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案例分析
1
2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
•对危险辩识和控制措施的熟悉程度;
•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案例的实际分析能力;
•对事故的报告、调查、取证、分析、性质认定、责任划分处理、提出隐患整改措施等要求的熟悉程度。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
控制措施案例分析
•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依据;
•掌握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掌握针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相应控制措施。
•例1:某车间工人王某,在使用抛光机抛光铜合页时,因工件上有个砂眼,需用力抛磨。在加力时,手没拿稳,工件在布轮上跑偏,滑到轴头上。手套被轴头螺纹绞住,将手套绞碎,手指绞伤。
•以上描述的事故为典型的机械伤害事故,试分析该机械设备存在的危
3
险危害因素,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属于哪类危险、危害因素?
•举例说明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简要说明选用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根据该原则试写出防止机械伤害的措施。
参考答案:
•该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是防护缺陷,轴头无防护,属于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机械伤害发生的原因:机械危险;电气危险;高温、低温危害;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辐射危害;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与危害;未按人机学原理产生的危险与危害等。如工具、夹具、刀具不坚固,不可靠,导致物件飞出;设备有缺陷,防护罩、防护挡板等缺损或被任意拆除;操作现场杂乱,道路不通畅;金属切削飞溅等。
●按下列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选择技术措施: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4)采用安全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
4
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很多,
如: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保证安全距离,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2)对于设备、仪器须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制动装置、防跑车装置、接地保护装置等;
3)在机械设备危险部位贴有警告标志,规范安全标志;
4)严格执行仪器、设备安全检验制度,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
5)清理作业现场;
6)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等;
7)加强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违规、违章操作。
案例2 某液化石油气库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和对策措施
某液化石油气库建于1998年,位于某县,临江而设,交通便利,环境较好。该石油气库共有工作人员31人,其中有2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液化石油气库占地3.84公顷,包括球罐区、装车台、残液罐区、压缩机房、地磅房、综合楼、变电所、排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等。库区西面建有 t级液化石油气码头。球罐区设有3个 m3的液化气球罐,球罐上设置水喷雾灭火装置。生产区与综合生活区用围墙隔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