRACT
Obe t e jci :To e po e t e meh d fte t g fo t—e o a o te o p ijr y v x lr h t o so ra i r n o tmp rlc n rc u nu y b n
例, 死亡 1 4例 , 死率 5 . 4 ; 扩大翼点入路 手 术治疗 5 病 38 % 经 4例 中, 恢复 良好 2 例 , 4 中残 6 , 例 重 残 3 , 例 植物 生存 2例 , 亡 1 例 , 死 9 病死 率 3 . 8 ; 5 1 % 两组 比较 , 恢复 良好 率 、 死 率均 有 显著性 病
De rm e fN e r s r e y,he Pe p e s H o pia o h a tA ut no ou e e t e, uiho pa t nto u o u g r t o l ’ s t lofS ut e s o m s Pr f c ur G z u
m ir ur e y hr u t m o fe pt i al pp o c i a e f c ie e os g r t o gh he diid eron a r a h s n fe tv m e h o t e tn font t m po al t od f r a i g r o—e r

对冲性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临床特点与治疗

对冲性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临床特点与治疗

【 关键词 】 对 冲伤 ; 额颞部脑挫 裂伤 ; 临床特 点 ;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6 115 . 5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1 5 12 1)914 - (4 0 (00 0— 0 2 K- 0 3 0
对 冲性脑 损伤病 情 多较严重 , 变化 快 , 且 常继 发颅
特点 、 治疗 , 结合 文献 , 总结分析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例 。G S评分 3—5分 1 C 3例 , 6—8分 6 3例 , 1 分 9— 2 2 。伴 一侧 瞳孑散 大 8例 , 8例 L 双侧 瞳孔 散 大 3例 。复
合伤 8例 , 有精神 症状 7 。 伴 2例
13 影像 学资 料 : 院后 经 1 . 人 ~3次 颅脑 C T证实 , 双
△ 通 讯 作 者
线移位 1 例 , 8 其余中线均未移位 。枕骨骨折 7 6例。 14 治疗 方法 : 院时立 即手术 1 , . 人 8例 药物保守 治疗 8 6例 , 中 5 其 O例 均 在 人 院后 1—2 d内病 情 加 重及 时
降; 骨质结 构紊 乱 , 学 性 能 下降 ; 转化 失 衡 。发病 力 骨
1 例 患 者 中 , 复 良好 6 4 0 恢 o例 、 中
残l 6例 、 残 4例 、 亡 2 重 死 O例 , 中死 于 多脏 器 功 能 衰竭 3 , 弃 治 疗 4例 , 死 率 1. % 。结 论 对 冲 性 重 型额 颞 其 例 放 病 92
部 颅脑 损 伤 。 情 危 重 , 病 变化 快 , 高度 重视 。 密切 观 察病 情 变化 , 应 早期 动 态复 查 颅 脑 C , 当放 宽 手 术 指征 , 时手 术 。 T适 及 同 时采 取 综 合规 范化 治 疗 , 治并 发 症 , 防 才能 有 效 降低 病 死 率 、 残 率 。 致

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法探讨

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法探讨

或消 失 。
12 治疗方 法 .
患 者 均 在首 次 开 颅 血肿 清 除术 后
率极高¨2。目前 , 型对冲性 颅脑损伤 尚无统一 ' J 重
的手 术规 范 J 临床 通 常根 据 血 肿 或 挫 伤 、 肿 组 , 水 织 的 占位效 应决 定优先 手术 的位 置和病 变 , 术 中 、 但 术后继 发对 侧更 大血肿 的病 例 常伤患者分为三组 , A组先行单侧额颞 部开颅血肿 清除 +去骨瓣 减压术 , B组 先行双侧 额 颞部开颅血肿清除 +单侧 或双侧 去骨瓣减压 术 , C组先行 着力部位硬 膜外血 肿清除术 ; 后各组 即刻或稍后行 对 然
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比较各组术后 Gagw评分 、 l o s 对侧血肿厚度及 中线移位 程度变化 。结果
线移位程度较 C组明显( P均 < .5 , 中 B组变化最大 。结论 00 )其
术 后第 7天 , C A、
组 G agw昏迷评分 明显改善 , B组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l o s 与 P均 <00 ) .5 。术后颅 脑 C T显示 , B组血肿厚 度及 中 A、 重 型颅脑损 伤患者手术后 二次 出血 常见 ; 于 对 未继发脑疝或脑疝早期患者 , 先处理 明显进展 的硬膜外血肿可能会 明显改善预后 。 关键词 : 颅脑损 伤 ; 硬膜外血肿 ; 硬膜下血肿 ; 脑挫裂伤 ; 手术方法
裂伤并 需 二次及 以上 手 术 患 者 4 3例 。 现就 其 治疗
方法 探讨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同期 淄 博市 临淄 区人 民 医 院手 术
发脑 疝者 主要 考虑 中线移 位 方 向 , 后 根据 病 变 进 然
治疗 的重 症对 冲性颅 脑损 伤患者 4 3例 , 3 男 4例 、 女 9例 , 年龄 1 7 。均 为 车祸 致 伤或跌 伤后 枕 部 7~ 5岁 着 地对 冲伤 。伤后 患 者均 有 原 发 昏迷 , 合 并 着 力 均

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手术疗效

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手术疗效

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手术疗效【摘要】目的临床观察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3例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

结果全部患者均无恶性脑膨出需切除脑组织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症发生方面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患者良好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危及生命的其他脏器损伤患者;排除对冲伤程度轻、未出现脑疝患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

全部患者取仰卧位,头45°偏向健侧,头顶稍后仰,垫高患侧肩部。

观察组治疗方法如下:自颧弓上缘作头皮切口,向上至耳屏前,绕过耳廓,顶结节至上矢状线中点,自中线向前,至前额发际位;全层切开头皮,剥离皮肌瓣下翻、固定,依次露出眉弓外侧、额骨颧突、颧弓、颞骨前中部、顶结节;骨窗范围向前平皮缘,向下平颧弓上缘;其他骨缘紧邻皮缘,剪开硬脑膜,与骨窗大小接近;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止血,探查前中颅窝底及上矢状窦桥静脉;止血后,行减张缝合颞浅筋膜、硬脑膜,去骨瓣;放置引流管。

对照组治疗方法如下:按血肿部位取对应区域,行开颅减压,形成约8-12cm骨窗,术中处理与观察组相同。

两组患者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急性脑膨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良好:患者预后情况较好,或中残;不良:重度残疾或植物生存;死亡。

良好率=良好/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p0.05)。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极其严重且危急的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为了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关的救治指南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重型颅脑损伤的定义与诊断重型颅脑损伤通常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 3 8 分之间,伤后昏迷 6 小时以上,或在伤后 24 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 6 小时以上者。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外伤史、临床表现(如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变化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

头颅CT 是诊断颅脑损伤的首选方法,能够快速明确颅脑损伤的类型、部位和程度。

二、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在现场,急救人员应首先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的异物、呕吐物等,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同时,要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维持循环稳定,纠正休克。

对于有明显颅脑外出血的患者,应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在搬运患者时,要注意保持头部和脊柱的稳定,避免加重损伤。

三、院内急诊处理患者到达医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

包括再次评估生命体征、GCS 评分、完善头颅 CT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对于有脑疝形成迹象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药物。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颅内血肿、挫伤坏死的脑组织,解除脑受压,降低颅内压。

手术指征包括颅内血肿量大(幕上血肿量大于 30ml,幕下血肿量大于 10ml)、有明显的脑受压症状和体征、脑疝形成等。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正常的脑组织和血管,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五、非手术治疗除了手术治疗外,非手术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李云辉;林中平;黄建龙;赖海标;肖格林;赖伟业;钟亮【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06(11)2【摘要】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

方法对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56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32例,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24例,并分析比较其疗效。

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组32例中,恢复良好21例,不良6例,死亡5例;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24例中,恢复良好9例,不良5例,死亡10例。

两组恢复良好率和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能明显改善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总页数】2页(P117-118)【关键词】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标准外伤大骨瓣;预后【作者】李云辉;林中平;黄建龙;赖海标;肖格林;赖伟业;钟亮【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5.11;R615.15【相关文献】1.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防治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研究[J], 李云辉;林中平;黄建龙;赖海标2.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 [J], 刘兆兵3.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J], 李云辉;林中平;黄建龙;赖海标;肖格林;赖伟业;钟亮4.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r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比较 [J], 李冉;张利通;许红旗5.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比较 [J], 陈素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不同术式(2种)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的影响情况

分析不同术式(2种)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的影响情况

分析不同术式(2种)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的影响情况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患者50例,根据不同手术情况,并对患者手术后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手术后,两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均有改善。

两组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在手术后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观察组明显受影响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术式对于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影响不一,先实施硬膜外再实施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影响较佳。

标签:不同术式;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是一种危险程度较高的颅脑损伤,其致残致死率均较高,因此一旦确诊就应该及时对患者作出有效治疗。

目前临床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多以手术方式治疗,但不同术式是否会对患者的多种情况产生有利影响,就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

本次我们主要分析两种不同术式的实际效果,目的在于总结经验,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其中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患者不同手术情况。

按照患者所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7~51岁,平均年龄(46.32±2.13)岁,其中男女分别为17例和8例,患者病程为1~7小时,平均病程为(4.95±1.32)小时;观察组患者年龄为37~52岁,平均年龄(46.17±2.09)岁,其中男女分别为18例和7例,患者病程为1~8小时,平均病程为(4.96±1.29)小时;逐一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可见两种患者基本情况均相近(P>0.05),故组间可实施对比。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指南解读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指南解读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指南解读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脑部损伤,常常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和死亡。

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指南的解读非常重要。

首先,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早期的急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多个方面。

在急救阶段,应该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并进行必要的生命支持措施,如气道管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

在手术治疗方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颅内压监测、颅内血肿清除、颅骨修复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控制颅内压力、预防感染、预防脑水肿等。

在康复治疗方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等。

其次,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应该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包括急救人员、外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康复医生、护士等多个专业人员。

在急救阶段,急救人员应该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并进行必要的生命支持措施。

在手术治疗方面,外科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神经内科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康复治疗方面,康复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整个救治过程中,护士应该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监测。

最后,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关注和治疗。

在急救阶段,应该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并进行必要的生命支持措施。

在手术治疗方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康复治疗方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应该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指南是一个综合性、团队协作、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应该注重患者的生命支持、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多个方面,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18-09-04T13:40:51.5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杨升
[导读]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处理,并优先处理硬膜外血肿。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 6374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比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22例,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结果:A组与C组治疗后1d、3d、7dGlasgow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B组对比,A组与C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Glasgow 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明显(P<0.05);A组与B组的中线位移程度及对侧血肿等指标均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处理,并优先处理硬膜外血肿。

【关键词】对冲性颅脑损伤;手术;Glasgow;中线位移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148-01 对冲性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颅脑外伤,主要是由暴力作用引起,患者通常表现为颅骨骨折、颅脑挫伤、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等,预后较差。

本文将针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并对比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

其中男性4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1.47±7.87)岁。

交通事故致伤52例,跌伤14例。

患者术前Glasgow 评分3~8分。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22例。

1.2 方法
A组患者采取单侧额颞部血肿清除术治疗,同时联合单侧颅脑去骨瓣减压术配合治疗;B组患者采取双侧额颞部血肿清除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单侧或双侧;C组患者采取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治疗,同时配合额颞部血肿清除术(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1.3 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后1、3、7d,评价并对比患者的Glasgow 评分,其中15分为正常,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4~8分为昏迷;3分为深昏迷。

对比患者术后的颅脑中线位移程度、对侧血肿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Glasgow 评分对比
A组与C组治疗后1d、3d、7dGlasgow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B组对比,A组与C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Glasgow 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

2.2 术后的颅脑中线位移程度及对侧血肿等指标对比
A、B、C三组的中线位移程度分别为(1.59±0.31)cm、(1.84±0.40)cm、(0.76±0.21)cm;对侧血肿厚度分别为(3.33±0.49)cm、(3.65±0.71)cm、(1.05±0.33)cm;A组与B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治疗规范,临床上主要根据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等手术方式作为参考。

中线位移明显、挫伤及血肿严重压迫脑室患者首先应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根据患者术后的CT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清除对侧颅内血肿,并配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有研究发现[1],硬膜外血肿病情进展较快,且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应进行优先处理。

对于颅内压升高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血肿、损伤严重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施血肿清除术及减压术。

颅内压应控制在20mmHg以下,必要时可采用气管插管、镇静剂、呼吸机等辅助措施[2]。

在本次研究中,A组与C组治疗后1d、3d、7dGlasgow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B组对比,A组与C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Glasgow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明显(P<0.05);A组与B组的中线位移程度及对侧血肿等指标均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不同手术方式在改善Glasgow评分、中线位移程度及对侧血肿情况等方面效果不同,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谨慎选择。

此外,还应合理控制手术时间,在保守治疗时,可适当延后手术,避免弥漫性出血;手术方式选择及处理应参照《颅脑损伤外科治疗指南》;密切关注患者的瞳孔、意识、肢体等变化,做好手术准备;注意患者颅内压及呼吸的调整,血浆渗透压应在320mOsm/(kg?H2O)以下[3]。

综上所述,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处理,并优先处理硬膜外血肿,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晏承坤.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6):5004-5005.
[2]王罡,陈思彤.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手术方法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34):117-118.
[3]郭永祥,孙霞.三种术式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位移程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05):667-6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