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雄主任医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兼证举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酸辛,放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中葶苈子 辛苦寒,开肺气,清热利水。唯恐药猛而伤正气,故配以大枣甘温 安中并缓和药性,全方以泻肺行水治里饮为主。原文“咳而脉沉 者,泽漆汤主之”。沉脉主里、主水,如咳而脉沉者,说明水饮停于 胸肺。《脉经・卷二》云“寸口脉沉,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方 中泽漆泻水逐饮为主药;紫菀清热祛湿,治咳喘;桂枝、生姜、半 夏、白前温阳化饮,止咳平喘;人参、甘草健脾益气,扶助正气。饮 邪内结,阳气郁久可化热,故用黄芩苦寒以清泻肺热。郭师临床 联用两方治疗癌性胸水、以达泻肺利水、消饮止咳之目的。使其 祛邪而不伤正。标本并治。 韦某。女性,69岁,2008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发现右肺 癌2月。进行性咳嗽、气促1月。2月前体检x线、CT发现右上 肺占位、右胸腔积液,其家属考虑年事已高,未做放化疗。1月前 因咳嗽气促在当地医院行胸腔穿刺抽液一次约400mL,胸水病 检发现癌细胞,未明确细胞类型。抽液后症状有减轻,数日后咳 嗽气促明显加重,以致夜间不能平卧。症见面色萎黄,气促貌,喉 中有痰,咯白色泡沫痰,纳差,眠差,舌淡苔白腻,脉沉弦。证属饮 停胸胁,肺气不宣。治宜逐水祛饮,降气化痰。予葶苈大枣汤合泽 漆汤加减:泽漆159,紫菀209,黄芩159,人参109,甘草59,葶苈 子309,大枣109,桂枝109,生姜69,法半夏159,白前159,陈皮 lOg,茯苓159,紫苏子159,杏仁109,甘遂29(后下)。7剂,每日1 剂。l周后复诊,诉气促、咳嗽有减轻。上方减葶苈子为259,加白 芥子69,续服15剂,期间胸腔抽液1次,以后未再抽液,一直在 门诊口服中药,至今患者仍健在。
3
当归芍药汤治疗盆腔肿瘤术后疼痛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
泻、川芎组成…。原文“妇女怀妊,腹中痔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女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汤主之”。方中重用芍药养血和营, 柔肝缓急止痛;当归、川芎养血和血调肝,与芍药相合,养肝血、 疏肝气、行血滞。又重用泽泻以利小便。导湿下行,辅以白术、茯 苓健脾益气。补水制土,与泽泻共同健脾除湿。本方养血调肝与 健脾利湿并用,补中寓行,补而不滞。用之可使肝血足而气条达, 脾运健而湿浊除,后世称其为调和肝脾的祖方。正如《方函口诀》 云“此方主治妇人腹中痛而兼和血利水之效”。郭师不拘泥于妊 娠腹痛,常用于盆腔肿瘤术后疼痛,包括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 大肠癌,不论其痛为腹中拘急,还是绵绵而痛,或腹中绞痛,只要 确定其病机为肝脾失调,气郁血滞湿阻均可使用。 黄某,女性,37岁,个体户,2006年4月25日初诊。因阴道 不规则出血3月余在当地医院宫颈涂片提示宫颈低分化鳞癌, 并行盆腔清扫术+大网膜松解术,术后诊断为官颈低分化鳞癌 Ⅱb期,术后1月在省肿瘤医院行化疗(紫杉醇+卡铂)4次,同 时局部调强放射治疗(IMRT)25次,出院后患者自觉下腹疼痛, 有时隐痛,时绞痛,时坠胀疼痛,大便时干时稀,恶心,纳差、眠 差,口服止痛药和抗菌药物(名称不详)无效.而来院就诊。症见 面色晦暗,神疲乏力,口苦,舌黯红,苔白腻微黄.脉滑数。证属肝 郁血滞,脾虚湿阻。治宜养血调肝,健脾利湿。予当归芍药散合四 逆散加减:当归109,白芍309,川芎lOg,泽泻159,白术159,茯 苓159,柴胡lOg。枳实69,陈皮69,士鳖虫109,香附109,黄芪 309,西洋参59,莪术log。5剂,每日l剂。1周后复诊,腹部疼痛 明显减轻,下坠感消失,饮食稍差。上方加砂仁109(后下),续服 5剂。诸症消失,目前间断在门诊服中药治疗。
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12月第19卷第12期
JETCM.Dec.2010,V01.19,No.12
・2085・
・名医精粹・
郭志雄主任医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兼证举隅
向生霞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45X(2010)12—2085—03
【关键词】肿瘤兼证经方郭志雄经验 郭志雄主任医师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四川省名 中医、全国第3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 肿瘤防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专研经方数十载,颇有造诣, 提出“大霸微补,和血调气,扶正抗癌”治疗肿瘤的思路,具体应 用于各种肿瘤及兼证,包括手术前后调理、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 及带瘤生存、姑息治疗.融会贯通,精于辨证施治.结合辨病治疗, 在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稳定瘤体、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郭师,获益良多。兹举例如下。
4
气,增津液,共奏甘润养阴,缓急宁神。郭师在临床上联用两方治 疗肿瘤患者失眠.悲观,焦虑,烦躁不安,易怒,频作欠伸,神疲乏 力等症,多用于女性,但男子也可用。正如《类聚方广义》云“孀妇 室女,平素抑郁无聊,夜夜不眠等人,多发此证,发则恶寒发热, 战栗错语,心神恍惚,居不安席,酸泣不已,服此方立效”。两方均 属甘润之品,能“滋脏气而止其燥”。 游某,女性。45岁,公务员,2006年9月16日初诊。主诉:右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后8月。焦虑、眠差2月余。8月前患者 因右乳包块就诊,经针吸活检发现癌细胞,并行右乳腺癌根治 术,术后诊断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2N2M0,ⅢA期),术后予 多西他赛+表阿霉素化疗6周期,局部淋巴结IMRT25次,随后 一直予三苯氧胺口服。2月前患者出现失眠,易烦躁,悲观,焦 虑,易怒,情绪易激动,时悲伤欲哭,对生活无信心,西医诊断为 焦虑症,予抗抑郁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为求中医治疗来院 就诊。症见:神疲乏力,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黯,苔薄白,脉 弦涩。证属肝郁血瘀,心神不宁。治予疏肝活血,养心安神。方选 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血府逐瘀汤加减:百合209,生地黄 159,黄芪309,西洋参109,浮小麦309,大枣59,桃仁109,红花 lOg,当归109,川芎log,柴胡lOg,枳壳159,牛膝109,甘草109, 酸枣仁309。7剂,每日l剂。1周后复诊,诉睡眠有好转,自觉烦 躁感有减轻,饮食尚差。上方加黄连39健胃,再服10剂,上述诸 症均消失,患者重树生活信心,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积极抗肿瘤 治疗,目前仍在门诊随访中。
2
旋覆代赭汤治疗肿瘤并发呕吐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
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全方由旋覆花、 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大枣、甘草组成。重镇降逆;半夏、生姜辛 温而散,涤痰散饮,开心下之痞结;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补脾 胃之虚。诸药配合,除痰下气而消痞除噫。郭师在临床常用于肿 瘤并发恶心、呕吐涎沫、善嗳气等,特别是肿瘤放化疗后所致,凡 属脾胃气伤,邪气内陷,升降失常,中焦气机痞塞均可应用此方 加减。正如楼全善所谓:“病解后,心中痞鞭,噫气,若不下利者, 此条旋覆代赭石汤也;若下利者,前条生姜泻心汤也”。 刘某,女性,58岁,2007年6月24日初诊。主诉:发现右肺 癌1月,频繁恶心呕吐l周。1月前患者因胸痛经CT、纤支镜检 确诊为右中心性肺癌(中分化腺癌)T3N2M0,Ⅲa期。l周前在省 肿瘤医院予TC方案(紫杉醇210rag+卡铂400rag)化疗1次,患 者即出现恶心呕吐。暖气,厌油,121苦,神疲乏力,纳差,眠差,先
S
小柴胡汤治疗肿瘤并发发热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
枣、甘草组成12—1。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 柴胡汤主之”,“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呕而发热者,小 柴胡汤主之”。本方为和解少阳之主方。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 散,疏邪透表,故为君药。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故为臣药,配 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为 佐药,为助君臣药攻邪之用。人参、甘草为佐,生姜、大枣为使,益 胃气,生津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而防邪入。如此 配合,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上 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谶然汗出而解”((Oi寒论》)。或 治不如法,小柴胡汤证仍在者,服小柴胡汤后,“必蒸蒸而振,却 发热汗出而解”。郭师用本方治疗肿瘤并发发热,病机属邪郁少 阳,枢机不利,适应证不一定是典型的柴胡证: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正如“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 证便是。不必悉具”。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病证转化,只要 出现一二个小柴胡汤证之主症,便可以使用本方,或加减、化裁, 皆能取得显著疗效。 张某,男性,40岁,2009年2月23日初诊。主诉:发现鼻咽 癌6月余,发热1月余。6月前患者因右颈部包块在省肿瘤医院 针吸活检提示转移性鳞癌,后经CT、MRI确诊鼻咽癌T3N2MOIV A期,随后行11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4周期(第2周期后 疗效评价为PR)。同步行放疗共60GY,复查MRI及鼻咽镜检提 示病灶消失。1月来患者出现时寒时热,口干口苦,心悸心烦,纳 差,食入欲呕,每日体温最高达39'E,多见于38.0。38.50C,查 血常规提示Ⅱ度骨髓抑制,在当地医院予西医抗感染,升白细胞 及中药治疗效果差,而来院求诊。症见形体消瘦,面色黧黑,神疲
后予格拉司琼、胃复安、吗丁啉等治疗无效,患者呕吐频繁,无法 进食,其家属诉求中医治疗。症见:背人诊室,面色苍白.神疲乏 力,声低懒言,频繁干呕,偶见吐出黄绿色及涎沫样液体,舌淡 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涩细数。证属脾胃气伤,中焦痞塞。治 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予旋覆代赭石汤合平胃散加减:旋覆花 109(包煎),西洋参109,生姜59,代赭石159(先下),法半夏159。 大枣109,甘草59,苍术159,陈皮109,厚朴159,砂仁109(后 下),白蔻仁lOg(后下),茯苓159。4剂,每日1剂,同时予西医补 液对症治疗。4日后复诊,扶入诊室,诉呕吐次数明显减少,能进 流质饮食,仍厌油,口苦,腹胀。上方加黄连59,桂枝109,吴茱萸 59,续服7剂,呕吐停止,饮食基本恢复,能顺利进行下一周期化 疗。
6
乌梅丸治疗肿瘤并发腹泻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
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臧厥,非蜕厥也。蜕厥者,其人当吐 就,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鱿上如其膈,故烦,须臾复 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蜕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蜕。蜕厥者,乌梅 丸主之。又主久利”。全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 黄柏、桂枝、人参、蜀椒组成。本方重用乌梅之酸.配伍蜀椒、桂 枝、附子、干姜、细辛之辛与黄连、黄柏之苦,且佐当归、人参以养 血益气,祛邪而不伤正。扶正有助于祛邪,酸苦辛同用,被后世奉 为治蛔祖方。郭师临证常用于肿瘤并发腹泻,符合仲景于乌梅方 后已有“又主久利”的记载。柯韵伯指出“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 符,下之利不止,与又主久利句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 蛔厥之剂”。后世《医宗金鉴》、章虚谷等皆强调此方为厥阴正治 之主方,符合本方的组方精神与临床实际的。本方重用乌梅,既 能滋肝,又能泄肝,酸与甘合则滋阴,酸与苦合则泄热,另一方面 辛与甘合,能够温阳,辛与苦合,又能通降,所以酸甘辛苦复发, 刚柔并用,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用于厥阴病阴阳 两伤,凡病机属胃热肠寒、正气虚弱之久利、久泻,使用本方,可 获良效。 刘某,男性,62岁,2008年9月20日初诊。主诉:食道癌根 治术后2月,腹泻1月余。2月前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经胃镜 检诊断为食道中段低分化鳞癌,并行食道癌根治术,术后分期为 'r2NOMORa期,未行放化疗。1月前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痛则泻, 泻后痛减,一日少则5~6次,多达10余次,先呈稀便,渐呈水样 便,在外院先后口服西药泻立停,思密达、易蒙停及中药葛根芩 连汤、参苓白术散、四神汤加减等均无效,为求中医治疗就诊。症 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口苦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腻, 脉弦数。证属胃热肠寒,肝脾不调。治宜调和肝脾,扶正止泻。予 乌梅丸合痛泻药方加减:乌梅209,细辛69,干姜69,黄连109,附 子lOg(先下)。当归lOg,黄柏109,桂枝109,西洋参lOg,蜀椒 109,陈皮129。白芍309,白术109,防风159,车前子159。5剂,每 日1剂。5d后复诊,诉腹痛减轻,腹泻次数减少,每日最多4—5 次,常有成形大便。上方加黄芪309,减车前子,续服15剂,腹泻 腹泻消失,目前仍在门诊间断服中药抗肿瘤治疗。
葶苈大枣汤合泽漆汤治疗癌性胸水 两方均出自《金匮要略》,原文“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
肺汤主之”,“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610041)
万方数据
・2086・
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12月第19卷第12期
JETCM:坠生!壁!!!!丛!!!塑!:j!
酸辛,放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中葶苈子 辛苦寒,开肺气,清热利水。唯恐药猛而伤正气,故配以大枣甘温 安中并缓和药性,全方以泻肺行水治里饮为主。原文“咳而脉沉 者,泽漆汤主之”。沉脉主里、主水,如咳而脉沉者,说明水饮停于 胸肺。《脉经・卷二》云“寸口脉沉,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方 中泽漆泻水逐饮为主药;紫菀清热祛湿,治咳喘;桂枝、生姜、半 夏、白前温阳化饮,止咳平喘;人参、甘草健脾益气,扶助正气。饮 邪内结,阳气郁久可化热,故用黄芩苦寒以清泻肺热。郭师临床 联用两方治疗癌性胸水、以达泻肺利水、消饮止咳之目的。使其 祛邪而不伤正。标本并治。 韦某。女性,69岁,2008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发现右肺 癌2月。进行性咳嗽、气促1月。2月前体检x线、CT发现右上 肺占位、右胸腔积液,其家属考虑年事已高,未做放化疗。1月前 因咳嗽气促在当地医院行胸腔穿刺抽液一次约400mL,胸水病 检发现癌细胞,未明确细胞类型。抽液后症状有减轻,数日后咳 嗽气促明显加重,以致夜间不能平卧。症见面色萎黄,气促貌,喉 中有痰,咯白色泡沫痰,纳差,眠差,舌淡苔白腻,脉沉弦。证属饮 停胸胁,肺气不宣。治宜逐水祛饮,降气化痰。予葶苈大枣汤合泽 漆汤加减:泽漆159,紫菀209,黄芩159,人参109,甘草59,葶苈 子309,大枣109,桂枝109,生姜69,法半夏159,白前159,陈皮 lOg,茯苓159,紫苏子159,杏仁109,甘遂29(后下)。7剂,每日1 剂。l周后复诊,诉气促、咳嗽有减轻。上方减葶苈子为259,加白 芥子69,续服15剂,期间胸腔抽液1次,以后未再抽液,一直在 门诊口服中药,至今患者仍健在。
3
当归芍药汤治疗盆腔肿瘤术后疼痛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
泻、川芎组成…。原文“妇女怀妊,腹中痔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女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汤主之”。方中重用芍药养血和营, 柔肝缓急止痛;当归、川芎养血和血调肝,与芍药相合,养肝血、 疏肝气、行血滞。又重用泽泻以利小便。导湿下行,辅以白术、茯 苓健脾益气。补水制土,与泽泻共同健脾除湿。本方养血调肝与 健脾利湿并用,补中寓行,补而不滞。用之可使肝血足而气条达, 脾运健而湿浊除,后世称其为调和肝脾的祖方。正如《方函口诀》 云“此方主治妇人腹中痛而兼和血利水之效”。郭师不拘泥于妊 娠腹痛,常用于盆腔肿瘤术后疼痛,包括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 大肠癌,不论其痛为腹中拘急,还是绵绵而痛,或腹中绞痛,只要 确定其病机为肝脾失调,气郁血滞湿阻均可使用。 黄某,女性,37岁,个体户,2006年4月25日初诊。因阴道 不规则出血3月余在当地医院宫颈涂片提示宫颈低分化鳞癌, 并行盆腔清扫术+大网膜松解术,术后诊断为官颈低分化鳞癌 Ⅱb期,术后1月在省肿瘤医院行化疗(紫杉醇+卡铂)4次,同 时局部调强放射治疗(IMRT)25次,出院后患者自觉下腹疼痛, 有时隐痛,时绞痛,时坠胀疼痛,大便时干时稀,恶心,纳差、眠 差,口服止痛药和抗菌药物(名称不详)无效.而来院就诊。症见 面色晦暗,神疲乏力,口苦,舌黯红,苔白腻微黄.脉滑数。证属肝 郁血滞,脾虚湿阻。治宜养血调肝,健脾利湿。予当归芍药散合四 逆散加减:当归109,白芍309,川芎lOg,泽泻159,白术159,茯 苓159,柴胡lOg。枳实69,陈皮69,士鳖虫109,香附109,黄芪 309,西洋参59,莪术log。5剂,每日l剂。1周后复诊,腹部疼痛 明显减轻,下坠感消失,饮食稍差。上方加砂仁109(后下),续服 5剂。诸症消失,目前间断在门诊服中药治疗。
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12月第19卷第12期
JETCM.Dec.2010,V01.19,No.12
・2085・
・名医精粹・
郭志雄主任医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兼证举隅
向生霞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45X(2010)12—2085—03
【关键词】肿瘤兼证经方郭志雄经验 郭志雄主任医师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四川省名 中医、全国第3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 肿瘤防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专研经方数十载,颇有造诣, 提出“大霸微补,和血调气,扶正抗癌”治疗肿瘤的思路,具体应 用于各种肿瘤及兼证,包括手术前后调理、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 及带瘤生存、姑息治疗.融会贯通,精于辨证施治.结合辨病治疗, 在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稳定瘤体、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郭师,获益良多。兹举例如下。
4
气,增津液,共奏甘润养阴,缓急宁神。郭师在临床上联用两方治 疗肿瘤患者失眠.悲观,焦虑,烦躁不安,易怒,频作欠伸,神疲乏 力等症,多用于女性,但男子也可用。正如《类聚方广义》云“孀妇 室女,平素抑郁无聊,夜夜不眠等人,多发此证,发则恶寒发热, 战栗错语,心神恍惚,居不安席,酸泣不已,服此方立效”。两方均 属甘润之品,能“滋脏气而止其燥”。 游某,女性。45岁,公务员,2006年9月16日初诊。主诉:右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后8月。焦虑、眠差2月余。8月前患者 因右乳包块就诊,经针吸活检发现癌细胞,并行右乳腺癌根治 术,术后诊断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2N2M0,ⅢA期),术后予 多西他赛+表阿霉素化疗6周期,局部淋巴结IMRT25次,随后 一直予三苯氧胺口服。2月前患者出现失眠,易烦躁,悲观,焦 虑,易怒,情绪易激动,时悲伤欲哭,对生活无信心,西医诊断为 焦虑症,予抗抑郁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为求中医治疗来院 就诊。症见:神疲乏力,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黯,苔薄白,脉 弦涩。证属肝郁血瘀,心神不宁。治予疏肝活血,养心安神。方选 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血府逐瘀汤加减:百合209,生地黄 159,黄芪309,西洋参109,浮小麦309,大枣59,桃仁109,红花 lOg,当归109,川芎log,柴胡lOg,枳壳159,牛膝109,甘草109, 酸枣仁309。7剂,每日l剂。1周后复诊,诉睡眠有好转,自觉烦 躁感有减轻,饮食尚差。上方加黄连39健胃,再服10剂,上述诸 症均消失,患者重树生活信心,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积极抗肿瘤 治疗,目前仍在门诊随访中。
2
旋覆代赭汤治疗肿瘤并发呕吐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
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全方由旋覆花、 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大枣、甘草组成。重镇降逆;半夏、生姜辛 温而散,涤痰散饮,开心下之痞结;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补脾 胃之虚。诸药配合,除痰下气而消痞除噫。郭师在临床常用于肿 瘤并发恶心、呕吐涎沫、善嗳气等,特别是肿瘤放化疗后所致,凡 属脾胃气伤,邪气内陷,升降失常,中焦气机痞塞均可应用此方 加减。正如楼全善所谓:“病解后,心中痞鞭,噫气,若不下利者, 此条旋覆代赭石汤也;若下利者,前条生姜泻心汤也”。 刘某,女性,58岁,2007年6月24日初诊。主诉:发现右肺 癌1月,频繁恶心呕吐l周。1月前患者因胸痛经CT、纤支镜检 确诊为右中心性肺癌(中分化腺癌)T3N2M0,Ⅲa期。l周前在省 肿瘤医院予TC方案(紫杉醇210rag+卡铂400rag)化疗1次,患 者即出现恶心呕吐。暖气,厌油,121苦,神疲乏力,纳差,眠差,先
S
小柴胡汤治疗肿瘤并发发热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
枣、甘草组成12—1。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 柴胡汤主之”,“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呕而发热者,小 柴胡汤主之”。本方为和解少阳之主方。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 散,疏邪透表,故为君药。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故为臣药,配 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为 佐药,为助君臣药攻邪之用。人参、甘草为佐,生姜、大枣为使,益 胃气,生津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而防邪入。如此 配合,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上 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谶然汗出而解”((Oi寒论》)。或 治不如法,小柴胡汤证仍在者,服小柴胡汤后,“必蒸蒸而振,却 发热汗出而解”。郭师用本方治疗肿瘤并发发热,病机属邪郁少 阳,枢机不利,适应证不一定是典型的柴胡证: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正如“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 证便是。不必悉具”。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病证转化,只要 出现一二个小柴胡汤证之主症,便可以使用本方,或加减、化裁, 皆能取得显著疗效。 张某,男性,40岁,2009年2月23日初诊。主诉:发现鼻咽 癌6月余,发热1月余。6月前患者因右颈部包块在省肿瘤医院 针吸活检提示转移性鳞癌,后经CT、MRI确诊鼻咽癌T3N2MOIV A期,随后行11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4周期(第2周期后 疗效评价为PR)。同步行放疗共60GY,复查MRI及鼻咽镜检提 示病灶消失。1月来患者出现时寒时热,口干口苦,心悸心烦,纳 差,食入欲呕,每日体温最高达39'E,多见于38.0。38.50C,查 血常规提示Ⅱ度骨髓抑制,在当地医院予西医抗感染,升白细胞 及中药治疗效果差,而来院求诊。症见形体消瘦,面色黧黑,神疲
后予格拉司琼、胃复安、吗丁啉等治疗无效,患者呕吐频繁,无法 进食,其家属诉求中医治疗。症见:背人诊室,面色苍白.神疲乏 力,声低懒言,频繁干呕,偶见吐出黄绿色及涎沫样液体,舌淡 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涩细数。证属脾胃气伤,中焦痞塞。治 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予旋覆代赭石汤合平胃散加减:旋覆花 109(包煎),西洋参109,生姜59,代赭石159(先下),法半夏159。 大枣109,甘草59,苍术159,陈皮109,厚朴159,砂仁109(后 下),白蔻仁lOg(后下),茯苓159。4剂,每日1剂,同时予西医补 液对症治疗。4日后复诊,扶入诊室,诉呕吐次数明显减少,能进 流质饮食,仍厌油,口苦,腹胀。上方加黄连59,桂枝109,吴茱萸 59,续服7剂,呕吐停止,饮食基本恢复,能顺利进行下一周期化 疗。
6
乌梅丸治疗肿瘤并发腹泻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
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臧厥,非蜕厥也。蜕厥者,其人当吐 就,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鱿上如其膈,故烦,须臾复 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蜕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蜕。蜕厥者,乌梅 丸主之。又主久利”。全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 黄柏、桂枝、人参、蜀椒组成。本方重用乌梅之酸.配伍蜀椒、桂 枝、附子、干姜、细辛之辛与黄连、黄柏之苦,且佐当归、人参以养 血益气,祛邪而不伤正。扶正有助于祛邪,酸苦辛同用,被后世奉 为治蛔祖方。郭师临证常用于肿瘤并发腹泻,符合仲景于乌梅方 后已有“又主久利”的记载。柯韵伯指出“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 符,下之利不止,与又主久利句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 蛔厥之剂”。后世《医宗金鉴》、章虚谷等皆强调此方为厥阴正治 之主方,符合本方的组方精神与临床实际的。本方重用乌梅,既 能滋肝,又能泄肝,酸与甘合则滋阴,酸与苦合则泄热,另一方面 辛与甘合,能够温阳,辛与苦合,又能通降,所以酸甘辛苦复发, 刚柔并用,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用于厥阴病阴阳 两伤,凡病机属胃热肠寒、正气虚弱之久利、久泻,使用本方,可 获良效。 刘某,男性,62岁,2008年9月20日初诊。主诉:食道癌根 治术后2月,腹泻1月余。2月前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经胃镜 检诊断为食道中段低分化鳞癌,并行食道癌根治术,术后分期为 'r2NOMORa期,未行放化疗。1月前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痛则泻, 泻后痛减,一日少则5~6次,多达10余次,先呈稀便,渐呈水样 便,在外院先后口服西药泻立停,思密达、易蒙停及中药葛根芩 连汤、参苓白术散、四神汤加减等均无效,为求中医治疗就诊。症 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口苦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腻, 脉弦数。证属胃热肠寒,肝脾不调。治宜调和肝脾,扶正止泻。予 乌梅丸合痛泻药方加减:乌梅209,细辛69,干姜69,黄连109,附 子lOg(先下)。当归lOg,黄柏109,桂枝109,西洋参lOg,蜀椒 109,陈皮129。白芍309,白术109,防风159,车前子159。5剂,每 日1剂。5d后复诊,诉腹痛减轻,腹泻次数减少,每日最多4—5 次,常有成形大便。上方加黄芪309,减车前子,续服15剂,腹泻 腹泻消失,目前仍在门诊间断服中药抗肿瘤治疗。
葶苈大枣汤合泽漆汤治疗癌性胸水 两方均出自《金匮要略》,原文“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
肺汤主之”,“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610041)
万方数据
・2086・
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12月第19卷第12期
JETCM:坠生!壁!!!!丛!!!塑!: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