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蒸汽管道吹扫方案及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编制依据
2.1 《火力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颁1996 年版)
2.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力工业部颁1996 年版)
2.3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电力工业部颁1996年版)2.4《电力
基本建设工程整套试运前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电力工业部颁1996 年版)
2.5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颁1996 年版)
2.6 《电力建设安全工施工规定》
3 蒸汽吹管的目的蒸汽吹管是新建机组启动运行以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调试项目。

它是以蒸汽为动力, 吹洗过热器及其相关的蒸汽管道,在制造、运输、存放及安装过程中, 积存其内部的沙石、焊渣、锈垢及氧化皮等杂物,使具有合格品质的蒸汽进入汽轮机, 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4 吹管的方式、流程及控制参数根据系统的结构特点,用降、稳压联合的吹管方式。


将整个蒸汽吹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按下述原则性布局,布置系统管道)。

4.1第一阶段35T锅炉至15MW汽轮机主蒸汽母管系统管道吹扫切除主汽管道流量孔板
流程为:35T锅炉出汽电动门、手动门一锅炉出口主汽管道一35T锅炉至主汽母管电动隔离、手动门—主蒸汽母管管道—75T锅炉出汽电动门后加装临时控制门---临时管道—靶板—排大气。

吹管控制参数:开启吹管临时控制门时汽包压力: 2.0 MPa
关闭吹管临时控制门时汽包压力: 1.5 MPa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435 C
4.2第二阶段75T锅炉至15MW汽轮机主汽管道吹扫流程为:75T锅炉出汽电动门、手动门
—锅炉出口主汽管道—75T锅炉至主汽母管电动隔离、手动门—主蒸汽母管—主蒸汽母管至
15MV机蒸汽隔离电动门、手动门—机侧主汽管道—#1 机电动主汽门—加装临时控制门、临时管
道—靶板—排大气
吹管控制参数:开启吹管临时控制门时汽包压力: 3.5 MPa 关闭吹管临时控制门时汽包压力: 1.5 MPa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435 C
5 吹管所必备的条件
5.1 锅炉分部试运结束,具备投入条件。

5.2 锅炉碱洗、烘炉工作已结束。

5.3 锅炉的烟风挡板和汽水阀门经过调试结束, 所有控制及监视仪表调试结束, 可以投入使用。

对不参加吹管的阀门、流量测量装置及系统要做好必要的保护或隔离(或拆除)措施,待吹管结束后再恢复。

5.4 锅炉通风试验结束, 油枪出力及雾化试验、燃油系统各项热工联锁试验结束,锅炉具备点火、投煤条件。

5.5 汽包电接点水位计能够投入使用。

吹管期间,水位保护解除
5.6 化学制水系统调试完毕,保证有足够的除盐水供应。

5.7 输煤系统的各设备调试结束,经过分部试运并具备投入条件。

5.8 过热器一、二级减温水系统调整试验完毕,能随时投入。

5.9 给水、炉水加药及取样系统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5.10 对吹管临时系统的要求
5.10.1 吹管临时管路的焊口要求氩弧打底, 并经过检查验收合格。

5.10.2 对不参加吹管的阀门、流量装置及系统要做好必要的保护或隔离措施。

主汽管道上的流量测量装置暂时不安装,用临时短管代替。

5.10.3 选择的临时管径要大于或等于相连的正式管径,下游管道直径大于上游管径,临时
吹管系统管道材质设计,要承受压力为5MPa温度为500E的能力,并且要保证临时管路的支撑强度和膨胀距离。

5.10.4 排汽口方向选择应尽量能避开建筑物、高压开关场及高压线等隔离地带,排汽管口应向上30-40 度角。

排汽管道应支撑良好, 打混凝土预埋件,并应设计好膨胀死点以承受足够的反推力。

5.10.5 吹管检验靶板的制作规格,建议应按“电建规程”执行,靶板材料为铜板或铝板,
宽度为20mn左右,长度纵贯管子内径,厚度为3〜8mm装设位置应尽量靠近正式管道,靶板前的直管段距离不得小于 2 米。

5.10.6吹管临时电动控制门要求满足PN> 5MPa, DN200m m开关单程时间小于1分钟。


管临控门的操作台,应安装在运行控制室盘前,以利于控制操作。

6 蒸汽吹管操作步骤
6.1 锅炉上水至点火水位, 按运行规程进行点火升温升压。

6.2 开启锅炉主蒸汽阀、过热器疏水阀及主汽管路疏水阀,微开临时控制门进行暖管,当排
汽口管壁温度达到200E以上时暖管结束。

6.3当汽包压力达到0.3〜0.4MPa时,进行系统检查。

6.4当汽包压力达到0.8MPa时,开启吹管临时控制门进行第一次试吹,临时门开启后立即关闭。

6.5 关门后,检查临时管道的支撑膨胀情况,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6.6当汽包压力达到1.5MPa时进行第二次试吹管,再次检查临时系统无问题后,锅炉继续升压至汽包压力2.5MPa时,开启吹管控制门进行正式吹管。

汽包压力降到 1.5 MPa寸,关闭控制门。

如此反复。

6.7 吹管过程中汽包水位与给水流量的调整
开启吹管控制门前,汽包水位控制在0〜一100mn之间;开启吹管控制门后,控制到最小给水流量;关闭吹管控制门时,开始向锅炉逐渐补水,当关闭控制门后增大给水流量;汽包见到水位后,减小补水量;保持汽包水位在0〜一100mm之间。

6.8 吹管过程中的燃烧控制全关吹管控制门后,调整燃烧率,在进行升温、升压的过程当中,严
密监视汽包、过
热器金属壁温及炉膛出口烟温变化,及时调整燃烧,保证汽包饱和温度下降值不得超过
42C,主汽汽温度控制小于420C。

吹管过程中如汽温过低,可以开对空排汽提温,吹管时再关闭。

6.9 吹管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吹管期间,锅炉给水,炉水品质监督应按《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
化学监督导则》
SDJJS03-88的规定执行。

给水:PH: 8.8 〜9.3 ( 25 C )
炉水: PO 43-: 2 〜10 mg/l
Fe : > 3000 卩g/l
6.10 吹管期间安排一次停炉,停炉冷却时间大于12小时,以增加吹管效果
7 吹管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7.1 暖管期间将主蒸汽管道及临时管道内部的水放净。

7.2 吹管期间关闭全部疏水门。

7.3 吹管期间解除锅炉汽包水位保护,认真监视好汽包水位,防止满水或缺水。

严格控制好汽包压力,防止系统超压。

7.4 所有临时管道均敷设保温层,以免烫伤工作人员。

7.5 排汽口不得正对建筑物,排汽口设专人监视,并要与指挥中心保持密切联系。

7.6 拆除所有影响锅炉及管道膨胀以及容易引起着火的脚手架、跳板等,人行道要畅通,照明要充足。

7.7 运行人员必须熟悉机组的运行操作,熟悉蒸汽吹管的过程步骤。

7.8 由专人操作电动控制门, 专人拆装靶板并且建立严密的联系;
8 吹管质量评定标准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 (96版)中
10.5.8 款“吹洗质量标准” 之规定,在保证吹管系数大于1 的前提下,连续两次更换靶板检查,靶板上的冲击斑痕粒度不大于0.8mm且斑痕不多于8点即认为吹管合格。

靶板要求用抛光的铜板或铝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