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第2课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圆环的面积

教材第68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学会求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重点难点

求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圆环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什么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 cm,外圆半径是6 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1)指名读题。

(2)出示光盘图。

提问:光盘的面积是什么图形的面积?求光盘的面积是求哪部分的面积?怎样求光盘的面积?

学生回答:光盘的面积是圆环的面积,求光盘的面积就是求圆环的面积。

老师拿出事先做好的教具,演示圆环形成的过程,左手拿着教具,右手把内圆向后推掉,成为一个圆环,让学生认真观察演示过程,明确从外圆的面积中减去内圆的面积就得到圆环的面积。

板书:圆环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让学生说一说外圆的半径是多少,外圆的面积怎样求,内圆的半径是多少,内圆的面积怎样求。

2.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列算式的情况。

板书:

3.14×62-3.14×22或 3.14×(62-22)

=113.04-12.56 =3.14×32

=100.48(cm2) =100.48(cm2)

答:圆环的面积是100.48cm2。

3.比较两种方法。

大部分学生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即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如果有学生用的是第二种方法,老师要予以表扬。这些学生联系以前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这种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不必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老师归纳出第二种方法的计算公式:

S环=π(R2-r2)

其中,R是外圆半径,r是内圆半径。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直接写出得数。

102= 202= 302= 402= 3.14×3= 3.14×2=

112= 122= 132= 142= 3.14×5=3.14×4=

152= 162= 172= 182= 3.14×6=3.14×8=

2.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

(1)(2)

3.铸造厂要生产一种圆环形的钢板。这种环形钢板的内圆半径是6厘米,外圆半径是15厘米,钢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直径为16米的圆形鱼池,鱼池的中心是一个直径为6米的圆形小岛。求鱼池水面的面积。

四思维训练

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

(1)(2)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00 400 900 1600 9.42 6.28 121 144 169 196 15.7 1

2.56 225 256

289 324 18.84 25.12

2.(1)

3.14×(62-32)=8

4.78(平方分米)

(2)12÷2=6(分米) 16÷2=8(分米) 3.14×(82-62)=87.92(平方分米)

3. 3.14×(152-62)=593.46(平方厘米)

4. 6÷2=3(米) 16÷2=8(米) 3.14×(82-32)=172.7(平方米)

思维训练

(1)3.14×(6÷2)2-3.14×(3÷2)2=21.195(平方分米)

板书设计

环形的面积

圆环是指半径不相等的圆,当圆心重合时的两圆之间的部分。注意,在一个大圆内随意剪去一个小圆是不能形成圆环的。任何一个圆环,已知内圆直径和环宽,求外圆直径应加两个环宽;已知外圆直径和环宽,求内圆直径,应减去两个环宽。

圆环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3.14×62-3.14×22或 3.14×(62-22)

=113.04-12.56 =3.14×32

=100.48(cm2) =100.48(cm2)

答:光盘的面积是100.48 cm2。

S环=π(R2-r2)

R是外圆半径,r是内圆半径。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面积及应用之后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学习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及应用。教材通过对直观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建立模型,进而利用刚建立的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圆环的认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但对于它的形成过程缺少理性思考;学生对直观的圆环面积计算问题应该不大,但以此作为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缺少经验,部分学生在思维上的跳跃较大,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两极分化会比较严重。

课堂设计说明

1.在教学中,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搭桥铺路,以旧带新。

“温故而知新”的导入方法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

2.让学生充分参与探究圆环的形成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课 外 拓 展

课后小知识

--------------------------------------------------------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