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0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作者:————————————————————————————————日期:
2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2版)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为什么说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
答: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或前提。
(1)市场经济中的交换实质上是不同产权的交换,而交换的前提是财产权利隶属于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产权界定中的产权主体界定就直接地为市场交换创造了前提条件,从而间接地决定了微观基础的形成。当然,对主体的界定必须是明确的。
(2)从微观基础的核心特征——逐利性上讲,产权界定中的权利范围界定直接明确规定了构成微观基础的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范围,使经济主体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并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从而使经济主体拥有了对自己某种利益相对准确的预期,进而才有可能为了自己利益做出最优的、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明确的产权权利范围的界定是微观基础逐利性的前提,因为逐利性是微观基础的核心特征,所以明确的产权权利范围界定又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的决定性前提。
(3)明确的产权界定也是微观基础平等性特征和自主性特征的物质前提。在市场经济中,法律以各种形式普遍确立了个人财产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作为微观基础的经济主体在享有法律赋予的某项产权时,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在法律的保护下,就该项产权平等地与其他微观经济主体进行交换,并可以对自己享有的产权自主地进行符合自己意思的处分。
2.你认为要使中国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需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答: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产权变革”的改革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机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
(1)冗员问题。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源于“企业办社会”、“企业办保障”的体制性积淀。但国有企业的改革必然涉及“减员增效”、“减员转制”的问题。若不能彻底解决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既难以实质性地解决企业的负担,也难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2)国有改制企业中内部人控制问题。一般意义上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有两层意思:一是公司内部人员脱离了出资者的所有权约束,二是公司的控制权不能有效地转移,即难以通过证券市场形成对代理权的竞争和接管。内部人控制问题既是国有产权模糊或缺位的直接结果,又是公司法人治理失效的直接表现,从而扭曲了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既定目标。
(3)布局与结构问题。虽然经过多年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在布局上仍然存在战线长、主业多、分布广的问题。不仅在垄断行业,甚至在竞争性行业,如家电、汽车、机械等制造行业中,国有企业仍占主导或规模优势地位。这对发挥国有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活力是有不利影响的。
(4)大型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与治理问题。在这类国有企业中,仍然存在国有独资和行政性垄断带来的诸如效率低、透明度低等问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中,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行股权多元化,使其在治理与效率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相当部分
的大型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集团以股权多元化为基础的公司化改制仍然是不彻底的,其行政性垄断和行政性管制的色彩还比较浓厚。
上述问题既有国有企业传统体制在改革进程中的延续,也有国有企业在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要通过对国有企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使这些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3.试分析个人消费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答:个人消费行为是指个人作为消费者在评价、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时作出选择并实际行动的过程。个人消费行为的产生有两个方面的要件:一是个人有消费的欲望或需要,二是个人有相应的支付能力。第一个要件实质上是说没有消费需要就不可能产生消费行为。第二个要件实质上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约束条件,这个约束条件是个人的支付能力,也就是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它决定个人消费行为可选择的范围;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即意味着超过了这个可选择的范围,此时即使有消费欲望也不可能产生消费行为。可见,消费行为的两个要件缺一不可。
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个人的消费与储蓄(投资)选择是一种消长关系;在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条件下,如果其基本消费一定(如恩格尔系数下降),则其储蓄与投资可能增加。
4.试分析中国农户经营的利弊。你认为应当如何改进?
答:(1)中国农户经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其优越性是:
家庭成员是主要的劳动者,非特殊情况下,无需雇佣大量的工人,家庭就是一个合作的生产团队;家庭又是一个以血缘、婚姻关系为基础的非经济因素起着超强作用的组织,家庭内部凝聚力强,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家庭内部几乎没有交易成本,决策管理和分配收益的成本也比较低;等等。家庭的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家庭作为农业生产团队的经济效率较高。中国以及各国的农业生产均以家庭生产为主要形式,这是一种适合农业生产特点与要求的有一定效率的制度安排。
(2)中国农户经营的弊端表现在:
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户经营的极度分散,以及由此造成的农户家庭经济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农户不可能像企业那样扩大总投资,追求规模经济,并在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生产规模上生产。
(3)中国农户经营改进途径:
农业规模经济是解决农户生产方式低效率的必由之路,而集中生产、农业产业化又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基本前提。当前解决农业规模经济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要解决农业资金和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劳动力问题在农村是很容易解决的)。这里重点是要解决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因为一旦农业产生了可以预期的规模经济并有望获得客观的利润时,资金是会自动地注入农业生产的。事实上,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问题,归根结底有赖于农村产业规模问题的解决。解决农村土地资源稀缺问题的途径有两条:
①加快城市化步伐,减少农村居民的人口数量和农户数量。其直接结果是使农村的人均土地数量增加,单一农户的土地使用量也会增加,这显然是有利于农业向规模经济的方向发展的。但是,这条途径是比较缓慢的,它需要工业、服务业的大发展作为前提,短期内这个前提在中国尚不可能实现。
②采取类似合伙企业或合作组织的方式,由若干个农户合伙共同承包一块成片的土地或者由若干个农户用自己的劳动力、资金和所承包的土地成立合伙组织。也可采取以农户承包土地流转或以土地人股的方式,建立超越于现存农户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这种合伙组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