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 ppt课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课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f0f0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a.png)
企业管理领域的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领域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暴露疗法和系统脱敏感疗法来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焦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操作条件理论
03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应用
教学策略
01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学策略上强调奖励和惩罚的应用,以激励学生表现出所期望的行为。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奖励制度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或按时完成作业。
特殊教育
02
对于有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干预措施。例如,应用行为分析(ABA)已被广泛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和提高社交技能。
绩效评估与管理
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企业可以通过明确的绩效标准和奖励制度来提高员工的绩效。同时,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惩罚或辅导也有助于提高整体工作表现。
团队建设与沟通
通过观察和强化团队成员的积极行为,企业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例如,对于表现出良好合作精神的团队成员给予公开表扬或奖励,以激励其他成员效仿。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对自由意志和责任感的忽视
05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前景与未来发展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在某些方面存在互补性,未来发展将更注重两者之间的交叉融合,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行为。
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而人本心理学关注个体内在动机和自我实现,两者结合将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人类行为。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研究无法观察的内心过程或意识。该学派认为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通过实验控制和操作条件变量,可以预测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c98a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0.png)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 课件目录•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原理•行为塑造与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比较•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01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定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别,也称为行为学派或行为科学。
它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新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等人对早期行为主义进行修正和发展,引入中介变量等概念,使行为主义更加完善。
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等人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早期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定义与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 ):提出刺激-反应(S-R)理论,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他主张通过控制环境来研究行为,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之后出现的后果(强化或惩罚)会影响该行为在将来的发生频率。
他主张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不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派别比较与构造主义比较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和元素,而行为主义则主张研究可被客观观察的行为。
两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与机能主义比较机能主义强调心理的功能和目的,关注心理与行为的适应性和有用性。
而行为主义则更加关注行为的客观性和可观察性。
与人本主义比较人本主义关注人的内在体验和主观感受,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性。
读心术行为心理学微表情PPT课件
![读心术行为心理学微表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3abbb4ad51f01dc281f1cf.png)
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
3
心理学上的领地பைடு நூலகம்识
据研究发现,性格中带有暴力倾向的人私人空间的范围一般是普通人的两倍。
4
“告诉你个秘密”所隐含的心理技巧
“告诉你个秘密”,是一句既可以勾起对方兴趣,又 可以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而定魔力话语。所以,这 句话隐藏着很强大的心理效果。
超市的DM单上经常能看到“现实限量抢购”的宣传语,就是用“限定”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5
11
男女说谎的差异在眼睛?
您知道吗?瞳孔也是读取人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如果对对方感兴趣,我们的瞳孔
都会适度放大,反之则会缩小。
12
女性弄头发是在想什么?
亲密性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牵绊。人 与人之间的亲密性越高高,当人们为一种 共同目标努力的时候团结性越高。 13
通过癖好解读另一个自我
14
有的女性也会在自己喜欢的男性面前狼吞虎咽的吃很快,其实她
们是想展示自己麻利的一面。
9
故意贬低自己的女性真实心情
当然本来就对自己的身材、容貌没有自信的人是不会亲
口说出让自己感到自卑的短处的。
10
向上翻眼睛是撒娇?
女性向上翻眼珠看人的时候,她的头看起来比较大很孩子气,这样
会激发男人父性,以便关心和爱护自己。
先准备好的谎言的可能性越大; ★人在撒谎时,往往会上自觉后退一步,并做出保护性动作,如把手臂环在胸前,或把其
他物品放在胸前; ★当一个人在笑的时候,眼角没有出现细纹,有可能是在假笑; ★人在受到惊吓时,脸上惊讶的表情只能持续上到一秒钟的时间,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惊
讶”了很长时间,他多半是假装的;
22
负面情绪篇
用力把烟头捻灭的人一般都是实心眼
微表情心理学行为心理学ppt课件
![微表情心理学行为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4c3d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c.png)
掌握倾听技巧
积极倾听他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 理解对方的情感和需求。
保持真诚和自信
通过微表情展现真诚和自信,建立良 好的沟通氛围。
2024/1/30
15
应对不同场合挑战
01
商务谈判
在商务谈判中,通过观察对方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判断其意图和底线
,制定合适的策略。
02
社交场合
在社交场合中,运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展现自己的魅力和自信,吸引他
人际关系。
2024/1/30
20
05
微表情训练与提高方法
2024/1/30
21
观察法训练
视频观察
观看微表情相关视频,注意人物面部表情、肌肉 动作等细节变化。
现实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人的微表情,结合 情境进行分析。
照片对比
通过对比不同情绪下的照片,学习识别各种微表 情的特征。
2024/1/30
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的结合
利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自动识 别微表情的系统,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结合
3
在社会学背景下研究微表情,探讨文化、性别、 年龄等因素对微表情的影响,增强微表情心理学 的社会应用价值。
2024/1/30
26
技术手段革新
高精度测量仪器的应用
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捕捉面部肌肉运动,为微表情的识别和解读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预防复发
微表情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心 理问题的复发迹象,采取相应干预 措施。
19
提升个体自我认知
增强自我意识
通过学习和了解微表情,个体可 以更准确地识别自己内心的真实
情感和需求。
促进情绪调节
儿童行为常见心理学及课堂管理 ppt课件
![儿童行为常见心理学及课堂管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640d3d0029bd64793e2c50.png)
事例4:K1014班的Bear上课总是看其他地方,是典型注 意力不集中的儿童。
分析这类儿童的出现:根据自身性格特点以及先天因素,造成对参 与课堂活动状态的影响,继而影响到其他儿童。 小技巧:1、家长配合法:实事求是的告诉家长学员在课堂中的 表现,告诉家长在学员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时候,不要予以打扰, 要让他集中注意力,平时多做些培养意志力的活动,比如静坐绘 画,下围棋等等;
第三,和孩子谈条件说,如果你能听妈妈的话,高兴的上瑞思,爸爸妈妈就给你你想 要的东西。
第四,能够来到瑞思,但是进班级还是哭闹,家长已经陪同上课一段时间了,引导家长,既然家长选 择了瑞思,就要充分的相信我们的老师,引导家长首先自己要狠狠心坚持送,到了班级该离开 的时候就要离开了。将孩子送到学校后马上离开,不要宝宝一哭,家长就心软不舍得了,这样 的话,那家长每天的努力相当于白费劲。
3、分离焦虑的产生原因? 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关系被打破。如:搬家、换学校。。。
4、怎么解决分离焦虑产生的问题:
第一,我们要引导家长要学会把握时机,宝宝在家特别兴奋或对一种玩具超喜欢时,引导家长要告诉 孩子这个瑞思也有,比这个还要好玩,瑞思的老师也特别想让你玩,然后再把玩具交给老师。
第二,引导家长天天重复告诉他,妈妈晚点送你,然后早早的第一个接你, (一定要做到)
2、课中控制法:用奖励机制的方式约束,通过有趣的 课堂活动加以吸引;
事例5、K1004班的Kitty发言声音小,是典型的 不自信的儿童。
分析这类儿童的出现:根据自身性格特点以及先天因素,造成对参 与课堂活动状态的影响,继而影响自身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接下来就是我们的老师要做的事情了,根据情况如果孩子在家长离开后不怎么哭闹,可以正常 上课,但要给孩子多些关注。如果孩子还是哭闹,我们可以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下面是可 以缓解孩子分离焦虑的一些游戏,老师可以自由掌握运用。
第五章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第五章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65d6b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6.png)
•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
• 反应势能是内驱力与习惯强度的递增函 数,以公式表示:sER=D×sHR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 心理学
• (一)简介 • (二)理论体系
(一)简介(Skinner,1904-1990)
• 1938年《有机体的行为》 • 1953年出版《科学与人类行为》 • 1954年《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 • 1958年《教学机》 • 1963年《五十年的行为主义》
2、赫尔的学习理论
• 两种不同的行为适应手段
• (1)用神经组织固定下来的感受器-效应 器联结 • (2)有机体去自动获得有适应作用的感受 器-效应器联结
• 学习或行为建立的基本条件
• 接近 • 强化
• 初级强化 • 次级强化
3、反应势能说
• 反应势能构成的两因素:
• 内驱力:引起有机体组织状态的刺激,是 有机体一切行为与反应的动力 • 习惯强度:感受器冲动与反应发生间的力 量
• (二)理论体系
(二)理论体系
• 1、基本立场 • 2、赫尔的学习理论 • 3、反应势能说
1、基本立场
• 心理学应该研究有机体的适应性行为 • 刺激痕迹(s) :作用于有机体的外在
刺激消失后,其作用不会马上停止,而 是持续一段时间。这时这种持续的作用 导致了运动神经冲动(r),而后又最终 导致了外在行为反应。 • 赫尔的公式S-s-r-R
• 孔德主张的实证主义原则是: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 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 (三)新实在论 • (四)实用主义
• 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定信念当作出发点,把采 取行为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
2024版年度行为主义心理学课件
![2024版年度行为主义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5574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d.png)
2024/2/3
11
临床治疗与应用
2024/2/3
恐惧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
01
通过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等行为疗法,帮助患者逐步适应并克
服恐惧和焦虑。
强迫症的治疗
02
运用行为疗法中的反应阻止法、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等,减
轻患者的强迫症状。
习惯性障碍的矫正
03
采用行为塑造、代币制等方法,改变患者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模
22
06
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趋势 及前景展望
2024/2/3
23
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新进展
认知行为疗法
结合认知心理学原理与行为疗法技术,有效处理 各种心理问题和增强个人适应能力。
第三代行为疗法
强调情境因素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整合多种治 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应用行为分析
在教育、康复等领域广泛应用,有效改善自闭症、 智力障碍等人群的生活质量。
2024/2/3
忽视内部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但忽视了人类 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
简化人类行为
将复杂的人类行为简化为刺激-反应模式,可能无法全面解释人类 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难以解释高级认知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解释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意识等)时存在困 难。
21
对其他心理学派别关系探讨
2024/2/3
24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趋势
2024/2/3
与神经科学的融合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揭示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 为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提高机器的智能水平 和自主学习能力。
行为心理学ppt演示课件
![行为心理学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f99a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8.png)
03
意志在行为中作用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
会影响个体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如坚强的意志会使个体在面对困难
时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克服障碍。
04
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影响
家庭环境对个体成长影响
家庭氛围
和谐、支持性家庭氛围有助于个 体形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 相反,冷漠、冲突的家庭环境可 能导致个体产生消极、问题行为。
02
行为心理学基本概念
行为定义及分类
行为定义
行为是有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活动,包括内在的生理活动、心 理活动以及外在的运动活动。
行为分类
根据行为的起源,可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根据行为的复杂性,可分为简 单行为和复杂行为;根据行为的社会性,可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行为与心理关系探讨
01 认知过程定义
指个体获取、加工、储存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包 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
02 认知过程与行为关系
认知过程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认 知过程会导致不同的行为表现。
03 认知过程在行为心理学中地位
认知过程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 于理解个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 者的行为进行干预和 操作,观察其反应和 变化,探究心理与行 为之间的关系。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 式收集被试者的相关 信息,对其心理和行 为进行分析和研究。
案例研究法
针对个别典型案例进 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探讨其心理与行为的 特征和规律。
03
认知过程与行为模式分析
认知过程简介
行为改变技术将更加多样 化和个性化
最新精华资料第二章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ppt课件
![最新精华资料第二章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63c70276eeaeaad0f3306a.png)
行为主义的生命力
l 它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可以说行为 主义是心理学史上最彻底的实验取向,它 使心理学无可辩驳地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l 从行为之前的刺激与行为之后的强化来控 制人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操作性;
l 在当今仍然大有用武之地,现在普遍用于 戒烟、戒酒、戒毒的厌恶疗法,用于心理 治疗的系统脱敏法都以行为主义为基础。
后期发展
l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l
l
S—O—R
替代性强化
班杜拉:攻击性观察学习的实验
班杜拉:攻击性观察学习的实验
实验1:儿童观看成人三种攻击性行 为情程的况序电。一影:后让,儿精童确观再看现成攻人击电性影行,为影的
片中成人的行为具有很高的侵犯性 ,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还朝充气 娃娃扔东西。 程序二:这部电影有三种不同的结 局,每组儿童观看的是其中一个结 局的影片版本。第一组,那些成人 因为他们的侵犯性行为得到奖励;
操作性条件反射
l 斯金纳与大白鼠:强化对反应的选择. l 强化时程表 l 行为的结果决定下一次的行为 l 它的原理应用于学校,军队,监狱,工厂
,政府以及整个社会.
评价及后期发展
l 被称为“没有心理的心理学” l 将人的心理等同于动物的心理,“比白
鼠大一点的东西”. l 将人看成是一个消极地受刺激与强化操
学校。他头脑里只要有任何要求,不管它多
么怪诞、多么不合情理,全家人都会想方设
法满足。结果儿子变得起来越不听话,越来
越任性,越来越不讲道理,越来越霸道,越
一、行为主义流派
l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l 人物:华生;斯金纳 l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
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SR(Stimulus-Response)
行为心理学ppt
![行为心理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e7e6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f.png)
通过实验控制和操作条件变量,观察和分析行为的变化,以揭
示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因果关系。
观察法
02
观察和记录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分析其背后的心理过程和
机制。
调查法
03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分析
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02
行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行为动机
定义
行为动机是指推动个体采取行动的内部动力。
加强行为心理学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研究, 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性 。
关注人类积极行为和心理品质的发展、提 升和促进,为个体和社会提供更多正能量 。
05
案例研究
案例一:行为心理学的教育应用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模式,了解 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制定个性 化的教学方案。
通过行为心理学的指导,培养学 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主学习能 力。
行为心理学
目录
• 行为心理学的概述 • 行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 行为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 行为心理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案例研究
01
行为心理学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行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心理活 动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讨的是 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和过程。
特点
行为心理学强调实证研究,注重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旨在揭示 行为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通过行为心理学的指导,培养员工的领导力 和沟通技巧。
案例三:心理咨询中的行为心理学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01利用行为心理学原理,帮助来 访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情绪 问题。
02
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访者的行为 模式,了解其心理问题和困扰 的根源。
03
利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帮助 来访者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和 应对策略。
行为心理学超全完整版图文
![行为心理学超全完整版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ff8b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d.png)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心理问题
通过了解行为和心理过程,行为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心理问题 的发生。
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学习理论
行为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如 奖励和惩罚的使用、学习环境的优化等。
教学方法
行为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如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等,有助于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教育评估
行为心理学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进 度和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访谈调查
通过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 面的交谈,深入了解其行 为背后的动机、态度和情 感。
个案调查
对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个案 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 揭示行为的一般规律。
心理测量法
1 2
心理测验
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质 进行测量和评估,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
评定量表
使用评定量表对个体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如症 状评定量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等。
行为心理学超全完整版图文
• 行为心理学概述 • 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 行为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 行为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与案例 • 行为心理学的启示与意义
01
行为心理学概述
行为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
行为心理学的定义
行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行为的心理学分支,它关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与环境刺激和个 体内部状态之间的关系。
心理咨询与支持
行为心理学还为心理咨询师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帮助患者解 决心理问题和增强心理健康。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
员工选拔与培训
行为心理学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涉及员工选拔、培训和 绩效评估等方面,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行为主义心理学 ppt课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1265a6680203d8cf2f2420.png)
行為學習論主張 1.將學習歷程解釋為條件作用(制約作用) conditioning。 學習:個體處於某些條件限制(引起反應的 刺激情境)之下所產生的反應。 2.將個體學到的行為解釋為刺激與反應之間關 係的聯結。
ppt课件 1
一、古典制約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桑代克的箱子
好 想 吃 。。。
ppt课件
13
吃 到
了
!
ppt课件
14
(2)影響S-R間關係能否建立者 a.練習律(law of exercise): S-R強 弱與練習次數多寡有關 b.準備律(law of readiness) :S-R隨 個體的身心準備狀態而異 ★c.效果律(1aw of effect) S-R之聯結因反應之後是否獲得滿 足的效果而定。
ppt课件 15
(3)訓練遷移或學習遷移 個體在某種刺激情境中學到的S-R 聯結,有助於在其他類似的情境中 學習新的S-R聯結。 只有在前後兩 次所學材料(刺激情境)有共同元素時, 遷移才會發生。
ppt课件 16
2.Skinner操作制約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Q:操作型制約與古典制約的差異為何? Pavlov的古典制約 反應型制約作用 (respondent conditioning): 個體行為中本已具有之刺激 反應聯 結UCS—UCR),經過刺激替代 (UCS CS)的方式,建立新的刺激 反應聯結(CS CR),制約反應CR是 由CS所引起,個體反應是被動的。
23
如何使用正增強
• • • 搞清楚學生看重的增強物 當學生在學習新功課與新技能時,給予 大量的增強 當新的行為逐漸形成時,給予不能預期 何時會發生的增強,以鼓勵行為的持續 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接受到增強 使用不同種類之增強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双腿交叉
人在站着的时候交叉双腿是一种舒服和放松的表 现。在这种姿势下,人不可能是逃跑或者争斗。 我们在别人面前感到自信时也会将双腿交叉。
• 双腿交叉 • 当两个人交谈中的人都
将双腿交叉时,则告诉 大家他们都感到很轻松。
• 当两个人或多个人同时 做出这种动作时,可以 帮助培养和营造和谐舒 适的工作或交谈气氛。
常是将手放在背后,那么这是他希 望与讲话人保持一定距离。
这一动作有时也称为“帝王的 站姿”,它食指弹碰桌面。 在主持会议、演讲、工作报告或谈判时,实时做这一动作 可以让大家感觉到你对自己所讲的东西非常有信心,帮助 你放大你所要传递给他人的信息。 尖塔式手势。
• 尖塔式手势(手指对手指)是最具自信力的动作。
缺乏自信时的手部动作
十指交叉紧扣
缺乏自信时的手部动作
搓手
手指搓动手掌或搓动双手来缓解不安或紧张。
缺乏自信时的手部动作
抚摸颈部
说话时会用手抚摸颈部的人,告诉我们他并 不是十分自信,或者他正在释放压力。
鼻子
• 鼻子 鼻孔增大表示一个人情绪的高涨。
• 真笑与假笑 • 真笑
叉腰
叉腰时大拇指冲后,说明这个人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如果冲前,则是一种疑问的态度的流露。
• 手臂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和主导意识 • 双手抱头
双手抱头是一种带有强烈的 自信和主导意思的举动。
• 手臂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和主导意识 • 主导姿势
手指张开并指尖按于桌面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自信和权 威的动作。
收回双臂 一个人将自己的双臂收回,通
• 双腿交叉 • 双方交谈得很愉快,对方放在上面的那条腿的脚
尖会指向你的方向。
• 相反,交谈得不愉快,那么对方放在上面的那条 腿的脚尖不会指向你的方向。
• 如下图
在这幅图中,这名男子摆放腿的方式使膝盖远离了一下, 消除了两人之间的障碍。
在幅图中,这名男子摆放右腿的方式仿佛是用膝盖在两 人之间架起了一道壁垒。
嘴巴
• 真笑时,嘴角会向眼睛的方向上扬。
• 真笑与假笑 • 假笑
嘴巴
这是一种假笑或一种“礼貌的笑”;嘴角被拉向耳朵的 方向,眼睛中露不出任何感情。
嘴巴
• 嘴唇的消失、挤压等
通常,嘴唇的消失时压力和焦虑等情绪驱使的。
• 嘴唇的消失、挤压等
• Fig75:圆满的嘴唇说明一个人感到比较满足。 • Fig76:遇到压力时,人们常会把嘴唇藏起来或把它拉
腹侧前置和腹侧否决 腹侧前置
当人们对对方感到舒适和赞同时,他们就会倾向对方。
腹侧前置和腹侧否决 腹侧否决
遇到不喜欢的事物或人时就会将身体向相反一侧,和同事 意见不同时也会这样做。
• 身体伸展
伸展是一种舒适的信号。但是当人们正在讨论很严肃 的事情时,这样的动作就成了一种霸道的表现。
手臂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和主导意识
• 双脚脚踝处交叉
突然将双脚紧锁说明 动作的实施者正感到不 自在或不安全。
当人们感到舒服时, 他们会自然地打开自己 的脚踝。
• 双脚脚踝处交叉
突然将脚踝锁在椅子 腿上的动作时冻结反应 的一部分,说明动作实 施者的不适、焦躁或不 安。
人的躯干
1、腹侧前置和腹侧否决。 2、躯干倾斜。 3、耸肩和身体舒展。 4、手臂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和主导意识。 5、收回双臂。 6、表示自信的手部动作。 7、缺乏自信时的手部动作。
• 行为客体:人的行为目标指向。 • 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
境。 • 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所应用的工
具和使用的方法等。 • 行为结果:行为主体预想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
为之间相符的程度。
身体行为透露的秘密
腿和脚
• 轻摇腿和脚 我们每个人肯定都在学校、会议室或者约
会中见过这样的动作:躯干保持静止,但是腿 和脚趾动来动去。 • 这样的动作代表什么?
紧。 • Fig77:嘴唇挤压反映的是压力或忧虑,这种动作很可能
是发展为图中所示的嘴唇消失。 • Fig78:当嘴唇被藏起来时,嘴角会下拉,情绪和自信会
跌至谷底,而忧虑、压力和担心等会急速上升。
嘴唇缩拢
嘴巴
表示不同意时会常常缩拢嘴唇。
• 冷笑
跟斜视一样,冷笑同样也是一种表达轻视的举动。
冷笑能迅速反映一种不尊重,犹如在说“我不在乎你 或你的想法”。
可能是有些不耐烦或是希望尽快将事情的 进度向前推进。
• 一旦腿脚的轻摇变成“踢”的动作,那代表当 事人对于周围发生的事物回应可能是消极的, 恨不得一脚把它踢开。如下图
• 转向脚
一只脚或者两只脚 的脚尖调整到远离你 的位置上,是很强烈 的暗示,想要离开。
• 双腿叉开
• 双腿叉开是一种人要捍卫私人空间时常坐的动作。 可以代表“这是我的地盘,我谁都不怕”或者 “在这儿我说了算”的意思。
演讲主题
行为心理学
2015年12月13日
• 是什么出卖了我们的性格? • 是什么暴露了我们的隐私? • 我们的行为被什么东西左右着?
行为是什么?
• 举止行动 • 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行为的5个基本要素
• 行为主体:人,具体而言是指具有认知、思维 能力,并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