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效率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_吴旭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6 ·
商业研究
2013 /03 max θ s. t. n X λ - s - = θX j j j ∑ j =1 j≠j n ∑ Yj λ j + s + = Yj =1 jj≠ j j = 1, 2, …, n λj 0, - + s 0, s 0
主要表现为在农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的基 础上,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下降。 工业化是新 型 城 镇 化 的 二 级 动 力。 在 工 业 化 的中前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发动机。工业化 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是主要是通过促进产业 结构动态调整、 技术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产业分工 的不断细化来实现的。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适 应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调整,区域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产业链的竞争,导致 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 与此同时,产业技术不断 创新与升级,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区域 之间的知识与技术的外溢效应越来越明显; 此外, 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在地域空间上催生了专业化 城镇的崛起与涌现; 伴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产业 聚集区呈现蜂巢状延伸,以工业走廊为依托的城市 群或城市带开始出现,城市组团式发展逐步成型, 推动以 “产城融合” 为标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 0) 1 ( 0)
为行为因子, 而以一级
、 二级动力 i
( 0) 1
( 0) 、 三级动力 MSI1 以及制度
动力 SD1
( 0)
为相关因素, 即行为因子的作用因子。
为了排除系统行为数据受到数据之间过于悬 还原数据的本来面目, 先对各原 殊而带来的干扰, 始数据进行初值化处理, 生成新的数据列; 然后对 新的数 据 列 进 行 1 - AGO 累 加 生 成,得 到 数 列
作者简介: 吴旭晓 ( 1976 - ) ,男,广西平南人,河南省社 会 科 学 院 城 市发展 研究 所 助 理 研究 员, 管 理 学 博 士,研究方向: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复杂系统。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2012CJJ060 ; 河南省 重 点软科 学研究 计划项目 “推 动 ,项目编号: 102400410001 。 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研究”
- + 量; s 和 s 分别为 m 维投入和 s 维产出的松弛变量。
( 1)
0
0
Leabharlann Baidu
0
( 二) 多元视域下的区域城镇化效率驱动因素 分析模型 驱动城镇化 发 展 的 动 力 是 多 元 的。 这 些 驱 动 因素在具体区域下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可能是驱 动因素,也可能是制约因素。为了找出其中的核心 驱动力量和制约力量,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 城镇化效率,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 GM ( 1 , N) 模型 ( 刘思峰等,2010 ) ,建立一级动力即农 业 现 代 化 (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简 记 为 AM ) 、二级动力即工业化 ( Industrialization,简记 为 I) 、三级动力即现代服务业 (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简记为 MSI ) 以 及 制 度 动 力 ( System Dynamic,简记为 SD) 与区域城镇化效率之间的动态 驱动模型。 以区域城镇化效率 θ1 动力 AM
重要性显著增强,出于服务业对于空间距离的发 展需要,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由工业演变为服务 业,服务业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跃升,以创新创意 为核心内涵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导 产业。制度动力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是全方位的, 制度安排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起到核心作用 。 根 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促 进经济发展,而无效或者低效的制度安排则会阻 碍经济发展。同样,当一种制度安排是对新型城镇 化的发展起到正向驱动作用时,我们称之为是高 效率或者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必然 会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反之,当一种制
其中 F1 是 θ1
( 1) ( 1)
( 1)
( 1) AM1 ( 2) ( 1) AM1 ( 3)
( 1) I1 ( 2) ( 1) I1 ( 2)
0 0
0
度安排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 或者增加新型城镇 化发展成本时,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会阻碍新型城镇 化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制度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变迁 或者制度创新中发挥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 置上,比如,通过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推进农业现 代化水平的提升、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现代服务 业的兴起、促进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等,最终促进 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 二、研究模型 ( 一) 基于超效率 DEA 模型的新型城镇化效 率评估模型 数据 包 络 分 析 法 ( 简 称 DEA ) 最 早 由 Charnes、Cooper 和 Rhodese ( 1978 ) 提 出,最 基 本 的 DEA 模型是基于规模报酬不变假设的 CCR 模型。 但这种模型不能区分评价值都显示为 1 的决策单元 的情况,为此, Andersen 和 Petersen 于 1993 年 提 出了 超 效 率 DEA 评 价 模 型 ( Super - efficiency DEA,简称 SE - DEA) ,以区分它们的有效程度。 假定考察 的 区 域 新 型 城 镇 化 效 率 的 时 间 为 n 年, 每一年就是一个决策单元, 在评估城镇化效率 时投入指标个数 m 和产出指标个数为 S, 则区域新 型城镇化效率可以运用式( 1 ) 的超效率 DEA 模型 X 和 Y 分别表示第 j 年的投入和产 计算。 在式( 1 ) 中, θ j 为第 j 年的城镇化效率指数, θ j 1 说明 出可能集。 第 j 年的城镇化效率为 DEA 有效, θ j < 1 说明第 j 年 的城镇化效率非 DEA 有效, 表示第 j 年的城镇化既 不是技术效率最佳, 也不是规模效率最佳, 可以通 过调整投入要素的比例来进行改善; θ j 值越接近 1 , 则表示第 j 年的城镇化综合效率越高; λ j 为权重变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城镇化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 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相伴随的传统城镇 化主要表现为数量日益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空间 快速拓展,这种外延式城镇化带来了人口拥挤、交 通堵塞、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发展难 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城镇化发展方式也 由传统城镇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高效的 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型。在转型期,区域城镇化 必然要在政府的强力引领、 干预和宏观调控之下 向前发展。政府制定、评估和调整城镇化发展战略 以及出台相应的管理对策,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 发展的 主 要 基 础 和 核 心 依 据 是 新 型 城 镇 化 效 率, 因为新型城镇化是强调发展效率、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内涵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内容,是决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本质因素, 它决定了城镇化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基本配置关系 和水平,进而决定区域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的投入 与产出效率,最终决定区域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收稿日期: 2012 - 09 - 25
DOI:10.13902/j.cnki.syyj.2013.03.018
2013 / 03
总第 431 期
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SEARCH
文章编号: 1001 - 148X ( 2013 ) 03 - 0044 - 08
新型城镇化效率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吴旭晓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城市发展研究所,郑州 450002 ) 摘要: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动 力 机 制 的基 础 上, 通过 构 建 新 型 城 镇化 效 率 的 综 合 评价 指 标 体 系,运用超效率 DEA 模型和灰色系统理论 GM ( 1 ,N) 模型对 1998 - 2010 年河南省 新 型 城 镇化 效率发展演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进 行 研究。 结 果 表 明: 河南省 的 新 型 城 镇化 效 率虽然整 体 上 呈 现上升趋势,但 2000 - 2009 年处于停滞阶段,2010 年 才突破 发展 瓶颈; 农 业 现 代 化 和 现 代 服务 业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 驱 动 力 量, 而 传 统 工业 化 发展模 式 和市场 化 水平 低 下 是 河南省 新 型城镇化效率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效率; 超效率 DEA; GM ( 1 ,N) 模型; 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91. 1 文献标识码: A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区域城镇化效率进行了深入 研究。就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而言,国外专家们认为 城镇化的发展受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以及现代服 务业等多元力量的驱动 ( Henderson,1974 ; Thlley , Gardner 和 Graves, 1979 ; Ades 和 Glaeser, 1995 ; Fujita 和 Krugman,2000 ) ; 国内的学者除了认同国 外的研究成果外,还重点研究了制度变迁对城镇 化发 展 的 推 动 作 用 ( 张 培 刚, 2001 ; 叶 裕 民, 2001 ; 陈柳 钦,2005 ; 程 俊 杰 和 唐 德 才, 2008 ) 。 综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对城镇化效率研究的主流 模型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而对城镇化驱动机制 研究的主要工具是主成分分析和计量方法 。 虽然 在城镇化效率与城镇化驱动机制这两个方面的研 究都取得不菲的研究成果,但欠缺把两者联系起 来做整体研究。 城镇化过程是一个 “投入 - 产出 ” 式复杂系 统 ( 柳思维,等,2012 ) 。 因而,本文在总结现有 的城镇化效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 分析方法,从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 化等角度,考察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发展演 变趋势,进而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的多
图1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示意图
现代服务业是新型城镇化的三级动力,是城 镇化发展高级阶段的核心动力源。 随着工业化的 深入,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生产逐步普及,工 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发展对于劳动力的 吸纳能力逐步降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 业,随着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逐渐成为 吸收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在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 的成熟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开始出现零增长 甚至是负增长,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城镇化演 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具体表现为服务 业功能的强化。 服务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分工的深 化,促使以创新创意为双轮驱动的现代服务业的
( 1) ( 1) ( 1) ( 1) ( 1) AM1 ( h ) 、I 1 ( h) 、 MSI1 ( h) 和 SD1 (h θ1 ( h ) 、
= 1, 2, …, m) 。 最后是生成数据矩阵 B 和 Y:
- F1 ( 2 ) ( 1) - F1 ( 3) B = … ( 1) - F1 ( m)
总第 431 期
吴旭晓: 新型城镇化效率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 45 ·
元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探求推进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为中原经济区新型 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元动力机制 新 型 城 镇 化 的 动 力 主 要 来 源 于 农 业 现 代 化、 工业化、现代服务业以及制度动力,这几种动力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驱动新型城镇化的发 展演进,其机制如图 1 所示。 一般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级动 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城镇 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 升,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出现 相对过剩,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在更高的比较利 益的驱动下,这部分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为工业化 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源和重 要的消费市场。 农业发展作为城镇化的一级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