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危机的周期性
❖ 1.固定资本投资周期
❖ 固定资本的更新→生产资料需求↑ 价格 ↑ → 消费资料需求 ↑ 价格↑ → 生产 增加,物价上涨→ 经济高涨→ 生产能力 扩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限→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固定资本投资下降
❖ 2.经济周期的多样性
❖ 长周期:又称康德拉耶夫周期,平均长 度50-60年。
❖ 由于经济现象非常错综复杂,周期的四个阶段 并非截然分明,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并非清晰可 见。但是:
①周期各阶段变化的顺序是危机一萧条一复苏一高 涨一危机,其中某一个阶段可能不太明显,但这种 顺序不能颠倒和混乱
②各个阶段之间,不仅表现为量的不同(上升或下 降若干),而且体现着质的不同,即一个阶段在性 质上不同于另一个阶段。
❖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
❖ 1.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 日益剧烈,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促进经 济危机频繁发生。
❖ 2.新产品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又使生产能力的发展 较易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而使经济危机一般表现 为比较缓和和短暂,萧条阶段不明显,复苏和高涨阶 段较长。
❖ 二、经济行情的变化与周期变化的关系
❖ 经济行情的变化与周期变化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 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 (一)二者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经济周期的 变化制约着行情的变化
❖ 首先,行情作为再生产的具体发展过程,虽然就 现象来讲是复杂多变的,但趋势和主流则与周期 的运动是一致的。
❖ 中长周期:又称库兹涅茨周期,平均长 度17-20年,又称建筑周期。
❖ 主周期:又称尤格拉周期,固定资本投 资周期,平均长度10年。
❖ 短周期:又称基钦周期,库存周期,平 均长度40个月。
❖ (三)周期的阶段性
❖ 根据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运行规律,马克思和恩 格斯实际上是将周期分为危机(Crisis)、萧条 (Depression)、复苏(Recover-y)和高涨 (Boom)四个阶段。
GDP
高涨
复 危苏 机
萧条
高涨
危 潜在GDP 机
时间
❖ 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 危机:商品销售困难,商品存货增加;价格趋 向下跌;信贷关系紧张甚至破坏,利息率上升, 证券价格下跌;工业生产缩减,工商企业倒闭 数量增加;失业人数增加;固定资本投资缩减 等。整个经济“急剧恶化”。
❖ 萧条:商品存货继续消散;信贷关系趋向缓和, 利息率水平低;工业生产停滞于低下水平,商 业萎缩;价格相对稳定于低下水平;企业破产 和失业现象不再继续发展而暂时缓和等。整个 经济“停滞不振”。
行情是周期性因素和非周期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有时非周期性因素往往还起到主导作用。这就可能 造成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行情的变化会暂时与 周期的变化不相一致。
第二节 影响行情变化的非周期性因 素
❖ 非周期性因素是指除内在的经济周期以外的各 种影响行情发生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纷乱繁 杂,有经济的、政治的、自然的因素;有的因 素有规则地起作用,有的则带有偶发性;有的 作用较长,有的则非常短暂。这些因素的一个 共同特点则是促使行情偏离其周期轨迹。通常 按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分成长期因素、季节性因 素和偶然性因素三种。
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用制之间的矛盾。
❖ 直接原因: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有
支付能力的需求而造成的生产过剩。
❖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史
❖ 1825、1836、1847、1857、1866、1873、 1Biblioteka Baidu82、1890、1900、1907、1913、1920、 1929、1937、1948、1953、1957、1960、 1969、1973、1979、1990、2001、2008。
❖ 复苏:生产逐渐回升;固定资本投资逐渐增加; 失业人数逐渐减少、就业人数逐渐增加;商业 逐渐活跃;价格水平逐渐提高等。整个经济表 现“活跃”。
❖ 高涨:工业生产比较多、比较稳定地超过危机 前的高点,并继续上升;固定资本投资规模较 大,不仅更新,而且扩大;商业活动旺盛,投 机活跃,信贷关系扩展,利息率上升;价格加 速上涨;企业利润增多等等。整个经济表现 “繁荣”。
❖ 一、长期因素
❖ 长期因素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影响行情发生变化 的政治、经济因素。对世界市场行情经常产生 影响的长期因素可以概括为政治局势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 (一)政治局势的变化
一般说来,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 但一定条件下国民经济军事化同样也能促进一定程 度上的经济繁荣。
❖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开始叫一个周期, 通常包括危机(Crisis) 、萧条(Depression) 、复 苏(Crisis)、高涨(boom)四个阶段。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 1.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 2.经济危机的形成原因
❖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
❖ 3.由于科技的进步,现代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技术含 量不断上升,而原材料的比重则日趋缩小,这种趋势 一方面加剧了发达国家在研究与开发投入方面的竞争, 另一方面也严重打击了依赖初级产品的生产与出口的 发展中国家,使世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 行情变化
❖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与经济行情 ❖ 影响行情变化的非周期性因素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与经济行 情
❖ 经济周期,又称工业周期、商业周期、再生产周期、 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马克思主义经济周 期指资本主义再生产所表现出来的以危机为基本阶 段的周期性变化。
❖ 其次,经济周期变化的阶段性决定了行情也具有 阶段性。
❖ (二)行情的变化比经济周期的变化更加错综 复杂
❖ 第一,行情的发展是极其不规则的。
行情的未来发展总含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行情的发 展很难进行模式化,这就为行情的准确预测增添了 很大的困难。
❖ 第二,行情不仅受经济周期的制约,而且还受 非周期性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