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体制创新生产模式发展演变经济模式各具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7 体制创新 生产模式发展演变,经济模式各具特色1.(2018·山东滨州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苏俄经济的发展,市场化中计划化的倾向慢慢地表现了出来。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非但没有形成为新经济政策所必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政治的集中倾向反而进一步趋于制度化。斯大林认为新成长起来的“富农”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认为富农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政权的威胁,应该进一步强化阶级斗争观念,强化专政中暴力镇压的部分。1929年,斯大林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从此,苏联社会主义进入了斯大林体制的轨道,苏联在斯大林体制下实行现代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摘编自孙旭东《新经济政策实施困境分析》材料二 

在私人企业发展过程中,联邦政府除了不断地制定扶植政策之外,不对经济活动做任何干预,这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巨头、家族财团和金融寡头。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由政府出面,运用行政手段来监控全国市场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新政时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仅仅是暂时应付危机的手段,而且是使国家对经济干预走向全面化、经常化的开始,它不只是行政性的手段,而是通过立法程序化、法律化,它不仅涉及流通领域,而且还参与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再生产过程。

——摘编自沈亚男《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上半期苏俄与美国经济政策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两国政府调整经济的不同方式及影响。(13分)

解析:(1)第一小问转变,苏联根据材料一可知从新经济政策转向斯大林模式转变,美国根据材料二中从“不对经济进行干预”到30年代大危机之后,推行罗斯福新政得出从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转变;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非但没有形成为新经济政策所必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政治的集中倾向反而进一步趋于制度化”得出是新经济政策

没有转变思想观念,缺乏相应的政治环境,结合所学可从当时苏联面临的国内国外的严峻的形势分析;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方面进行分析。(2)美国的国家干预从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巩固和二战后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方面分析;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影响从对苏联的工业发展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同时应该看到它所产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弊端。

答案:(1)苏俄:由新经济政策转到斯大林体制。

原因:外部环境受帝国主义的威胁;国家落后需要发展重工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没有转变思想观念。

美国:由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

原因: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由放任的政策难以应对经济危机。

(2)美国: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立法保障,长期实施。影响:美国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苏联:政府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具有强制性。影响: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同时,也带来了发展不均衡、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平、压制了农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2.(2018·山东潍坊检测试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苏联中国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1933年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3年,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

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使美元贬值40%

1934年5月22日,国会通

1928年起,逐渐放弃

新经济政策,开始第

一个五年计划1929年

,开始全盘农业集体

化运动

1929年5月,苏联设立

了“外国咨询中央局

”,专门负责设备、

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业

1933年3月1日,财

政部发布《废两改

元令》1935-1937

年,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

动”,鼓励发展工

业、农业和交通运

输业

1935年,实行“法

币政策”。废止银

过罗斯福总统提议的《购银法案》

1935年,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通过《社会保险法》1931年,苏联购买的

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

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

,向美国购买的机器

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

出口总量的50%

1937,第二个五

年计划完成。苏联工

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欧洲第一

本位,统一发行货

币,实行纸币制;

禁止使用白银,白

银收归国有,白银

限期到银行兑换法

20世纪30年代

,继十月革命之后

中国知识界出现了

新的一轮“苏联热”

上表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三国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拟定论题,表格选取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在经济大危机背景下美国遭到巨大打击,然后进行了罗斯福新政;而同一时期苏联逐渐形成的“斯大林模式”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的中国一方面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进行了币制改革,另一方面也受到苏联的影响实行了统制经济。因此,论题可从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借鉴、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等方面来拟定,也可以从经济大危机为突破,以各国应对危机为主题。其次进行论证,注意题目要求,必须是三国都有,还要相互关联。如以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为论题,可从经济大危机下美国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苏联引进技术和人才、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等三个方面来阐释。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或升华。

答案:示例一:各国经济体制相互影响或借鉴。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国纷纷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摆脱经济危机。中国出现了苏联热,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

示例二: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