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ppt
4、非公司利润收入是指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 农民、小店铺主的收入。
见教材P428
三、产出法(Output Approach)或部门法(Sector
Approach )
产量法(output approach)是通过把经济 中每个企业所增加的价值加总求和来衡量 国民生产总值,只计算增值是为了避免重 复。这样计算出来的是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P423
④“水泥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是对的 b.不对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上述三种说法全对
⑤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办三所小学
b.给低收入者提供住房补贴
c.订购一批军火
d.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
⑥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财产保险费
②一国的GDP小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③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GDP,说明( )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一定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存货是资本(存量),而存货变动算做投资(流量)
思考: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呢还
是净投资?重置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 ,政府支出中只有一部分才计入GDP,而其他有 些部分,例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是不包括在 GDP中的。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个人
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x
第11页/共17页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
•总量及国民其生相产净互值关(英系文缩写为NNP):一个国
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
国民收入(英文缩写为NI):一个国家一年
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
个人收人(英文缩写为PI):一个国家一年
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第14页/共17页
五、用GNP衡量经济福利(生活质量)的局限性和调整
• (一)局限性 • 1.没有反映提高生活质量的因素的变化 • (1)没有反映产品质量的提高 • (2) 没有反映产品结构的变化 • (3)没有包括对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的闲 暇
时间 • (4)没有包括家务劳动对提高生活质量所起
第2页/共17页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
要求学生主要掌握支出法。源自第3页/共17页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 收入循环流程图
储 蓄 家庭
资本市场 消费支出 物品与劳务
生产要素 收入
支出法 投 资 企业
收入法
的作用 • (5)没有反映人们健康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
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第15页/共17页
• 2.GNP某些构成部分的增加,恰好意味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降低 • 3.没有包括直接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 • 4.没有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 (二)调整 • 原则:GNP数值+“好处”-“坏处” •
•
资本存量: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的资本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二、收入法
这种方法称为所得法或成本法,又称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 的特点是,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 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相加起来计算出国民收入,再对国 民收入增加或减少一些项目就可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在实 际应用中,将上述4项收入加总起来的数据还不是国民生产 总值,应该再加上企业间接税和折旧,
I≡S
二、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在三部门经济中,把政府的经济活动考虑了进去。政府的经 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通常以T来表示),另一 方面有政府支出(G)。这样,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如下: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即:
Y=C+I+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2传感器的分类
由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多种, 所以,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 分 类方法也很多。按被测量的性质不同, 主要分为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分为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 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习惯上常把两者结合起来命名传 感器, 比如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等。
下一页 返回
8. 3国民生产总值恒等关系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即:
Y=C+I
从收入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 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作储蓄。于是从供给方面看的国民 收入构成为: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 蓄,以S代表储蓄,则可表达为: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
对国民收入的核算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为后两者。
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公式如下:GDP=C+I+G+(X-M),其中消费C包括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M表示净出口。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价值。
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
用公式表示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
工资中还需要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中。
利润是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
学会这三种核算方法,对于国民收入的核算就不用怕啦!
【原标题: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国民收入的主要核算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
在1993年以前,各国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此后,改用国内生产总值。
视频:国内生产总值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通常包括:①个人与社会集团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③净出口产品(进出口差额)。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例: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价格是变动的,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GDP的缺陷:“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
比如,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一笔。
9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共20页
3.在四部门经济中,由于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 C+I+G+(X-M)= C+S+T+K,由此可得I+G+(XM)= S+T+K或I=S+(T-G)+(M-X+ K),
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 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 资本、与企业家才能)所获得报酬(收入)的总 和,即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的总和。
NI=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企业间接税+政府 对企业的补贴
(三)个人收入(PI)
所谓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有个 人得到的收入总和。
润-的转总移和支付。(即T政R府)净。收这入样(,T从)收=税入收方收面入看(国T民0)
收入的构成是:Y=C+S+T。 3.在三部门经济中,由于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
C+I+G=C+S+T,由此可得I+G=S+T或I=S+(T
-G)。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 恒等关系
1.从支出角度看,由于四部门经济中由于有了对 外贸易,国民收入就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 买和净出口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Y=C+I+G+(X-M)。
复习思考题
1.试解释下列名词: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 、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名义GDP、实 际GDP。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引言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所有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总和。
核算国民收入有助于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包括国民收入的定义、核算方法和相关指标等。
国民收入的定义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有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包括工资、利润、利息、房租等各种形式的收入。
一般来说,国民收入可以分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储蓄两部分。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缴纳各种税费后所剩余的收入,可以用于消费或储蓄。
而个人储蓄则是个人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所储蓄的部分。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核算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即生产法和分配法。
生产法生产法是根据国民经济的生产流程,从各个经济部门的产出出发,逐级累加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最终得到国民收入的总值。
生产法的核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生产领域、市场对流、总和形态。
首先,在生产领域阶段,统计各个经济部门的产出。
然后,在市场对流阶段,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即销售收入减去购买的成本。
最后,在总和形态阶段,将各部门的增加值求和,得到国民收入的总值。
分配法分配法是根据国民收入在分配过程中的流向,从各个经济主体的收入出发,逐级累加计算各个主体的收入总和,最终得到国民收入的总值。
分配法的核算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初次分配、再分配、最终分配、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储蓄。
首先,在初次分配阶段,将国民收入按照各个经济主体的收入来源进行分配。
然后,在再分配阶段,进行一些纠正分配的操作,如对失业人口进行救济等。
接下来,在最终分配阶段,将经济主体的收入汇总。
最后,通过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储蓄,得到国民收入的总值。
国民收入的相关指标国民收入的核算可以得到一些相关指标,用于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9.1 GDP和GNP
GDP(GN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 平的指标吗?
❖ GDP(GNP)没有考虑非市场活动 ❖ 人均GDP(GNP)无法考察价格水平不同情况下居民
生活水平的差异 ❖ 人均GDP (GNP)不反映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 GDP (GNP)不反映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拥有状况及
环境保护
进口:本国居民、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 品和服务的购买。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9.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支出法测算GDP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美国2000年 GDP及其支出部分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我国GDP的构成(2006)
构成
比 例(%)
居民消费
36.23%
投资
❖ 劳动者收入 ❖ 所有者收入 ❖ 个人的租金收入 ❖ 公司利润 ❖ 利息净额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9.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劳动者收入 ❖ 劳动者工资 ❖ 来自雇主的其他补贴 ❖ 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社会保障金
五大类收入——所有者收入 ❖ 所有者:不受他人雇用的独立生产者 ❖ 所有者收入包括: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9.3 NI、PI和DPI
折旧
间接税
GNP
NNP
PI=NI-企 个人所得税
业利润-
及非税收性 支付
NI 社会保险
金+转移 DPI
支付+净
利息收入
+红利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9.4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 两部门国民经济循环流程图与恒等关系 • 三部门国民经济循环流程图与恒等关系 • 四部门国民经济循环流程图与恒等关系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专题讲义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专题讲义一、引言国民收入核算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结构的方法。
它通过统计和分析各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来计算全国或地区的总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研究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民收入的概念和核算方法1. 国民收入的概念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从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总收入。
它包括直接获得的收入,如工资、利润、租金等,以及间接获得的收入,如社会福利、政府转移支付等。
2.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根据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的产出情况,通过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计算国民收入。
•收入法:根据居民部门、生产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收入情况,计算国民收入。
•支出法:根据居民部门、生产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支出情况,计算国民收入。
三、国民收入核算的意义和作用1. 经济发展的衡量工具国民收入核算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了解到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以及各个经济部门的贡献情况,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2. 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情况,对于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政府可以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调整经济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3. 研究经济增长和分配问题的基础国民收入核算不仅可以衡量经济的总体规模,还可以研究经济增长和分配问题。
通过比较国民收入核算数据的不同部分,可以了解到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并进一步研究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和减贫措施。
四、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主要指标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核心的指标之一。
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有经济活动的总产出价值。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GDP = C + I + G + NX 上式为国民收入恒等式。等式的左边为总收入(即国内生 产总值),右边为总支出。由于对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 必等于总支出,因此,上式左右两边必然相等。
(1)、消费支出(C)
消费支出通常被定义为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是一个国家总支出中 最主要的部分,通常占GDP的2/3左右,且较为稳定。消费支出主要包括以 下项目:
2013-8-14
6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GDP,是用从前 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值。实际GDP的变动仅仅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某 年实际 GDP=∑pi0qit 。
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名义GDP有时 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 说明GDP只是实际的?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GDP折算指数。 这个指数能反映什么?
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社 会购买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支 出。由于对一个经济整体而言,总收入 必定等于总支出,因此,两种方法所得 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1、衡量GDP的总支出法
用总支出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根据支出主体的不同GDP可 分为以下四部分: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 购买(G)和净出口(NX)。可用公式表示为:
2013-8-14
13
• 1B 2C 3C • 判断 – 1、家庭主妇提供劳务应得的收入,构成GDP的一部分。 ( ) – 2、音乐家举行音乐会的收入,应计入GDP。( ) – 3、在GDP的计算中,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一部 分。( ) – 4、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DP。( )
国外经济部门同本国发生贸易联系,一方面向本国提供其产品和服务, 形成进口,另一方面也会购买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出口,同国外部 门的贸易对本国的最终影响体现在进出口差额即净出口的大小上,净出 口的数额反映了国外部门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净支出。
国民收入核算及方法26页PPT
三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即 AD=C+I+G (G—government)
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
即 AS=C+S+T (T—taxes) AD=AS,或者 I+G=S+T
2.3.3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四部门经济概念:加入了“国外”经济单位。向国内提 供产品与劳务/进口;购买国内产品与劳务/出口。 原理:图9-4
。2024年3月上午4时59分24.3.2004:59March 20, 2024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4年3 月20日 星期三4 时59分 0秒04: 59:0020 March 2024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
9、
。上午4时59分0秒上午4时59分04: 59:002 4.3.20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居民户
厂商
购买产品和劳务
16
图2-2 金融机构介入的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居民户 储蓄
厂商
购买产品和劳务 金融机构
投资
17
图2-3 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居民户
支出 纳税
政府
支出 纳税
厂商
购买产品和劳务
18
图2-4 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政府
进口 出口
国外
39 30
Return
14
表2-2 名义GNP与实际GNP
年份 1979
名义GNP (亿美元)
24139
增长 率(名
义)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经济学》PPT课件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除了国内生产总值以外,还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
净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个人收入,以及个人可支配收入等相
关概念,这些概念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起统称为国民收入。
•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国民拥有的全部
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 理论与方法
知识结构图
9.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9.1.1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是指一国或一个
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服务)
的市场价值。理解这个定义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用货币来衡量。其计算公 式为:市场价值=单位价格×产量
3 部门法
部门法是指按提供产品 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 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即计算一个国家一定 时期内所有部门和企业 生产的全部产品与劳务 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所 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总和。这种计算方法反 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 源,所以又称生产法。
9.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9.2.1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1
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真实产出。
2
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完全反映一国居民的真实生活水平。
3
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及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
4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无法反映一国的商品和服务的分配情况。
9.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9.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两者统计的对象有所
区别。 A 国内生产总值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场价格;
(3)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逃避了官方的统计; (4)企业投资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
三、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的方法. 其中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1.支出法
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 方法 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 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 ∑Pt· t / ∑P0· t q q
Pt---当年价格, P0---不变价格, qt---当年产量
表 1— 4
名 义 的 GNP 和 实 际 的 GNP 1992 年 名 义 的 G N P
2 0 万 单 位 × 1 .5 美 元 /单 位 =30 万 美 元 6 万 单 位 × 50 美 元 /单 位 =300 万 美 元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英文缩写 GNP)是指一国一年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 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理解这一定义时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GNP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因此,在计 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NNP(NDP) - 间接税 = NI
NI - 公司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税-企业 所得税 + 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 + 政府向 居民支付的利息 + 红利= PI PI - 个人所得税=PDI =消费 + 储蓄 = C + S
折旧 间接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 + 企业所得税 – 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 政 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从本章开始讲宏观经济学。
本章中心是说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提。
这一章的核心点是国民生产总值。
本章重点和难点:1、国民生产总值的理解。
2、国民收入几个总量的关系。
3、二、三、四个部门的恒等关系。
4、收入法和支出法的应用。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及其相互关系一、国民生产总值及含义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广义国民收入:某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简称为GNP。
理解要点:①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某年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不是这一年生产的(上年或下年)不能计入。
(如99年库存大众汽车1000辆,在2000年销售完,但只能将价格差额计入2000年)②国民生产总值是某年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不含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采取增值法计算。
(教材表格)。
③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技术服务、劳务等。
④最终产品价值按市场价值计算(名义GNP)。
⑤GNP≠GNN≠GDP。
⑥一般说来,只有通过市场交换的才计入GNP。
如:保姆工资计入GNP。
但若娶保姆为妻,家务不计GNP。
主妇做自己家务不计入GNP。
但若交换劳务并支付工资计入GNP。
但并非所有交换都计入:你98年春买一部新夏利,到10月你把这部夏利转卖给你的朋友,这转卖是财产转让,不计入。
在国外,住宅虽不交换,但计入GNP。
二、民收入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1.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2.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量。
(NNP)←(反映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NNP=GNP-折旧3.国民收入(狭义):某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
(NI)(工5.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家全部个人可支配收入总和(PD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PI=PI-个人所得税=C+S三、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区别与联系1. 区别: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以人口统计为标准,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2、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 收入代表供给,因而收入法也就是供给 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 收入法包括以下几项:
17
• 1)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
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2)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
24
二、国民收入:NI
• NI(national income):有广义和狭义不 同用法。
• 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NP、NNP等经济活动总 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 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 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之和, 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 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NP。
• 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 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
12
(2)投资I 包括三方面: • 第一,企业固定投资,如机器设备。固定
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 第二,厂房和居民住宅建筑。 • 第三,存货投资,它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
的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 累。
13
•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 •资本的增量即净投资。对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 也称重置投资。
净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I是指总投资。
14
(3)政府购买G (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 和。
•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物 品和劳务交换的发生。
15
• (4)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 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 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了 它们的市场价值。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 务消费的净支出。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是一种统计和分析国家经济活动的方法和理论,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和所得的总量。
它不仅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了解和比较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
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中,包括国民收入的概念和分类、计量、测算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国民收入的计量是国民收入核算的核心。
计量国民收入需要考虑到经济活动的接种、生产和分配过程。
一般采用产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等不同的计量方法。
产值法是通过统计生产部门和产业的产出来衡量国民收入;支出法是通过统计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等来衡量国民收入;收入法则是通过统计劳动报酬、资本利润、经营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来衡量国民收入。
这三种方法可以相互验证和修正,最终达到比较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最后,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不仅可以用于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程度,还可以用于分析不同产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发展潜力。
此外,国民收入核算也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国家可以通过调节和分配国民收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社会公平等目标,同时也可以借助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来评估和调整经济政策的效果和成效。
总之,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在国家经济活动的统计和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还可以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和准确的依据。
因此,深入研究和应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主要包括几个重要概念和原则,如国民收入、国民支出、国民储蓄、国民投资、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等。
其中,国民收入是指一定时间内国或地区的全部居民从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总额,包括劳动报酬、利息、租金和企业利润等;国民支出是指个人和政府在一定时间内的消费和投资支出总额;国民储蓄是指一定时间内居民可用于投资的收入减去个人消费支出后所剩下的部分;国民投资是指一定时间内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支出;GDP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国或地区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值,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基础;GNP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国或地区内居民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主要有产值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值法是按照产业交叉关系及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来统计和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即统计各个产业的产值,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通过相应的产业关联表计算各个产业的附加值和国民收入。
收入法是通过居民部门和行业部门的各种收入(如劳动报酬、利息、股息、租金等)来统计和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即对居民部门和行业部门的各种收入进行汇总和调整后得到国民收入。
支出法是按照居民和政府的消费和投资支出来统计和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即统计个人和政府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通过相应的消费和投资支出关系表计算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还可以研究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消费支出等问题,为深入了解和分析国民经济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因此,研究和应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介绍
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核算方法,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的关系,注意区分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了解经济福利的内容。
案例导入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1700~2021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但是它开展的节奏同世界通常的模式有着截然的不同。
在宋朝的末期,中国无疑是这个世界上的领先经济体系。
从1300年至1820年,中国经济受到了从元朝至明朝,再由明朝到清朝之间出现的屡次动乱的影响,这个时期是一个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时期,该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与生产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
虽然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大大慢于中国的速度,但是到1820年时,它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是中国的两倍。
在这几个世纪之中,中国根本上同世界经济隔绝。
即使如此,1820年时中国的总产出仍居世界第三位,而它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还会更高一些,按照世界的标准,它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是令人钦佩的。
表9-1 中国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700~2021年GDP〔10亿1990年国际元〕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现在让我们来展望一下2021年时可能的情况。
如果使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预测数据,同时假定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可以保持它在1990~2001年期间的速度,那么到2021年时,中国可以在GDP总量和人口数量上同时获得它昔日曾拥有的头号世界经济地位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文版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案例分析: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第一,在1820年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人均收入也处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二,从1820年至1950年,由于战争等原因,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人均收入也大幅下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三,1950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高速开展,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有关指标正在迅速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作者预测能实现,到2021年,从经济总量上来看,中国将与美国并驾齐趋,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国民收入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 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NI=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 3、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PI=NI-(公司留利+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 2、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础的是SNA体系
• 3、中国现用的是SNA体系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总量指标
•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基本概念
• (一)国内生产总值(二)GDP定义的规定:
• 1价、格G×D产P国是量内一。个生市产场总价值值的是概指念。一市国场或价值一=定最终地产区品的单位 • 例:家在务一劳动定等时非期市场内活所动生不计产入的GD全P部中。最终产品
(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 GDP。避免重国复内计生算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折旧
(1) 最=终国产民品经是济指各由行最业后新使创用造者价购值买+的固产定品资。产转移价值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2)重复计算问题 只算最终产品
•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 部收入。
第二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 一 二
SNA体系中三种核算GDP的方法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的关系
用公式表示即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 上述关系对于弄清如何核算GDP有重大意义是 通过“产出等于支出”、 “产出等于收入” 这两个点 我们除产出法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比较简单的方法
(支出法、收入法)来计算清楚GDP。
•1、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ch)。其理论依据是
GDP=∑PiQi。
•2、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其理论依据是
(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3、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其理论依据是
(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GDP=C+I+G+(X-M)。
• 二、收入法核算GDP(要素收入法或要素支付 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含义:从要素收入的角度(企业生产 成本)出发,把收入分配的各个项目加总, 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 (二)、核算内容:
•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 转移支付+折旧
• 例如:间接税和折旧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 者的收入,是政府和企业的收入,但是购 买产品的家庭和厂商的支出,所以在收入 法统计必须加入,这样才能与支出法统计 一致。
• 一、支出法核算GDP (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
• 1、含义: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 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
• 2、在核算实践中,产品的最后使用(最终产品的总 支出)具体表现就是核算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 ⑴消费支出C:居民个人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 务的支出。这一项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最大的一个部分,约占三 分之二左右;而在消费中劳务又是最大的部分,约占一半左 右。
政府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包括在内。 原因是这些活动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⑷净出口X-M:指进出口的差额。 • 例如:进口一台10万美元的机器,计入本国投资;
• 进口价值10万美元的香水计入本国消费;进口20万美元军 火计入政府购买。出口反之而反之。
• 把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计算GDP可以写成:
• 某人购买一件上衣500元,支出法GDP为 500元。实际上,上衣价格中含有50元销售 税、30元折旧和10元企业转移支付,即说 明要素收入只有410元。所以收入法计算时
GDP=410+50+30+10=500
三、实际GDP与名义GDP 1 2 3 4
• 1、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 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变动可以 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 格的变动。也就是说,名义GDP的水平既受实际产 量变动的影响,而且还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 某年名义 GDP=∑pitqit • 2、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
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的变动 仅仅是由于实际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或仅仅反映 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实际GDP是国际上公认的 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年)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的综 合指标。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与GNP的关系:计算原则不同——“地域” 原则 “国民”原 则
关系式: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例: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
二、 SNA核算体系中的其他总量
• (一)SNA核算的五个总量 • 1、国内生产净值(ND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创造)
价值增殖:GDP=售价-外购中间品价值(一次性)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 的最终产品价值。
(1)企业:生产量=﹥ ﹤销售量
(2)GDP=销量+存货投资 存货投资=0; ﹥ 0; ﹤ 0。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1) 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时期数,存量是时点数; (2) GDP只计算当年的,不能重复计算以前年份的。
•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介绍
• 1、联合国统计司组织了东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各国 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制定了两种不同的国民 收入核算体系:
• ⑴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体系),主要被 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于1968年公布。
• ⑵物资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体系),于1971 年公布。主要被前苏联、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采 用。
• ⑵投资支出I: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分为两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房屋(厂房、住宅)、机械设备等。 存货投资
总投资=净+重置 重置投资:重置资本设备,即折旧 净投资=总-重置
资本存量 资本流量——投资
例:09年某国年末资本总量5000亿 投资900亿,每年折旧400亿
• ⑶政府购买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