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心理学
第一章:个性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个性心理学的对象
1.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2.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个性心理活动的心理学分支,它以
个性的结构、个性的发展以及个性的测量为主要研究课题。

3.科学的个性心理学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
基础和出发点。

(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性与人格(等同关系)
个性的基本特征
(一)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二)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
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指出:“心理过程是指心理一时动态表现,心理状态则是指心里的比较经久的静态存在。

(三)个性的独特性
(四)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社会性和生物性统称为社会制约性
第二节个性心理学的意义(论述题)
个性心理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个性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普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
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2、个性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加强对人学心理活动的整体性认
识,有助于克服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和元素主义的影响。

3、个性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普通心理学的内涵,从而使普通
心理学建立起更加完备的体系。


二、实践意义
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人参加的活动,都是在个性的调节下进行。

个性心理学对实践意是重大的。

(一)教育
掌握个性心理学原理,有助于因材施教,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个性,使青少年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二)医学
个性心理学与医学关系十分密切。

欧洲临床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个性结构与个性类型的研究,催眠与神经症的早期研究的思想倾向,孕育了精神分析等个性理论体系。

(三)管理
用个性心理学原理指导管理行为,有助于合理使用人才。

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

第三节个性心理学的方法
一、观察法(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试的行为、言谈、举止等进行观察,从而了解他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二、^
三、实验法(较常用)
定义:运用实验法研究个性较多的是教育性实验。

教育性实验就是把
实验法运用于教育过程中,在活动中了解学生,并研究有效措施的方法。

四、测验法(较常用)
1.问卷测验是一种结构明确的测验,其工具为各种经过统计处理二
标准化的量表(问卷),包括被试自己作答的自陈量表和主试做出性价的评定量表。

常用的量表有卡特尔16型人格因素测验16PF。

2.投射测验是一种结构不明确的,其工具为意义不明的各种图形或
墨渍。

主要有罗夏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

五、个案法
个案法就是把观察,谈话,作品分析以及个案调查等法方结合起来运用。

.
,
第二章个性的概念及其结构
第一节个性的概念
三、我国心理学的定义:
个性也可称为人格。

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

第二节个性的结构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

三、我国心理学的个性结构
个性结构由个性倾向性、心理过程(动态)、心理状态(静态)、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五种组成。

自我调节的核心是自我意识。

(一)个性倾向性
-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他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个性倾向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二)个性心理特征
定义:一个人身上经常而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三)个性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
1.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
2.个性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3.个性结构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4.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原则
第三章个性心理学研究概况
1937年奥尔波特《个性:心理学的解释》出版标志个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历史有观相术、颅相学、笔迹学。

当代西方个性心理学发展迅速,形成形形色色的个性理论:特质论、精神分析论和新精神分析论、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学习和社会认知伦等。

第四章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需要
1.定义:需要是人脑对生理、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
2.与个体发展的相关性(年龄)
3.社会历史制约性
4.独特性
需要的作用
1.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根源在于他的需要。

2.需要永远带有动力性,它不会因为暂时的满足儿终止。

3."
4.需要具有动力性,可促进生产的发展
5.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
6.需要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情绪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食物则产生肯定的情绪,不能满足人的,产生否定的情绪。

人为了满足需要而从事一定的活动,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意志。

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

需要的分类
一、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生理性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的反应
他们是保护和维持有机体生存和延续种族所必须的。

生理性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它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
人的生理性需要具有社会性
2.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脑对社会需求的反应
社会性需求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根据需要所指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对衣食住行的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劳动物品,文化用品,科研仪器等的需要
2.精神需要
2.1精神需要是指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美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的需要等。

精神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交往需要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

交往需要是指一个人愿意与他人亲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
需要。

按照精神需要的内容分为高级精神需要和低级精神需要
第二节动机
一、动机的概述
1.定义:动机是引起活动的直接机制。

2.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3.引起动机的两个条件是:内在条件(需要)和外在条件(诱因)。

4.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5.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就是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的个体需要的
外在刺激,称之为诱因,
6.个体趋向或者接受某种刺激得到满足称为正诱因,个体逃离或躲
避得到满足的刺激称为负诱因。

7.需要和诱因是引起动机的主要因素。

8.个体的需要和诱因顺利结合产生的行为称为适应性行为,反之表
现为挫折性行为。

>
动机的分类
1.与个体生理需要相关的,动机与生俱来的称为生理性动机
2.影响范围:一般概括动机和特殊的具体的动机
3.从动机是来自个体外部还是个体本身分为外加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加动机是指推动行为的动机是外力诱发出来的
指人的行为出于人本身的自我激发,由于做某件事情而引发兴趣。

4.从动机的持续时间: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

动机和活动
1.活动是在动机激励下指向目的的
2.通常活动动机与活动目的时相同的,人对某种需要的反映,就其
对活的的推动作用来说构成动机。

3.活动的动机和活动的目的又不完全相同,在另一种状态下,同一
样的动机也能表现在不同的行动中。

~
心理性动机
1.好奇,操弄,探索
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操弄等行为的内在行为称为好奇动机。

引起好奇动机的刺激具有新奇性或复杂性。

儿童具有各种好奇动机,表现为,感官探索,动作操弄,好问
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个人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或者是重要的事情,去从事,完成,追求完美状态的原因。

成就动机和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有密切关系。

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从事活动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的高低。

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有两个因素:个人的成就动机和根据个人以往经验对自我能力的实际估计。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2.!
3.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强弱
4.经常参加社会竞争和带有冒险性生活活动的人比一般人成就动机
强。

5.学生成绩和成就动机成正比
6.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7.个性因素影响
8.群体的成就动机影响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有关。

交往动机
1.交往动机又称亲和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
友谊的动机。

2.高恐惧的人比地恐惧的人更合群。

挫折冲突
1.挫折指一个人在需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障碍
或干扰,使得目标不能实现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2.,
是指个体在明确目的时对各种动机进行价值权衡,做出选3.动机冲突
择。

4.动机斗争所产生的冲突:四类,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5.产生挫折的条件:挫折认知(最重要),挫折的情景,挫折行为。

;
第五章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兴趣
1.定义: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和在活动中生产和发展起来的。

2.爱好和兴趣的关系:爱好是从事某项活动的倾向,当兴趣进一步
的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它就发展为爱好。

兴趣是爱好的前提,爱好是兴趣的发展,兴趣和爱好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实际从事活动的倾向。

3.@
: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推进的4.兴趣的作用
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5.兴趣的分类:
内容: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指向目标:直接兴趣(活动过程)和间接兴趣(活动结果)
6.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倾向性:指个体对什么发生兴趣
兴趣的广阔性:指个体兴趣范围
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的稳定程度
兴趣的效能: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根据兴趣的效能水平可分为积极地兴趣和消极的兴趣
7.兴趣的量表:行为观察,能力测验,兴趣表达,即直接询问被试
所感兴趣的事物,兴趣量表
8.兴趣的特点:
~
兴趣的指向性特点:指经常地主动的去观察和思考某一事物,宾客网去研究和获得。

情绪性特点:人在从事他所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会处在满意,愉快兴致勃勃的状态。

兴趣广泛的人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乐观主义色彩。

动力性特点:对一个人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同时也为未来的活动做准备
9.兴趣的培养:
正确对待儿童萌芽的兴趣
多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好奇心
制定一个经过努力获得的目标
努力克服当前困难
把成功看成是当前的开始
第二节理想、信念、世界观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根据理想的内容,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和个人理
想紧密联系,其中社会理想是理想的核心,居于最高层次并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又是社会理想的具体表现。

2.信念和世界观的含义
信念
信念是坚定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
信念具有稳定性,
3.世界观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他是人们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整个人的心理面貌.
3.1青少年人生观的发展研究(林崇德教授)
(1)在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关于人生意
义的问题,
(2)~
,是与青少年的世界观,即青少年对自
(3)人生观从萌芽到形成
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根本性总结观点相联系的.
(4)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确定过
程,价值目标的选择,是确立人生目的的基础.
(5)青少年的人生观处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中,他的可塑性
是很大的,还很不成熟,不很稳定,尚待以后的继续发展和
形成.
第六章气质的概述
一气质的概念
1.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不以人活动的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强调动作反应
气质指与个体情绪有关的各种现象,包括个体对情绪刺激的敏感性,习惯的反应强度与速度,以及主导心境的特性,强度,与变化等特点.
3.气质的生理性机制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
(1)、
(2)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法宣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兴
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3)这两个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
反映高级神经活动是否能承受得了较强的刺激,并能持久工作,是神经类型最重要的标志。

反映了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谁占优势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个体对刺激反应速度以及兴奋与抑制的过
程相互装换的速度。

第二节气质的类型
一气质类型的特征
1.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内外刺激的感觉能力。

2.耐受性
是反映人对客观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3.反映的敏捷性
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4.可塑性
是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适应性的行为的可塑程度。

5.情绪的兴奋性
是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的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

6.向性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动作反应时表现于外还是表现与内的特性。

第七章气质的理论和气质的发展
第一节气质的理论
1.德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克雷奇默在<体格与性格>一书中,提
出了体格类型说.
矮胖型的人:健壮,短胖,腿短,胸圆,具有外向,易动情感,有时高兴,有时垂头丧气,善交际,好活动.
瘦长型的人:体型瘦长,腿长,胸窄,……不善交际,孤僻,沉默,寡言,羞怯,固执.
运动型的人:身体强壮,肌肉结实,乐观,富有进取心.
2.谢尔顿类型论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创立了胚叶起源的类型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