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9月宁夏社会科学No.5.Sep.2011第5期(总第168期)S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Gen.No.168产业结构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胡坚1,张唯实2
(1.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甘肃兰州730020;2.兰州商学院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环境、贸易争端、可持续发展、消费支出比例过低等问题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为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简要分析,认为我国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想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我国能够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开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292(2011)05-0040-03
一、引言
当经济发展到比较发达的水平时,工业部门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而服务业则逐步成为经济的主体部门。产业结构变迁的核心因素是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效率不同,这不但会导致产业部门之间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而且会导致区域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本文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寻找出能够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趋同的战略。
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78年以后的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划分和数据均取用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09)》上的产业划分数据。GDP为国内生产总值,FIR、SEC、IND和THI分别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值,单位为亿元。
通过单位根检验(检验过程略),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说明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分析GDP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时间序列LNGDP和LNFIR、LNSEC和LNTHI估计协整方程如下:
LNGDP=1.2696+0.1238LNFIR+0.4921LNSEC+0.3752LNTHI
(2.63283.27193.96536.2532)
Adjusted R-squared0.9826;Durbin-Watson stat1.8233
收稿日期:2011-06-30
作者简介:胡坚(1968-),男,新疆阿克苏人,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张唯实(1973-),男,甘肃陇南人,兰州商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
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
—
04
根据回归方程,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但是,从产业演进的角度看,在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变动的明显标志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服务业的产业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型、粗放型产业向高加工、集约型产业转变,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流动,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加工程度向深度发展。伴随工业的深化与高加工度化,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科研、技术开发投入将会逐步增加,中介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未来发展看,集团化、集群化和网络化将成为我国地区企业组织的发展趋势。我国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断深化,我国地区将更突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加工度产业等知识型、高效节能型产业的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竞争与合作、服务与生产、加工与原料等分工与协作关系,在提升自身产业水平的同时,增强我国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经济结构变化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在经济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和经济各部门的产值比重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劳动力不断地从农业部门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同时农业占国民经济的产值比重不断减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产值比重不断增加。这种反映经济结构变化的现象被称为Kuznets事实。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05年日本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部GDP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69.7%,提升幅度超过了1995 2000年期间GDP 的年增幅;二是第一产业的比重继续下降,下降幅度有所缩小,在全部GDP中的份额已经降低到1.5%;三是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有所加快,以科技和资本为核心的服务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为70%,而且,第三产业的发展还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有很好的基础,因而发展第三产业游刃有余。没有足够的物质财富,第三产业是无根之树。而发展中国家没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国民生产总值很高,但人均很低,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经济还不完善,生活还不富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是历史进程的必然。
三、产业结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GDP中,占GDP比重第一位的是第二产业,第二位的是第三产业,第三位的是第一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我国的工业不算发达,但相对于农业和第三产业,我国工业的产值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这也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是一致的。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第二产业由于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的限制,竞争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相当弱。由于初始禀赋和地理环境不同,我国想要在第二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还是相当困难的。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第一产业生产率不高,我国要想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最大的希望就是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带动区域内经济增长,带来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改变,从生产功能向服务功能、消费功能转化,从生产基地向总部基地、研发基地、市场基地转化,从生产、经济中心向文化、教育、娱乐、商业、金融、旅游、市场等具有综合性功能的中心转化。当区际经济自由度取某一特定区间值时,产业结构的空间模式存在多重和长期稳定均衡,进而出现不同产业分布模式相互叠加的情况,当出现这种叠加区时,如何选择发展路径主要取决于第三产业转化的机制设计,合理的第三产业转化机制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我国第三产业转化的内在机制的变化将把原有的经济系统推向另一种更优的经济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我国可以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通过发展第三产业,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欧洲的瑞士、卢森堡等内陆国家就是以服务业为主导,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90%以上。
四、结论及主要建议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的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逐步走
—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