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牛顿运动定律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考纲要求专家解读

牛顿运动定律

及其应用Ⅱ

1.从近几年的高考考点分布知道,本章主要考查考生能

否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能否熟练应用牛顿第二

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解决运动和力的问题;理

解超重和失重现象,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方法和原

理。

2.高考命题中有关本章内容的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

高考试题往往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进行考

查,考题中注重与电场、磁场的渗透,并常常与生活、科

技、工农业生产等实际问题相联系。

3.本章是中学物理的基本规律和核心知识,在整个物理

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仍将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

点,考查和要求的程度往往层次较高。

超重与失重Ⅰ

单位制Ⅰ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预测2020年物理高考试题还会考:

1、牛顿运动定律是中学物理的基本规律和核心知识,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题型主要有选择题,高考试题往往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进行考查,考题中注重与动量、能量、电场、磁场的渗透,并常常与生活、科技、工农业生产等实际问题相联系.

2、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查和要求的程度往往层次较高,单独考查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

考向01 牛顿运动定律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能否熟练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解决运动和力的问题

(2)命题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中学物理的基本规律和核心知识,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题型主要有选择题,高考试题往往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进行考查,考题中注重与电场、磁场的渗透,并常常与生活、科技、工农业生产等实际问题相联系.

案例1.【2020·新课标Ⅱ卷】(12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

(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答案】(1)

22

01

2

v v

gs

-

(2)

2

101

2

()

2

s v v

s

+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应用;分析物理过程,找到运动员和冰球之间的关联,并能灵活选取运动公式;难度中等。

案例2.【2020·新课标Ⅲ卷】(20分)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1 kg和m 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

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 2

。求

(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1)1 m/s (2)1.9 m

在t 2时间间隔内,B (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2

1122212

s v t a t =-⑭ 在(t 1+t 2)时间间隔内,A 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2012121

()()2

A A s v t t a t t =+-

+ ⑮ 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 和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

01A B s s s s =++⑯

s ⑰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0 1.9 m

(也可用如图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

【考点定位】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过程问题,要特别注意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情况,A、B相对木板静止的运动时间不相等,应分阶段分析,前一阶段的末状态即后一阶段的初状态。

案例3.【2020·江苏卷】(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答案】BD

【考点定位】力与运动

【方法技巧】本题重在分析清楚鱼缸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先在桌布上加速,后在桌面上减速。鱼缸受桌布的滑动摩擦力与猫拉力的大小无关。

2.讲基础

(1)牛顿第一定律

①内容:

②意义: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③惯性: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2)牛顿第二定律 ①内容:

②表达式:F =ma ,F 与a 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③力学单位制: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 (3)牛顿第三定律 ①内容: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3.讲典例

案例1.(多选)将质量均为M=1kg 的编号依次为1, 2, ...6的梯形劈块靠在一起构成倾角37θ︒=的三角形劈面,每个梯形劈块上斜面长度均为L=0.2m ,如图所示,质量m=lkg 的小物块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5μ=,斜面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0.3μ=,假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使A 从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v 0=4.5m/s 冲上斜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in370.6,cos370.8︒

==)

A. 若所有劈均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最终从6号劈上冲出

B. 若所有劈均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最终能冲到6号劈上

C. 若所有劈均不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上滑到5号劈时,劈开始相对水平面滑动

D. 若所有劈均不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上滑到4号劈时,劈开始相对水平面滑动 【答案】BC

【解析】A 、B 项:若所有劈均固定在水平面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点晴: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规律进行求解,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