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古诗文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古诗文课堂教学

与“语文主题学习”结缘已有将近两年的时间,大量阅读和简约化的课堂模式,让我和学生们有了更广阔的语文视野。

古诗文的学习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标的等级并

达到要求,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就要科学化。选入教科书的古诗文无疑都是经典,这为我们提供了教学范例,但全面的古诗文教学必须有深度,有广度,所以开拓课内和课外两个学习阵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主题学习”的“1+X、X+1、X+Y”模式下开展古诗文教学,会极大地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于导入:“近”

“语文主题学习”是简约的课堂,拒绝冗长、繁杂的铺垫,这就要求我们课前的导入和热身一定要简单、精彩。通过学习和自身的实践,我总结了几个能离问题更“近”的导入方法:

(1)画面植入,导入情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古诗,因为古诗的特点之一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文情景。一看到画面上那清晨的微雨、舞动的柳丝、举杯话别的主人公……学生便对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略知一二了。然后

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所看到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领略了诗意,锻炼了表达能力,而且作者的情感在学生的想象中被感受得更加细腻。

(2)聆听故事,入情入境。故事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入情入境,增加趣味,降低文章的理解难度。例如《小儿垂钓》一课,我们可以利用“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设计一个故事开头,突出小童钓鱼的专心致志,然后让学生参与故事的编撰,引发学生的讨论:这时一个人前来问路,钓鱼的小童会怎么做呢?这时再出示古诗,由于学生已经进入了非常积极的状态,兴趣浓厚,后面的教学就会变得非常轻松。这种文白对比与传统的释题、解词、释句、说意模式比起来,效果更加明显。

(3)趣味游戏,调动气氛。一次教学比赛中,我准备了《伯牙绝弦》一文,因为课前没见过学生,便出示了一段藏着我名字的文言文,让学生通过读文找到老师的名字。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文字游戏,一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氛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关于朗读:“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学习中教师把音、韵、情都要指导到位才好。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时遇到问题,教师一定要亲身“躬

行”示范读,给学生以引领。引领学生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读出层次,读出语言美。初读诗文,要读通;再读诗文,要结合注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读懂;研读诗文,透过文章思想产生共鸣。学生都读进去了,教师就退出来把读的课堂交给学生。

关于人文主题:“进”

在“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双主线并行,即人文主题和语用主题紧密结合。在古诗文教学中,人文主题的实现很多时候是要靠咬文嚼字的,抓住需要进一步剖析关键字词句,“进”到诗的画面里去想象,在想象出的情景中体悟情感。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感受画面美、哲理美。如在教学《长相思》时,针对“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句,启发学生:“此声”指什么,透过耳畔传来的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此时温暖的故乡会是什么样

子?通过想象和交流,作者思念故园的心绪很快就被学生感悟到了。

关于课堂交流:“尽”

“语文主题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的交流是对信息的整合过程,也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并充分发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作用,从中选取素材,或者融合其他文段进行整合以及拓展延伸,在对话交流中导情。例如,教学《枫桥夜泊》时,围绕“愁”字提问:你知道谁为何事愁过?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愁”的名句?让学生从书本起步,到书海漫游,由一点而带出一串,由个别而带出一系列。短短一首28字的小诗,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融入的却是古今中外名人名句的万缕愁绪。这样的古诗文课堂以某一专题为学生梳理诗句,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慢慢积累中,诗词就成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

关于语言文字训练:“浸”

这个语言文字训练是与“语文主题学习”的“一课一得”“知识点堂堂清”紧密联系的,是根据课文或诗文的语用主题精心设计的。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写景文章中的叠词非常多,在语用点设计上既要注重知识的横向铺开,又要注意纵向运用,使学生活学活用。本着这样的原则,在教学《伯牙?^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训练题:“(悠悠)天宇,伯牙鼓琴,志在(天宇)。钟子期曰:“善哉,(悠悠)兮若(天宇)!”浸润在这样的语言文字环境中,学生学以致用,古诗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时间越久收益越多。

关于拓展延伸:“劲”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

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40分钟的规格。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教师要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信息,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1+X”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开放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在教学《杨氏之子》一课后,学生阅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其他课外书中很多关于古代儿童生活的小故事,如,《世说新语》中的《路边苦李》,《韩非子?难一》中的《自相矛盾》,《列子?汤问》中的《两小儿辩日》……学生整理编排成了小册子,利用闲暇时间背诵,除了班里共同背诵的4篇,有些学生积累下了9篇……在教学《伯牙绝弦》一课后,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把这篇文言文编排成剧本,并利用课下排练,最后在展示课时邀请家长、学校老师到场观看,反响特别强烈,受到了一致好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爱学习,乐展示,小小年纪便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语文天地,小小的语文科目便成就了大语文世界!

“语文主题学习”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文字;“语文主题学习”让墨色文字变成五彩世界。走进“语文主题学习”的世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在路上,一路清香!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民乐小学)

见习编辑?M徐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