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论证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2)
2、工程地质概况 (2)
3、水文地质条件 (3)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4)
三、施工组织与协调 (4)
四、施工机械及劳力计划 (5)
五、施工方案
(一)、施工条件 (6)
(二)、施工准备 (6)
(三)、施工工艺流程 (8)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一)、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1)
七、应急计划 (11)
八、事故预防措施 (15)
九、雨期施工方案
1、施工总体安排 (15)
2、人员安排 (16)
3、施工准备 (16)
4、主要技术措施 (17)
5、雨期施工预防措施 (18)
十、安全文明施工
1、安全生产责任制 (19)
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9)
3、安全教育制度 (19)
4、安全检查制度 (20)
5、安全员跟班作业制度 (20)
6、安全警示制度 (20)
7、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21)
8、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21)
9、持证上岗制度 (21)
10、安全例会制度 (21)
十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21)
十二、应急处理预案
1、应急处理指挥系统 (22)
2、应急处理预案 (23)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本项目为地上7层,地下一层,本工程地下室开挖深度范围内大
部分为回填土,地下室基坑深度超过 5.0,属于深基坑。
场地东西两
侧分别建有一栋两层和一栋五层的建筑,而且距离本项目场地红线和
车库范围线太近而不具备放坡条件。
场地南侧的山丘因地下室基坑的
开挖将形成8.0~14.6m的高边坡。
场地内环境边坡总长约145m,高约6.0~14.60m,边坡主要由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组成。
2、工程地质概况
场区构造属假角山背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260°∠21°。
层间裂隙间距0.30-1.00m,张开度1-2mm,局部粉质粘土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据现场踏勘及邻区资料表明,场内共发育
两组裂隙:其中一组产状为78°∠62°,裂面黄褐色,间距0.5-2.50m,延伸 2.00-5.00m,张开度3-5mm,粉质粘土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另一组产状为345°∠71°,间距0.50- 2.50m,延伸1.00-7.00m,张开度3-5mm,裂面黄褐色,平直光滑,无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裂隙总体不
发育。
场内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粉质粘土(Q4el+dl)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基岩组成。
现分述如下:全新统(Q4)(1)素填土(Q4ml):杂色。
主要由泥岩碎块石、粉
质粘土、细砂粒等组成,碎块石粒径约2-10cm,土石比约8:2,回填时未经人工分层碾压,结构松散,稍湿,回填时间约3年左右,厚度约0-11.20m。
(2)粉质粘土(Q4el+dl):褐色。
主要由粘粒组成,
呈可塑状态,可搓成1-3mm左右的土条,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反应,稍有摇震反应,厚度约0-6.80m。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3)泥岩(ms):按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基岩和中等风化
带基岩。
强风化带泥岩(J1Z-Ms):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不清晰,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手可折断,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厚度约 1.10(ZK16)-5.30(ZK3)m。
中等风化带泥岩(JMs):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局部含砂岩团块,岩石较完整,断口新鲜,岩芯呈柱状、长柱状。
此
带未揭穿。
据现场地面调查及邻近资料表明:场地内及附近周边未见泥石流、滑坡、危岩、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场区无断层
通过;无地下洞室。
属非易发地质灾害地段。
3、水文地质条件
在钻探范围内,场地地层结构上覆土层为第四系素填土及粉质粘土,
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
粉质粘土、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素填土为透水层,场地为斜坡地带,地势较高,赋水条件较差,场地
汇水条件差,有利于地下水往低凹处排汇。
据现场水文地质观测,钻孔为干孔, 由此判定场地内地下水贫乏。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
据钻探揭露及周边环境调查表明:场地水土对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二、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4、国家颁发的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5、ZTSJ (QB-2003)工艺标准;
6、有关文件,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三、施工组织与协调
1、施工安全方针
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好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准备,使作业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得到救护,
尽可能减少事
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物资科安检科技术科综合办施工安全优化方案技术资料监督检查评定质量
工程安全、质量全面控制
材料进
场检验项目总工:彭青
项目经理:崔云
事宜应严格按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2、目标管理
根据目标要求进行分解到人,落实和解决好责、权、利的关系,并定期检查目标各阶段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解决,确保目标的实现。
3、过程管理
1、将工程从施工准备到施工全过程,落实到人,做到每道工序都有人负责,执行工序验收制度,从而实现对全部施工过程的控制。
2、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针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程进度,工程成本等内容进行PDCA循环,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项目部的团队建设,加强职工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目标水平。
四、施工机械及劳力计划
1、基坑支护、基坑开挖施工阶段主要机具表
序号名称数量
1 挖掘机1台
2 运土自卸车6辆
3 电焊机2台
4 直螺纹套丝机1台
5 塔吊一台
2、基坑支护、基坑开挖施工阶段劳力计划表
序号工种人数
1 测量工 4
2 电焊工 2
3 塔吊司机 2
4 挖掘机司机 2
5 普工25
为了便于管理,劳动力使用时,根据专业工作性质,将其编为两个作业队,即钢支撑施工作业队、土方开挖施工作业队,进行默契配合,交叉流水作业。
3、施工平面布置及进度计划见附图
五、施工方案
(一)、施工条件
1、测量定位已完成,高程控制点和极坐标点
2、现场临设施工完毕,能正常使用。
3、施工道路基本畅通,施工用临时用水、电已连接。
4、机械、劳动力已完成调配,现已进入施工现场。
(二)、施工准备
a 规划场内土方运输道路
b 出场门口处设置沉淀池,以防泥土带入市政道路。
c 门口设置明显标志,夜间保证门口照明并设置红色警示灯,派专人在门口值勤,疏导交通。
d 开挖区域若夜间施工,场地周围及基坑内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并注意临电安全,派专职电工值班。
e标高水准点依据建设单位给定的高程点已引入施工区。
f熟悉施工图纸及地质情况,埋设好轴线控制桩,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检查挖土及运输机械的准备情况,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工作。
g制定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安排工期计划。
h落实钢支撑施工队伍,以便开挖与支护同时进行。
(三)、施工工艺流程
3.1 重力式挡墙
1.重力式挡墙采用C20素混凝土浇筑,挡墙每隔10m~15m 设一道2cm宽的伸缩缝,内嵌沥青麻筋。
2.墙后设卵石透水层,透水层厚30cm,挡土墙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夯填30cm厚的粘土防渗层。
3.挡墙砌筑应分层错缝砌筑,基底转折处不应有垂直通缝。
待砂浆强度达到75%以上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
墙背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采用膨胀性和高塑性土壤,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4.挡墙施工前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保持基坑和边坡坡面干燥。
5.挡墙修筑时,开挖以人工开挖为主,并应分段开挖,基本为一个伸缩缝为一个开挖段。
上一个开挖段挡土墙修筑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开挖段的施工。
6.重力式挡墙墙后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0,应根据相关规范对挡墙地基承载力及墙身进行检测。
7.严格按照设计及有关规范、图集施工。
3.2 抗滑桩挡墙
1.为了避免大断面开挖造成坡体前缘产生局部塌滑,抗滑桩应采用“逆作法”施工,即先按照抗滑桩施工规程施工抗滑桩,抗滑桩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再进行桩前土体的开挖和进行挡土板的施工。
如果按照设计,桩后坡体需要削坡,也应在桩板墙施工完毕后进行。
另外,桩板墙外施工完毕后应保证形整齐美观,耐久性强。
2.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施工安全保障较低的地段,应在基岩陡坎外缘布置临时性的防护网或护栏,保证施工安全。
桩身质量检测方法为“埋管超声波法”,检测数量为100%。
3.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
抗滑桩的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图施工,应将开挖过程作为对滑坡进行再勘查的过程来进行,及时编录施工地质情况,以利于
反馈设计、实行信息化施工。
4.抗滑桩工程施工应严格按分段跳槽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施工。
松散层段原则上以人工开挖为主,孔口锁口处理。
基岩段可采用少药量、多炮眼的松动爆破方式。
开挖基本成形后再人工刻凿孔壁至设计尺寸。
5.抗滑桩进入基岩泥岩深度(即锚固段长度)不得小于总桩长的1/3,如果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基岩泥岩较破碎,还应适当增加锚固段的深度(至少0.5m左右),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并及时通知甲方、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
3.3、施工顺序
本工程施工组织编制应严格按下述要求进行:1.按总平面图要求确定挡墙各拐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开挖,各段挡墙的开挖、施工应不相互影响。
2.抗滑桩挡墙首先进行抗滑桩的施工,待抗滑桩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3.4、补充说明
1.本边坡工程土石方施工严禁爆破施工,场平工作不得影响边坡岩土体的自身完整性和稳定性,坡面修整必须人工进行。
2.切坡严禁大开挖,应严格按逆做法分层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进行每层每段挡墙施工。
3.挡墙施工前必须做好地表水流的引流工作,严防地表水流渗入基坑。
4.边坡开挖和挡墙施工期间,应加强对原挡墙的观测,保证原挡墙的安全。
5.基槽开挖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开挖到位,验收通过之后方可进行封底。
要求重力式挡土墙嵌入完整岩土体的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墙趾台阶高度。
6.挡墙施工缝尺寸、填塞材料、填塞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得偷工减料。
7.各种建筑材料必须通过质检方可进场。
8.雨季施工应密切注意监测边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报告业主及设计单位。
避免暴雨季节施工。
9.施工期间为了安全,坡顶地面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0m的临时护栏,严防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10.本工程遵循"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请施工单位及时反馈与设计不符的岩土工程问题,以便及时修改完善补充设计。
11.本工程应严格执行监理制度。
12.永久边坡的挡墙施工期间及竣工后两年内,及临时边坡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的监测,应按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19.1节的要求,根据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对其相应部分进行位移及变形等观测。
13.本项目严格控制坡顶堆载,坡顶地面10.0m内严禁堆放任何物体,确保边坡稳定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14.工程建设应先进行环境边坡治理再进行主体结构建设,环境边坡施工应首先施工抗滑桩;场地平场应由高到低逐级减载并设置相应地段的支挡结构。
坡顶日后新建建筑物应采用措施避免建筑荷载对边坡产生不利影响。
15.边坡施工应分段分级开挖,并及时进行支护;边坡开挖施工过程中遇到孤石分布,应评价开挖是否造成孤石滚落、滑移破坏,并制定详细可行的开挖方式确保开挖安全,避免盲目、野蛮施工。
16.本工程抗滑桩应根据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19.2节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一)、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土方工程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正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
平
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进行复测和检查,
保证其正确性。
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变化情况经常
检查,做好原始记录,若发现地基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经有关人员
研究处理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确保基坑工程质量。
七、应急计划
1、加强对从事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强化安全意识,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2、基坑开挖前后对其附近的危石、危土予以清除;
3、雨季施工要备好抽水机,以防基坑积水坍塌;
4、做好基坑运土斜坡、围护桩和钢支撑的监控测量工作,
5、基坑开挖前进行探沟开挖,做好地下管线的探查工作,防止地下
管线的破坏。
八、事故预防措施
1、开挖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或引发的事故应预先制定抢救方案;
2、应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掌握
基坑施工围护桩和钢支撑的变形值和变形速率,及时查明其变化原因;
3、了解本地区类似场地已发生过的事故经验、教训,做好事故
的防范;
4、严格控制基坑周边地面荷载,设计时不漏算荷载,施工时不
乱加荷载;
5、基坑施工过程应随时密切注意气候(降雨、地震、汛期等)预报,以便做好相应防灾措施。
6、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受基坑的开挖卸载、气象、环境等较多
的可变因素影响而改变,不可仅按某些特定的参数判断基坑工程的安全度,忽视基坑工程的实际动态变化。
应对基坑工程的安全度进行随机分析,掌握可能引发病害事故的不利条件,提供有效的安全对策。
7、事故的处理
①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时,应查明其确切原因,对基坑、道路
及地下管线造成的危害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处理;
②制定基坑病害事故处理方案时,不仅要对基坑事故能进行有效抢救,还要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进行保护,不应产生
不利影响;
③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时,应及时迅速组织抢救,避免丧失抢救时机,酿成更严重后果;
④基坑施工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见附录B;
⑤事故处理后,应在事故发生部位及相邻部位增加监测点加强监测,及时进行预报工作,严防事故再度发生。
并应抓紧进行诱发
事故原因的整治工作,彻底清除事故隐患;
⑥基坑事故造成围护桩或钢支撑损坏时,应根据损坏状况和其重要程度,采取有效加固方法进行处理,恢复正常使用功能。
8、基坑工程现场监测
①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需要对围护结构进行现场监测,支护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监测主要为应力监测和变形监测,变形监测仪器主
要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和测斜仪等,应力监测仪器主要采用应变计、钢筋计、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计等,监测的主要项目有:地下市政管线沉降、桩顶位移、钢管撑轴力、钢腰梁应力、桩身
倾斜、水位观测、地面沉降周围建筑物的沉降等。
进行各种观测
及分析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②围护桩和钢支撑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现场进行监测,包括观测项目、测点布置、观测精度、观测频度和临界状态报警值等。
③在基坑开挖前制定现场监测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测点布置、观测方法、监测项目报警值、监测结果处理
要求和监测结果反馈制度等。
④严格实施现场监测方案,及时处理监测结果,监测工作应由有资质的勘察单位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作信息反馈。
必要时,应根据现场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⑤基坑工程现场监测除应符合有关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
9、监测方法
①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以仪器观测为主、仪器观测和目测调查相结
合。
②调查北京市的气象情况,记录雨水、气温、台风、洪水等情况,并
检查自然环境条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程度。
③了解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情况、基坑周围的建(构)筑物、重要
地下设施的布置情况和现状,密切检查基坑周围水管渗漏情况、基坑
周围道路及地表开裂情况和建(构)筑物的开裂变位情况,并作好资
料的记录与整理工作。
④检查支护结构的开裂变位情况,特别应重点检查支护桩体、支护墙面、主要支撑、连接点等关键部位的开裂变位情况及支护结构漏水的
情况。
⑤土体顶部和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应沿基坑
周边布置,在每边的中部和端部均应布置观测点,且观测点间距不大于20m。
⑥围护结构、支撑的应力应变观测点和轴力观测点应布置在受力较
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观测点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通过动态信息管理,对监测数据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发现排桩异常情况应立即做施工处理,防止发生工程事故,如实测桩体的最大水平位移超过允许值0.2Hmax%的80%或支撑轴力达到设计轴力的80%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并加密观测次数。
⑦基坑周围地表裂缝和支护结构裂缝的观测应是全方位的,并选取其中裂缝宽度较大,有代表性的部位重点观测,记录其裂缝宽度、长度
和走向。
⑧现场监测的观测仪器应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
⑨现场监测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在基坑开挖全过程做好观测工作。
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时间间隔应作出规定。
如发现变位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观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并及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⑩观测数据应及时分析整理,沉降、位移等观测项目尚应绘制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曲线,对变形和内力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当观测数据达
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有关单位和人员。
⑾监测记录和监测报告采用监测记录表格,并应由监测、记录、校核
人员签字。
⑿在监测工作完成后,由监测人员提交完整的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报
告。
九、雨期施工方案
1、施工总体安排
1)根据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施工临近雨季,须做好汛期施工和安全防汛工作。
2)汛期施工前向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作汛期施工方案交底,明
确汛施措施及安全、消防注意事项。
2、人员安排
1)成立防汛防雨领导小组。
由项目经理崔华云组长,副经理周绪国、。
彭代青、甘承朋、黄代莲等为组员。
2)雨期到来前由安质科和物资科长对生活和生产设施进行一次全面
的防雨、防汛、防潮、防风暴、防雷击检查,并及时予以维修加固。
3、施工准备
1)防汛物资准备
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
1 QY-15潜水泵台10
2 塑料簿膜m21500
3 雨衣套75
4 雨鞋套75
5 绝缘手套副50
6 彩条布m2600
7 水泥T 15
8 黄砂M320
9 草袋条400
10 钢管T 20 2)技术准备
(1)根据现有工程的施工情况,结合工期、进度要求,合理安排施
工。
(2)据汛期季节降水量,进行局部基坑排水,采用潜水泵进行抽水。
(3)项目经理是雨期施工生产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对质量、安
全全面负责。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雨期施工生产领导小组,明确
小组成员的各自职责。
应设专人负责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收听气象
台(站)天气预报,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以供施工参考。
3)施工现场准备
(1)现场主要道路硬化,做混凝土路面,防止雨后陷车,道路靠近
建筑一侧做排水沟,确保道路畅通,排水通顺。
(2)各种库房做好防雨,其地面与室外地面高差应符合防雨要求,
地面必须有防潮措施。
(3)钢筋堆放场地,下垫木方,防止雨水浸泡钢筋出现锈蚀。
(4)怕水、怕潮的物资,要做到按计划小批量进场,先进场的先用、后进场的后用,做到周转循环,不得长期积压。
各种怕水、怕潮的材
料要查看是否安置妥当,若漏雨受潮,则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7)在暴风雨期间,所有高空作业均应停止施工,施工人员全部退
到安全地方。
4、主要技术措施
1)建立地面排水系统
为了使地面水不流入基坑,本工程的坡面四周做硬化道路,围护桩设挡水坎,排向路侧的排水明沟,并由排水明沟分别排向市政雨水井中。
现场临时排水管道均要提前疏通,并定期清理。
2)建立基坑内排水系统
基坑内设置集水坑,积水汇入集水井中,用水泵将水排出基坑外。
3)机械设备防雨措施
(1)汛期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等仔细检查,需加
固的及时加固,缺盖、罩、门的及时补齐,防漏防泡,确保用电安全。
(2)雨后恢复作业前要检查各项电气设备及脚手架是否有损坏及塌
陷等现象。
(3)中、小型机械设备雨施前搭好防雨棚,并尽量安放在地势较高处。
(4)机电设备在雨施前逐台进行检查,在汛期中定期检查,使机电
设备始终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5)电动机具应采取双保险措施。
即: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和操作人
员施工防触电劳动保护用具。
(6)雨、雾天不允许施焊。
5、雨期施工预防措施
1)、安全检查
(1)沿现场四周检查有无闸刀箱倾倒、电缆线泡水、电缆拉开、破
皮等现象,确保无误后,方可恢复现场供电。
(2)检查外围基坑有无积水情况,如有积水必须及时将积水抽排清除。
(4)检查施工现场外围护设施,有无拉脱、破损情况。
(5)检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状态、机械性能,。
2)、消防措施
(1)遇有暴雨、雷电应立即将电箱拉闸断电,防止意外触电事故发生。
(2)现场中小型机械和电闸箱必须加防雨罩或搭设防雨棚,闸箱的
防雨漏电接地保护装置应灵敏有效,每周检查一次线路绝缘情况。
(3)临时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V,电锯棚内安装60W以下的白织灯,开关应设在室外。
室内照明灯具应安装防雨罩。
十、安全文明施工
1、安全生产责任制
按照项目经理负总责、安质科长负专责、各级管理人员负相应责任的原则,全面建立并实行安全责任制和安全逐级负责制。
把安全责任目标层层分解,横向到职能部门,纵向到各级领导和每个职工,并
逐级签订安全责任状,形成一级保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
保障体系。
组长:崔华云
副组长:彭代青
组员:黄代莲、曾娟、甘承朋。
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针对本工程,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每道工序开工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交底至班组,并要求传达到每个作业人员。
3、安全教育制度
(1) 加强作业人员的的安全教育,使广大工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克服麻痹思想,组织职工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安
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生产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对特殊工种和对施工安全有特殊影响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安
全操作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3) 要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
(4) 对新入场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时也要进行转岗安
全教育。
(5) 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年度安全培训,专职安全员按规定进行年
度培训考核,考核不合格不得继续从事安全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