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与前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皮肤病学不断研究和深入,其在皮肤遗传学和药物治疗以及皮肤病临床诊断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仍有少数皮肤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治疗和预防方法,目前,每位皮肤性病学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深入到临床中进行研究和探索,积极地探索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皮肤遗传学;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和前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4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90-01

近些年来,生命科学以作为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同时随着人们对自身生命等的不断认识,使得皮肤性病学出现了飞速的发展[1]。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缺的了多种致病的遗传性皮肤病基因,由于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比如银屑病和白癜风等[2]。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地治疗方法,因此而成为人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3]。由于此类疾病的致病因子比较多,并且具有非常强的遗传异质性,同时由环境因素和多个微效基因共同作用[4]。在我们国家,皮肤性病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其在皮肤遗传学、临床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显著对我国皮肤性病学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做以下详细报道。

1 皮肤遗传学发展情况

由于遗传学皮肤病对人体的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还可能会损伤到期的多个脏器官,严重时还会威胁到生

命[5]。目前,皮肤遗传学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我国皮肤科研工作人员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使得我们国家的皮肤遗传学研究步入到世界领先行列[6]。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家族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cyld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次发现的红斑肢痛症致病基因scn9a,是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致病基因[7]。并且科研人员还先后在国际上首次对遗传性对称色素异常症状和点状掌跖角皮病以及雀斑、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汗疱疹、屈侧网状色素沉着症、遗传性少毛症、毛囊闭锁三联征、掌跖播散性汗管角化症、播散性浅表性汗管角化症等病的基因位点进行有效地定位[8]。

2 药物相关性研究广泛开展

随着医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皮肤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同时在药物相关领域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目前,已经从依赖性药物的物理特性发挥疗效转变为同样注重药物的化学特性。现在主要是针对特定疾病所发生的靶点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近些年来,经过相关研究表明,在生物反应修饰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使得病毒性皮肤病和皮肤癌以及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得到飞速

发展。工作人员目前对药物所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动物模型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来将药物作用机制进行有

效的展示,为临床应用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3 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在临床上,由于皮肤病的表现非常之多,对其的鉴定也非常复杂。

近些年来,对于一些罕见疾病的诊断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临床诊断过程在不断完善。主要是对病例的收集和保存以及随访等,让工作人员对相关系统的疾病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决策提供很好的依据。目前,在美容皮肤病学方面,研制了一批新型的激光技术和相关设备,比如强脉冲光嫩肤和射频紧肤以及红外紧肤、激光非剥蚀性技术。对健康皮肤和毛发的护理以及保湿剂、润肤剂的合理使用、防晒剂的使用、毛发移植等领域进行广泛的研究,同时也为皮肤学科的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4 广泛应用新型治疗手段

近些年来,我国研制了一系列新型的治疗手段,比如光敏剂在光动力学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并且还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窄谱紫外线具有照射时间短和疗效好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

5 小结

目前,我们国家在皮肤性病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仍有一部分皮肤病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人们对皮肤健康的追求不局限于没有皮肤疾病,而是开始追求美的要求,因此,使得皮肤性病学的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国际上,目前已经开展对疾病的分子水平研究,对疾病发生的遗传基础,建立起相关的疾病基因组学,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基因的不断破解,相信在今后的皮肤性病学领域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鲁元刚,伍津津,雷霞,朱堂友,杨亚东.加强临床思维训

练、提高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10,(01):202-204.

[2] 孙丽梅,田静,周毅成.皮肤性病学pbl教学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10,(01):107-109.

[3] 鲍身涛.谈谈如何办好中医皮肤性病学教育的六点体会[j].中国性科学,2010,19(5):9-11.

[4] 史毓杰,杨健,杨文林.皮肤性病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及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03):100-101.

[5] 鲁元刚,伍津津,朱堂友,杨亚东,雷霞,陈凌.加强皮肤性病学见习课堂教学设计[j].医学教育探索,2010,(07):920-922.

[6] 鲁元刚,伍津津,朱堂友,雷霞,杨亚东,陈凌.典型病例图库建设在皮肤性病学实习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04):839-841.

[7] 许飏,赵琼,熊霞,何渊民,陈德宇.提高皮肤性病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效果的体会[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04):229-230.

[8] 杨文林,杨健,黄新宇.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成效[j].临床医学工程,2010,(12):142-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