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情测报系统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程案例.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3c19a2e3968011ca2009108.png)
终端机(RTU) MOSCAD-M
串行水位计1
串行水位计1
并行水位计
太阳能板 充电控制器
蓄电池
雨量计
图6-4 中继站组成框图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七)中继站 双中继(多云尖中继、多云寺中继)冗余热备份的实现: 在MOSCAD一M中配置一个网络通信配置文件(network config),对主中继站和备 份中继站进行定义,将两条通信路由(可以很多)写入该文件,在系统调试时,将此文 件下载到RTU内,双中继冗余热备份即告成功。 本系统各站(遥测站和中继站)每天都向中心站传输5次电源电压,这样可随时知道 遥测站设备及电源是否运行正常,同时也了解了两个中继站的运行状态。 中继站主要功能有: ①数据转发:既可以集合转发,又可以通信链路方式转发命令和有关遥测站数据。 ②状态报告:每日必须采集报告5次(8时、14时、20时、0时、2时)本站电池电压。 ③具有遥测站功能,可以接入水位、雨量、流量等传感器,测量相应水文参数。 ④可以实现信道自动切换,当主信道故障时,自动启用备用信道向中心站传输数 据。
太阳能板 充电控制器
蓄电池
图6-3 遥测站组成框图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水情自动预报系统工程案例
遥测站主要功能有: ①当水位在规定时间间隔(6min)内变化1cm或雨量变化1mm时自动发送信息给中 心站及分中心站。本次发送失败,下次发送的同时补发上次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不管采用何种量级发送都发送采集的所有增量(水位1cm、雨量0.5 mm)过程数据。 ②定时自报:无雨或水位不变时,每日必须采集报告5次(8时、14时、20时、0时、 2时)数据和本站电池电压,以报告设备工作状况和收集资料。 ③具有定时掉电功能。 ④具有数据在站存储功能,配备后备电池保证数据不丢失,用于水文数据整编。 ⑤具有通讯路由自动选择功能。具有数据向多个目的地传送功能。 ⑥具有主用、备用信道自动切换功能。 ⑦通讯信道侦听功能,当信道忙时,自动延时发送。
水情测报系统
![水情测报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25e5f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1.png)
水情测报系统1. 引言水情测报系统是一个用于监测和报告水域水情状况的系统。
水情是指水体的水文情况,包括水位、流量、水温等因素。
水情测报系统可以帮助水利部门、水文站点和相关机构实时了解水情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水灾和优化水资源管理。
水情测报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准确、及时的水情数据,帮助用户预测水情变化趋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本文将介绍水情测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展示与分析等内容。
2. 系统架构水情测报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主要由数据采集端、数据处理端和数据展示端组成。
2.1 数据采集端数据采集端负责收集水情相关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水温等信息。
数据采集端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人工观测等方式获取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数据处理端进行处理和存储。
2.2 数据处理端数据处理端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数据。
数据处理端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
同时,数据处理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生成报表、统计分析和预警信息,并将结果传输至数据展示端。
2.3 数据展示端数据展示端负责展示处理后的水情数据和相关信息。
数据展示端可以通过Web 界面、移动应用等形式将数据可视化,以便用户查看和分析。
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展示端了解实时水情信息、查询历史数据、生成报表和图表等。
3. 功能模块水情测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展示模块三个功能模块。
3.1 数据采集模块•支持多种数据源,包括传感器、监测设备、人工观测等。
•实时采集水情数据,并进行数据质量检测和校正。
•数据上传至数据处理端进行处理和存储。
3.2 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并分析采集到的水情数据。
•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
•根据用户需求生成报表、统计分析和预警信息。
3.3 数据展示模块•将处理后的水情数据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给用户。
•支持实时数据展示和历史数据查询。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502c94cf7ec4afe04a1dfc2.png)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1总则1.0.1为适应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做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水电站等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1.0.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属于应用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完成江河流域降水量、水位、流量、闸门开度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和处理的信息系统。
1.0.4按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和水文自动测报网。
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由中心站(包括监测站)、遥测站、信道(包括中继站)组成。
水文自动测报网是通过计算机的标准接口和各种信道,把若干个基本系统联接起来,组成进行数据交换的自动测报网络。
1.O.5新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建设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应作为工程规划设计的组成部分,并将系统的建设纳入工程建设一并实施。
1.O.6本规范中涉及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的精度要求,应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2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2.1 基本资料收集和可行性论证2.1.1进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应收集下列基本资料:(1)计划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2)流域内已建水文站网、报汛站网、邻近地区遥测站网方面的资料。
(3)流域的气象、水文资料:包括重要水文站的最高最低水位、短历时暴雨雨强、洪水产流汇流时间、洪水传播时间、防洪标准和洪水灾害,降雪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最高、最低气温,相对湿度的平均值和最大、最小值,日照时数最少的持续时间等特征资料。
(4)雷电情况与地震烈度。
(5)已建和计划建设的水利工程布局,以及重要水利工程的技术资料。
(6)现行的水文预报、防洪调度方案,预报和调度工作的要求。
(7)流域内无线电台设置情况和发展规划。
(8)流域的社会经济、交通、供电和通信情况。
2.1.2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包括:(1)依据建设目标、功能要求,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特征与地形条件,当前国内外的技术、设备状况,论证实现建设目标的技术可行性。
论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其运用
![论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其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6ad37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2.png)
论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其运用前言水情监测系统对于整个水库的安全以及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预防警报作用,水情监测工作到位可以及时的了解具体的水位情况以便于及时的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防止洪涝灾害和旱灾。
我国的水情监测系统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最初的人工监测发展到智能化监测,最近又有了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研究与具体的应用,本文在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应用于研究进行简单的探讨。
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概述1.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概念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主要指的就是对具体的一系列水情、水文、雨情、水位、雨量等进行数据监测,然后待这些数据达到临界值后通过先进的报警装置进行自动报警,警示人们做出预防措施,预防洪涝灾害的一种自动化系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也引入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如遥感技术等使得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预测性更加强大,测报的数据也更加精确,使得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功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1.2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和一般的水情测报系统来比,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具有其明显的优势,在防洪涝灾害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该测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首先,和普通的测报系统一样,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具体的水情进行监测,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有效的防洪效果。
具体到自动测报系统来说,由于它引入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计算方法以及先进的设备,自动测报系统又独具优势,其能够实现监测的范围更加广阔,监测手段更加便捷、监测数据更加精确、监测时间大大缩短,如此众多的明显优势让我们有必要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于将这项技术大力推广并且应用到具体的水文监测工作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1.3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构成一般来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监测站、数据传输通信网络、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以及预测决策系统。
4.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作流程(教材)
![4.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作流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5cdb04abe1e650e52ea99df.png)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作流程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 系统组成 (4)1.2 系统功能 (5)第二章信息采集 (6)2.1 信息源 (7)2.2 传感器 (7)2.3 遥测终端(RTU) (7)2.4 系统工作体制 (8)2.5 电源系统 (9)2.6 防雷和接地系统 (10)第三章信息传输 (10)3.1 通信设备 (11)3.2 通信方式 (12)3.2.1 超短波通信 (12)3.2.2 短波通信 (12)3.2.3 卫星通信 (12)3.2.4 PSTN通信 (12)3.2.5 GSM/GPRS通信 (12)3.2.6 混合通信方式 (13)第四章信息接收 (13)4.1 数据接收单元 (14)4.2 通信控制软件 (15)第五章数据处理系统 (16)5.1 计算机网络 (17)5.1.1 安全分区 (17)5.1.2 网络工作流程 (18)5.2 应用软件 (19)5.2.1 水调平台软件 (19)5.2.2 实时计算软件 (20)5.2.3 水文预报软件 (21)5.2.4 调度软件 (22)5.3 信息发布 (23)5.3.1 水情信息网站 (24)5.3.2 短信发布软件 (26)第一章概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利用遥测、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完成流域或测区内水文、气象、汛情、工情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为工程防洪、兴利、优化调度提供服务的自动化系统。
系统由各种传感器、通讯设备、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软件组合而成。
可分为遥测站、信息传输通道(简称信道)和中心控制站(简称中心站)三部分。
系统的工作流程可概括为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和处理(见图1.1)。
图1.1 系统工作流程图1.1 系统组成1)遥测站。
可实现自动收集雨量、水位和其它参数的实时数据。
在中心站的控制下按一定方式把这些数据编排成脉冲信号,通过信道传递到中心站。
遥测站的仪器设备有雨量计、水位计、编码器、数传机、电台和电源设备等。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L61-9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L61-94】](https://img.taocdn.com/s3/m/73eb06dc5022aaea998f0f5e.png)
关于基带传输适用的距离 采用
接口可达
采用
接口可达
当引线过长容易引入雷电损坏设
备 应予注意
由于超短波通信方式在目前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广为采
用 且超短波数据传输的标准又不是很详尽 故本款和下一款对其
调制方式 副载波频率的选取和射频频偏等作了较具体的规定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奇偶校验 水平垂直奇偶校验 循
查询 应答式 由中心站自动定时巡测或随机呼叫遥测站 遥测站响应中心站的查询指令 将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中心站 定时 自动巡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数据处理和预报作业的需要确定
混合式 系统兼有自报式和查询 应答式两种工作制式 的功能
以上各种制式都应具有被测参数超限发送的功能
系统技术指标
中心站应在
内完成全系统的数据收集 处理任务
属数据报性质 在建链时可附带传输多达 个
字符 发
送成功时 短信中心将给发送者以确认回答 并将短消息传
送到目的用户 整个过程一般在 左右 有时会出现很长的时
延
使用基站进行通信覆盖 当采用 短消息传送数据
时 应进行遥测站 信道质量的测试 以保证系统畅通率指
标 在中心站下包含大量遥测站采用 信道传输数据时 应采
考虑到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 设计 施工和运行管理 不仅要涉及水文测验 水文情报预报 还要运用遥测 通信 计 算机和网络等多种技术 因此本次修订从原则上提出 运用各项 技术时都应符合与之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 规范或规程 的规定
系统建设前期工作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步设计 施工准备 包括招标设计 建设实施 生产准备 竣 工验收 后评价等阶段 前期工作应根据相关规划进行 包括提 出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 本章是参照水利工 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结合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实际编写 的 编写目的是指导业主单位做好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考虑到初 步设计内容较多 且是本规范的重点 因此单列一章
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7598bd47f1922791688e855.png)
水文(水资源)自动测报系统解决方案1 组网方案简述1.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概述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属于应用现代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是完成江河流域降雨量、蒸发量、河流湖泊水位、海洋潮位、流量(流速)、风向风速、水质、闸坝的闸门开度、渗压、土壤墒情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和处理应用的信息系统,属于非工程性防洪措施。
它能将某一流域或区域内的水文气象、水资源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至决策机构,以便进行洪水预报和水资源优化调度,减少水害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和水文自动测报网两部分。
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由中心站、遥测站(包括监测站)、通信系统(包括中继站)组成。
水文自动测报网是通过计算机的标准接口和各种信道,把若干个基本系统连接起来,组成进行数据交换共享的水文自动测报网络。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多用在重点防洪地区及大型水利工程上,特别是在流域性、区域性的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应用的自动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从70年代末起步,在浙江省浦阳江流域首先应用。
80年人初期为引进阶段,先后在淮河王家坝区间、长江流域汉江丹江口水库、黄河的三门峡至花园口建成进口设备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1985年以后为国产设备研制、定型阶段,有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黄河流域陆浑小区自报式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长江流域汉江的黄龙滩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
90年代后为推广应用阶段。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包括三种工作制式:自报式、查询应答式和混合式。
自报式工作制式:在遥测站设备控制下每当被测参数发生一个规定的增减量变化或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即向中心站发送所采集的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接收设备始终处于值守状态。
现在已经对传统的自报式工作制式进行了改进,使自报式工作制式有了较大发展。
改进后自报式也是双向通信方式,不是过去的纯单向工作方式。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方案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3ef325cc7931b765ce1579.png)
1技术方案-软件1.1项目概况1.2系统需求。
1.2.1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应基于各测站的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实现的自动化处理进入为本系统运行配置的数据库,实现对水情相关资料进行实时测报的功能,应满足不同数据源的接收方式维护,建立实时水情数据库、历史水情数据库、模型库、预报库等其它专用库,按照满足水情预报成果的制作与发布要求。
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接收处理、数据库管理、标准数据库创建。
1.2.2水文预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的开发,需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处理和洪水预报模式,坚持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原则。
建立满足水利枢纽工程运行服务的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
1.2.2.1系统功能水文预报作业系统应采用多种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型的平行运行,并可进行多方案成果的交互式分析、比较,为水库的预报调度运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运行模式可采用自动定时预报和交互式预报两种模式并举。
水文预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水情数据预处理、水雨情信息查询、预报模型(方法库)指定、作业预报计算、考虑预见期降雨的预报计算、水文预报成果交互式分析和预报精度评定。
1.2.2.2预报项目预报项目为入库流量、坝址区重要站水位;预见期包括6h、12h、24 h、48h定时过程预报和洪峰预报。
1.2.2.3运行功能要求短期作业预报运行程序,采用交互方式指定本次使用的模型程序,以方便加入新的预报方法库和在不同的预报站上进行不同的预报模型的组合。
系统具有实时校正的交互修正等综合分析功能;具有利用降雨综合分析信息,对预见期不同降雨量级水文情势变化的模拟功能。
具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检索功能。
作业预报系统还应包括成果输出、精度评定、方案参数率定等配套功能。
1.2.2.4水文预报系统集成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应将短、中期水文预报的全部功能集成到一个总平台上,并具有水雨情信息查询、报表生成、资料整理归档等功能,供用户完成全部短、中期水文预报等相关的工作。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方案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3ef325cc7931b765ce1579.png)
1技术方案-软件1.1项目概况1.2系统需求。
1.2.1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应基于各测站的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实现的自动化处理进入为本系统运行配置的数据库,实现对水情相关资料进行实时测报的功能,应满足不同数据源的接收方式维护,建立实时水情数据库、历史水情数据库、模型库、预报库等其它专用库,按照满足水情预报成果的制作与发布要求。
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接收处理、数据库管理、标准数据库创建。
1.2.2水文预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的开发,需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处理和洪水预报模式,坚持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原则。
建立满足水利枢纽工程运行服务的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
1.2.2.1系统功能水文预报作业系统应采用多种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型的平行运行,并可进行多方案成果的交互式分析、比较,为水库的预报调度运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运行模式可采用自动定时预报和交互式预报两种模式并举。
水文预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水情数据预处理、水雨情信息查询、预报模型(方法库)指定、作业预报计算、考虑预见期降雨的预报计算、水文预报成果交互式分析和预报精度评定。
1.2.2.2预报项目预报项目为入库流量、坝址区重要站水位;预见期包括6h、12h、24 h、48h定时过程预报和洪峰预报。
1.2.2.3运行功能要求短期作业预报运行程序,采用交互方式指定本次使用的模型程序,以方便加入新的预报方法库和在不同的预报站上进行不同的预报模型的组合。
系统具有实时校正的交互修正等综合分析功能;具有利用降雨综合分析信息,对预见期不同降雨量级水文情势变化的模拟功能。
具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检索功能。
作业预报系统还应包括成果输出、精度评定、方案参数率定等配套功能。
1.2.2.4水文预报系统集成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应将短、中期水文预报的全部功能集成到一个总平台上,并具有水雨情信息查询、报表生成、资料整理归档等功能,供用户完成全部短、中期水文预报等相关的工作。
浅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常用通信方式
![浅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常用通信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ebc7fc367ec102de3bd89d3.png)
区域治理管理观察与探讨浅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常用通信方式阳海涛桂林市市属水库管理处,广西 桂林 541002摘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hydrological data auto-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是收集、传递和处理各种水文实时数据的传感器、通讯设备和接收处理设备等组合的总称,分成遥测站、中心站和通信信道三部分。
关键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方式;信道组网水情自动测报系统(hydrological data auto-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是收集、传递和处理各种水文实时数据的传感器、通讯设备和接收处理设备等组合的总称,分成遥测站、中心站和通信信道三部分。
信道的作用是通过在遥测站和中心站之间建立通信链路,完成系统中数据的收发通信任务,达到系统对信息流程和工作方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信道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信道的设计关系到系统能否正常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应在满足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通信方式,并进行信道组网设计。
信道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包括下列内容:(1)选择的通信方式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应满足水情测报系统的数据传输时间要求,一般应满足10min内完成一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时数据收集、数据处理、转发的要求,有预报作业的应满足水文预报的相关要求。
(2)误码率应满足水文规范相应信道误码率Pe的要求。
(3)系统数据收集的月平均畅通率应达到95%以上,系统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畅通率应达到99%以上。
(4)中心站之间宜使用计算机网络通道,遥测站至中心站之间宜使用无线信道,并配置备用信道。
(5)信道的设计,应根据通信资源、信息流程、信息交换的频度和遥测站点的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选择通信信道进行通信质量检测和方案对比,确定数据传输通信方式。
二、几种常用通信方式在通信方式的选择上,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可采用超短波电台、无线传感器、GPRS通信,卫星通信,有线网络等多种方式。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结构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56b39f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b.png)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结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结构是指测量、传输、存储和处理水文数据的所有设备、软件和人员等的有机结合。
一般来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水文观测系统水文观测系统是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实时获取水文数据。
水文观测系统通常由水位站、雨量站、水质监测站等设备构成。
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实现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管理单元。
二、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快速、准确地传输水文数据。
数据传输系统通常包括无线传输系统、卫星传输系统和有线传输系统等多种传输方式。
其中,无线传输系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数据传输系统的目的在于将数据迅速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从而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是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中心,主要负责水情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建模等工作。
数据处理中心通常由数据处理服务器、分析软件和显示终端等设备构成。
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分析和处理等控制方法可以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
四、网站与APP等端口网站与APP等端口是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重要部分,它用于将水情数据转化为用户易于理解的信息形式,并通过云计算等技术进行监控、管理和预警等。
网站和APP可以通过数据授权管理、数据接口、数据共享和数据搜索等功能,方便各级水文部门、水利企业、学者研究和公众了解水情信息,提高社会公众对水情的关注度,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五、人员组成人员组成是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人员组成包括维护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和用户等。
维护人员需要通过日常巡检和维护等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人员需要负责水情数据的管控和授权,技术支持人员需要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软件问题,用户则需要通过网站或APP访问水情数据并进行查询和分析等操作。
综上所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结构是一个复杂而又多方面的领域,其包括多种设备、软件平台和人员,系统中的每个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紧密相连,其目的在于实现水情数据的自动化观测、处理和分析,并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用实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d6de17964bcf84b9d57baf.png)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用实例研究摘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水文、防汛和水库调度领域应用广泛,文章系统介绍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吉勒布拉克水库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用实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用手机GSM/GPRS/CDMA等网络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利用互联网、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实现水文信息的自动收集、传输、处理和预报,从而增长预报预见期,是有效解决江河流域及水库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发电的先进手段,是水文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它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管理的基础资料及决策依据。
1 概述位于北疆的哈巴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麓,自北向南流入,横穿哈巴河县城,流域面积6 056 km2,吉勒布拉克水库位于该河中上游,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水利灌溉的大型水库,库容为2.32 亿m3,装机规模160 MW。
河流流域面积内多为丘陵、山区,每年季节温差大,最高气温36.4 ℃,最低气温达-40 ℃。
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雨季暴雨时流量较大,洪水过程集中。
根据水库功能及现代化管理需要,结合库区实际情况,建设一套水清自动测报系统很有必要,对水库的安全运行、防洪防灾、优化机组运行发电、科学进行水情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设计方案的实现2.1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介绍水库上游流域面积大,交通不便,遥测站点距离中心站点较远,遥测站2 km 处有中国移动GSM/GPRS通信发射塔一座,但由于大山阻隔,通信条件较差。
根据这些情况,本系统遥测站点均采用GPRS通信作为信息传输主通道,中心站通过宽带互联网接收入库水位流量及降雨信息,采用点对点短信息接收作为备用通道。
在各遥测站与中心站需分别配备GSM/GPRS通信终端。
GSM/GPRS通信是中国移动通信的第二代通信方式,网络通信速率为9.6 kpbs。
2.2 系统站网的布设2.2.1 雨量站设置为掌握水库上游保塔美水文站和水库大坝周边的降水对入库流量的影响,在保塔美水文站和水库大坝各设置了一个雨量监测点。
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
![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5bd72076c66137ee0619d2.png)
水文(水资源)自动测报系统解决方案1 组网方案简述1.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概述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属于应用现代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是完成江河流域降雨量、蒸发量、河流湖泊水位、海洋潮位、流量(流速)、风向风速、水质、闸坝的闸门开度、渗压、土壤墒情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和处理应用的信息系统,属于非工程性防洪措施。
它能将某一流域或区域内的水文气象、水资源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至决策机构,以便进行洪水预报和水资源优化调度,减少水害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和水文自动测报网两部分。
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由中心站、遥测站(包括监测站)、通信系统(包括中继站)组成。
水文自动测报网是通过计算机的标准接口和各种信道,把若干个基本系统连接起来,组成进行数据交换共享的水文自动测报网络。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多用在重点防洪地区及大型水利工程上,特别是在流域性、区域性的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应用的自动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从70年代末起步,在浙江省浦阳江流域首先应用。
80年人初期为引进阶段,先后在淮河王家坝区间、长江流域汉江丹江口水库、黄河的三门峡至花园口建成进口设备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1985年以后为国产设备研制、定型阶段,有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黄河流域陆浑小区自报式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长江流域汉江的黄龙滩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
90年代后为推广应用阶段。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包括三种工作制式:自报式、查询应答式和混合式。
自报式工作制式:在遥测站设备控制下每当被测参数发生一个规定的增减量变化或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即向中心站发送所采集的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接收设备始终处于值守状态。
现在已经对传统的自报式工作制式进行了改进,使自报式工作制式有了较大发展。
改进后自报式也是双向通信方式,不是过去的纯单向工作方式。
水情测报系统
![水情测报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86b28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2.png)
水情测报系统简介水情测报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监测并报告水资源状况的系统。
它通过采集、处理和分析水文数据,并将相关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给用户,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水资源。
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资源,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尤为重要。
传统的水情测报工作常常依赖于人工采集和处理水文数据,工作效率低下且易受人为因素干扰。
而水情测报系统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功能特点实时数据采集水情测报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水文数据,如水位、水温、水质等。
采集的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中央服务器,并存储为结构化的数据。
数据处理和分析水情测报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对采集到的水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可以对数据进行时序分析、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从而得到水资源状况的综合评估和预测。
数据可视化展示水情测报系统将经过处理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用户可以通过图表、曲线和地图等形式查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比较和分析。
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不仅提高了数据的易读性,也便于用户直观地把握水资源的状况。
预警和报告生成水情测报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预警规则对实时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将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给相关人员。
系统还能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各类报告,如日报、周报和月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应用场景水情测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领域。
水库管理水情测报系统在水库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时的水位、水温等数据监测,可以及时预警洪水、地质灾害等风险。
同时,系统也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调度水库蓄水,提高水域的利用效率。
水资源评估水情测报系统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的评估和预测。
通过分析水质、水位和水温等数据,系统可以评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水质状况,为水资源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此外,系统还可以对未来的水资源状况进行模拟和预测。
水环境保护水情测报系统可以监测水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水质污染事件,帮助保护水生态环境。
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要点
![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38fc3d5901020206409c1e.png)
水文(水资源)自动测报系统解决方案1 组网方案简述1.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概述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属于应用现代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是完成江河流域降雨量、蒸发量、河流湖泊水位、海洋潮位、流量(流速)、风向风速、水质、闸坝的闸门开度、渗压、土壤墒情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和处理应用的信息系统,属于非工程性防洪措施。
它能将某一流域或区域内的水文气象、水资源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至决策机构,以便进行洪水预报和水资源优化调度,减少水害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和水文自动测报网两部分。
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由中心站、遥测站(包括监测站)、通信系统(包括中继站)组成。
水文自动测报网是通过计算机的标准接口和各种信道,把若干个基本系统连接起来,组成进行数据交换共享的水文自动测报网络。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多用在重点防洪地区及大型水利工程上,特别是在流域性、区域性的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应用的自动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从70年代末起步,在浙江省浦阳江流域首先应用。
80年人初期为引进阶段,先后在淮河王家坝区间、长江流域汉江丹江口水库、黄河的三门峡至花园口建成进口设备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1985年以后为国产设备研制、定型阶段,有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黄河流域陆浑小区自报式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长江流域汉江的黄龙滩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
90年代后为推广应用阶段。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包括三种工作制式:自报式、查询应答式和混合式。
自报式工作制式:在遥测站设备控制下每当被测参数发生一个规定的增减量变化或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即向中心站发送所采集的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接收设备始终处于值守状态。
现在已经对传统的自报式工作制式进行了改进,使自报式工作制式有了较大发展。
改进后自报式也是双向通信方式,不是过去的纯单向工作方式。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方案及常见问题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方案及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630bef77232f60ddcca1cc.png)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方案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概况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综合运用计算机、电子、通信、遥感、水文、气象等多学科技术,完成对江河、水库和流域的降雨量、水位、流量、土壤蒸发、机组发电、闸门启闭等水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预报、自动生成调度方案和发布的信息系统。
通俗的说:它是江河和水库调度的“千里眼”,是水调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决策人员合理准确的调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系统主要由水文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RTU)、数据传输信道、通信设备、应用软件、数据处理计算机和供电电源等构成。
若以信息传输方式来区分,可分为有线传输(ISDN)、微波、公用电话线(PSTN)、短波、超短波(UHF/VHF)、卫星(Inmartsa-C,Vsat)和移动短信(GSM、CDMA、GPRS)等方式。
若以其所处位置不同来区分,系统又可分为遥测站、空间站、中继站(地面站、网管中心)和中心站。
空间信道遥测站中心站图示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作流程图一、做好基础工作1、收集资料、建立档案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完整的技术资料档案。
内容包括:设备的技术说明书、各种图纸、系统的各项设计报告、系统的安装和调式报告、系统的试验和验收报告、系统运行日志、系统的月度和年度运行报告、各类报表、设备台帐、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检修记录、遥测站档案(包括遥测站所在地、代管人、安装及投运时间、测站属性、通信方式、遥测站改造和维护记录、故障情况和处理记录等)等。
2、制定运行规范要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规范应对整套系统运行、操作、管理、维护、故障检修和考核做出具体的规定,使工作人员有章可循。
3、编写运行报告根据每日记录,统计出系统的可用率、系统的畅通率,数据的正确率(与人工报数据比较)和预报精确度等。
编写系统的月度和年度运行报告,内容包括:系统通信情况、中心站运行和维护情况、中继站与遥测站的运行和维护情况、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的故障以及处理情况、数据精度分析、系统尚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等。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管理制度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6d8249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9.png)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管理和运行。
第三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指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时自动地对水文水资源情况进行监测和数据传输的系统。
第四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行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和及时传输。
第五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管理由国家和地方水利部门负责,确保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第六条对于系统的维护、运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并定期进行培训,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故障发生时,要及时报修,并保证影响范围最小化。
第八条保护系统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系统遭到破坏。
第九条具备数据备份和灾备方案,保证数据安全。
第十条对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和更新,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第二章建设第十一条建设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水利部门的相关规定,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传输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二条系统建设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第十三条硬件设备应具备防水、防尘、抗摄入、抗雷击等功能,保障设备在极端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正常工作。
第十四条软件系统必须具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的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数据传输要使用网络传输,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第十六条系统建设需符合环保要求,减少环境污染,使设备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第十七条系统建设应与国家水利部门的水情监测网相对接,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需对系统建设进行立项审批,严格遵守审核程序。
第三章运行第十九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运行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第二十条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系统操作流程,保证数据及时传输和处理。
第二十一条对于系统的运行,需要进行日常巡检和保养,确保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规程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5eaa6def61fb7360b4c655c.png)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规程目录1 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作业 (24)1.1目的 (24)1.2范围 (24)1.3职责 (24)1.4规程 (24)1.4.1 室内图上作业 (24)1.4.2 规划设计项目的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 (24)1.4.3 系统建设项目的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 (25)1.4.4 编写系统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报告 (25)2 设备安装调试 (26)2.1目的 (26)2.2范围 (26)2.3职责 (26)2.4设备安装调试规程 (26)2.4.1 准备 (26)2.4.2 安装调试 (27)2.4.3 编写并提交报告 (27)3 系统试运行 (27)3.1目的 (27)3.2范围 (27)3.3职责 (27)3.4系统试运行规程 (28)3.4.1 总则 (28)3.4.2 系统进入试运行的条件 (28)3.4.3 编制试运行大纲及实施计划 (28)3.4.4 试运行期间建设方和承建方各自的职责 (29)3.4.5 系统试运行总结报告 (29)4 系统验收文件编制 (29)4.1目的 (29)4.2范围 (29)4.3职责 (29)4.4系统验收文件编制指导书 (30)4.4.1 总则 (30)4.4.2 验收大纲 (30)4.4.3 系统设计报告 (30)4.4.4 系统土建施工报告 (30)4.4.5 现场安装及调试报告 (30)4.4.6 设备技术说明及用户手册 (30)4.4.7 系统试运行总结报告 (30)4.4.8 系统建设监理工作报告 (30)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规程1 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作业1.1 目的对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成果的质量。
1.2 范围本作业规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作业。
1.3 职责a) 项目负责人在进行野外查勘及信道测试之前,应根据项目建议书的有关内容拟定具体的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b) 进行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的工作人员,应按照行业规范的要求,做好野外站点查勘及信道测试工作。
28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DL T5051-1996】条文说明
![28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DL T5051-1996】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f6865c702d276a200292ea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条文说明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目次总则设计内容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水情预报与遥测站网通信设计数据处理总则优化调度服务化的重要组成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工程设计中进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的要一设计准则和技术要针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编制中型工程的设计参照执行据工程需要和条件适当简化测报系统的功能和降低技术要工程等枢钮工程等级划分部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直接服务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和运行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阶段设计的内容和要求需与工程设计相适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须分析论证设置测报系统的必要制测报系统行性编制测报系统总体设计实施阶段进行测报系统技施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本测报系统遥测站分布的地工程上游已建测报系统的水情测报预报信息是本系统水情预报的重要依设计中还应注意在通信方式和系统工作体制等方面与有关测报系统相互衔接协调利用已建测报系统的条件以有利于水情信息的传输和节约建设费本条规定了测报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水情自动测报技术发有的新技术尚不够成的新产品性能尚未稳定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不同工程的测报条件也各有重视调查求不切实际的技术要用经过试和鉴定合格的新选用高可靠性的定型设设计测报系统在靠的基础现经济先进的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中还要重视各部分间的适应协调以实现系统总体性能最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涉及的专业技术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有如下标准水位观测标准降水量观测规范水文测报装置遥测水位计水文测报装置遥测雨量计水文情报预报规范工业企业通信设计技术规定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以及国际无线电有关建议和报设计内容由于工程开发目标和运行特性的是每个工程都需要设置预可行性研究水利为主要开发任务其设计可行性研究结合工程实际从防洪和运行调度的需要以及综合自动化要求等方面论证设置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必要需要设置应进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水情预报方案是拟定遥测站网的依据需在拟定水情预报方案配置规划的基础定遥测站网方选择通信方式和拟定组网方结合遥测站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测报系统的建设费测报系统的规继心似系统估可行性研究水利为主要开发任务初步设计求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作全面的研究以便基本确定测报系统的功能和主要部分的设计方制投资概本阶段的水情预报方案要求利用年有代表性的水文资料进行初步编制以便落实可实现的预见期和预报合格本确定水情预报方案配置和遥测站网方为满足基本确定通信设计方案的要求当采用超短波通信方式作电波测设备配置方案包括测报系统的硬件构成和主要设备类格的设计方本阶段要求基本确定需配置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目测报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目前国内测报系统设备尚缺乏切实完整的可靠性指标和长期考核数据进行可靠性设计的条件还不成目前暂要求依据设计方案所采取的技术指标和可靠性措施结合测报系统的运行条说明测报系统的可靠测报系统的土建工程设计本阶段仅要求拟定工程项置和其基本尺本以及估算土建工程测报系统的建设费应依据工程设计概算的别按建筑工程备及安装工程费和其他费用三部分编测报系统总体设计报系统地说明测报系统的功能和各主要部分的设计方案以及建设条需附流域水系及遥测站分布组网行电波测试的系统还需附电路测试报视需要可增列水情预报方案和遥测站网设计报告等附测报系统实施阶段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部分的设计方案并完成测报系统建设所需要的施工设计当技施设计与初步设计间隔时间较况变化较设计方案的通信方式需作遥继站需作较大的调整时应先修改总体审批后再进行技施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功能本条规定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均应具有的基本对水情要素的自动采前仅有传感器较为成实现为满足尚无法自动采集的流发量等水情要素的传输和水位超过传感器采集范围时的数据及遥测站设备检修时信息传输的需要把人工置数自动传输也列为测报系统应具有的基本由于继站较分般又无人值守为掌握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提高测报系统的可靠本条规定了测报系统应具有的报警需由中心站控制遥测站运设置对设备的监控由于设置对设备的监控了设备的复杂性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工作量也将相应增加备监控功能的设置应慎有人值守的重要遥测站视需要可设置通话为避免通话影响测报系统水情数据正常传输需设置通话功能时应限制其使用条件和时备配雷及电源等设计方考虑在恶劣天气条件能实现数据采时还应考虑配置当通信部分或全部中断时依据少数重要遥测站水情信息进行预报或依据趋势性预报的应急方便不中断预报作工程防洪的要主要技术指标本条系参照水量观测装置遥测雨量及观装置考虑有利于测报系统正常运行而拟定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响应速一次全作业的时目前国内已建的超短波通信应答式工作体制的测报系统的响应速度均少于虑到测报系统遥测站较多作业时间可能及采用气象卫星或短波通信时系统传输时间也较长等情况故规定测报系统响应速度不宜超过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衡量测报系统可靠性的基本目前国内的测报系统建设时间尚短缺乏关于系统的指标的统计部分已建测报系统对单站设备较短时期的统计遥测站约继站约心站大于近部分厂家提供的继站已大于等于心也大于依据目前测报系统设备条参考有并关类似规定单站设下限为数据传输的月畅通该月内收集正确数据与应收集数据数根据部分已建超短波通信方式畅通率均大于般遥测站数据传输至中心站的月畅通率宜大于虑到重要测站的水情信息对预报作业甚为重要应有更高的传输可靠性如数据传输的月不畅通率为就可能出现持续七个多小时中断水情信息将对预报作业影响较要测站数据传输月畅通率宜大于本条对测报系统数据传输误码率的根据各种通信备和运行条件结合水情测报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目建的超短波通信测报系统及短波通信测报试验传输的误码率均已达到卫星通信和超短波道误码率虽较低但鉴于目前设备和管理维护条件仍不宜确定更低的误码率本条参照装置遥测雨量装置场地技术条测报系统设备应具有的适应环境水情预报与遥测站网水情预报方案水利水电工程常要求水情预报作出预度高的预报成于影响暴因素复杂随着预见期的增长预报合格率一般会逐为适应工程对水情预报的要求宜采用多种预报方法不同预见期方案的组合配在确定水情预报方案配置包括工程受洪水断的紧急情况下的水情预报应急方为保证编制水情预报方案依据资料的可靠性应采用审核后的成未经审核的水文资料应经复核后方能使编制水情预报方案所引用的水文资料应有足够的代表性需包括大水年和小水流域内由于水利治发等原因明显影响水文资料一致性编制水情预报方案时需作适当鉴于一般工程坝址洪水与入库洪水差异不需编制坝址的水情预报方若工程形成的水库对产汇流条件有明显制的区间水情预报方案应在工程建成据实测资料检验利用流域水文模型编制的预报方模型进行检模型结构要符合水文规数具有物理意说明模型适用的条件和对经验相关关系应进行物理成阐明适用条为说明水情预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程要求对编制的方案进行评定和检评定是引用编制方案的全部资料进验是引用未参加编制方案的预留系列进水情预报方案合格率的指标按照遥测站网布设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一般是按一个独立的系统设计故只有一个中心梯级工程及地区的总厂测报系统可在下属分厂设立分中遥测站一般包括雨量区水位站及坝下重要遥测站指控制性对水情预报精度影响较大的雨量为节约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费用和减少维护工作在满足水情预报要求的前提求精新增遥测站根据工程运行管理需要设般包括坝下站或有关干支流的控制性水文站及重要的雨量在优选遥测雨量站网时应注意平面和高程分布上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暴雨中心经常出现的地区宜有测站控为保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全运条规定了中心选址应注意的事若无法避开干扰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本条规定计宜布设在现有人工观测设施附相距较远时应作对比观测目的是为了保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一致水情数据采集遥测水位计量传感器的测量不同地的全年使的仅用于汛量程的下限应依据其运行期可能出现的最低水位现行遥测水位传感器有浮子式和声波式等浮子式水位计技术较成能较稳定设备亦较简需建水位测因淤堵等原因影响水位数据的采用于水位变幅大或河道漫滩严重的河压力式和水介式超声波水位计不需建水位测需在水下固定传感器探头不宜用于河床冲淤变化大的河超限是指洪水位超过遥测水位计量一般可采用人工观置数传输的办法实现超限为防止因故障而丢失国际标准草案传输系统第二部分系统要求的技术出本条对有人工观测的遥测站可不设置数据存储装通信设计一般要求本条是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设计的总的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一个实时收集水情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传输的媒介应能迅靠地传输迅速是指通信电路应满足整个系统响应速度的要确是指电路质量应满足误码率的要求可靠是指通信电路应满足月畅通率的要目方式除星余迹超短波通信的特点是信号传播较稳质受地形和距离的限制需设立中继站该方式较适宜于遥测站距离较继站建设及维护条件较好地区由于它具有技术较成备较简单等优以迄今为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最多是目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一种主要通信卫星通信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质量适宜于地形的水情但目前由于受卫星转发器和地面设备的限国内的应用还不多但它是大面积收集水情数据的一种较理想的通信方式是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方短波通信主要是以电离层的反射进地形距离较远的测报系统可直接需设中继站但短波通信信道是一参路质量和稳定性都较差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才能使用这影响了水情数据的传输速度在遥测站数目较多响应速度难以满足要它较适宜于地形距离较少对于规模较大种通信方式难以满足要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通信方式混合组通信组网是通信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测报系统可行性和经济要求进行不同方案比优选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中心站和中继站是数据传输的关键环现故障将导致测报系统的局部或全部瘫痪重要遥测站的数据对水情预报成果质量有较大要求对其中的关键设备如制器等设有备为保证重要遥测站数据传输的畅通率达到要时可设置备用通信电路备用通信电路一般利用已有电路或设立短波通信电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字号超短波频专用频率单工双工主台发射频率属台发射频率一般情况尽量选用以上频率在以上频率点被占用或干扰较严重选用其它频在其它频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没有规定专用频据测报系统的需要进行选用的频率应向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总体设计之前应取得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正式超短波通信自报式工作体制设备简耗靠性国内已建系统绝大部分采用自报际运行效果较以推荐自报式工测报系统的数据传输量一般不多且数据传输速率在以上备将更加复杂抗干扰的能力也将下测报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宜超过中继级数不宜超过三级是根据目前设备的可靠性状况确定按单站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级中继时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仅为数更多靠性会更目前已继级数多在三级以当采用中继级数超过三级时应充分论在中继级数较多避免噪声积累一般采用数字再生中继多组网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某一中继站的故障引起系统局部或全部应因地制必一味强求多组免中继站数和投资增大本条所规定选择中继站的三个原多年进行无线电电路运行管理的经验总本条所列通信电路设计已建测报系统设计经验所作的由于通信设备在使性能指标会有一定程度的恶时电波在传播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和多径效应的接收信号电平降低背景干扰的影响也将会引起电路信噪比下率提考虑上述因素为保证电路的可靠留有适当余余量留取过会增加测报系统的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量留取不路质量得不到保据国内已建测报系统的经参照日本建设省取的余量为重要电路大于它电路大于重要电路包括中继站至中继继站至中心站以及重要遥测站至中继站或中心站的电因超短波通信具有一定的绕射以绝大部分电路是利用其绕射实现于传播机理较复杂加之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中的近似使得理论计算和实际之间可能差别较大所以除了一些距离较通或阻挡较少的电路进行电波测在一般情况波测试是进行路径损耗和干扰测试在电路较路余量较小时还应进行误码率和信号衰落情况测通信频率的配行本条规定时应注意节约频率资源特别是系统较继站数目较多量利用地物的特点减少各现频率再卫星通信目前国内测报系统可以利用极轨卫星的时间及次数较已建的水情数据收集系统的情况天中只能收到次数据所以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用同步气象卫星或同步通信卫星转在选定通信设施位置时应注意周围地形的影响避免在卫星更换时周围地形对天线波束的阻卫星数据收集平台和接收站的天线方向性直接关系到主辐射轴以外的全向辐射功率和从旁瓣接收到的功率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和频率资与相邻卫星的相互要对天线方向性进行国际无线电告对天线方向性作了本条的对所产生的干扰功在建议中做了如下设计时可参照执长期干扰任何十分钟平均干扰功任何月份大于间不超过解调器输入端总噪声功率的即引起的误码率不超过短期干扰在任何月份大于间内干扰功率引起的一分钟平均误码率不超过任何月份大于间功率引起的一秒钟平均误码率不超过短波通信大量测试结果表用差错控制的短波自然信道的误码率仅在量能满足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要采取差错控制等技术措施来改善短波通信电路质应答式工作体制可采用向前反控制措而自报式只能采用措对于信道质量较差的短波信有两种差错控制措施的结能有效地提高短波信道的畅通率并减少误码以推荐应答式工本条中有关绍的方法或中推荐的计算机程序为节约无线电频率资源并尽可能地减少各用户间的干扰无线电行政大会编制电规中规定了频率率小于或等于边带电台的频率容限为议中依据现在的技水平将允许频率偏差定鉴于测报系统的短波电台一般无人允许频率偏差定除了增大发射机的发射功高天线增益外采用本条规定推荐的技术措改善信道质抗干扰调制解调技术可提高抗干扰性能减少因多径传输引起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技术可使信道误码率改善个数量级分集技术是抗衰落的有效措施自动换频或自适应选频可提高接收端的信噪高电路可通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设计主要是根据工程运用及水情预报作业的要求确定算机系统软硬件配置方流程以及研制基本的应用软根据国内测报系统的实践本条规定了数据处理的基本功能和根据需要可增加为满足测报系统响应速度较高的要求须由如尚需收集水情电报其接收和译电一般也宜实现自动化作为充分利用水情预报人员的经作业宜采用人机对话预报人员控制软件运行分析确定预报成条文中的心调度室及主管防汛和水库调度的上级根据国内已建测报系统的经验和现有微型计算机的性提高测报系统的可靠性和更好地发挥主机的作议采用由前置机加主机的设备配鉴于目前微型计算机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已能满足一般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水情数据处理的需微型机具有对环境要求行和维护较容易等优议选用微型机作前置机宜选用可靠性耗较小的机存容量应能存贮以上主计算机的存贮容应满足水情数据的存件运行的需要外还应留有足够的冗余满足历史数据积累和应用软件扩充等的需为实现数据处理的高可靠易发生故障的关键设备应有必要的备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配满足测报系统数据处理运用的要有兼容靠性和易维护重视软件及数据文件的安全测报系统的软件配置应完操作系统须与编程软库管理软件和应用程序兼容要求便于汉字的输示和为了实现对遥测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和扩充应用软件的需要宜配置数据库管理软级编程字表格和图形编辑等软为确保测报系统各类软件和数据文件的安全须配置检查和清除病毒的软软软件和数据文件均应有备随着测报系统基本资料和预报经验的不断要完善和修改水情预报方充有关因此在设计应用软件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程序并预留接电源电源质量的好仅影响测报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会降低用电设备的电源必须满足用电设备在供电电压等变波电压和容量等方面的要设计时应注意设备的配置和接线方式使设计的系统能长期稳定可靠工便于运行维护管本条是根据目前国内外遥测站和中继站定型设备的供电要求确定也可根据所选用设备的供电要用其他电压等级如因不同的设备对电压波动范围和纹波电压的要求且对基础电源和二次电源的要求应根据具体设备的要若交流电源不能满足本条规定的要配置调压器或稳压鉴于遥测站和中继站多处于偏僻地区无交流电源或交流电源的质量可靠性较差且交流供电易遭雷制定本条设备选型注意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和蓄电池的质当交流电源质量好且可靠性地日照时数少且日照强度弱可采用交流整流并对蓄电池浮充供电的方式但应注意加强防雷接地措不停电供电方式为交流不停电或直流不停电两种根据所选用设备的供电要求以及电源系统的配置情况进中心站的通信设备一般采用直流不停电供电置机和主计算机一般采用交流不停电供电鉴于测报系统各站点分布较分散一般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工作难以进行可能导致蓄电池的有效容量测报系统的正常运行故本条推荐采用免维护蓄电过电压保护和接地为保护测报系统的正常运雷对测报系统的影响本条规定必须设置避雷装装置和接地装为消除各种接地网之间的电位差故采用联合接地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均应从接地总汇线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集线上止通过布线引入机房的随本条规定的接地电阻参照日雨量水位遥测系统规划指有关规定以及国内已建水情测报系统选取接地电阻值经验确定当土壤电阻率阻值难以满足本规定要求采取向外延伸接地土壤电阻理电极以及外引等均衡接地法目前已在不少超短波通信组网的遥测站和中继站中采行情况较好超短波通信组网的遥测站和中继站可采用均衡接地筒式结备处于浮空接地工不设置本条规定是为了消除直击雷的危害以确保用电设备的安本条规定是为了消除过电压通过进入机房的入设成设备损土建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土建设了给测报系统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坏境以便于实现整个运行安护方便本条所列的土建工程项目是参照国内已建测报系统主要土建项目拟定测报系统差异可能较大根据本系统设备对土建工程的要求和当地条土建工程项本条规定土建工程设计应在满足测报系统设备正常运用要求的前提下对已建的房屋或其他设施尽量加以达到节省投资测井水位观有下列规定测井不应干扰水流的流井截面可建成圆形或椭圆井壁必须垂底应低于设计最低水位井口应高于设计最高水位测井井底及进水管应设防淤设式进水管可在入水口建筑测井及进水管应定期清除多沙河井应设在经常流水处并在测井下部上下游两侧开防淤对流测井可用金混凝或其他适宜的材料测井截面应能容纳浮子随水位自由升降浮子与井壁应有间水位滞后不宜超过井内外含沙量差异引起的水位差不宜超过应使测井具有一定的削弱波浪的性遥测站和中继站一般无人使设备安全运行修建的站房应坚有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