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户籍制度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户籍制度研究综述
许衍树法学0902 学号:1209102211
摘要:我国户籍制度在初期对保障新生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原有户籍制度出现了各种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的户籍制度。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户籍制度发展始末;论述了我国当今户籍制度面临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各方对我国户籍制度的看法;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户籍制度发展始末问题看法发展方向
一、引言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户籍制度发展始末;论述了我国户籍制度面临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各方对我国户籍制度的看法;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户籍制度发展始末
我国户籍制度自古有之,在此只列出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
1954年,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
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
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
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
1985年7月,公安部又颁布了《关于城镇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农转非”内部指标定在每年万分之二。
同时,作为人口管理现代化基础的居民身份证制度也在同样的背景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9月宣布实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终于使户籍制度做出了相应的初级改革。
1997年7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规定试点镇具备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标志着小城镇户籍制度取得突破。
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国内户籍制度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我国当今户籍制度出现的问题
1、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
2、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
中国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但事实上进城限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放松。
3、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大量城市务工农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及安全感都没有,身份不明工作不稳,城市需求及消费畸形发展。
4、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
与住房、消费如购车、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
5、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由此生成,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
四、各方对我国户籍制度的看法
刘清(山东大学硕士):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实行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而实行这一变革有着多重价值取向:在道义和理念的层面上,是对人的基本权利——居住和迁徙自由、择业自由的重新肯定;在国家发展战略上,要为推进“十五”纲要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证,让人们的迁徙、移居自由取决于更市场化的城市管理制度。
王海光(中央党校教研部):21世纪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进展,大大推动和加快了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也暴露出了在消解城乡二元社会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深化改革。
这是一个整体推进、城乡联动、逐步剥离附着利益的配套改革过程。
杨鹏程(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我国现阶段的户籍制度改革存在城市倾向明显、缺乏坚实的法律支撑、户籍松动与人口流动方向不一致、配套措施不完备等缺陷,导致户籍制度的改革目标难以实现。
只有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整体推进户籍改革,才能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壁垒,实现公民的自由流动和迁徙。
我的看法:中国的户籍制度在以前充分发挥了它自身的作用,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立,但现今时代变了,社会形势不同,应该积极主动应时而变,不应故步自封,顺应时代潮流,敢于创新,用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发展自己。
五、我国户籍制度今后的发展方向
1、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确立科学的户籍管理理念与制度,稳步推进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
2、加强户籍立法建设。
通过统一立法,规范户口管理。
为保障公民在法治基础上的迁徙自由确立一个法律制度的框架、大力张扬户籍制度改革对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提高全民的公民意识和平等意识。
做到不仅在制度上而且在思想上解放农民,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建立以法制加市场的调节机制,处理好平等、效益、稳定三者关系,通过科学地设置门槛,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
3、建立由户口登记、身份证管理等制度构成的,以现代科技装备起来的科学的人口管理系统。
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把户籍制度改革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社会改革结合起来。
推动土地制度的创新.以城镇为基础,通过地区统筹,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新体系。
六、结语
每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优点也有缺点,在不同的时期都展现出不同的一面,关键在于决策者怎么样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我国户籍制度也是如此,每个时期展现出不同的一面,在当今已出现大量问题,怎么样让它走上正途,这需要我们的领导人正确的决策。
改革事在必行。
只有改革才能让户籍制度焕发青春。
对改革我们要报以信心,支持改革,让户籍制度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Armstrong Warwick.McGee T G Theatres of accumulation: studies in Asian and Latin American urbanization 1985
[2] Chan.Kam Wing Cities with inevitable walls reinterpreting urbanization in post-1949 China 1994
[3]Smith.David A Third world cities in global perspective: the ploitical economy of uneven urbanization 1996
[4] KamWing Chan,Ta Liu,Yunyan Yang,Hukou and Non—hukou Migrations in China: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INTERNATl0NAL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Int.J.Popul.Geogr.5,425~448(1999)
[5]Thomas·R·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M].PRENTICE HALL,1972:221
[6]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改革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4,170~174.
[8]万川.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9(1)
[9]王建民,胡琪.中国流动人口.1996,253~256
[10]汤丽丽.深化我国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性研究.2007
[11]李兰永,崔树义.户籍制度后的计划生育问题与对策[J].东岳论丛,2009,(4)
[12]昝剑森.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的双重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
[13]朱宇.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J].南方人口,2004(3)
[14]邢斐.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一种解释[J].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6(6)
[15]杨占营,吴城毅.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困境及政策选择[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16] 汤啸天.户籍制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
[17]张平,林梓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J].人口经济,2000(6).
[18] 徐超.传统户籍制度对农村经济的负面效应[J].改革与战略,1998(6)
[19] 牧野,郑衡.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追溯及展望[J].社会学与社会调查,
1995,(3).
[20]陈迪桂,乔江波.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山东社会发展[J].2002,61~67.
[21]唐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7,28(2),116~119
[22]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13
[23]刘平量.曾赛丰城市化: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98~115
[24]仲大军.户籍制度是否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 1999(1)
[25]郑杭生,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6]张平林梓.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J].人口与经济.2000(6)
[27]李晶.从新制度经济学看中国户籍制度改革[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6)
[28]陈成文孙中民.二元还是一元: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一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