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多点触控红外触摸屏设计 - yjyxscom

合集下载

多点触控大型显示屏显微镜

多点触控大型显示屏显微镜

多点触控大型显示屏显微镜
佚名
【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年(卷),期】2011()5
【摘要】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款多点触控大型显示屏显微镜,该技术将显微镜和大型多点触控屏幕整合在一起,便于科研和教学等。

【总页数】1页(P55-55)
【关键词】显微镜;显示屏;研究人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742
【相关文献】
1.多点触控的显示屏 [J], 曹建红(翻译);
2.拥有较高的可扩展性,针对面板型PC和控制面板共有9个显示屏尺寸可选——11.6英寸宽屏面板进一步完善了多点触控HMI系列 [J],
3.芬兰科学家研发出多点触控大型显示屏显微镜 [J],
4.芬兰专家研发出多点触控大型显示屏显微镜 [J],
5.芬兰研发出多点触控大型显示屏显微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尺寸红外多点触摸屏原理

大尺寸红外多点触摸屏原理

大尺寸真多点触摸框也是大尺寸红外真多点触摸屏,大型触控框,多点触控屏,拼接触控屏,触摸拼接屏,拼接触摸框,超大尺寸红外触摸框等不同叫法其红外多点触摸框技术原理实现及其特点优势如何呢?早期的红外触摸框检测模式是直角坐标系,发射器和接收器一一对应排成一组,射线与发射轴或接收轴垂直,通过检测被阻挡的射线来确定触摸点。

但是这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发射设备或接收设备排列成组时,彼此之间存在间隙,在间隙中的小点触摸时不会遮挡射线从而无法检测。

我们融创方圆大尺寸真多点触摸屏最新采用多轴斜角坐标系,通过一个发射器发射多条不同角度射线从而更加彻底缜密的填补触摸屏中的遮挡死角,并引用数学理论加权计算出触摸点来实现触摸屏互动原理的。

融创方圆大尺寸红外多点触摸屏优势:1、免驱动,即插即用,直接识别为HID设备2、具有较强抗阳光,在阳光下可正常使用3、内置硬件诊断功能,快速定位问题4、超大尺寸触控屏采用高可靠内嵌式硬件连接件设计,外表看着一体化5、窄边结构件坚固、强度高,可拆散包装出货7、低功耗,无需外接电源供电直接USB供电大尺寸红外多点触摸框特点1、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尺寸15寸-1000寸任意选2、红外触摸框可定制异形,U形,直角,弧形结构3、标配真10点触控,最多可支持32点,抗光性能强,容错设计4、复式混合矩阵原理,精准触摸效果支持TUIO,Flash等标准多点触摸协议5、支持多框融合触摸,亦可单框分配给多个主机独立触控,不干扰6、性能稳定,无需日常繁琐的维护工作,为系统集成商节省了大量的售后服务费用7、真正的多点触摸,无漂移,无盲区,支持多点精确触摸、书写,操作灵敏,即时响应速度快8、适用于多个LED显示拼接,液晶拼接屏,显示屏,液晶电视机,DLP,OLED拼接屏以及互动投影便捷式安装9、红外触摸屏支持Win 10/Win 8/Win 7/Win XP/ Linux/Mac OS/Android等操作系统融创方圆提供行业定制拼接屏触控框,触控拼接屏,拼接触摸屏,调光玻璃触摸屏、全彩LED触摸互动、投影触摸互动、液晶拼接屏触控屏、异型、不规则拼接触摸、透明屏拼接触摸互动屏,拼接大尺寸红外多点触摸框最优最好解决方案。

红外触摸屏方案

红外触摸屏方案

红外触摸屏方案红外触摸屏技术是一种常见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红外传感器和红外发射器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屏幕的触控操作。

它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可靠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智能设备、商业展示和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红外触摸屏方案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红外触摸屏方案原理红外触摸屏方案基于红外光的物理特性,通过检测和分析红外光信号的变化来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通常情况下,红外触摸屏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传感器组成。

红外发射器负责发射红外光,红外传感器则用于接收红外光信号。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触摸点会阻挡红外光的传播,从而导致红外光信号的变化。

通过对红外光信号的检测和解析,系统可以确定触摸点的位置和动作,从而实现对屏幕的操作。

二、红外触摸屏方案应用1. 智能设备:红外触摸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上。

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点击和缩放等操作来控制设备,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直观的操作方式。

2. 商业展示:红外触摸屏在商业展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在商场、展会和博物馆等场所设置红外触摸屏,用户可以与展示内容进行互动,获取更加详细和直观的信息。

例如,通过触摸屏可以浏览商品的详细信息、观看产品演示视频和参与互动游戏等。

3. 教育领域:红外触摸屏在教育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教室中使用红外触摸屏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供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触摸屏来展示课件、标注重点和与学生进行互动。

学生也可以通过触摸屏来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三、红外触摸屏方案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触摸屏方案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

以下是红外触摸屏方案的一些未来发展趋势:1. 多点触控技术:目前大多数红外触摸屏方案已经支持多点触控,用户可以使用多个手指进行操作。

未来,多点触控技术将进一步发展,支持更多手指同时触摸和更复杂的手势交互,提供更加灵活和丰富的用户体验。

基于ARM的红外多点触摸屏设计

基于ARM的红外多点触摸屏设计

基于ARM的红外多点触摸屏设计
张伟;郭勇
【期刊名称】《液晶与显示》
【年(卷),期】2013(28)5
【摘要】传统的红外触摸屏由于分辨率低,难以准确定位多点触控,响应速度慢,在有大障碍物遮挡等复杂情况下不能正常工作,无法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提出基于ARM (Advanced RISC Machines)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处理器的红外多点触摸屏设计方案,给出系统架构及其应用.采用X轴和y轴两端同时反向扫描的方式进行全屏扫描,从而大大提高扫描效率,响应速度也随之大幅提升.采用角度扫描算法能精确地定位多点触控.同时针对有大障碍物遮挡的情况提出了倾斜扫描单轴定点算法,保证了红外触摸屏在有大障碍物遮挡等复杂情况下能正常工作.此设计中的红外触摸屏采用标准的USB端口与上位机连接,使之能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终端.【总页数】5页(P698-702)
【作者】张伟;郭勇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34
【相关文献】
1.基于ARM7和VC平台的高分辨率红外触摸屏设计 [J], 张宏伟;黄子强
2.基于MCU的红外多点触摸屏设计 [J], 李钧;谷灵康
3.高分辨率多点触控红外触摸屏设计 [J], 吕燚;邓春健;李文生
4.基于K60单片机的红外多点触摸屏硬件设计 [J], 杜浩宇;徐婷婷;冯涛;杨士辉
5.基于MCU的红外多点触摸屏设计 [J], 李钧;谷灵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红外线触摸屏的电路设计与原理分析

一种红外线触摸屏的电路设计与原理分析

一种红外线触摸屏的电路没计与原理分析曹雪峰(创维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广东深圳518108)应用科技l}商弱大屏幕触筷电教产品在教育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触摸屏作为电教产品重要的配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通过对各种原理的触蜓屏进行比寝发现。

红外线触摸屏具备的高灵敏度和高稳是I生、任意物体可触模、防垂}生能好、可完全封闭、安装完成后免维护性等特点优于其它原理的触摸屏。

但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线触摸屏普遍存在分辨车低、定位不准、稳定J挂能差等缺点,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终于开发出一套是足寸、茂奉柢、分辨率高、稳定性好的红外线触摸屏,现特工作原理进行简单分析。

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外线触模异。

瘩-键i司红外线触摸屏;工作原理;稳忽l生1硬件平台及主要工作原理红外触摸屏主要基于在屏幕四周放置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发射管和接收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本系统中的微处理器是核心元件,它控制红外对管以扫描方式工作,由左右方向的对管进行运行扫描,上下方向的对管进f j逐列扫描,这样在整个自±摸屏的框内形成了一个由水平检测光栅与垂直检测光栅组成的红外检测区,平常没有手指或其它物体进^这个检测区时,每对红外对管之间没有遮挡物,红外接收管能够顺利接收到由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这时每个红外接收管的输出电平均较低,微处理器扫描不到触摸物,触模屏处于非触摸的状态。

当有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到触摸屏,由于触摸物的遮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必然会有一或几条光栅被挡,1匣_于:这些光栅上的红外接收管就会收不到相应的红外线,该红外接收管的输出电平就会升高,微处理器采样到的信号就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个变化即可检测出触摸点的坐标。

触摸屏的整个工作过程就是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不停的扫描红外检测区,确认触摸点的坐标,按照主毛兀舶要求,以一定的方式把坐标报告给主机。

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图1从上图可以看出,微处理器主要采用A TM EL公司的×M E G A32,本机芯使用的主芯片是A TM EL的高集成度芯片A T M EL X M EG A32,该芯片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电路如图2所示:圈2微处理器X M E G A32输出的逻辑电平Y。

多点触控 多点触摸 光学式 红外光 设计方案

多点触控 多点触摸 光学式 红外光 设计方案

关于多点触控1 前言多点触控(又称多重触控、多点感应、多重感应)是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

)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

在人机交互的发展过程中,鼠标和键盘一直是最基本的输入设备,而屏幕一直是计算机信息的最主要输出设备。

现在,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正在向我们走来——自然用户界面,也就是俗称的触摸界面,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屏幕不仅作为输出设备,同时被作为输入设备,在屏幕上直接操作,从而操控计算机。

多点触控是一样全新的人机互动方式,通过我们的十根手指代替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采用全新的用户体验方式,手势识别,新奇的体验感觉,高清直观的显示方式,为用户提供简便直观的人机互动方式和高效震撼的操作体验。

随着iPhone等触控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火爆,人机互动领域成为新时尚热点,多点触控必将引领一次新的人机交互变革。

实体键盘鼠标等输入外设早晚有一天会被取代,现代的人们追求的是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不可能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鼠标键盘,便捷高效的多点触控技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

简单的来说就是解放我们的十个指头,能让我们离开办公室的椅子,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媒介进行人和机器装置高质量高效的沟通。

2 国内外现状目前,手机等数码产品大多数采用电容屏或电阻屏,不管是电容屏还是电阻屏都共同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尺寸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20寸,这也是制约多点触控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大尺寸多点触控技术方面,国外有一个组织,名字叫自然用户界面小组(Natural User Interttace Group),创建于2007年,他们以互动媒体探索以及开源机器遥感技术为中心,开发受益于艺术、商业、教育等相关应用。

希望能够为在搭建低成本、高分辨率、开源式的多点触摸设备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多点触摸技术的信息资源中心。

随着全国多点触控爱好者加入到这个项目的研究中,这个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多点触摸技术带来了许多惊人的开创,国内外几乎所有多点触控公司的技术都是来源于这个开源平台。

红外触控方案

红外触控方案

红外触控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触控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智能化。

其中,红外触控方案作为一种高度便捷和可靠的触控方式,正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触控方案是指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实现触控操作的技术。

通过安装在设备的边框或面板上的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触控操作。

这种触控技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智能显示屏等设备上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比于传统的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红外触控方案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红外触控方案具备了高度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实现非接触式触控,避免了因触摸屏长时间受到压力而产生磨损或损坏的情况。

其次,红外触控方案具有较高的触控精度和灵敏度。

红外线传感器能够精确地感知到手指的触碰位置,可以实现精准的触控操作,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此外,红外触控方案还具备了防尘防水的特性,无论是在户外环境还是在高湿度的场所,都能够正常工作。

红外触控方案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红外触控方案可以实现多点触控和手势识别,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在大屏幕电视和智能显示屏上,红外触控方案可以实现触摸操作,提供更为直观和便捷的用户界面。

在自助设备和终端设备上,红外触控方案可以提供便捷的交互界面,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触摸操作完成各种操作。

此外,红外触控方案还被应用于安防监控系统和医疗设备中,提供安全可靠的触控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触控方案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目前,新型的红外触控方案已经实现了更高的触控灵敏度和更快的触控响应速度。

同时,红外触控方案还融合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通过识别手势和动作,实现更为智能和自动化的操作。

然而,红外触控方案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在阳光下,红外线传感器可能受到干扰,降低触控的准确性。

此外,红外触控方案也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和复杂的制造过程,对生产厂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超大尺寸红外多点触摸屏框

超大尺寸红外多点触摸屏框

融创方圆红外触摸屏
1.融创方圆触摸点数:10 点触控,12点14点16点,20点,30点,32点支持TUIO,Flash 等标准多点触摸协议
2.触摸屏15寸-1000寸任意定制常规,圆柱形,长条型,菱形,U型,曲面,弧形,不规则创意配合拼接屏,DLP拼接屏,无缝拼接屏,小间距LED、互动投影应用
3.高透光性无中间介质,最高可达标 100%
4.使用寿命长,高度耐久,不怕刮伤,触控寿命也长
5.使用特性好,触摸无须力度,对触摸体无特殊要求
6.超窄边宽度26.8mm厚度12MM,前维护便捷设计
7.支持 USB、串口输出,分辨率是 32768(W)*32768(D)
8.操作系统兼容性好支持Win 10/Win 8/Win 7/Win XP/ Linux/Mac OS/Android等操作系统
9.高度的适应性,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宜某些恶劣的环境条件
10.目前能做红外触摸框可达高度5m长度 100m,触摸屏支持不拆结构直接换 PCBA 灯板,低成本更换核心部件
11触摸屏支持多框融合触摸,亦可单框分配给多个主机独立触控,分区触控区域
能同时操作使用不干扰
12.操作无漂移,无盲区,免驱动,即插即用,抗光性能强,响应速度快、复式混合矩阵原理,精准触摸效果
一、触摸屏技术参数:
三、环境性能:
四、机械参数:
五、触摸框产品外观尺寸。

多点触控多点触摸光学式红外光设计方案

多点触控多点触摸光学式红外光设计方案

关于多点触控1 前言多点触控 (又称多重触控、多点感应、多重感应)是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

)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

在人机交互的发展过程中,鼠标和键盘一直是最基本的输入设备,而屏幕一直是计算机信息的最主要输出设备。

现在,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正在向我们走来——自然用户界面,也就是俗称的触摸界面,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屏幕不仅作为输出设备,同时被作为输入设备,在屏幕上直接操作,从而操控计算机。

多点触控是一样全新的人机互动方式,通过我们的十根手指代替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采用全新的用户体验方式,手势识别,新奇的体验感觉,高清直观的显示方式,为用户提供简便直观的人机互动方式和高效震撼的操作体验。

随着iPhone等触控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火爆,人机互动领域成为新时尚热点,多点触控必将引领一次新的人机交互变革。

实体键盘鼠标等输入外设早晚有一天会被取代,现代的人们追求的是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不可能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鼠标键盘,便捷高效的多点触控技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

简单的来说就是解放我们的十个指头,能让我们离开办公室的椅子,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媒介进行人和机器装置高质量高效的沟通。

2 国内外现状目前,手机等数码产品大多数采用电容屏或电阻屏,不管是电容屏还是电阻屏都共同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尺寸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20寸,这也是制约多点触控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大尺寸多点触控技术方面,国外有一个组织,名字叫自然用户界面小组(Natural User Interttace Group),创建于2007年,他们以互动媒体探索以及开源机器遥感技术为中心,开发受益于艺术、商业、教育等相关应用。

希望能够为在搭建低成本、高分辨率、开源式的多点触摸设备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多点触摸技术的信息资源中心。

随着全国多点触控爱好者加入到这个项目的研究中,这个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多点触摸技术带来了许多惊人的开创,国内外几乎所有多点触控公司的技术都是来源于这个开源平台。

红外触摸屏方案

红外触摸屏方案

红外触摸屏方案引言红外触摸屏是一种常见的人机交互设备,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自动售货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实现红外触摸屏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方案。

工作原理红外触摸屏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和探测器的配合实现触摸操作的识别。

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传感器工作时发射的红外线和被触摸物体反射的红外线之间的差异。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 红外线传感器发射红外线。

2. 被触摸物体接触红外线传感器时,红外线被物体反射。

3. 探测器检测被反射的红外线的强弱,判断是否有触摸事件发生。

4. 若探测到红外线的强度变化,则触发相应的触摸事件,如单击、滑动等。

应用领域红外触摸屏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红外触摸屏能够提供精准的触摸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并支持多点触控,方便用户进行手势操作。

2.自动售货机:红外触摸屏可以实现触摸选择商品的功能,提高交互性和便利性。

同时,通过红外触摸屏的物体检测能力,可以避免误触发和误操作。

3.工业控制界面:红外触摸屏可以应用于工业控制面板,实现对机器设备的远程操控。

其高精准度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工业环境中的需求。

实现方案硬件方案实现红外触摸屏需要以下硬件组件:1.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发射红外线,常见的有红外发光二极管。

2.探测器:用于检测被触摸物体反射的红外线,常见的有红外接收二极管。

3.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红外线传感器和探测器的工作状态,并处理触摸事件的信号。

软件方案实现红外触摸屏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持,包括以下内容:1.驱动程序:用于控制红外线传感器和探测器的工作。

驱动程序需要能够实时监测红外线的强度变化,并判断是否有触摸事件发生。

2.触摸事件处理:根据驱动程序传递过来的触摸事件信号,进行相应的事件处理,如模拟鼠标点击、滑动等操作。

3.用户界面:为了提供用户友好的交互体验,需要设计出合理的用户界面,包括按钮、滑动条等元素。

结论红外触摸屏方案通过使用红外线传感器和探测器的组合,实现了触摸操作的识别。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