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

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

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

思想启迪,受审美乐趣。”因此正确的阅读引导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都有直接作用。

关键词:任务;培养;内容;方法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

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

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

想启迪,受审美乐趣。”因此正确的阅读引导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都有直接作用。

一、阅读教学的任务

阅读是阅读者自己的事,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事。阅读教学必须在学生

的阅读实践中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阅读。阅读和阅读教学是紧密相连

的两码事。阅读教学既要注意某一个具体材料的阅读教学,更要注意一般性阅读

行为(过程、能力)的阅读教学。而一般性阅读行为的阅读教学又是通过一个个具

体材料的阅读教学来实现的。阅读教材的基本形式是文选。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识字,语言积累;②从文本中获

取知识(与文本对话),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促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等的和谐发展;③重读学写,为写作积累;④学会阅读,掌握操作阅读过程的方法、本领,提高感受、理解、欣赏、评判的能力;⑤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阅读兴趣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

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

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

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

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1.师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

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

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

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2.拓宽阅读面,增强阅读兴趣。积极引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

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

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

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

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

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励学生阅读兴趣的最有效方法是给学生创造

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

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

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赛诗会、朗诵会、读

书比赛、故事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较快

的发展与提高。

三、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内容是阅读内容,但不等于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阅读

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时学生不懂课文内容,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理解,但阅读

教学还有自身更重要的教学内容,这就是教学生学会操作阅读过程,这个内容在

课文内容里是没有的。因此过去的阅读课把讲读课文内容作为最根本的教学内容,这是不对的。花时最多,收效甚少,其主要原因也在这里。阅读方法指导、学法

指导是小学阅读内容改革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读书是学习,怎样读书就是学法问题。阅读教学应该教学生学会操作阅读

过程(怎样读书),智能阅读。可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却忽视了,或不认识。把学

法指导引入阅读教学,这是阅读教学内容上的根本性改变,是历史性的突破。

阅读课的学法指导是学科内在的个性体现,不是外加的。因为,“运用语言

并通过外部语言以实现交际”本身就包含了“读”这一实践活动过程的操作问题,方

法是读的本身固有的。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的主要内容有:(1)查工具书;(2)抓重点,比较;(3)联系上下文、生活等联想、推想;(4)从事实材料看思想品质(情感

态度价值观);(5)把自己融进去,再造想象(把语言变成画面);(6)边读边提出问题;

(7)圈点勾画,以笔助思;(8)列提纲,理思路;(9)分段,概括段意;(10)概括主要

内容和中心思想;(11)体会写作技巧和修辞方法;(12)朗读、复述、背诵、精读、

略读、品读、回味读(正面想想,反面想想)。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在“学法指导”‘学会学习”中,常探讨的是低年级的“读、说、背”课。一种是古诗、韵文等,主要是读、背,或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诗句变成画面,说“画”。一种是故事等记叙文,主要是读、说。说,是要用自己的口气说

书上的话。其目的在于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规范学生不规范的口头语言;用丰富

的书面浯言来丰富学生不丰富的口头语言,从而发展语言。读、说课的课堂环节

一般有四个:①读,熟读,带表情读,分角色读;②说,用书上的话说故事,

分角色说等;③演,从读、说的角度看,演一遍就等于读一遍,说一遍;④议,对课文内容或人物交流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课学生参与兴趣高,语言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都比较充分,反应都很好。

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

读活动,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

生语文课外阅读应该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形成课内外阅读场。同时。以学

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小学生

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策略[J].于颖.中华少年.2017(36)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阮仁月.江西教育.2017(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