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

颅内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及化疗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细胞瘤,为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细胞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5.3%~61%,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近年来文献常将其恶性程度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两种。

低分级胶质瘤约占颅内中瘤的10%~15%,包括一般病理学分类的Ⅰ~Ⅱ级星形细胞瘤、轻度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及神经节胶质瘤;高分级胶质瘤亦称恶性胶质瘤,包括一般病理学分类的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恶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少枝胶质细胞瘤。

恶性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及化疗十分必要,已成为治疗的常规。

一.胶质瘤的放射治疗1.常规外照射外照射通常在术后4周内进行,常用的方案为50~60Gy/25~30次(1.8~2.0 Gy/次)或60~65 Gy的适性放疗。

1.1放射治疗的适应证⑴手术未能彻底切除的胶质瘤;⑵手术切除但恶性程度较高者;⑶肿瘤位置深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域不适宜手术切除者;⑷单纯活检术后;⑸不适合手术切除而放疗效果较佳者,如髓母细胞瘤;⑹胶质瘤术后复发不宜再手术者者。

1.2放射治疗的禁忌证⑴肿瘤足量照射后短期内复发者;⑵伴有严重颅内压增高,且未有采取减压措施者。

1.3放疗计划的制定⑴应用CT 、MR或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肿瘤体积的三维重建。

⑵确定靶体积:包括肿瘤本身和局部浸润的区域,应考虑到肿瘤的直接浸润、肿瘤细胞的种植及多中心肿瘤。

低分级的胶质瘤照射范围根据影像学见到的肿瘤浸润范围,在肿瘤边缘外1~2cm。

高分级肿瘤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以往多行全脑放射,现在认为肿瘤浸润范围在2~4cm内,全脑放射意义不大,因而已少应用。

⑶放射源的选择颅内肿瘤生长深度以中线而言,只有6~7cm左右。

因此多选用60CO γ线或6~10MV的高能X线,体外放射为主要放疗手段。

对于2.0~4.0cm的肿瘤也可采用γ刀或X刀治疗。

⑷常用的放射野a、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适于易沿蛛网膜下腔播散的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室管摸瘤等。

MR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MR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年第6期(中旬)其他论著交流 MR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黄德玉(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龙岩364000)【摘要】目的探讨MR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分别对其施以MRI检测,观察患者的MRI图像表现与病理类型。

结果经过检测分析得知,26例患者为星形细胞瘤,11例患者为少突胶质瘤,7例患者为室管膜肿瘤,6例患者为脉络丛乳头状瘤;治疗后检测得知,共有32例患者表现为反应性强化,8例患者残余肿瘤,10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

结论MR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价值,不仅能够能够明确患者病情类型,为治疗提供帮助,同时还能够对治疗结果进行有效检测,使医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良好判断。

【关键词】MRI检测;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临床疗效脑胶质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临床疾病,依据相关的临床调查得知,每10万人口中约有3-8人患有该疾病[1]。

临床中多采取放射治疗的方式,然而若想提升治疗效果,则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病灶检测。

由于受到以往技术条件的限制,较易出现漏诊与误诊现象,无法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MRI检测方式,能够有效的明确患者的病情,同时在治疗后的检测能够有效使医生明确患者的预后情况[3]。

本文将重点探讨MR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3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37-59岁,平均年龄为(48.1±4.9)岁。

纳入标准:符合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与记忆力下降等,并且患者的共济失调例数分别为30、20、15、3、5。

排除标准:有其他原因导致的记忆力下降等脑部疾病。

将此次的研究目的与方法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由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此实验经伦理委员会同意。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评价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评价

SUN Rui ln — i g, NI Gu n — ri g U a g u n
( eat n a i i no g , l t o i lC in o ee C in 2 00C ia Dp r tfR da o O cl yA i e H s t ,h egC lg , h eg04 0 hn ) me o tn o f ad pa i f l f
s cae t a i t e a y bewe n h g rdo e c h r n o ro e,e p c iey Re uls:Th d . o i td wih r d o h r p t e ihe s o o a d lwe n r s e t l. s t t v e me i
lt d teay I T o of! a rdo eay C T) P t nswt o a dr i h r (MR ) rcnor l ait rp ( R . ai t i l e ao p 。 e h e h w—dge l m sw r eregi a ee o dvddit hge oe ru ( 5 G ) n w r oegop 5 G ) w i ihd g eg o s n iie o i r s op > 4 y a dl e s ru (< 4 y , hl hg er l ma — n h d g t o d e e i i t hge oego p >6 G ) n w r n ( 0 y , o p r g vrlsri lae n x ie s o i rd s ru ( 0 y adl e e 6 G ) C m ai ea uv a rt a dt i t s . h  ̄ o o no l v o ci a
月( 3 ) I、 6— 6 , Ⅱ级胶质瘤 两组 1 a生存率无明显差 异 , 、a生存率有 明显差异 , 23 P值 小于 0 1 有 统计 学意义。 ., Ⅲ、 Ⅳ级胶质瘤 1 、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a生存 率有 明显 差异 , 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三维适形放 疗技 术及调 a3 2 但 强适形放疗技术 13 、a生存 率有差异 , 无统计 学意义。结论 : 但 脑胶 质瘤术后 采用调 强放射治 疗, 低级 别胶 质瘤 ,

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ROBERTCARDINALE,MINHEE WON, et al.PHASE Ⅱ TRIAL OF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USING WEEKLY STEREOTACTIC CONFORMAL BOOST FOR SUPR. ATENTORIAL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RTOG 0023.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Phys.Vol.65,No.5,1422–1428,2006
.
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二 应用立体定向放疗的合理性 三 预后因素 四 适应症 五 问题及展望
.
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
治疗设备
.
技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特点:靶区明确、靶区高剂量、剂量线陡峭 SRS(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定义为单次的大剂 量照射; F-SRT(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定义 为多次的低分割大剂量照射。
adjuvant temozolomide.Radiother以On上co可l 看20出10,提高靶区剂量意味着生存获益
及局控率提高。而立体定向放疗由于其剂量 线的.陡降特性,使其具有了潜在的价值。
三、预后因素
.
正相关
负相关
患者因素 KPS评分
精神状态 神经功能状态 MGMT的甲基化 1p\19q缺失
以上是一般我们在临床上所选择的适应症,但循证医学是 否支持,尚值商椎。
.
Ⅰ级证据不支持 SRS在新诊断的 LGG中应用。
高龄或身体情况差者可 应用低分割放疗HFRT
可见,在NCCN指南 中并未提出HGG的

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放射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放射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放射治疗2016-03-17胶质瘤放射治疗原则一、高级别胶质瘤▪强烈推荐术后尽早开始放化疗,建议采用3D-CRT或IMRT技术进行肿瘤局部放疗,以总剂量54-60Gy,常规剂量分割的方式进行。

▪强烈推荐替莫唑胺(TMZ)75mg/m2/d化疗同步放疗,和随后6个周期的TMZ辅助化疗。

二、低级别胶质瘤▪强烈推荐低级别胶质瘤放疗的总剂量为45-54Gy,以1.8-2.0Gy/次。

▪强烈推荐根据患者预后风险高低来制定治疗策略。

三、大脑胶质瘤病(GC)▪治疗标准未确定,手术可取病理和减瘤减压,主要依赖个体化的放疗和/或化疗。

▪手术是室管膜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放疗是WHOII-III级室管膜瘤术后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对于间变性室管膜瘤,推荐脊髓MRI和CSF检查均阴性的患者行肿瘤局部照射,对于上述检查阳性的,须行CSI。

指南对不同类型胶质瘤放射治疗推荐的更新点▪高龄患者低分割治疗有效可行老年患者治疗方案可以根据KPS评分<60分和MGMT 启动子是否甲基化为选择基础,做如下选择:∙标准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TMZ);∙低分割放疗+同步化疗+辅助化疗(TMZ);∙低分割放疗+辅助化疗(TMZ);∙低分割放疗/标准放射治疗;∙单药化疗(TMZ);∙支持治疗/姑息对症处理。

▪指南修改放疗靶区的设定方法GBM放疗靶区设定:GTV为术后可见病灶和T2/FLAIR异常信号区,GTV向外扩展1-2cm 得到CTV,CTV的勾画应是放射治疗医师根据解剖结构进行修正后产生CTVs,在此基础上外扩0.3-0.5cm即PTVs。

推荐GTV的剂量60Gy,CTVs的剂量40-50Gy。

▪指南修改放疗时机和作用术后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选择早期放疗还是随访观察存在争议。

目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术后早期放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PFS,但对OS并无明显改善(I级证据)。

对年龄较大(>40岁)或术后有残留预后较差的患者,一致推荐术后尽早放疗。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体会培训课件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体会培训课件
MRI: 1.左额叶胶质瘤术后,术区不规则强化灶,考虑残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术后MRS图像
MRS示:CHO局部仍增高,与NAA比例约1.6。病灶向内
治疗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术后转诊我科,查颅脑MRI:1.考虑右 额叶胶质瘤术后术区积血、积气并轻度 大脑镰下疝2.右额部硬膜下出血(亚急 性期)。FLT-PETCT示:"右额叶胶质 瘤术后"1、考虑术区前外侧切缘多发残 留。2、考虑肿瘤鞍区、鞍左旁及小脑 幕播散。3、考虑术后出血、积气并轻 度大脑镰下疝。4、右额部硬膜下出血 可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MRI示:右额部硬膜下见新月形T1、T2双高信号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MRS示:受出血影响,MRS基线不稳,未见明显 Cho峰升高和NAA峰降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右额部硬膜下出血可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治疗方案
1. 同步放化疗:以术前MRI T1强化像上显示的肿瘤
区及术后MRI上显示的可疑残留灶及头部胸腺嘧啶 检测显示的复发肿物外放2.5cm为CTV1,外扩3mm为 PTV1,以术前MRI T1强化像上显示的肿瘤区及术后 MRI上显示的可疑残留灶及头部胸腺嘧啶检测显示 的复发肿物外放1cm为CTV2,外扩3mm为PTV2,给予 PTV1 95%等剂量线6MVX DT5040cGY/28Fx后给予 PTV2 95%等剂量线6MVX DT900cGY/5Fx.配合替莫 唑胺75mg/m2,同步口服,d1-42

脑胶质瘤的放疗与化疗

脑胶质瘤的放疗与化疗

脑胶质瘤的放疗与化疗1. 引言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脑肿瘤,约占所有脑肿瘤的40-5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级,脑胶质瘤可以分为四个级别,其中级别I和II为低级别胶质瘤,级别III和IV为高级别胶质瘤。

放疗和化疗是脑胶质瘤治疗的两种主要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胶质瘤的放疗和化疗。

2. 脑胶质瘤的放疗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脑胶质瘤的放疗主要包括外照射放疗(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 EBRT)和内照射放疗(interstitial radiation therapy, IORT)。

2.1 外照射放疗(EBRT)外照射放疗是脑胶质瘤放疗的首选方法。

它使用直线加速器或伽马刀等设备产生高能射线,从体外对肿瘤进行照射。

EBRT可以精确控制放射线的剂量和范围,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2 内照射放疗(IORT)内照射放疗是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植入肿瘤组织中,使肿瘤接受高剂量的放射线,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较少的影响。

IORT适用于肿瘤切除不完全的情况。

3. 脑胶质瘤的化疗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脑胶质瘤的化疗主要包括系统性化疗和局部化疗。

3.1 系统性化疗系统性化疗是通过静脉注射化疗药物,使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杀死肿瘤细胞。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替莫唑胺(TMZ)、丙卡巴肼(PCV)等。

3.2 局部化疗局部化疗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脑脊液或肿瘤组织中,使药物在局部保持较高浓度,杀死肿瘤细胞。

局部化疗适用于肿瘤切除不完全或肿瘤复发的情况。

4.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联合方案为"化疗+放疗"和"放疗+辅助化疗"。

4.1 化疗+放疗化疗和放疗同时进行,可以相互增强疗效。

化疗药物可以降低放疗的毒副作用,放疗可以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4.2 放疗+辅助化疗放疗后进行辅助化疗,可以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

《脑胶质瘤放疗》PPT课件

《脑胶质瘤放疗》PPT课件

中度:口咽部明显充血水肿,斑点状白膜、溃疡形成,有明显 疼痛,进食困难。此期应根据病人口腔PH值选择适宜的漱口液,810次/日,含漱2分钟,并且口腔喷药常用桂林西瓜霜、双料喉风散、 金黄散、溃疡糊等,以保护口腔粘膜,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 鼓励病人大胆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重度:口腔粘膜极度充血、糜烂、出血,融合成白膜,溃疡加 重,并有脓性分泌物,剧痛,不能进食,并偶有发热,此期需暂停 放疗,加强口腔护理,4次/日,清除脓性分泌物,督促病人漱口, 8-10次/日,为防止霉菌、真菌的感染,并加服氟康唑,50-100mg/ 日,并静点抗生素,补充高营养液,如氨基酸、白蛋白等,促进溃 疡的愈合。
6
精选PPT
7
精选PPT
放疗病人注意事项:
入放射治疗室不能带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项链、耳环、 假牙、钥匙等,以免增加射线吸收,加重皮肤损伤。
8
精选PPT
调强放疗适应范围
(1)单纯根治的肿瘤:鼻咽癌、早期喉癌、早期口腔 癌、副鼻窦癌、何杰金氏病、髓母细胞瘤、基底细胞癌、 肺癌、食道癌等。
(2)与化疗合并治疗肿瘤:小细胞肺癌、中晚期恶性 淋巴瘤等。
视力下降的情况也是经常会发生的,所以在护理的 时候应注意照射时对眼球的保护,尤其是照射额叶和枕 叶病变时。
同时行走时应注意防跌倒,注意调节免疫力,促进 病人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限制入水量。对脑瘤有颅内 压增高脑水肿症状的患者,应供给机体最低限度的液体, 并经常检查血电解质,防止水钠潴留加重脑水肿。
11
护理时应严密观察颅内压增高症状,观察早期症状 及生命体征变化,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激素、脱水剂的 应用,消除炎症,缓解头痛,长期服用也可缩小肿瘤, 延长患者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 泌物,定时给氧,有条件可用高压氧舱给氧,每日2-3次, 每次45分钟。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由于其生长部位特殊、侵袭性强以及治疗难度大,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脑胶质瘤的诊疗水平,规范诊疗流程,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特制定以下脑胶质瘤诊疗规范。

一、诊断1、临床表现脑胶质瘤的症状因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长速度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言语不清、视力下降等。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脑胶质瘤的可能。

2、影像学检查(1)头颅 CT:可初步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是否有出血、钙化等情况。

(2)头颅 MRI:是诊断脑胶质瘤的重要手段,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界、周围水肿情况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

增强 MRI 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

3、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脑胶质瘤的金标准。

通过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活检或开颅活检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以明确肿瘤的类型、级别和分子特征。

二、分类和分级脑胶质瘤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级标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级别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三、治疗1、手术治疗手术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同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病理诊断依据。

对于低级别胶质瘤,如果肿瘤位于非功能区,应争取全切;对于高级别胶质瘤,由于其侵袭性强,难以完全切除,但也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

2、放射治疗放疗是脑胶质瘤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应尽早开始放疗;对于低级别胶质瘤,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如肿瘤未全切、年龄大于 40 岁等),也应考虑放疗。

放疗的方式包括常规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

3、化学治疗化疗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替莫唑胺、卡莫司汀等。

化疗可以在术后与放疗同步进行,也可以在放疗结束后进行辅助化疗。

胶质瘤放疗标准

胶质瘤放疗标准

胶质瘤放疗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发生在脑部和脊髓,由于其位置特殊以及生长迅速,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胶质瘤的治疗中,放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控制瘤体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胶质瘤的放疗标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主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放疗通常是在手术切除后进行的,旨在杀死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根据国际上的临床研究和指南,制定了胶质瘤放疗的治疗标准,包括放疗的剂量、照射范围和照射方式等。

一般来说,胶质瘤的放疗常常采用局部放疗,即只照射肿瘤部位,以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胶质瘤的放疗剂量是根据肿瘤的类型、分级、位置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放疗的剂量越高,疗效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治疗的副作用。

在确定放疗剂量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尽量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

除了剂量外,放疗的照射范围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对于大部分胶质瘤患者来说,局部放疗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但对于那些病情较为复杂或者已经出现转移的患者,可能需要辅助性全脑照射或者局部加全脑照射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在制定放疗计划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照射范围和方式。

在胶质瘤放疗过程中,患者的饮食、生活和休息等方面的管理也非常重要,这些因素可以影响放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胶质瘤放疗标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来确定的,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通过合理的放疗治疗,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态度,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战胜疾病,重返健康的生活。

恶性胶质瘤的放疗

恶性胶质瘤的放疗

恶性胶质瘤的放疗高级别胶质瘤的放疗●就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胶质瘤患者而言,对累及野进行放射治疗是初始多学科治疗的一个标准组成部分。

●需要足够的放疗剂量来让患者的生存期最大化。

针对高级别胶质瘤的常用放疗剂量为:①Ⅲ级的总量为59.4 Gy、每次1.8Gy ;②Ⅳ级的总量60 Gy、每次 2Gy 。

剂量超过60 Gy的递增放疗并没有显示出更多的益处。

●为了将浸润的肿瘤细胞囊括在内,投射到肿瘤的放射线,通常要覆盖到那些在影像检查上看起来是正常的部分边缘脑组织。

和老的放疗技术相比,3D治疗计划已经大大减少了正常脑组织接受到的放射线。

●调强放射治疗(IMRT),包括容积调强弧形放射治疗(VMAT)的亚型,越来越成为能对临床靶区实施最佳放射剂量覆盖的首选标准放射治疗技术,该技术同时还尽量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附带高剂量。

●乏力、食欲减退、放射性皮炎和脱发,是脑部放疗过程中的最常见到的副反应。

放疗中接受替莫唑胺化疗的患者还伴随有血液学毒性的危险,需要每周检测全血细胞计数。

●递减治疗De-escalated therapy,常常适合于那些老年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以及那些体能状态差的患者,例如,总量为40 Gy、分15次给予,或总量为25 Gy、分5次给予。

●放疗结束4周后通常需要实施增强MRI检查,此后2~4个随访一次增强MRI共2~3年,然后逐渐减少复查次数。

●针对既往脑部放疗后诱发胶质瘤的患者,治疗性的再放疗通常需要至少间隔5年后给予。

●再次放疗在复发的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尚不确定,相关的临床试验的正在进行当中。

①间质内近距离治疗间质内近距离治疗,是指在术中将放射性同位素种子(最常见的碘-125)放置入肿瘤或肿瘤残腔的放疗方法。

这些同位素种子在其寿命期间内释放低剂量率(LDR)的辐射。

近距离放疗允许大剂量的辐射直接到达肿瘤体积内,而周围组织接受的剂量则迅速下降。

尽管近距离治疗具有理论上剂量测定和放射生物学上的优势,但随机临床试验显示,近距离治疗在治疗高级别胶质瘤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益处!近距离放疗在技术上是复杂的,由于有效的辐射剂量被限制在种子周围几毫米以内,且胶质瘤本身就能浸润到看起来正常的脑组织中,因此,其适用性受到限制。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效果分析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效果分析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使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综合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使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0例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20例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70.00%,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

跟访15个月,患者的生存率为70.00%。

结论:对于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采取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改善趋化因子与炎症因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生活质量;实验室指标;预后脑胶质瘤是发病率较高的颅内肿瘤之一,资料显示其在成人原发性脑肿瘤中占到40.00%左右。

当前高级别脑胶质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对于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在实际治疗中可有更多选择方法,比如化疗、再放疗、再切除等,但是均存在不同的局限性。

随着伽马刀治疗技术的方法,其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治疗中逐步得到应用。

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使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0例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使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0例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其中年龄在25岁到74岁、平均年龄(54.85±5.35)岁;包括男性10例、女性10例,病理分级方面,Ⅲ级8例、Ⅶ级12例。

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治疗史,复发后均同意实施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关治疗资料、跟访资料均有记录。

1.2方法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均使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前常规完善颅脑MRI检查,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完成Leksell-G型立体定位头架的安装,根据定位图像确定出不同患者的治疗计划。

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课件

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课件
• 1.2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2016版);
• 1.3 ESTRO-ACROP指南(2016版):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及指 南结论摘要;
• 1.4中科院肿瘤医院放疗靶区推荐。
1.3.1 2016ESTRO-ACROP指南:恶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
① 对于肉眼切除肿瘤,GTV应包括手术后残腔(如果有)加上T1增强MRI图 像上的残存肿瘤,不包括瘤周水肿;
② 通常GTV应该包括所有术后增强区域,但某些术后梗塞或胶质增生也可能 增强;对比定位MRI与术前MRI和术后MRI弥散加权影像(DWI)有助于区分 术后血管改变与残存肿瘤;
③ 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非增强区可能是肿瘤的一部份;这种情况下, GTV应该包括增强的肿瘤及T2/FLAIR中的高信号区; CTV应该在GTV外扩以 包括微浸润
• 1.3 ESTRO-ACROP指南(2016版):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及指 南结论摘要;
• 1.4中科院肿瘤医院放疗靶区推荐。
1.2 .1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勾画指南
EORTC治疗靶区(EORTC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高级别脑胶质瘤治疗总体原则
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化疗等综合 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目录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5版);
• 1.2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2016版);

高级别胶质瘤的放化疗(指南版)

高级别胶质瘤的放化疗(指南版)

高级别胶质瘤的放化疗(指南版)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十分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

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27%,约占恶性肿瘤的 80%;在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的发病率很高,占46.1%,且男性多于女性;其次是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GBM 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较高的发病年龄为75~84 岁,新诊断的中位年龄是 64 岁。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生存获益(1级证据)。

放射治疗通常是在肿瘤大部分切除、明确肿瘤病理后,常规分次,择机进行,立体定向放疗(SRT)不适用于脑胶质瘤的初治。

01放疗时机高级别胶质瘤生存时间与放疗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术后早期放疗能有效延长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强烈推荐术后尽早(手术后2-6周)开始放疗(2级证据)。

02放疗技术推荐采用三维适形(3D-CRT)或适形调强技术(IMRT),常规分次,适形放疗技术可提高靶区剂量的覆盖率、适形度及对正常组织保护,缩小不必要的照射体积,降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2级证据),放疗前图像验证(CBCT或EPID)是放疗质控不可缺少的环节。

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新兴质子治疗技术以及硼中子俘获疗法的出现,对高级别胶质瘤的放疗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质子治疗中,可利用专门的机器和器具,结合Bragg峰的深度和患者不同病灶的形状进行照射。

它十分精准,用质子治疗进行脑瘤包括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可以针对目标肿瘤进行高效且可能更高剂量的射线照射,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更少,从而降低了因放疗而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激素缺乏或智力障碍的风险,极大限度地控制肿瘤,同时极大程度地减少附带损害,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如果治疗区域完全覆盖肿瘤浸润,则大剂量质子束疗法可以控制胶质母细胞瘤(四级胶质瘤)的发病机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9版); ? 1.2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2019版); ? 1.3 ESTRO-ACROP指南(2019版):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及指
南结论摘要; ? 1.4中科院肿瘤医院放疗靶区推荐。
一、放射靶区确定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9版) ? 目前有关高级别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的确定有争议,争议的
⑥ 虽然有些报导建议CTV应该包括瘤周水肿的全部异常T2/FLAIR MRI区域, 但无确切数据支持会影响疗效
1.3.2 2019ESTRO-ACROP指南结论
① 热塑膜固定,定位CT层厚1-3mm ② 两周内做的术后MRI ③ 术后72小时内做的MRI有助于评估切除范围,术前MRI有助于解
释术后影像并提供术前肿瘤范围的信息 ④ GTV定义为T1增强肿瘤(仅做活检的患者)和/或手术腔加上残存增
EORTC治疗靶区 (EORTC
RTOG治疗靶区
22981/22961, 26071/22072 (Centric), 26981 –22981, and AVAglio 研 0913, and AVAglio 研究 ) 究)
(RTOG 0525, 0825,
第 1程 (60 Gy/30f)
第 1程(46 Gy/23f)
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
段和新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吉首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肿瘤放疗科 2019-06
脑胶质瘤的发病概况
n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 n约占脑肿瘤的35%~60%; n近年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类
共分为四大类: ? 星形细胞肿瘤 ?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 混合性胶质细胞肿瘤 ? 室管膜肿瘤
第 2程(推量14 Gy /7 f)
GTV2 =术腔加任何残存增强肿瘤
(无需包括水肿区)
CTV2 = GTV2加2 cm边界
PTV2 = CTV2加3–5 mm边界
*22981/22961研究允许外扩边界最多达3 cm,
26981–22981研究外扩1.5 cm
1.2.2 EORTC 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
焦点主要是最初的临床靶区(CTV1)是否需要包瘤周的水肿 区。 ? 美国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 推荐CTV1需包括瘤周水肿区 外2 cm区域,给予46 Gy;缩野的CTV2需在GTV外扩2 cm, 剂量至60 Gy。 ? 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推荐的CTV设定并不强 调一定要包所有瘤周水肿区。 ? 最新的III期临床试验RTOG 0525/EORTC26052-22053的结 果经COX分析显示:总生存时间(OS)与所采用的两种放疗 靶区设定方法(EORTC/RTOG)无关。
一、放射靶区确定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9版)
? 综合多项研究推荐术后GBM放疗靶区设定如下 : ① GTV为术后可见病灶和T2/FLAIR术后异常信号区; ② CTV为GTV外扩1~2cm,由放疗医师据解剖结构修改后
产生CTVs; ③ PTV为CTVs外扩0.3~0.5cm。 ? 推荐GTV的剂量60Gy,CTV的剂量40~50Gy。
GTV
=
术腔加任何残存增
GTV1 =术腔加任何残存增强肿瘤
(术后 MRI,T1增强扫描 )加周围水
强肿瘤
肿(T2 或 FLAIR MRI 扫描的高密度
(术后MRI,T1增强扫描) CTV = GTV 加2 cm边界* PTV = CTV加3–5mm 边界
信号) CTV1 = GTV1 加2 cm边界(如果周围 无水肿,CTV在肿瘤外扩2.5 cm.) PTV1 = CTV1加3–5 mm边界
南结论摘要; ? 1.4中科院肿9ESTRO-ACROP指南:恶性 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
① 对于肉眼切除肿瘤,GTV应包括手术后残腔(如果有)加上T1增强MRI图 像上的残存肿瘤,不包括瘤周水肿;
② 通常GTV应该包括所有术后增强区域,但某些术后梗塞或胶质增生也可能 增强;对比定位MRI与术前MRI和术后MRI弥散加权影像(DWI)有助于区分 术后血管改变与残存肿瘤;
③ 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非增强区可能是肿瘤的一部份;这种情况下, GTV应该包括增强的肿瘤及T2/FLAIR中的高信号区; CTV应该在GTV外扩以 包括微浸润
④ 根据对复发模式及肿瘤浸润的研究,推荐在肿瘤可能沿白质束播散的各个 方向外扩20mm
⑤ 解剖边界方向适当减少,如脑室 (5 mm), 大脑镰 (5 mm), 小脑幕 (5 mm),视 路/视交叉和脑干(0 mm),颅骨(骨窗上0mm)
? PFS和OS无差别 ? 两程治疗技术的靶区大脑受量高,认知能力受损
危险性大 ? 单靶区方法只需要一个计划而更方便
目录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9版); ? 1.2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2019版); ? 1.3 ESTRO-ACROP指南(2019版):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及指
强肿瘤(如果有); ⑤ GTV周围外扩20mm形成CTV,考虑到肿瘤浸润的解剖屏障进行修
改; ⑥ CTV不推荐常规包括异常T2/FLAIR;
⑦ 继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非增强区可能包含肿瘤,这种情况下,GT V应该考虑包括T2/FLAIR的高信号区以及增强的肿瘤区并修改/缩小 GTV外扩边界形成的CTV;
脑胶质瘤的WHO分级
根据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血管增生及坏死程度分Ⅰ~Ⅳ级
?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 WHOⅠ~Ⅱ级
? 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 WHO III~Ⅳ级
高级别脑胶质瘤治疗总体原则
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化疗等综合 治疗
目录
? 1.1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推荐(2019版); ? 1.2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指南比较(2019版); ? 1.3 ESTRO-ACROP指南(2019版):恶性胶质瘤靶区勾画要点及指
南结论摘要; ? 1.4中科院肿瘤医院放疗靶区推荐。
1.2 .1 EORTC和RTOG恶性胶质瘤靶区 勾画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