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6蜜蜂引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蜜蜂引路
1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学过程
【导入】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入新课。
2、顺势提问:你们知道蜜蜂是干什么的吗?(采蜜)可别小瞧了这些小蜜蜂,它还会引路呢?(添加“引路”一词)知道“引路”是什么意思吗?(带路)
活动2【活动】二、学习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活动3【活动】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件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活动4【讲授】四、学习课文
1、指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
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常常”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到句子中读一读吗?
你能用“常常”说句话吗?
再齐读此句。
2、通过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发现,列宁常常派人去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可是,这次却有所不同,列宁是亲自去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赶快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吗?“因为……所以……”
“往常”是什么意思?(平常、过去、从前、以前)
你能区别开这两个词语吗?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练习.。北那个方向都不知道,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啊!列宁最后找到养蜂人了吗?
看课文插图,哪个是列宁?哪个是养蜂人?你还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4、同桌分角色练习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表演读。相机指导:“惊讶”是什么意思?养蜂人惊讶什么?养蜂人的话应该怎么读?指导朗读养蜂人的话。
列宁是怎么回答的?
“向导”是干什么的?课文中列宁说的“向导”指的是谁?
5、蜜蜂不会说话,它们是怎么给列宁引路的呢?
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交流。
齐读本段,划出列宁一路寻找养蜂人的动作。
“一边走一边看”。列宁此时最想看见什么?结果,他发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
花丛中可能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正在结网的蜘蛛,为什么列宁发现的却是蜜蜂?他是怎么想的?
“观察”列宁在观察蜜蜂的什么?(飞行路线)
谁能说说蜜蜂的飞行路线?指读。齐读。
看到房子列宁会怎么想?他的判断对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读。齐读。
“果然”是什么意思?齐读体会。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列宁为什么说蜜蜂是他的向导了吗?我们再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列宁(),发现
()。他(),只见
()。列宁走到
(),开门的()。
活动5【活动】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相机板书:善于观察、思考、判断。
3、课题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吗?(不能)其实蜜蜂采完蜜回蜂巢只是一种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宁利用它带路,所以,在这里“蜜蜂引路”其实是列宁的一种幽默说法。
4、列宁通过仔细观察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所以,他称蜜蜂为“向导”。
5、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列宁细心观察、爱动脑筋的优秀品质,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做到细致、认真,多动脑筋。
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26、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