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教案
国经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2013)PPT课件
-
8
❖ 如果 X、Y 采用的都是固定要素比例的生产技术, 直接比较 X、Y 的K-L比率就可确定要素密度的差异。
❖ 若生产要素可替代,比较X、Y的要素密度,就必须 在各种共同的要素价格下进行比较。若在任何一组 共同的要素价格下,生产X的K/L均大于生产Y的K/L, 则称 X 是资本密集型的部门或产品,Y 是劳动密集 型的部门或产品。
-
5
❖ 衡量要素禀赋通常是用人均资本存量来估算。 但会遇到以下困难:
❖ 1.各国大都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 只有每年的固定投资统计数据,需要累加固定 投资数据,并考虑折旧和不变价格调整;
❖ 2.各国的货币单位不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
6
表3-1: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1985年国际价格计算)
Organization(ILO), 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 1994.
二、要素密集度
❖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 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 如果 X 商品的投入比例 kx=Kx/Lx,大于 Y 商品的 投入比例 ky=Ky/Ly,即 kx>ky,则称 X 是资本密 集型(capital-intensive)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 (labor-intensive)产品。
图 3-2
-
10
三、模型基本假设(假设生产要素之间是可替代的)
❖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即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 形状相似;
❖ 规模收益不变;
03章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
H-O模型的最先提出者
Eil Heckscher,1879-1952
Bertil Ohlin ,1899-1979
1919年 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 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 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 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 俄林出版了著名的《 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 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 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 贡献,俄林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贡献,俄林与詹姆斯 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国家或地区 瑞 士 德 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 本 法 国 人均资本存量 美元/ (美元/人) 73,459 50,116 42,745 37,854 36,480 35,600 国家或地区 美 国 意大利 中国台湾 英 国 韩 国 墨西哥 人均资本存量 美元/ (美元/人) 34,705 31,640 25,722 21,453 17,995 12,900
二、H-O理论的推理过程
贸易模式 比较优势 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 技术(相同 技术 相同) 相同 要素的供给 要素禀赋 生产要素的价格 要素的派生需求(相同 要素的派生需求 相同) 相同 商品的最终需求(相同 商品的最终需求 相同) 相同 消费者偏好(相同 消费者偏好(相同)
H-O理论所揭示的贸易基础: 理论所揭示的贸易基础: 国际要素禀赋差异
例题
3~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
里昂惕夫的逻辑是:
如果H-O理论正确: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
裕要素的产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则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
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
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大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
率,即:(K/L)X/(K/L)I>1
实证检验的结果:里昂惕夫之谜
国际经济学
第三讲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李嘉图对国贸起因的解释
国际贸易起源——产品的价格差异—— 成本差异——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本章内容:
H-O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
第一节
二、基本概念引入
在建立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之前, 先引入两个重要概念: 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
1、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要素丰裕度也称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 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判断一国要素禀赋有两种方法: (1)物质定义法 (2)价格定义法
1)要素丰裕度的物质定义法
贸易壁垒
H-O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之 上的,而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大量 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产品的 出口,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本章小结
1.
2.
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如资本于劳动) 的比例不同,即使两个国家相同生产要素的生 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 而使两国发生商品流动,即贸易关系; 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 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 的地位;相反,如果以自己相对稀缺的生产要 素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相对 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 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 产品,而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 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第3章要素禀赋理论教学教材
*
B′
A′
32
二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相对价格的决定
总结
要素禀赋
相对供给差异
相对价格差异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
*
33
三 H-O定理
开放后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Px/Py
PB Pw PA
A国过剩供给 曲线
A国将出口X,进口Y,B国则相反
国际均衡价格由A、B两国的相互需 求决定
国际价格Pw位于两国封闭条件下相 对价格PA和PB之间
结论 资本丰富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对变相于资本密集型 产品,劳动丰富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对偏向于劳动 密集型产品
*
26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Y
B
EA
A
对于任意给定的相对价格水平,对 于A、B两国均衡生产点对应的相对 供给X/Y,A国大于B国
EB p
p
O
B′
A′ X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进一步说明 (1)要素之间不可互相替代时: K\L为一固定值,可 直接确定产品的要素密集度 (2)要素之间可互相替代时: K\L值不固定 K\L值随着两种要素的价格变动而变动: 当 PK↑时, K\L值↓ 当PK↓时, K\L值↑ 不同的要素价格,对应不同的K\L值,当要素价格 固,定时, 要素之间不在存在替代,K\L值固定
的
*
30
二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相对价格的决定
相对需求曲线RD和相对供给曲线RSB、RSA的交点决定了两 国在贸易前的均衡相对价格水平
观察:
两国之间的相对价格因相 对供给之间的差异而不同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 教案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上章介绍了技术条件差异对国际贸易得决定作用,这章将放宽第二个条件,即放松各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这一假设,从要素禀赋差异得角度探讨国际贸易得起因与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就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赫克歇尔与俄林师生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完善,该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模型。
第一节 HO理论得基本内容一、HO模型得提出1)李嘉图得比较利益说认为,比较利益产生自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得差异。
国际贸易←价格差←成本差异←劳动生产率得相对差异2)后人以机会成本差异代替了劳动成本差异,形成了比较利益学说得当代理论得解释。
但仍未说明劳动生产率差异产生得原因。
3)如果两国相同要素得生产率相同,贸易就是否会产生。
HO模型从要素存量差异得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
其出发点有两个:1)不同国家得要素存量得比例就是不同得;2)不同商品得生产所使用得要素比例就是不同得。
二、要素禀赋与要素密集度1、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得两种生产要素得相对比例。
如果一国得要素禀赋(K/L)大于她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得国家;反过来,她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得国家。
也可从价格得角度进行定义:如果一国劳动与资本得价格之比(w/r)大于另一国得劳动与价格之比,则称该国为资本丰富型国家;也即一国劳动得相对价格高高于另一国,则该国为资本丰富型国家。
图中,E A、E B分别表示A、B两国得要素总量组合ρA>ρB ,故A国为资本丰富得国家,B 国则为劳动丰富得国家。
2、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得比例。
如果生产A商品得资本与劳动投入之比(K/L)大于生产B商品得资本与劳动投入之比,那么A商品就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B商品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这也就是一个相对得概念,与生产要素得绝对投入量无关。
定义:kx=Kx/Lx;ky=Ky/Ly,若kx>ky,则X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HO理论中,两种商品得要素密集度就是给定得,不随着要素价格得变化而变化;也就就是说,即便要素价格变化导致两种商品生产得要素投入之比变化,也不会改变两种商品得要素密集度。
课件4-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本章结构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演变 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 模型基本假设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演变 要素禀赋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性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贡献最大,分别论述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的构成与贸易形态之间的关系, 以及贸易对各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认为各国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与交换 的最重要因素 贸易理论的模型化方面,出现了将技术、要素禀赋和 偏好集于一体的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赫克歇尔及其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贡献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2年) 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和在经济史研究方面引入了定量研究方法 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主要反映在《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年)的文章中,该文被萨缪 尔森称为“天才之作” 提出了建立在相对要素禀赋情况和生产中要素比例基 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并进一步推断出贸易对要素价 格的可能影响俄林及其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贡献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年) 生于瑞典南部,1919年在赫克歇尔的指导下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其最著名的工作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化的处理,并由此获得197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933年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中精密论证了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贸易和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 响,从而更加全面地阐述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俄林的贡献可概括为:• 揭示了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 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区别 研究角度不同• 古典贸易理论:技术差异(P34不存在贸易的第一个条件) • 要素禀赋理论:(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第二个条件) 要素禀赋理论在进行供给面分析时,新引入一个生 产要素(资本),该理论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和资本 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产生原因,也易于解释•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都可以成为各国要素禀 赋差异的来源联系 都是基于比较优势的思想 都从供给角度阐述贸易发生的原因一、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 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以( K L )衡量,为简便起见,只称(相对)要素禀赋 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之,他国则为劳动 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一、要素禀赋 图3-1中,EA、EB分别表示A、 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由于 A B ,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则为劳动丰富 的国家 后续分析的基础图 3-1一、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的实际衡量通常用人均资本存量估算,但:• 没有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需加总每年的固定投资 数据,并需考虑折旧、价格调整• 各国货币单位的差异 实际应用中,根据经验观察,但有时可能出错• 如里昂惕夫之谜厘清要素禀赋的含义人均资本高:资本丰富人均土地多:土地丰富人均资本低:劳动丰富三、模型基本假设1.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3.规模收益不变4.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6.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7.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不能流动8.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9.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都是完全相同的。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教案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教案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
2.理解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1.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
2.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教学难点:1.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国家生产一些特定产品和服务?又为什么一些国家更适合从事一些特定行业的生产?引出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讲解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20分钟)1.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要素禀赋是指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2.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要素禀赋理论假设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无阻碍流动,市场完全竞争,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是国与国之间贸易和投资的主要原因。
三、讲解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0分钟)1.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拥有相对丰富要素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而拥有绝对丰富要素的国家则具有绝对优势。
2.要素禀赋支配型贸易:高度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间通过国际贸易分工实现互利互补。
丰富劳动力的国家更适合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丰富资本的国家更适合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
3.要素价格均等化: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的要素价格将在国际市场上趋于相等,从而减少要素禀赋差异的影响。
四、讲解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30分钟)1.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要素禀赋理论可以解释国际贸易分工的发展趋势,指导国际投资和产业政策的制定。
2.要素禀赋理论的局限性:要素禀赋理论忽视了其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如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
此外,要素禀赋理论还不能解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贸易模式,如同质要素禀赋差异下的贸易。
五、总结与提问(10分钟)教师总结要素禀赋理论的要点,并提问学生:你觉得要素禀赋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方面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阅读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经济学论文或案例研究,并撰写作业报告。
第03章 要素禀赋理论(讲义)
3.1 The Basic Model of Factor-Endowment Theory一.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相对比例。
衡量两国要素禀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即用两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总量来衡量。
二是以要素价格定义,即用每个国家的资本价格和劳动价格来衡量。
Factor Endowment is referred to as relative ratio of two factors of production a nation possesses。
★要素禀赋是相对概念,与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
Factor Endowment is a relative concept, which has no relevance to absolute quantity of factors a nation possesses.图解3-1:E A、E 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
在E A点,A国拥有的资本和劳动总量为TK A、TL A;E B点表示B国拥有的资本和劳动总量为TK B、TL B。
E A、E B两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禀赋状况。
可见,A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B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图3-1 A、B两国的要素禀赋二.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In a world of two commodities and two factors, we say that commodity X is capital-intensive if the capital-labour ratio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X is greater than K/L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Y.★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思考题:1. 试述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2. 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讲解要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一、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差异产品的含义:规模经济是由大规模生产产生的经济效果,是指在生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在比较利益理论中,我们讲到过机会成本变化的问题。
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无论是生产者追求差异产品,从而获得某种定价操纵权,还是消费者追求差异产品,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需要,这都是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相矛盾的。
三、产业内贸易的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扩散,各发达国家之间的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接近,建立在技术差异的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已十分接近,;在此这些国家之间贸易的基础已经转向规模经济。
国际市场竞争的激化要求各国企业具有市场战略意识,从而占领国外市场,扩大规模经济优势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学时 )一、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向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分工发展。
在国际贸易实践发生的重大变化面前,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遇到了新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不仅发达工业国之间的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量大大增加,而且在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同类工业制成品的双向贸易量也大大增加,即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品,还进口大量的相似工业品,这种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现象是要素禀赋理论无法解释的。
此外,传统理论所假设的生产技术不变、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以及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存在。
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关系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取代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从解释对象上看,它们分别解释的是不同的贸易现象,前者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后者则着重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而后者则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PPT课件
2021/3/12
20
1、要素名义价格变化:X部门是资本密集型
(1)要素价格(报酬)=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出•产 品价格
(2)X产品相对价格↗ → X部门要素报酬↗ →要素流 出Y部门,流入X部门:X部门吸收更多资本,更少劳动; Y部门释放更少资本,更多劳动。 →资本价格上升,劳 动价格下跌。
(3)要素比例变化
2021/3/12
9
5、实例
(1)参看57页,表3-1; (2)注意不同类型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
2021/3/12
10
二、要素密集度
1、要素密集度的含义 2、要素密集度的几何模型描
(1)要素密集度
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相对)
(2)公式
k x=Kx/Ly
k y=Ky/Ly
(3)X、Y产品使用固定要素比例
直接比较两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
(4)X、Y产品不使用固定要素比例
当要素价格相同时,则要素不再流动,此时比较两部 门的资本-劳动比率;
2021/3/12
12
kx
w/r
2、要素密集度的几何模型描述
K’x
W’/r’
ky
K’y
W’/r’
7
3、要素禀赋的几何模型描述
KA
EA
ρA
KB
EB
ρB
LA
LB
A、B两个国家;EA和EB分别表 示两国要素禀赋均衡点;
从图中看, ρA = KA / LA ; ρB = KB / LB;
斜率越大,说明该国资本相 对越丰富,劳动相对越稀缺。
2021/3/12
8
4、估算与问题
(1)通常用人均资本量对要素禀赋进行衡量 (2)衡量的困难 A、各国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 B、各国的货币不同;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结论与推理
每个国家在那些大量使用它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 较少使用它相对缺乏和昂贵的要素的商品生产上,有 着比较优势。那么,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该国相对丰 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的应是该国相对 缺乏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即国际贸易的流向 应该是,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 产品,出口到劳动要素缺乏的国家去,资本要素丰裕 的国家应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要素 缺乏的国家去。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3.3.1 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
美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
推论 计算结果
? 出口
进口
进口 出口
3.3.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人力技能的差异 2)人力资本的差异
K
实物
资本
K
人力 资本
L
L
L
3.3.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3)对其它生产要素的否定 4)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 5)要素密集度逆转 6)需求逆转
商品价格 技术
商品成本
要素价格
要素供给
要素的派生需求 商品的最终需求
消费偏好
生产要素所有者 的收入分配
3.1.3 要素禀赋理论的现代分析
分工前
B’ A’
C’ Ⅱ AⅠ
P乙
P甲
分工后
E Ⅱ
CB PW
3.2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 相同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3.1 要素禀赋理论 3.1.1 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 1)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 2)要素丰裕度: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的多少 。
国际贸易第3章要素禀赋理论
投入两种生产要素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X
O
T
U
E
由于要素边际替代率递减,使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故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其斜率就是E点的斜率,即E点的边际机会成本。国内均衡时等于国内价格比率
国内均衡时最佳的产量组合与消费组合
X0
Y0
Y I2 B PB YB EB A EA YA I1 PA O XB B’ XA A’ X
图3-4 贸易前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在封闭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将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进而导致相对供给的差异。两国相对供给的差异将导致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
因此,A国在X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B国在Y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即劳动丰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而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
两国相对供给的差异将导致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
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封闭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将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
X
A
A’
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比B国更偏向于X坐标轴,B国更偏向于Y坐标轴。即资本相对丰裕的B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更偏向资 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丰裕的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更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图3-5 A、B两国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正好相反。两国的均衡点分别下移(上移)到E’A、E’B。E’A与EA相比,X的产量增加,Y的产量减少,同理,B国Y的产量增加,X的产量减少。两国的消费组合CA、CB点,对应的无差异曲线为I’1、 I’2,两国福利提高。
U0
U
C
贸易后,该国消费者可以按国际市场价格T1消费产品,相当于预算约束发生了变化。无差异曲线外移至U1。消费组合移动到C。U1的位置高于U0,故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满足,福利改善。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XY),两种生产要素(KL);
② 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具有相同的生 产函数;
③ A国为资本丰裕国,B国为劳动丰裕国;两个国
家中商品X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商品Y都是劳动
密集型产品,即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
④ 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规模报酬
生产1单位纺织品需要投入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
英国:生产1单位小麦需要投入5单位土地和1单位劳动 生产1单位纺织品需要投入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
(3)两国的国内商品价格比例不同 美国: 小麦:5单位土地*1美元+1单位劳动*2美元=7美元 纺织品: 1单位土地*1美元+10单位劳动*2美元=21美元 英国: 小麦:5单位土地*4英镑+1单位劳动*1英镑=21英镑 纺织品:1单位土地*4英镑+10单位劳动*1英镑=14英镑 两国国内的商品价格比例不同:美国为1:3,英国为3:2
• 若两国的需求偏好不相同,则这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 论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尽管B国的K/L大于A国, 但如果B国对商品X(资本密集型)的需求和由此派生 出的对资本的需求远大于A国,结果使得B国的r/w高 于A国。 • 在这种情况下,以实物单位定义,B国是资本丰富的 国家;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B国是劳动丰富的国家 • 根据H-O定理的假设,H-O模型中两种定义方法之间不 存在冲突。
一、基本概念
在建立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之前,先引入几个 重要概念: • 要素禀赋 • 要素丰裕度 • 要素密集度
1.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 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并能用于生产的各种生 产要素的数量,这些经济资源包括自然资源
和社会资源,如土地、矿产、资本、劳动力、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复习题:
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含图示) 2、要素密集度(含图示,在图中表示劳动密集型 产品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差异) 论述题: 请阐述H-O理论(含图示分析)。 简答题: 1、请简述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并对其进行推导。 2、请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3、请简述罗伯津斯基定理。 4、请简述里昂惕夫之谜,并解释其发生的原因。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某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产 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 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 下降。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推论: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 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的意义
----要素价格变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 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因此,国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 平,但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利,贸易会使一 部分人福利水平提高,一部分人福利水平下 降了,这说明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 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对增长国福利的影响
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的增长国 A、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出口国福利的改善; B、经济增长可能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出口国福利的恶化。 净福利效应取决于两种影响的对比 图示分析:第60页图3-13 纯粹的增长利益 贸易条件恶化抵消的部分增长利益 悲惨增长 图示3-14 假设条件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意义: 1.证明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而且要素不能在国 际间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以替代要素国 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2.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说明国际 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国际贸易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
国际贸易教学课件第三章-2要素禀赋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表4-1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的ITT (%)
工业化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197 198 199 发展中国家 1970 1987 1999
0
7
9
55.1 61.0 81.1 印 度 22.3 37.0 88.0
32.8 28.0 62.3 巴 西 19.1 45.5 78.8
第三章-2 要素禀赋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
主要理论模型
古典贸 易理论
绝对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
新古典 贸易理
论
H-O模型
特定要素贸 易模型
当代贸 易理论 模型
规模经济贸 易模型
产品周期贸 易模型
主要理论贡献者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赫克歇尔 俄林
保罗.萨缪尔森
保罗.克鲁格曼
雷蒙.弗农
商品同质,不存在 产品差别。
资源自由流动。
市场信息畅通、 完全。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
案例
二战后以来,美国小厂商数平均每年 递增1.9%,相当于人口的增长水平,1993 年以后新就业人员中,三分之二依靠小厂 商。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的机械工业 中,小厂商所占的比重均达到75%以上。 意大利被人称为“小厂商王国”,90%的 工业公司是小厂商,小厂商中从业人员占 就业总人口的84%,小厂商生产的国民生 产总值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小厂商之 所以能在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厂商的发展 缝隙中生存和兴旺,原因很多。首先,小 厂商构组的市场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 全竞争市场,但无疑更趋于接近完全竞争 市场,因而生产效率较高。其次,社会消 费的多样性、多变性为小厂商的生存和发 展提供了市场基础,不少产品或服务更适 宜于由小厂商来生产和经营。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教案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上章介绍了技术条件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决定作用,这章将放宽第二个条件,即放松各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这一假设,从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完善,该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模型。
第一节 H-O理论的基本内容一、H-O模型的提出1)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认为,比较利益产生自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国际贸易←价格差←成本差异←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2)后人以机会成本差异代替了劳动成本差异,形成了比较利益学说的当代理论的解释。
但仍未说明劳动生产率差异产生的原因。
3)如果两国相同要素的生产率相同,贸易是否会产生。
H-O模型从要素存量差异的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
其出发点有两个:1)不同国家的要素存量的比例是不同的;2)不同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要素比例是不同的。
二、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1、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也可从价格的角度进行定义:如果一国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比(w/r)大于另一国的劳动与价格之比,则称该国为资本丰富型国家;也即一国劳动的相对价格高高于另一国,则该国为资本丰富型国家。
图中,E A、E 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ρA>ρB ,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则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2、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如果生产A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之比(K/L)大于生产B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之比,那么A商品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B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定义:kx=Kx/Lx;ky=Ky/Ly,若kx>ky,则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H-O理论中,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是给定的,不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即便要素价格变化导致两种商品生产的要素投入之比变化,也不会改变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
第03章 要素禀赋理论(讲义)(金)
H-O Theorem H-O定理
P56
According to the factor-endowment theory, relative price levels differ among nations because the nations have different relative endowments of factor inputs and different commodities require that the factor inputs be used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in their production.
Review of Chapter 1、2
The basis for trade according to
previous trade theories:
relative price differential
Market price is co-determined by supply and demand conditions
伊· 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 菲· 1879-1959),瑞典经济学家,新古 典贸易理论最重要部分---要素禀赋 论是他和他的学生贝蒂•俄林 (Bertil Ohlin)最早提出来的,并 命名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 H-O定理)。
在经济理论方法的主要贡献:《外贸对收入分配的 影响》( 1919 年),《间歇性免费商品》(1924)。 在经济史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大陆系统:一个经 济学的解释》、《重商主义》、《古斯塔夫王朝以 来的瑞典经济史》、《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及其它 解释》、《经济史研究》等。
一、Commodity Price and Factor pri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上章介绍了技术条件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决定作用,这章将放宽第二个条件,即放松各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这一假设,从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完善,该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模型。
第一节 H-O理论的基本内容一、H-O模型的提出1)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认为,比较利益产生自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国际贸易←价格差←成本差异←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2)后人以机会成本差异代替了劳动成本差异,形成了比较利益学说的当代理论的解释。
但仍未说明劳动生产率差异产生的原因。
3)如果两国相同要素的生产率相同,贸易是否会产生。
H-O模型从要素存量差异的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
其出发点有两个:1)不同国家的要素存量的比例是不同的;2)不同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要素比例是不同的。
二、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1、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也可从价格的角度进行定义:如果一国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比(w/r)大于另一国的劳动与价格之比,则称该国为资本丰富型国家;也即一国劳动的相对价格高高于另一国,则该国为资本丰富型国家。
图中,E A、E 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ρA>ρB ,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则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2、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如果生产A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之比(K/L)大于生产B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之比,那么A商品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B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定义:kx=Kx/Lx;ky=Ky/Ly,若kx>ky,则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H-O理论中,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是给定的,不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即便要素价格变化导致两种商品生产的要素投入之比变化,也不会改变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
三、H-O模型的假设前提(1)2×2×2模型,即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的模型。
(2)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商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3)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投入系数相同,即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
这意味着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
(4)商品生产规模报酬不变(5)两国需求偏好相同(6)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充分就业。
(7)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完全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
(8)无运输成本、关税和其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的壁垒。
(9)B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A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四、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价格差异要素禀赋差异相对供给差异相对价格差异(要素禀赋点)(生产技术相同)(生产可能性曲线)(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pa<pb,即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资本丰富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丰富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例:假设美国与印度,美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印度是劳动充裕的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机器和布,机器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两国需求与生产函数相同。
因此,各国要素供给情况就成为决定要素价格的唯一因素。
由于美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因此美国的资本便宜,劳动力贵;印度则劳动力便宜,资本贵。
美国的工资水平/美国的资本租金水平>印度的工资水平/印度的资本租金水平因为资本-租金比例不同,美国生产较多的使用资本、较少使用劳动力的商品时,比较成本低;印度生产较多使用劳动力、较少使用资本的商品时,比较成本低。
即如果一国在某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了其相对充裕要素,则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一国在某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了其相对稀缺要素,则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
五、H-O模型的基本内容H-O理论认为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以及既定的要素密集度前提下,资本富裕的国家生产相对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富裕的国家生产相对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即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最终会使得各国福利增长和世界福利增长。
H-O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价格绝对差是由成本绝对差决定的;成本的绝对差是由要素价格差决定的;要素价格绝对差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决定的;要素存量比率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六、对H-O模型的评价1. H-O模型与比较利益说的异同点(1)相同点: H-O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基础上的,强调国际贸易产生于价格差。
(2)不同点:①李嘉图认为商品是由一种要素(劳动)生产的;H-O模型认为商品至少应为两种要素生产。
②李嘉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交换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H-0模型认为国内、国际贸易本质相同,交换原则亦相同。
③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H-0模型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指出生产中使用的要素的比率差异才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2、H-O模型的政策含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该模型指导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应发挥发挥一个国家固有的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是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必须考虑的。
马来西业出口锡,中东国家出口石油,中国和东南亚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工产品,便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典型案例。
3、对H-O模型的评价(1)有益的方面:①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②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产品结构、地理格局);③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
(2)缺陷:①禀斌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②同时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以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广泛适用性;③对需求因素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也影响了该理论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
第二节 H-O理论的扩展要素禀赋理论的要点在于由于各国所具有的要素比例禀赋不同,形成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导致国际贸易发生。
从这一理论还可以推导几种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其他现象。
当一国从自给自足经济转向自由贸易经济时(1)会对一国国内产业结构产生什么影响?(2)会对一国国内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和资本,以及收入产生什么影响?(3)会对一国国内的收入分配状况产生什么影响?一、要素价格相等化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说当两国基于不用的要素比例开展国际贸易时,不仅自由贸易会使商品的价格均等,而且两国间的相对要素价格也将趋于一致。
国际贸易的引入,两国以相同的贸易条件进行贸易,使得国内机器和布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变化;进而会使美国扩大机器的生产规模,缩减布的生产规模;印度扩大布的生产规模,缩减机器的生产规模,使得各国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因为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产出改变会导致市场两要素的供求发生改变,进而生产要素价格发生改变),最终使得两国要素价格趋于相同。
例:发达国家→资本要素相对丰富,劳动要素相对稀缺→R低、W高→集中生产资本密集产业,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产品→资本供不应求,R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萎缩,劳动力供大于求,W下降。
发展中国家→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R高、W低→集中生产劳动密集产业,出口劳动密集产品,进口资本密集产品→劳动力供不应求,W提高;资本密集型产业萎缩,资本供大于求,R下降。
因此,国际贸易的结果是,要素报酬的国际差别逐步缩小。
注:1、要素价格均等化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实际中贸易两国价格不可能完全相等,因为两国可能存在技术差异、市场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贸易壁垒等因素。
但可以肯定的是,国际贸易会使得两国要素价格逐渐接近。
2、要素价格均等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做长期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跨国公司在低工资国家建立工厂追求的是该国劳动成本的低廉,但长期来看,这种低廉的劳动成本优势会逐渐丧失。
3、国际贸易在形式上商品在国际间的直接流动,但是本质上是要素在国际间的间接流动。
二、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会使一国国内稀缺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减少,并使充裕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增加。
这意味着国际贸易会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国际贸易尽管会提高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是这一福利的增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水平的分享,贸易利益不是平均分配的,而且还可能导致社会的某些群体受损。
一般来说,一国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会支持较自由的国际贸易政策,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反对自由贸易。
发达国家充裕要素是资本,稀缺要素是非熟练工人,因此,自由贸易受损的常常是最低收入阶层。
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倾向于提高他们的充裕要素――劳动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可能会使得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的贫困人口减少。
三、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1、雷布津斯基定理前面分析都是假定一国的要素总量是固定不变的,雷布津斯基定理说明的是要素总量的变化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
假设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比如说资本供给增加了ΔK,为保证充分就业,则需资本密集部门X来吸收新增资本,但要保证X部门将新增资本全部吸收,还需一定的劳动与其搭配,所以Y部门必须缩小规模以释放一定的ΔLy,但Y部门释放劳动的同时,还会释放一定的ΔKy,这部分资本也需要X部门来吸收,最后达到如下状态:yx y x x x x L L K K K L K k ∆+∆+∆+== y y y y y yy L L K K L K k ∆-∆-==雷布津斯基定理: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变,一种要素的增加,将造成密集使用该种要素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减少。
或图形证明:E 点表示一国要素变化前的要素禀赋点直线OX 、OY 的斜率表示均衡时X 、Y 产品的要素使用比例,X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线段OX 、OY 分别表示两产品的产出水平资本增加后要素禀赋点由E 变为E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X 、Y 两个部门的要素使用比例仍保持原来水平不变。
由图可知,X 部门产出增加了,而Y部门的产出则减少了2、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要素增长后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发生移动,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则称之为偏向出口的增长;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则称之为偏向进口的增长。
现假设资本增加,劳动不变 如图,通过Q 与Q ′两生产均衡点的直线R 称为罗伯津斯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