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与全球伦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与全球伦理
2005-06-24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是在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经过不断创造和革新并以变化了的形式存在于现代教育之中的教育哲学观念和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注:于述胜,于建福:《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江苏教育出阿版社1996年版,第3页。)
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看,中国古代基本上是以儒家教育哲学为主体,其中又以思孟学派的教育哲学占主导地位。关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从整体构架探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知行一致。(注: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2页。)有的学者从中西教育哲学比较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是:重世俗而轻神性、重道德而轻功利、重政务而轻自然、重和谐而轻竞争、重整体而轻个体、重积累而轻发现、重趋善而轻求真、重综合而轻分析等等。当然,这是就其教育哲学整体特征而言的,并不意味着绝对地偏向一方或绝对忽视另一方。(注:朱永新:《中华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4-58页。)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通过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观念和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及其教育价值观的透视来探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特征。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教育这一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臵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如孔子十分重视教育,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的三个要素,认为在发展生产使广大人民群众富裕之后,惟一的大事就是‚教之‛,即发展教育事业。他从‚国之本在家‛的思想出发,重视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孝悌忠信‛的教育,孔子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秩序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种把教育放在治国治民的首要地位的认识,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礼记〃学记》则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概括为16个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认定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涵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一是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形成良风美俗。这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教育关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经典性的概括和总结,至今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但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如孔子说:‚君子怀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未知,焉得仁?‛董仲舒也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这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德智统一观,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才是知识教育,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地也是为德育服务。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关系,知识与才能之间也存在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唐人刘知几说,一个人如果有学问而无才能,好比拥有巨大的财富却不会经营它;如果有才能而无学问,则像本领高超的工匠,没有刀斧和木材,也无法建造宫室。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是:‚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明人徐光启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与人‛。徐光启强调培养人的思考能力与习惯,进而掌握科学的方法。《礼记〃学记》深刻地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并要求教与学辩证的统一,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国传统教育中这些深刻的辩证法,即便在现代教育学专著中亦属罕见。
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心性的内在道德功能观。中国传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教育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强调的是对自身的肯定,人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即殊相与共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之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中国传统教育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表现出人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与西方传统教育不同,中国传统教育不是悲观型的,而是乐观型的;不是‚罪感教育‛,而是‚乐感教育‛;不是消极无为、逃避现世,而是刚健有力、自强不息;不是以个体为本位,而是以群体为本位;不需要依靠宗教信仰和祈祷,不主张离开社会和家庭,而是强调在家庭、学校和日常生活之中积累道德行为,加强自我修养,即‚极高明而道中庸‛;不用到上帝面前而是在自己内心中寻找美丑善恶的标准,追求道德的‚自律‛而不是‚他律‛。中国传统教育强调人内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以仁由己‛,‚自我修养‛,‚自省‛,‚自反‛,‚慎独‛,直到‚自我完善‛──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教育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向自身而不是向外、向上,不是听上帝的召唤,亦不是等待外在的指令。重视其内在的力量,重内过于重外,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教育特色。
二、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范畴
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第一讲《引论》中指出:‚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思想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体性复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西方哲学刚刚相反,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它大体是以‘知识’为中心而展开的。它有很好的逻辑,有反省知识的知识论,有客观的、分解的本体论与宇宙论,它有很好的逻辑思辨与工巧的架构。但是它没有好的人生哲学。‛他还说,中国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由此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
《礼记〃中庸》对此论述最为详备,提出了‚尽人性‛和‚尽物性‛的课题,并提出了‚成己成物‛之具体要求,最终归宿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至高至善境界。教育在此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它唤醒人发扬善性之自觉性,向着完善自我之方向迈进。体现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基本精神的范畴很多,如道与德、性与习、知与行、理与欲、义与利、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爱与憎、忠与奸、刚与柔、是与非、进与退等等(注:何光荣:《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7—389页。),现简略加以论述。
(一)道与德。明于道而修于德。所谓明于道者,即是对人在宇宙发展中之地位与人之所以为人者有正确的认识,对人与物之关系,对物我之完善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推动物我完善以见自己之品行,使自己合乎道而发之为具体之品德。如孔子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中国传统教育重视维护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和谐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即《礼记〃大学》中强调的‚明明德‛。德是道之体现,德是依据道而形成的品行和修养工夫。尽毕生之力以修德,使自己日渐于善以尽人之性,因人而及物,亦以尽物之性,使成己成物一体化,在致知中以明道,在事功中以立德。可见,中国传统教育认为人生之最大意义在于明道修德。
(二)性与习。性是一个标志人的先天本性的范畴,即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质或特征;习是一个表示人的后天经验活动的范畴,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的活动或过程。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性相近‛强调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习相远‛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成就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他后天的经验活动。熊十力先生把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性习关系论称为‚性修不二‛。他说:‚天人合德,性修不二故,学之所以成也。《易》曰:‘继之者善,成之者成。’全性起修名继,全修在性名成。本来性净为天,后起净习为人。故曰: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故吾人必以精进力创起净习,以随顺乎固有之性,而引令显发。‛(注:熊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