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第三章(广域数据网络2)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广域网
![第3章广域网](https://img.taocdn.com/s3/m/c839e93a3b3567ec102d8adc.png)
既可工作在点到点线路方式,也可工作在点到多 点线路方式
既适用于半双工线路,也适用于全双工线路。
Ch3 广域网
24/75
Networking techno;ogy
3.4.1 HDLC帧格式
8
8
8 > = 0 1 6 8b its
0 1 1 1 1 1 1 0 A d d r e s s C o n tr o l I n f o r F C S 0 1 1 1 1 1 1 0
18/75
Networking techno;ogy
3.3.3 选择重传协议
发送缓冲区2n-1>1 接收缓冲区2n-1>1
Ch3 广域网
19/75
Networking techno;ogy
发送方和接收方看到的序号
Ch3 广域网
20/75
Networking techno;ogy
举例
Ch3 广域网
Ch3 广域网
33/75
Networking techno;ogy
不同类型的载荷
0x0021——载荷字段是IP数据报
0xC021——载荷字段是链路控制协议LCP报文
0x8021——载荷字段是网络控制协议NCP报文
0xC023——载荷字段是安全性认证PAP
0xC025——载荷字段是链路质量报告LQR报文
x2
帧
Ch3 广域网
9/75
Networking techno;ogy
Multiplier
g0
g1
M
+
+
CRC电路
G(x) = g0 + g1x + … + g L-1 x L-1
网络互联与广域网技术ppt课件
![网络互联与广域网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56893e4afe04a1b071dee8.png)
千米,可以连接不同城市、不同国家、遍布全球 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2
a
1.广域网的构成
广域网由一些节点交换机以及连接这些交换机的 链路组成。
节点交换机执行将分组存储转发的功能。节点之 间都是点到点连接,但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通常一个交换机往往与多个节点交换机相连。
节点交换机是公用通信网网络的核心部件,能将 某一端口来的信号转发到相应的输出端口上。
动态路由选择主要算法: ➢ 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 ➢ 集中式路由选择策略 ➢ 混合式路由选择策略
27
a
3.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是每个结点周期性地从相邻的结点 获得网络状态信息,调整本结点的路由表,同时也将本 结点的路由状态周期性地通知周围各结点,以使这些结 点不断地根据网络新的状态更新其路由选择决定。
➢ 物理层:中继器 位信号
表示层 会话层
➢ 数据链路层:网桥 帧
传输层
网关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 网络层:路由器 分组 (包)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路由器 网桥 中继器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高层:网关 高层接口
9
a
网络互连设备的工作原理
中继器:延伸、区分网段 网 桥:网络互连、协议转换 交换机:比路由器低一层次的协议转换 路由器:更高层的协议转换、转发 网 关:比路由器更高层次的协议转换
集中式路由选择策略是由网控中心NNC负责全网状态信息 的收集、路由计算以及路由选择。它的优点是各个结点 不需要进行路由选择计算,较容易得到更精确的路由最 优化,但它开销较大且可靠性差。
混合式路由选择策略是综合多种路由选择策略,它是一
种较为实用的路由选择策略。
2
a
1.广域网的构成
广域网由一些节点交换机以及连接这些交换机的 链路组成。
节点交换机执行将分组存储转发的功能。节点之 间都是点到点连接,但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通常一个交换机往往与多个节点交换机相连。
节点交换机是公用通信网网络的核心部件,能将 某一端口来的信号转发到相应的输出端口上。
动态路由选择主要算法: ➢ 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 ➢ 集中式路由选择策略 ➢ 混合式路由选择策略
27
a
3.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是每个结点周期性地从相邻的结点 获得网络状态信息,调整本结点的路由表,同时也将本 结点的路由状态周期性地通知周围各结点,以使这些结 点不断地根据网络新的状态更新其路由选择决定。
➢ 物理层:中继器 位信号
表示层 会话层
➢ 数据链路层:网桥 帧
传输层
网关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 网络层:路由器 分组 (包)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路由器 网桥 中继器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高层:网关 高层接口
9
a
网络互连设备的工作原理
中继器:延伸、区分网段 网 桥:网络互连、协议转换 交换机:比路由器低一层次的协议转换 路由器:更高层的协议转换、转发 网 关:比路由器更高层次的协议转换
集中式路由选择策略是由网控中心NNC负责全网状态信息 的收集、路由计算以及路由选择。它的优点是各个结点 不需要进行路由选择计算,较容易得到更精确的路由最 优化,但它开销较大且可靠性差。
混合式路由选择策略是综合多种路由选择策略,它是一
种较为实用的路由选择策略。
网络课件-广域网
![网络课件-广域网](https://img.taocdn.com/s3/m/f63e92e70722192e4536f6ef.png)
适配各个网络的差异。 在网络互连时,应尽量避免由于互连而降低网内的通信性能。 使用相同的网间互联协议
802.5 LAN
M
WAN-WAN
M
SNA WAN
802.3
802.4
802.3
LAN
B LAN M
X.25 WAN
M
LAN
LAN-WAN 在图5-1中L,AN虚-线L部AN分说明了四种连接型式。在每种连接形式中都需要一L个A中N-间W连A接N-设L备AN,以便当信息包从
发的。与P S T N一样,I S D N使用电话载波线路进行拨号连接。但它和P S T N又截然不同,它独特 的数字链路可以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I S D N线路可以同时传输两路话音和一路数据。 所有的I S D N连接都基于两种信道: B信道和D信道。
B-Channel: B信道是承载信道,采用电路交换技术以每信道64Kbps的速率传送数据(或将两个信道捆绑在一 起以128Kbps的速率使用);每一个B-Channel信道就像是一根“管道”,两个B-Channel信道可以被捆绑 在一起用来以较快的速度下载文件。当有外部呼叫进入时,则可以暂时中止其中一个信道的文件下载, 让给新的呼叫请求而不需终止整个下载过程,在新的呼叫请求通信结束后可以选择恢 复下载。这个通信过程完全是由另一分开的D-Channel来控制的。
一般终端送出的信息,经交换机的分组装拆功能构成分组,存储到分组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就可以和来自其他终端的分组一起, 以动态复用的方式,通过一条高速传输线路进行传输,从而提高了传输线路利用率。如果是一个分组型终端,可以直接进入交 换机而无须经过分组装拆设备。发送侧送出的分组,按其控制信息在网内传送,一直传送到目的地交换机,再经用户线传送到 接收终端。如果接收终端是一般终端,则仍需交换机内的PAD设备进行处理,把分组恢复成原始电文。如果接收终端是分组式终 端或计算机,则可按其原样传送到接收终端,由该终端或计算机直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分组终端可以采用分组多路复用方 式,通过一条用户线同时和多个对方终端进行通信。
802.5 LAN
M
WAN-WAN
M
SNA WAN
802.3
802.4
802.3
LAN
B LAN M
X.25 WAN
M
LAN
LAN-WAN 在图5-1中L,AN虚-线L部AN分说明了四种连接型式。在每种连接形式中都需要一L个A中N-间W连A接N-设L备AN,以便当信息包从
发的。与P S T N一样,I S D N使用电话载波线路进行拨号连接。但它和P S T N又截然不同,它独特 的数字链路可以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I S D N线路可以同时传输两路话音和一路数据。 所有的I S D N连接都基于两种信道: B信道和D信道。
B-Channel: B信道是承载信道,采用电路交换技术以每信道64Kbps的速率传送数据(或将两个信道捆绑在一 起以128Kbps的速率使用);每一个B-Channel信道就像是一根“管道”,两个B-Channel信道可以被捆绑 在一起用来以较快的速度下载文件。当有外部呼叫进入时,则可以暂时中止其中一个信道的文件下载, 让给新的呼叫请求而不需终止整个下载过程,在新的呼叫请求通信结束后可以选择恢 复下载。这个通信过程完全是由另一分开的D-Channel来控制的。
一般终端送出的信息,经交换机的分组装拆功能构成分组,存储到分组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就可以和来自其他终端的分组一起, 以动态复用的方式,通过一条高速传输线路进行传输,从而提高了传输线路利用率。如果是一个分组型终端,可以直接进入交 换机而无须经过分组装拆设备。发送侧送出的分组,按其控制信息在网内传送,一直传送到目的地交换机,再经用户线传送到 接收终端。如果接收终端是一般终端,则仍需交换机内的PAD设备进行处理,把分组恢复成原始电文。如果接收终端是分组式终 端或计算机,则可按其原样传送到接收终端,由该终端或计算机直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分组终端可以采用分组多路复用方 式,通过一条用户线同时和多个对方终端进行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及技术》课件第三章
![《移动通信网络及技术》课件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cc873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e.png)
使信号恢复,抑制干扰; (2) 码序列周期性强,以使调制之后的信号更接近白噪声,
同时又可得到较高的处理增益(m序列周期p=2n-1,n
为移存器级数); (3) 码序列要平衡,各游程应以一定比率出现,这样,白
噪声性更强;
17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4) 满足上述条件的码字数量要多,以保证可提供一定容
扩展了。在收端,扩频信号经同样的PN码解调以后,信息码 被恢复。
(2) 信息码经调制、扩频传输、解调然后恢复的过程,类 似于PN码进行了二次“模2加”的过程。
29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 待传信息的频谱被扩展了以后,能量被均匀地分布
在较宽的频带上,功率谱密度下降。 (2) 扩频信号解扩以后,宽带信号恢复成窄带信息,功率
15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 常用扩频码 目前常见的码型有以下三种:① m序列,即最长线性伪
随机系列;② Gold序列;③ Walsh函数正交码。 伪随机码有类似白噪声的性质,该码随机变化,但又有周
期、规律可循,因而可人为地加以产生和复制。
16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伪随机码的特性如下: (1) 自相关性强,互相关性弱,在收端进行相关检测,能
4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 系统容量大。理论上,CDMA蜂窝移动网比模拟蜂窝
网容量大20倍,实际容量要大10倍,比GSM大4~5倍。在 CDMA系统中,不同的扇区也可以使用相同频率,若小区使用 120°定向天线,干扰减为1/3,但整个系统所提供的容量可提 高约3倍,并且小区容量将随着扇区数的增大而增大。
8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4) 具有“软切换”功能。CDMA移动通信系统使用软切
同时又可得到较高的处理增益(m序列周期p=2n-1,n
为移存器级数); (3) 码序列要平衡,各游程应以一定比率出现,这样,白
噪声性更强;
17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4) 满足上述条件的码字数量要多,以保证可提供一定容
扩展了。在收端,扩频信号经同样的PN码解调以后,信息码 被恢复。
(2) 信息码经调制、扩频传输、解调然后恢复的过程,类 似于PN码进行了二次“模2加”的过程。
29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 待传信息的频谱被扩展了以后,能量被均匀地分布
在较宽的频带上,功率谱密度下降。 (2) 扩频信号解扩以后,宽带信号恢复成窄带信息,功率
15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 常用扩频码 目前常见的码型有以下三种:① m序列,即最长线性伪
随机系列;② Gold序列;③ Walsh函数正交码。 伪随机码有类似白噪声的性质,该码随机变化,但又有周
期、规律可循,因而可人为地加以产生和复制。
16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伪随机码的特性如下: (1) 自相关性强,互相关性弱,在收端进行相关检测,能
4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 系统容量大。理论上,CDMA蜂窝移动网比模拟蜂窝
网容量大20倍,实际容量要大10倍,比GSM大4~5倍。在 CDMA系统中,不同的扇区也可以使用相同频率,若小区使用 120°定向天线,干扰减为1/3,但整个系统所提供的容量可提 高约3倍,并且小区容量将随着扇区数的增大而增大。
8
第3 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4) 具有“软切换”功能。CDMA移动通信系统使用软切
广域网技术PPT课件
![广域网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b21ac3af45b307e97197b8.png)
第5页/共56页
4.1.2 广域网服务的实现模型
• 一般广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服务主要都是 • 由广域网服务提供商建立的长途传输通信网络来实现。 • 通常由成组的广域网交换机和中继器组成。
• 用户产权设备(CPE):用户所有或者服务提供商租给用户。 • CPE连接到广域网提供商的中心局交换机上。
路由器 DTE设备
DCE设备
DCE设备
路由器 DTE设备
第4页/共56页
4.1.1广域网与OSI模型
• 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 点对点协议(PPP) • 串行链路网络协议(SLIP) •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 X.25及平衡式链路访问程序(LAPB) • 帧中继(FR) • 异步传输模式(ATM)
4.1广域网基础
第1页/共56页
4.1广域网基础
• 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局域网低,传播延时要比局域网大。 • 典型速率从56k到155M,骨干带宽2.5G到10G,甚至到40G。
第2页/共56页
4.1.1 广域网与OSI模型
• 广域网主要工作于OSI模型的下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 数据终端设备DTE:
PPPoA(PPP over ATM)。
第21页/共56页
4.3 ISDN
第22页/共56页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 以往, • 电信网只是用来传输语音信息。 • 缺点:线路利用率低、资源不能共享、管理不便等。
• 现在 • ISDN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可以用一个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语音、图像、图形、数据、 传真、电子信箱、可视电话等。俗称“一线通”。
第33页/共56页
4.4.2 帧中继特征
4.1.2 广域网服务的实现模型
• 一般广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服务主要都是 • 由广域网服务提供商建立的长途传输通信网络来实现。 • 通常由成组的广域网交换机和中继器组成。
• 用户产权设备(CPE):用户所有或者服务提供商租给用户。 • CPE连接到广域网提供商的中心局交换机上。
路由器 DTE设备
DCE设备
DCE设备
路由器 DTE设备
第4页/共56页
4.1.1广域网与OSI模型
• 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 点对点协议(PPP) • 串行链路网络协议(SLIP) •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 X.25及平衡式链路访问程序(LAPB) • 帧中继(FR) • 异步传输模式(ATM)
4.1广域网基础
第1页/共56页
4.1广域网基础
• 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局域网低,传播延时要比局域网大。 • 典型速率从56k到155M,骨干带宽2.5G到10G,甚至到40G。
第2页/共56页
4.1.1 广域网与OSI模型
• 广域网主要工作于OSI模型的下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 数据终端设备DTE:
PPPoA(PPP over ATM)。
第21页/共56页
4.3 ISDN
第22页/共56页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 以往, • 电信网只是用来传输语音信息。 • 缺点:线路利用率低、资源不能共享、管理不便等。
• 现在 • ISDN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可以用一个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语音、图像、图形、数据、 传真、电子信箱、可视电话等。俗称“一线通”。
第33页/共56页
4.4.2 帧中继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选路的前提条件
交换机的程控化 No.7信令系统 一定规模的网管系统 高连通度的网状网结构 话务波动很大。
07.08.2020
4
X.25分组交换网
➢X.25 网就是 X.25 分组交换网,它是在多年 前根据 CCITT(即现在的 ITU-T)的 X.25 建议书实现的计算机网络。
➢X.25 只是一个对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口的规约。 X.25 所讨论的都是以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为基础。
➢ 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发生在第二层而不是第三 层,减少了整整一层的处理。
➢ 从一跳到另一跳之间没有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由高层负责。
。
07.08.2020
17
分组交换网确认与帧中继网络确认的对比
源站 中间节点 中间节点 目的站
源站 中间节点 中间节点 目的站
(a)分组交换网
19
帧中继
➢帧中继的概念 ➢帧中继网络 ➢帧中继的层次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07.08.2020
20
帧中继提供的业务
➢永久虚电路PVC
由网络操作员定义。 由始发FR网络地址,始发DLCI(数据链路控
制标识),终接FR网络地址,终接DLCI组成 可实现局域网互连
➢交换虚电路SVC
两FR终端用户通过虚呼叫建立。
V
CISCO 2600
V
储蓄所
CISCO 2600
V
储蓄所
CISCO 2600
V
储蓄所
CISCO 2600
V
储蓄所
....
07.08.2020
商业银行信息网络工程网络系统示意图(WAN)
CISCO 2600
V
储蓄所
22
帧中继提供虚电路服务
帧中继交换机
路由器局域网Fra bibliotek帧中继网虚电路
虚电路 路由器 局域网
确认型的网络,在分组层对报文进行分 组和重组以及节点间都有确认重发。
没有提供透明的、对每条虚电路都实行的 在数据链路层和分组层都设置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机制。
机制。
呼叫控制信令属于带外信令
呼叫控制信令是带内信令
都是peer-peer(对等层)式的点对点交换网络。在DTE与DCE间单一的物理链路上
复用07多.08条.20逻20辑信道(即虚电路)。
通信网基础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第3章 广域数据网络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控制与协议 ➢数据子网提供的服务 ➢路由选择 ➢拥塞控制 ➢X.25分组交换网 ➢帧中继网
07.08.2020
3
作业
➢虚电路复用发生在第三层。 ➢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具有流量控制和差错控
制机制。
07.08.2020
7
X.25的协议层
高层协议
与远程DTE之间的高层协议
分组层
X.25
数据链路 层
物理层
分组级协议 帧级协议
物理级协议
分组层
数据链路 层
物理层
07.08.2020
DTE
物理连接 接口
DCE
8
X.25的协议层
帧中继网
07.08.2020
07.08.2020
12
帧中继
➢帧中继的概念 ➢帧中继网络 ➢帧中继的层次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07.08.2020
13
帧中继的概念
➢定义
帧中继是在OSI第二层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 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
➢前提条件
优质的线路 智能终端
07.08.2020
14
帧中继的特点
➢以帧的形式传送数据信息。 ➢传输链路是逻辑连接,可实现带宽复用和
数据链路层 LAPB首部
用户数据 X.25 分组
LAPB 帧
LAPB尾部
07.08.2020
10
X.25的虚电路
➢交换虚电路(SVC)
利用呼叫建立程序建立的虚电路;
➢永久虚电路(PVC)
固定的由网络分配的虚电路,不需要呼叫建立 和呼叫清除程序。
07.08.2020
11
第3章 广域数据网络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控制与协议 ➢数据子网提供的服务 ➢路由选择 ➢拥塞控制 ➢X.25分组交换网 ➢帧中继
如果有 N 个路由器需要用帧中继网络进行连接, 那么就一共需要有 N(N – 1)/2 条永久虚电路。
➢合理的带宽管理和防阻塞机制。
07.08.2020
16
帧中继与X.25的区别
➢ 呼叫控制信令和用户数据在各自独立的逻辑连接 上传输,因此,中间节点不需要维护状态表或者 处理基于单连接的呼叫控制相关报文。
07.08.2020
(b)帧中继
18
帧中继和X.25的比较
帧中继
着眼于数据的快速传输,最大程度地提高 网络吞吐量。
只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省去了X.25的 分组层,把分组层的一些功能取消或削弱 后合并在数据链路层。
X.25 强调网络内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分组层。
非确认性型的网络,只在源端点DTE和终 端点DTE之间进行确认和重发,在网络接 口及网内节点间只检错,有错即抛弃。
➢ 物理层
DTE与DCE之间的接口,X.21建议
➢ 链路层
LAPB平衡链路存取规程 是HDLC的子集 只支持异步平衡模式(ABM)
➢ 分组层
PLP协议 规定分组的类型和格式,规定了虚电路(VC)的建立、
维持和拆除的程序
07.08.2020
9
X.25 的层次关系
用户数据
分组层(网络层)
X.25首部
07.08.2020
5
X.25 规定了 DTE-DCE 的接口
X.25 接口
DTE
DCE
X.25 接口
DTE DCE VC1
VC2
DCE
DTE
X.25 公用分组交换网
X.25 接口
07.08.2020
6
X.25技术的一些主要特征
➢用于建立和拆除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 数据分组在相同的信道和虚电路上运载。 实际上就是使用了带内信令。
动态分配。 ➢简化了X.25的第三层功能。 ➢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
误检测。
07.08.2020
15
帧中继的特点
➢以帧为交换单元,最大帧长1600字节。 ➢采用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可提供PVC和
SVC。
帧中继网络通常为相隔较远的一些局域网提供 链路层的永久虚电路服务,它的好处是在通信 时可省去建立连接的过程。
07.08.2020
21
支行
CISCO 3620
CISCO 7204
V
商业银行总行/分行
CISCO 3640 CISCO 7507
V
FR/DDN/X.25/PSTN
支行
CISCO 3620
CISCO 7204
V
....
FR/DDN/X.25/PSTN
Internet
支行
CISCO 3620
CISCO 7204
交换机的程控化 No.7信令系统 一定规模的网管系统 高连通度的网状网结构 话务波动很大。
07.08.2020
4
X.25分组交换网
➢X.25 网就是 X.25 分组交换网,它是在多年 前根据 CCITT(即现在的 ITU-T)的 X.25 建议书实现的计算机网络。
➢X.25 只是一个对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口的规约。 X.25 所讨论的都是以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为基础。
➢ 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发生在第二层而不是第三 层,减少了整整一层的处理。
➢ 从一跳到另一跳之间没有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由高层负责。
。
07.08.2020
17
分组交换网确认与帧中继网络确认的对比
源站 中间节点 中间节点 目的站
源站 中间节点 中间节点 目的站
(a)分组交换网
19
帧中继
➢帧中继的概念 ➢帧中继网络 ➢帧中继的层次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07.08.2020
20
帧中继提供的业务
➢永久虚电路PVC
由网络操作员定义。 由始发FR网络地址,始发DLCI(数据链路控
制标识),终接FR网络地址,终接DLCI组成 可实现局域网互连
➢交换虚电路SVC
两FR终端用户通过虚呼叫建立。
V
CISCO 2600
V
储蓄所
CISCO 2600
V
储蓄所
CISCO 2600
V
储蓄所
CISCO 2600
V
储蓄所
....
07.08.2020
商业银行信息网络工程网络系统示意图(WAN)
CISCO 2600
V
储蓄所
22
帧中继提供虚电路服务
帧中继交换机
路由器局域网Fra bibliotek帧中继网虚电路
虚电路 路由器 局域网
确认型的网络,在分组层对报文进行分 组和重组以及节点间都有确认重发。
没有提供透明的、对每条虚电路都实行的 在数据链路层和分组层都设置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机制。
机制。
呼叫控制信令属于带外信令
呼叫控制信令是带内信令
都是peer-peer(对等层)式的点对点交换网络。在DTE与DCE间单一的物理链路上
复用07多.08条.20逻20辑信道(即虚电路)。
通信网基础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第3章 广域数据网络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控制与协议 ➢数据子网提供的服务 ➢路由选择 ➢拥塞控制 ➢X.25分组交换网 ➢帧中继网
07.08.2020
3
作业
➢虚电路复用发生在第三层。 ➢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具有流量控制和差错控
制机制。
07.08.2020
7
X.25的协议层
高层协议
与远程DTE之间的高层协议
分组层
X.25
数据链路 层
物理层
分组级协议 帧级协议
物理级协议
分组层
数据链路 层
物理层
07.08.2020
DTE
物理连接 接口
DCE
8
X.25的协议层
帧中继网
07.08.2020
07.08.2020
12
帧中继
➢帧中继的概念 ➢帧中继网络 ➢帧中继的层次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07.08.2020
13
帧中继的概念
➢定义
帧中继是在OSI第二层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 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
➢前提条件
优质的线路 智能终端
07.08.2020
14
帧中继的特点
➢以帧的形式传送数据信息。 ➢传输链路是逻辑连接,可实现带宽复用和
数据链路层 LAPB首部
用户数据 X.25 分组
LAPB 帧
LAPB尾部
07.08.2020
10
X.25的虚电路
➢交换虚电路(SVC)
利用呼叫建立程序建立的虚电路;
➢永久虚电路(PVC)
固定的由网络分配的虚电路,不需要呼叫建立 和呼叫清除程序。
07.08.2020
11
第3章 广域数据网络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控制与协议 ➢数据子网提供的服务 ➢路由选择 ➢拥塞控制 ➢X.25分组交换网 ➢帧中继
如果有 N 个路由器需要用帧中继网络进行连接, 那么就一共需要有 N(N – 1)/2 条永久虚电路。
➢合理的带宽管理和防阻塞机制。
07.08.2020
16
帧中继与X.25的区别
➢ 呼叫控制信令和用户数据在各自独立的逻辑连接 上传输,因此,中间节点不需要维护状态表或者 处理基于单连接的呼叫控制相关报文。
07.08.2020
(b)帧中继
18
帧中继和X.25的比较
帧中继
着眼于数据的快速传输,最大程度地提高 网络吞吐量。
只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省去了X.25的 分组层,把分组层的一些功能取消或削弱 后合并在数据链路层。
X.25 强调网络内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分组层。
非确认性型的网络,只在源端点DTE和终 端点DTE之间进行确认和重发,在网络接 口及网内节点间只检错,有错即抛弃。
➢ 物理层
DTE与DCE之间的接口,X.21建议
➢ 链路层
LAPB平衡链路存取规程 是HDLC的子集 只支持异步平衡模式(ABM)
➢ 分组层
PLP协议 规定分组的类型和格式,规定了虚电路(VC)的建立、
维持和拆除的程序
07.08.2020
9
X.25 的层次关系
用户数据
分组层(网络层)
X.25首部
07.08.2020
5
X.25 规定了 DTE-DCE 的接口
X.25 接口
DTE
DCE
X.25 接口
DTE DCE VC1
VC2
DCE
DTE
X.25 公用分组交换网
X.25 接口
07.08.2020
6
X.25技术的一些主要特征
➢用于建立和拆除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 数据分组在相同的信道和虚电路上运载。 实际上就是使用了带内信令。
动态分配。 ➢简化了X.25的第三层功能。 ➢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
误检测。
07.08.2020
15
帧中继的特点
➢以帧为交换单元,最大帧长1600字节。 ➢采用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可提供PVC和
SVC。
帧中继网络通常为相隔较远的一些局域网提供 链路层的永久虚电路服务,它的好处是在通信 时可省去建立连接的过程。
07.08.2020
21
支行
CISCO 3620
CISCO 7204
V
商业银行总行/分行
CISCO 3640 CISCO 7507
V
FR/DDN/X.25/PSTN
支行
CISCO 3620
CISCO 7204
V
....
FR/DDN/X.25/PSTN
Internet
支行
CISCO 3620
CISCO 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