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与轻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1、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量问题:a、交通现状:交通堵塞行车速度慢;交通秩序混乱;耗能多污染严重。b、原因:道路面积小;人口密集客流量比较大;缺乏科学现代化管理。c、解决途径:有计划地做好地铁与轻轨建设。
2、地铁: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全封闭的地下车道或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桥上的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
3、轻轨:使用电力牵引,借助标准的有轨电车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用于城市旅客运输的轨道交通。
4、城市轨道交通:在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电力列车,服务大众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5.地铁与轻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a、共同点:(1)同属于轨道交通的一部分;(2)交通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正点,污染小,低能耗,方便舒适,即“绿色通道”;
b、不同点:(1)轮轨系统 (2)运输量 (3)线路的规划(4)车辆及其编组(5)土建工程(6)振动和噪声的控制(7)速度和正点率(8)供电方式(9)通风、空调和采暖(10)信号(11)通讯(12)给排水系统(13)灾害防护(14)自动售检票系统(15)造价。
6.地铁和轻轨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地位
(1)地铁和轻轨是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主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
(2)地铁和轻轨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3)带动城市沿轨道交通廓道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形成郊区卫星城和多个副都中心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小,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通病;
(4)提高市民出行办事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7.21世纪地铁的特点:1)绿色交通;2)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
艺;3)高速轨道交通,有城际高速(200~300km/h)、磁悬浮
(400~550km/h)、真空隧道(200~10000km/h)。
8、发达国家建设地铁的经验:
(1)支持大运输量轨道交通的发展,控制小汽车的盲目发展;(2)轨道交通与当地经济社会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规划要有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前瞻性;(4)重视资金的筹集;(5)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
(6)应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7)引进竞争机制,建设好运行管理体系。
9、地铁的优点:地铁交通安全、快捷、方便、准时;修建地铁可以改造地面环境,降低噪声和减少废气污染,有利于美化步行街区;地铁可节省地面空间,保护城市中心区域有限的地面资源,完善城市的交通服务功能;城市地铁具有一定的防御战场和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10、城市地铁与轻轨建设的基本条件: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2)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3)城市总人口超过700万,城区人口在300万以上;4)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要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
11、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的快速发展;(2)城市布局与规划的不合理;(3)土地开发面积迅速扩大;(4)公共交通结构不当;(5)城市自行车和机动车拥有量增加;(6)交通设施缺少停车场。
12、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63-1924年,运行速度慢、准点率很低、噪音大、舒适性差;(2)停滞萎缩阶段:1924-1949年,投资大周期长,汽车的灵活便捷及可达性和二战影响;(3)再发展阶段:1949-1969年,汽车的消极影响所致;(4)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国家支持,科技发展使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13、城轨交通拓宽投资渠道的措施:
(1)城轨交通建设与沿线物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让沿线物业土地出让的收入投入到轨道交通建设中;(2)积极利用外资,加快城轨交通建设步伐;(3)实行轨道交通建成沿线单位有偿收益;(4)设立轨道交通建设专项基金;(5)积极合作开发的策略。
14、城轨交通技术进步有:
(1)车体结构技术:碳素钢或耐火钢→不锈钢或铝合金车体;(2)车辆传动技术:牵引控制系统由直流电动机的凸轮变阻控制方式→直流变阻车、直流载波调阻车、直流载波调压车、交流变压变频车;(3)车辆走行系统:钢轮钢轨→胶轮承重水平轮导向体系。
第二章地铁与轻轨交通规划设计
1、线路网络(路网)规划设计原则:
(1)与城市客流一致;(2)必须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3)规划线路尽量沿城市主干道;(4)线路布置要均匀,线路密度要适量;(5)轨道交通为主干,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辅以其他交通方式;(6)客运负荷量要尽量均匀,避免个别线路负荷过大或过小;(7)保护文物和环境;(8)尽可能利用原有铁路设施;(9)规划好车辆段的位置和用地范围;(10)环线的布置要优化组合,因地制宜;(11)整个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相结合。
2、路网规划的内容:选定线路方向;路网基本结构形式;路网规模。
3、路网结构形式:根据城市规划现状和情况编制的路网中各条线路组成的几何图形;换乘次数:线网中任意两点间最大换乘次数;
4、各种路网形式及优缺点:
(1)放射性:路网中所有线路只有一个交点的结构。优点:所有线路均可直接换乘;郊区与市中心联系比较方便;通过一次换乘到达目的地。缺点:换乘站客流量大,客流干扰比较严重;换乘站施工难度比较大,建设费用比较高;各个副部联系不便,需到市中心换乘。(2)条带性(树枝状):n条线路具有n-1个交点的结构。优点:适用于沿江、峡谷。缺点:联通性差,换乘不方便;客流分布不均匀,给行车带来困
难。(3)棋盘式结构(栅格网状结构):线路4条,大多呈平行四边形分布。优点:在城区内分布均匀;相对于树状结构联通性比较好;提供大的运输能力,客流分布均匀。缺点:二次换乘比较多;无径向线路,郊区到市中心不方便。(4)放射网状结构:至少3条径向线,构成三角形结构。优点:市中心换乘站分布比较均匀,连通性比较好;郊区到市中心方便。缺点:市郊之间出行必须到市中心换乘。(5)放射性环状结构:在放射性基础上加上环形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优点:连通性好;有效缩短了市郊到市中心利用轨道出行的时间;有效起到了疏散市中心交通压力。(6)棋盘加环形结构:优点:有效减少了换乘次数;有效减少了平行线间的换乘条件,缩短了出行时间;减少了市中心的线路负荷。(7)对角线形式:缩短了径向出行时间。(8)其他形状
5、路网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路网规模及密度:
①以城市总客流量计算路网长度L=aQ/q;②路网密度指标计算路网总长度:城市用地面积计算L z=Aδ1;以人口总数计算L z=Mδz
(2)网路结构规划①人口、工作岗位、里程分布下,运输效率不一样;②出行总时间/出行总里程=网络结构的运输效率。人口均匀分布栅格结构最优,人口集中分布放射性结构最优。
6、不同网络结构对城市的影响:
(1)星型结构导致城市向中心发展;(2)树状结构导致城市呈条带性发展;(3)栅格网状结构导致城市向四周均匀发展;(4)放射网状及放射环形结构导致城市呈手掌状向四周延伸。
7、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预测:
三种模型:(1)现状公交-虚拟现状地铁-远期地铁;(2)现状OD-虚拟现状地铁-远期地铁;(3)现状OD-出行需求预测-远期地铁;
精度由低到高
8、轨道交通分类:
(1)按容量:高、大、中、小容量;(2)按架设方式:隧道、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