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课程
物流管理优秀教案设计模板
![物流管理优秀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eca6d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d.png)
一、课程名称:物流管理二、授课对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教学时间:共8课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物流管理概述1. 物流的基本概念2. 物流系统的构成3.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4. 物流管理的意义第二课时:物流活动与物流成本1. 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2. 物流成本构成3.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4.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第三课时:物流运输管理1. 运输方式及其特点2. 运输组织与管理3. 运输成本控制4. 运输服务质量评价第四课时:仓储管理1. 仓储设施与设备2. 仓储作业流程3. 仓储成本控制4. 仓储安全管理第五课时:供应链管理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2. 供应链的构成要素3.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4. 供应链协同与优化第六课时:物流信息技术1.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3. 电子商务与物流4. 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第七课时:物流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介绍2. 案例分析3. 案例启示第八课时:课程总结与复习1. 课程内容回顾2. 学生提问与解答3. 课程评价与反馈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法:通过课程设计、模拟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手段:1.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
2. 案例资料:提供相关案例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3. 实验设备:配备实验设备,进行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八、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30%。
武汉理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武汉理工----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f308e858762caaedd33d4be.png)
目录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3)1 物料品种、规格、数量及车船型分析 (3)1.1物料品种 (3)1.2规格分析 (3)1.3数量分析 (3)1.4车船型分析 (3)2 集装箱、件杂货的作业流程分析 (3)2.1 集装箱的作业流程分析 (3)2.2 件杂货的作业流程分析 (3)3 作业单位分析及辅助单位分析 (3)3.1 集装箱作业单位 (3)3.2 件杂货作业单位 (4)3.3 辅助单位分析 (4)4 作业时间及生产率要求分析 (4)4.1 作业时间分析 (4)4.2 生产率要求分析 (4)5 主要作业定位物流分析 (5)5.1 集装箱 (5)5.2 件杂货 (5)6 主要作业单位所需面积及要求计算 (5)6.1 泊位计算 (5)6.1.1 集装箱泊位计算 (5)6.1.2 件杂货泊位计算 (6)6.2 仓库和堆场面积计算 (6)6.2.1 集装箱堆场 (6)6.2.2 集装箱拆装箱库 (7)6.2.3 件杂货堆场容量和面积计算 (8)6.3 集装箱港区大门所需车道数 (9)6.3.1 集装箱港区大门所需车道数计算 (9)6.3.2 道路宽度的设置 (9)7 实际可用面积及布置规划 (10)7.1 主要作业场地布置规划 (10)7.2 辅助生产和辅助生活建筑物及绿化设计 (10)8 设计小结 (11)9 参考资料 (12)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1 物料品种、规格、数量及车船型分析1.1物料品种集装箱、件杂货、棉花包。
1.2规格分析每TEU集装箱载重量为8t。
1.3数量分析集装箱吞吐量为20万TEU;件杂货吞吐量为200万吨。
箱型比例:集装箱中重箱占70%,空箱占30%。
拆装箱比例为15%。
1.4车船型分析集装箱船型:依照现在港口运行量和目前形式以30TEU 的集装箱自航船为主,选择49×9.8×2.2m的集装箱自航船。
件杂货船型:依目前主流形式为件杂货堆场设计规格为47×8.8×2.5m的500t驳船。
新《物流仓储管理》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新《物流仓储管理》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556f65e102de2bd97058813.png)
课程设计题目物流仓储管理课程设计院系经济与管理系专业物流管理班级物流1102姓名张从莲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指导教师刘芬老师2012年12月29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张从莲专业班级:物流1102指导教师:刘芬老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题目:一、课程所属类型及所服务专业本课程所属类型为专业课;所服务专业为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特点的重要手段。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某书店仓库出库数据及物流资料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应用相关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能通过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等步骤,初步了解物流仓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三、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熟悉物流仓储管理的相关知识。
2. 整理、分析案例所给的相关资料。
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课程设计论文。
四、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内容完成某书店一周发货清单数据的EIQ分析,并根据物流数据对书店的仓库进行相关设计,包括每类货物的存储面积估算、储位系统设计和仓库业务流程设计;详细说明及数据见《案例》。
二、具体要求根据课程设计结构框架安排课程设计的各章节内容,但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EIQ分析方法概述简要描述EIQ分析的内容和目的、EIQ分析的功能等。
2.书店物流作业EIQ分析的过程及结果:(1)EQ分析与EN分析(2)IQ分析与IK分析(3)存货ABC分析和顾客ABC分析3、三大类货物(图书、教材及其他)存储区及配送区域的面积估算。
4、结合EIQ分析的结果以及相关物流资料设计合理的储位系统,如采用何种存储方法(固定储位、随即储位等)、每类货物在仓库的储存位置(如哪些货物应该尽量靠近出口,哪些货物可以放在仓库内部)。
5、分析仓库主要包括哪些作业,并设计相关的业务流程。
某理工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某理工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6c76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1.png)
某理工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1. 引言物流管理是现代供应链管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物流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文档是某理工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的详细说明,旨在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需选择一个实际的物流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需运用所学的物流管理知识和技巧,制定解决方案•学生需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答辩4. 课程设计内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完成以下内容:4.1 案例选择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实际的物流案例进行分析,该案例可以是企业的物流问题,也可以是物流系统的改进需求。
学生需要清楚地描述该案例,并说明选择该案例的原因和目的。
4.2 问题分析学生需要对所选的物流案例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学生可以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物流管理工具和技术,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诊断。
4.3 解决方案设计学生需要针对所选物流案例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资源需求、时间计划等,并且需要考虑到现实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4 实施计划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执行时间、责任人等。
实施计划应该合理可行,并且需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和问题。
4.5 预期效果评估学生需要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预期效果评估,分析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学生可以运用数学模型、模拟实验等方法进行效果评估,并对可能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
4.6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学生需要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案例选择和目的•问题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计划•预期效果评估•总结和展望5. 评分标准学生的课程设计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案例分析和问题诊断的透彻程度•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计划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预期效果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课程设计报告的清晰度和规范性6. 结语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1f83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f.png)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物流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素养。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物流计划、物流、物流指挥、物流协调和物流控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物流系统的结构和物流流程。
4.能够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物流管理实际问题。
5.能够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物流计划、物流、物流指挥、物流协调和物流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物流系统结构,物流流程等方面。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物流计划、物流、物流指挥、物流协调和物流控制的基本方法。
3.物流系统的结构和物流流程。
4.物流管理实际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素养。
1.讲授法:通过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物流管理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物流管理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物流管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流管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物流管理相关的参考书,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物流管理的相关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资料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5910cfa417866fb94a8e2b.png)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性质结合《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实践内容,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工程决策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撰写课设报告,提高查阅文献和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通过仿真程序编写及其团队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运用计算工具的能力;通过PPT答辩,提高表达能力。
(二)任务描述某物流系统制造加工单元共有5个加工站,每个加工站的机床类型均相同,拥有的机床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机床数量该厂加工的零件共有三类,其比例为3:5:2;其中,第一类零件有四道工序,第二类零件有三道工序,第三类零件有五道工序。
每道工序必须在指定加工站的机床上加工,每类零件的加工顺序以及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如表2所示。
表2 加工时间假设零件发放数量=107个,零件发放时间间隔服从负指数分布(Beta=707秒)。
所有零件在各工序的加工时间均服从负指数分布,其Beta值如表2所示。
零件按照工序要求到达某工作站后,如果机床为闲,则立即加工,并按照如下规则选择闲置的机床:按照工作站内机床序号,遍历选择闲置的机床;每个工作站前有一个缓冲区,用于零件排队等候。
工作站内的机床前不存在队列。
如果某工作站内的机床都为忙,则零件在该工作站对应的缓冲区内按FIFO排队。
根据以上描述,按照按照实体流图建模方法建立上述系统模型。
结合以上描述,使用eM-Plant仿真软件,构建上述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结合仿真输出分析的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的瓶颈,并给出改进的合理建议。
1研究意义 (4)1.1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4)1.2物流系统建模步骤 (5)1.3国内研究现状 (6)1.3物流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7)2仿真系统分析 (8)2.1系统工艺描述 (8)2.2系统分析 (8)3系统模型建立 (9)3.1 实体流程图的建立 (9)3.2 em-plant仿真模型 (9)4仿真输出分析 (14)5结术语 (16)参考文献 (17)《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1研究意义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介绍了在实际研究中,随着物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所提出的研究问题日益复杂,非确定因素、模糊因素众多,因果关系复杂,单独应用数学方法就难以进行描述或很难求解且有时无法求解,使得我们的研究需要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来辅助解决。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80248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6.png)
物流管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流程;2. 学会分析物流成本构成,了解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3. 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物流方案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物流信息技术优化物流流程的能力,提高物流效率;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物流项目管理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意愿;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理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物流职业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流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物流管理概述: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物流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流程等,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 物流管理导论2. 物流成本管理:分析物流成本的构成,讲解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二章 物流成本管理3. 物流信息技术: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
教学内容:第三章 物流信息技术4. 物流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物流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四章 物流案例分析5. 物流项目管理:讲解物流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物流管理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2)
![物流管理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f0e6db8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f.png)
物流管理学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和供应链的发展,物流管理已经成为各种企业的关键业务领域。
物流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货物配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货物跟踪,以及各种生产物资的采购等等。
因此,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使学生对物流管理有更清晰的了解,物流管理学成为了现代商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教授学生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以帮助他们成功地满足这个日益变化和复杂的领域的挑战。
二、课程设计目标•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掌握货物配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货物跟踪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物流管理软件和技术工具•理解供应链的关键概念和组成部分•掌握物流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技能三、课程内容:一、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流程•物流管理概述•物流网络设计•运输计划和路线规划•供应链管理二、物流仓储管理•仓储设备和技术•仓库管理和布局•仓储管理软件和系统三、物流运输管理•运输方式和成本控制•货运管理和跟踪•运输安全和质量控制四、物流管理软件和工具•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五、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中的协调和协作•供应链风险管理四、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通过讲授基本的物流管理知识和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形式,并以课程项目为核心。
课程项目包括学生团队开展实践性案例和运用物流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实验。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出席情况和小组讨论的表现•个人或团队项目报告•期末考试六、课程启示通过学习物流管理学第三版课程,学生将了解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流程,掌握货物配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货物跟踪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本课程强调物流管理的软件和技术工具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概念和组成部分,以适应日益变化和复杂的企业环境。
新《物流仓储管理》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新《物流仓储管理》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c0130477f1922791688e8bc.png)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题目物流仓储管理课程设计院系经济与管理系专业物流管理班级物流1102姓名张从莲指导教师刘芬老师2012年12月29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张从莲专业班级:物流1102指导教师:刘芬老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题目:一、课程所属类型及所服务专业本课程所属类型为专业课;所服务专业为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特点的重要手段。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某书店仓库出库数据及物流资料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应用相关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能通过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等步骤,初步了解物流仓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三、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熟悉物流仓储管理的相关知识。
2. 整理、分析案例所给的相关资料。
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课程设计论文。
四、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内容完成某书店一周发货清单数据的EIQ分析,并根据物流数据对书店的仓库进行相关设计,包括每类货物的存储面积估算、储位系统设计和仓库业务流程设计;详细说明及数据见《案例》。
二、具体要求根据课程设计结构框架安排课程设计的各章节内容,但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EIQ分析方法概述简要描述EIQ分析的内容和目的、EIQ分析的功能等。
2.书店物流作业EIQ分析的过程及结果:(1)EQ分析与EN分析(2)IQ分析与IK分析(3)存货ABC分析和顾客ABC分析3、三大类货物(图书、教材及其他)存储区及配送区域的面积估算。
4、结合EIQ分析的结果以及相关物流资料设计合理的储位系统,如采用何种存储方法(固定储位、随即储位等)、每类货物在仓库的储存位置(如哪些货物应该尽量靠近出口,哪些货物可以放在仓库内部)。
5、分析仓库主要包括哪些作业,并设计相关的业务流程。
物流管理哪些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哪些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e3314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e.png)
物流管理哪些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流流程以及物流成本管理等内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流案例分析,提出物流优化方案,并进行物流成本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和认同感,使其认识到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物流管理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讲解物流系统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部分。
3.物流流程:阐述物流流程的各个环节,如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
4.物流成本管理:介绍物流成本的分类、计算方法和控制策略。
5.物流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物流案例,提出优化方案。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流流程和物流成本管理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物流案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优化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验法:安排物流成本计算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流管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物流管理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播放物流管理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物流成本计算实验所需的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物流管理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物流管理知识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4.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创新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物流管理课程我
![物流管理课程我](https://img.taocdn.com/s3/m/12ac77b84afe04a1b171de30.png)
课程设计题目物流管理学课程设计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班级营销1101班姓名沈坤指导教师夏德2014 年 1 月 2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沈坤专业班级:营销1101班指导教师:夏德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题目: 物流管理学课程设计初始条件:1、精读(1)《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 [美]罗拉德.巴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版)(2)《物流管理》刘明菲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8年第1版2、参考各类相关杂志和报刊的文章以及相关网络的文章、厘清课程设计思路在中国期刊网及图书馆期刊查阅相关物流管理研究成果、寻找供应链物流管理先关案例,仔细研读、思考,结合专业以及课程设计要求着手课程设计的策划准备工作。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文献综述(每个同学自选题目)30%综述报告要求研究范畴适当,明确目的,根据选定的议题对国内外当前研究的结论、观点进行广泛调查、归纳整理,要求对象和内容清楚。
综述报告字数为4000---4500字。
2、物流运作管理与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每个同学自选分析视角、独立完成,案例可共享)30%要求运用物流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回答有关问题,撰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要求言简意赅、准确清晰;观点正确。
每份案例分析报告的字数为2500-3000字3、策划、设计物流管理方案(每个小组自己拟定方案、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完成)。
40%运用物流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经典工具方法,结合前期物流管理案例分析相关资料,制作一份物流管理解决方案,包括方案策划目的、思路、方案以及结论。
要求设计方案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结构完整,层次合理,资料翔实,方案可行,具有推广价值,字数为5000字。
组内成员与分工:(以表示之)时间安排:(1)2天时间文献案例查找、研读、提炼问题。
(2)3时间案例问题再提炼、分析,明确设计目标。
物流管理的大学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的大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0df3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f.png)
物流管理的大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物流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作模式,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和流程。
(2)掌握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核心内容。
(3)熟悉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战略规划、物流服务质量评估等关键环节。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物流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3)熟练运用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物流业务操作和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提高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目标:物流的定义、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2.物流运作流程: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中心管理。
3.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发展趋势。
4.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的分类、计算方法和控制策略。
5.物流战略规划:物流战略的重要性、制定方法和实施步骤。
6.物流服务质量评估:物流服务质量的指标、评估方法和改进策略。
7.物流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的物流管理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作模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典型的物流管理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就物流管理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法:通过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物流业务操作和管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物流管理》(第二版),作者:张晓辉。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5a57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1.png)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2. 学生能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3. 学生能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物流管理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物流问题;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物流方案,提高物流效率;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物流案例分析,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物流管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职业认同感;2. 学生能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关注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3. 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诚信、敬业、创新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一年级学生,对物流行业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2. 物流功能要素- 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 包装管理- 配送管理3.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常见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4. 物流方案设计- 物流方案的组成与原则- 物流方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物流方案的评价与优化5. 物流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物流企业案例分析- 物流管理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训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物流管理实训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实训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af548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e.png)
物流管理实训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物流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实训操作,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了解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物流管理的现状。
3.熟悉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作流程。
4.能够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能够进行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6.能够运用物流管理软件进行物流业务的操作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物流行业发展动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物流管理软件的操作等。
具体安排如下:1.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物流管理的现状。
3.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作流程。
4.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5.物流管理软件的操作和管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操作物流管理软件和进行物流实验,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运作和管理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流管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物流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ea163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0b.png)
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3. 掌握物流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等关键环节的理论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物流运作效率;2. 学会运用物流管理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物流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物流管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3. 倡导诚信、务实、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学基础,对物流行业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物流定义、分类及功能-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2.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 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物流需求分析- 物流网络设计3.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定义、结构及其管理方法-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供应链协调与优化4. 库存控制- 库存定义、分类与功能- 库存控制策略与方法- 安全库存与库存优化5. 物流成本控制- 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与策略- 物流成本分析与降低途径6.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物流信息管理策略与实践7. 物流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 物流服务质量的内涵与评价指标-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与体系- 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47572225c52cc58bd6be83.png)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题目物流中心规划与配送业务方案设计院系经济与治理系专业物流治理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1 年01 月19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题目: 物流中心规划与配送业务方案设计课程所属类型及所服务专业本课程所属类型为专业课;所服务专业为物流治理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是物流治理(本科)专业培养打算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特点的重要手段。
这次课程设计要紧是针对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的物料出库数据进行EIQ数据分析,通过应用有关理论方法解决实际咨询题。
使学生能通过一周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等步骤,初步了解物流中心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三、要求完成的要紧任务:1. 熟悉物流中心的有关知识。
2. 收集、整理物流中心的背景资料。
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课程设计论文。
四、时刻安排: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内容完成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一个月发货清单数据的有关分析;详细讲明及数据附录见《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如下:按照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的发货数据,运用EIQ的分析步骤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结合物流中心治理的一些理论提出改进措施。
二、具体要求按照课程设计结构框架安排课程设计的各章节内容,但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EIQ分析方法概述简要描述EIQ分析的内容和目的、EIQ分析的功能等2.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的现状与数据收集描述该公司简介、该公司物流中心作业的现状、该公司物流中心作业数据的收集和汇总等内容。
3.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EIQ分析的过程及结果(1)EQ分析与EN分析(2)IQ分析与IK分析(3)存货ABC分析和顾客ABC分析(4)作业的改进措施三、设计工作要求1. 设计成果要求全部手写,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格式规范;2. 分析评判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3. 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成果。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题 目: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初始条件:
1、 精读《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教学案例集》赵林度 曾朝晖 著 和《物流战略方案设计》孙家庆 唐丽敏 等著;学习、体会、揣摩。 2、查阅学术期刊或上网搜寻自己感兴趣的关于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企业真实案例, 仔细研读、思考,结合课程设计的专业物流知识进行酝酿、筹划、准备。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
等具体要求) 1、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的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每个同学自己拟定题目 2、物流运作管理或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每个同学自己拟定题目
针对案例背景,撰写案例的问题诊断与方案设计报告,字数为 1500 字以上,报告要求 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观点正确,语言表达准确、清楚、言简意赅,报告中对问题诊断要求 全面、精准,能抓住关键、重大问题;原因分析应深刻、清楚、翔实、透彻;方案设计应具 体、可行、合理、有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3、分销物流网络设计――每个小组同学自己拟定题目
二、CD 段生产物流概况
CD 段的两个主要制程是:(1)C 检:进行点灯检验画面功能是否正常,并依据画面功能 等方面的表现评定产品等级;(2)D 检:对完成 LCM(液晶模块)制程的产品进行最后外观 检验,确认产品外观是否有不良,并进行清洁。CD 段主要的生产物流可以分成三大方面, 塑件备料物流、包材配件备料物流以及入库物流,其规划与整体生产物流情况如图 1 所示(以 3#流水线生产为例)。
1、三天时间,2012.1.3 至 2012.1.5,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的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 2、三天时间,2012.1.6 至 2012.1.8,物流运作管理或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与方案设 计 3、四天时间,2012.1.9 至 2012.1.12,分销物流网络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 word 版 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 印,感谢您的下载
武汉 理工大学物流管 理课程设计课程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 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 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 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 细阅读内容
(3)将CD检塑件放置区规划到原线边仓未开捆塑件暂放区,可以大大缩短备料运输线 路的长度。物料在线边仓开捆完毕之后,可以直接送入CD检塑件放置区。
表1为改善前后塑件备料流程程序表(实线为改善前,虚线为改善后)。 从表1中可以看出,改善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作业人员的总的运输距离从92m缩短到 47m,同时运输次数从4次减少为3次,暂存次数从2次减少为1次,减少了作业时间。
简要描述小组成员分工与合作的任务情况,明确阐述每个小组成员自己的任务与工作职 责。
绘制出电子版的分销物流网络结构图,要求结构图脉络清晰、结构分明、布局合理,图 标、图形清楚、比例恰当、一目了然;文字说明要求表述清楚,言简意赅;设计方案要求合
理、可行、有效;方案运行时要求经济、便捷、可靠。
时间安排:
2、塑件备料物流存在问题的改善方案
(1)和仓库协调,一天由两次拨料增加至四次拨料,减少每批来料的数量,使线边仓 开捆作业速度能和仓库上来料速度基本平衡。这样可以把来料直接送到线边仓开捆区,把线 边仓未开捆塑件暂放区空出来。同时也可以省去将物料从线边仓未开捆塑件暂放区送到线边 仓开捆区的运输过程。
(2)将线边仓开捆区与线边仓包材配件暂放区位置进行调整,仓库来料可以直接运送 到开捆区,不必再绕过线边仓包材配件暂放区,减少运输距离。
年 月日
企业 CD 段生产物流的分析、诊断和改善
————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 公司的简介
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杭州叉车总厂基础上经过两次改制后组 建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具有 50 年的建厂历史,30 余年的叉车制造经验,拥有覆盖全国乃 至全球的销售服务网络。公司注册资本 1.04 亿元,现有在岗员工 2500 余人(其中控股子公 司约 1500 余人),专业技术人员 300 余人。企业已成立了省级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浙江省高 新技术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多次荣获全国机械工业大奖,省、市科技进步奖,并获全国 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图1 CD段生产物流线路图 其主要流程为:线边仓将仓库调拨来的物料进行开捆作业与分类处理,然后将塑件和 包材配件分别运送至各自放置区暂放。在生产需要时,CD段作业人员再将塑件和包材配件分 别送往生产流水线的需求点。当生产完成之后,CD段作业人员再将产品送往OQC(Output Quality Control)入检区暂放,经过OQC出货检验后进行入库作业。 下面对塑件备料物流、包材配件备料物流以及入库作业物流进行研究分析和改善。
(2)线边仓开捆区与线边仓包材配件暂放区设置不合理。目前的区域设置使得在线边 仓未开捆塑件暂放区的物料需要绕过包材配件暂放区才能运送到开捆区进行开捆作业,增加 了运输距离,同时与运输物料至CD间塑件放置区的路线部分重叠,形成双向流动,物流量过 大。
(3)由于仓库目前是一天进行两次拨料,每次拨料的量都比较大,线边仓开捆作业速 度跟不上仓库来料速度,因此需要额外设置一个线边仓未开捆塑件暂放区来暂存来不及开捆 的物料。但是在第一批开捆完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个区域是闲置出来的,造成空间上的浪 费。
四、包材配件备料物流分析和改善
包材配件都是不需要经过开捆便可以直接送至CD检包材配件放置区,用于生产的。仓 库将包材配件运送到线边仓后,线边仓作业人员与CD检作业人员进行清点对单后,便可以直 接运送到CD检包材配件放置区。
三、塑件备料物流分析与改善
1、塑件备料物流存在的问题
塑件体积较大,为了生产流水线作业方便,线边仓要对塑件进行开捆作业。从图1中可 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目前塑件备料物流存在的问题:
(1)CD塑件放置区的设置不合理。物料在经过线边仓开捆作业后,需要经过长距离搬 运暂放在CD检塑件放置区。在生产需求时,需要再次折返运输到生产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