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地理复习知识要点(八年级上册)
一、填空题:
1、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大部分
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我国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为中心(在黑龙江),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
曾母暗沙(海南),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新疆),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
龙江)。
3、我国东临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直接面临太平洋的是
台湾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陆上国界漫长,共有2万多千米,接壤国家15个,北面与蒙、俄二国接壤,正东
与朝鲜接壤,西南与印度,南与缅、老、越三国接壤。
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是世界上
海岸线最长国家之一,正东与日、韩两国隔海相望,东南与菲律宾,南与马来西亚、文莱、
印尼相望。
5、现行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镇)三级,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首都,称为“祖
国心脏”。
6、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湖、平原、盆地区人口多,
干旱荒漠、高原人口少;经济、交通、工业发达地区多城集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
塞、偏僻农牧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我国
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8、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分布,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
9、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东北—西南走向山
脉多分布在东部,我国东部地区最高峰是玉山,为台湾山脉主峰。
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
位于中、尼边境,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10、我国气候有二大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一
有利于多种生物繁殖生长,使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二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
渔各农业部门综合发展;三有利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地域文化各具特色。
11、我国气候类型多样,这是因为我国地跨众多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地形复杂,地势
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东部面临海洋而西部深居内陆,这是造成气候复杂
多样的基本原因。
1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
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 / 1
13、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
就越少,干旱就逐渐加重,即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14、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部分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
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15、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
在季风区内夏季盛
于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西伯利亚、蒙古)的偏北风。
16、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
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17、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
夏季风强,则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则南涝北旱。
18、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困而气候具有很强大陆性特征。
19、我国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主要灾
害性天气,入侵南方强寒潮,使长江以南地区农作物受到冻害;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
覆盖草场,造成雪灾;在干燥地区,引起“沙暴”。
20、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出现降水集中夏、秋季节,影响东部
平原地区,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在我国,无
论是西北地区,还是东部季风区亦常出现旱灾。
21、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各种河流是终注海洋的叫外流河,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
是内流河。
22、我国绝大部分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
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这是因为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东临太平洋。
]
23、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夏季风的到来,雨带由南向北推
移,水位上涨, 形成汛期;冬季风来临, 雨带南撤, 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
25、辽海、黄河、海河等河流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26、我国内流河水文特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这是因为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
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7、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多淡水湖)和青藏高原(多咸水湖)。
我国淡水湖泊最集
中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东部平原)。
最大淡水湖是鄱阳湖。
最大湖泊
是青海湖。
1 / 1
28、长江源自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干流先后流径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
苏、沪。
11个省(区、市)。
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亚洲最长、水量最大河流。
世界第三长河。
29、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占全国1/3,已建的葛洲坝水电站和在建三峡工程
都位于该河上游河段宜昌附近。
长江由于航运价值巨大,称为“黄金水道”。
30、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干流先后流径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
豫、鲁9个省(区),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31、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点是湖北宜昌、江西湖口;黄河上、中、下游划分点是内蒙
古河口、河南旧孟津。
33、对黄河综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大堤;小浪底工程是治黄关键
工程。
34、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但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比
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
35、我国以世界70%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
异明显,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区。
西部少;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
区,西北、华北林地少;草地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东部与南部。
36、东部季风区内,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高,全国90%耕地、林地集中在
这里。
其中,北方耕地少、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少、热足、水足;
西北内陆,光足热足,水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青藏高原,光足、热不足。
37、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显著不均衡,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西北干旱地区
缺水更严重。
华北平原(黄河、海河、淮河流域)耕地占全国38%以上,人口密、工业发达,
需水多但水资源只占全国60%多一点,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38、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39、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比如引黄济青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都是跨流域调水的具体措施。
40、兴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黄河干流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小浪
1 / 1
底水库,长江干流上三峡工程完工后,将成为我国最大水库。
41、兴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节约用
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有效途径。
42、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
我国最大渔场是舟山渔场(东海),最大盐场是长芦盐场(渤海)。
43、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
要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调整,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4、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是我
国重要农业区,名胜古迹多,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
45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般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豆,
马铃薯, 甜菜等。
长城以南则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黄土高原以谷子为主。
46、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本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
梨等,地方特产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
47、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工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
地。
此外,太原、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工业中心。
48、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
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省份,该省称为“彩云南国”、“植物王国”。
49、南方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
网纵横,具有典型南国水乡特色。
50、南方地区为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成都平原素
有“天府之国”称号,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而热带作物主要生产基地是海南
岛,台湾南部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
51、南方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水稻、牲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
区。
主要粮品粮基地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52、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如江西德兴的铜、大余的钨、贵州铜仁的汞矿、
云南个旧锡以及湖南锡矿山(锑)、水口山(铝、锌)。
53、青藏地区,包括蒇、青、川西。
主体是“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本区是许多大河
源头,如:长江、澜沧江、黄河,珍稀动物多,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有重点自然保护区三
江源、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54、青藏地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主要能源以太阳能、地热为主。
55、青藏地区公路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为主,后又新建了从西宁(青)到格
尔木(青)的青藏铁路北段,正在修建的是该铁路南段(格尔木—拉萨)。
56、青藏地区农业分布在湟水各地(青)和雅鲁藏布江(藏)各地,已具有相当规模的工矿
业分布在西宁、拉萨、柴达木盆地、林芝等地。
57、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主要特征是干旱,本地区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
1 / 1
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由森林—草原—荒漠,自东向西变化,有全国降水最少地方,
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本区光热、热
足,但水不足,农业多为灌溉农业,河流
多为内流河。
二、重点图。
1、读我国疆域图。
(1)用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我国所
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请在图中标
注出来(用序号)
(2)四个端点:
A 所在省
B 在省(区)
C 在省(区)
(3)请用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 a辽东半岛, b山东半岛, c雷州半岛在图中用字母代号标注。
2、读我国西半部地区图。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省区名称、简称: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2)填出接壤国名称:
①②③④⑤
1 / 1
3、读中国政区图,填充:
(1)主要少数民族: A
B C
D E
(2)省(区)简称:
①②
③④⑤
(3)①②③地人口较(密、稀)
A、C地人口较(密、稀)。
4、读我国气候图:
(1)图中A、B、C、D、
E从气候类型来分:
A B C
D E
其中A、B、C都为气候,
说明了我国气候二个特征分别
为、。
(2)从季风区、非季风区来
划分:
大致A、B、C位于区。
大致D、E位于区。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按降
水由多到少,依次为,这是因为;①⑤⑥⑦1月均温最高的是最低是
____,7月则。
(4)从温度带干湿地区来讲A 带地区 B 带地区
C 带地区 E 带地区 F 带地区。
(5)边界线a大致以(山)河为界,此线以北1月均温0℃(大
于、小于)以南0℃。
(大于、小于)
5、读中国地形图。
1 / 1
(1)填出下列我国主要山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2)、若下图为上图中沿32°N
地形剖面,则:
A 高原为第级阶梯
B 盆地为第级阶梯
C 平原为第级阶梯
(3)、填出下列地形区名称:
D 平原
E 高原
F 高原①平原
②盆地③盆地④高原⑤丘陵
6、读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
(1)、湖泊:
a b c
(2)、河流:
①②
③④
⑤⑥
(3)、上述河流①—⑥中,为我国第一
长河的是,含沙量很大的
是。
(4)、线路④、⑧、⑦是我国著名水利
工程的线路。
7、读长江图:
1 / 1
(1)、发源A 山脉,注入海。
(2)、支流:①②
③④
⑤⑥
⑦
(3)、城市:a b
c d
(4)、水电站:e f
(5)、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点g h
8、读黄河图:
(1)、发源山,注入B 海。
(2)、支流①,②
①流经地区称“”
(3)、上、中、下游地点:
C D
(4)、②③地处高原,使该
河含沙量增大,使下游④河段形成
“”。
(5)、水电站:⑥⑦⑧。
9、读我国矿产分布图:
(1)、油田:①②
③④
⑤
①与⑥中将成为我国石油工业“龙头”的
是。
(2)、煤田:⑦⑧
⑨⑩
⑾
10、这是我国金属矿产分布图:
1 / 1
(1)、铁矿产地:①②
③④
⑤⑥
⑦
(2)、有色金属矿地:A
B C
D E
F
(3)、由之可以看出我国煤铁、石油主要分
布方,有色金属矿多分布方。
11、读我国地理分区图:
(1)、填出4个地理区域:A
B C D
(2)、填出3条分区边界线①
②③
(3)、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
A 地
B 地
C 地
(4)、a为盐场 b 渔场
c 盐场
(5)、①、②、③、④、⑤处中,为林地的
是,为荒漠的是。
(6)、边界线①大致和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大致与山分布相立。
(7)、从水资源供需现状考虑:⑥带⑦带B处为带⑤带
12、这是我国北半部地区图:
(1)、省(区):①②③④
⑤⑥
(2)、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⑥处为地③处多资源
(3)、①、②两处为北方重要工业基地,分别是①②
(4)、①省被称为“”②称为“”③称为“”
1 / 1
④被称为“”
⑤称为“”
⑥称为“”
(5)、矿产地:
⑦
⑧
⑨
⑩
(6)、临海:
A B 从⑾到④铁路线是
(7)、地形区:C 平原 D 高原 E 盆地 F 高原
13、这是我国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图:
(1)、铁路线A
(2)、岛屿:
①
②
海域:
③
④
⑤
(3)、B、C、E为重要
商品粮基地,B为 C E
(4)、A处珍稀动物是重要农作物是、B、C主要粮食作物是。
(5)、D为省E为省 F 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