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性结节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肺部感染性结节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肺部感染性结节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肺部感染性结节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王云华

表现孤立性肺部结节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结核瘤、急性球形肺炎、慢性球形肺炎、肺脓肿、机化性肺炎、炎性假瘤、肺霉菌球、肺吸虫病、组织胞浆菌性肉芽肿等。

一、病理与临床:

炎性肿块包括急性球形肺炎、肺脓疡、慢性球形肺炎、球形(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炎性假瘤。其中

肺脓肿病理上为化脓性肺炎,肺组织坏死继而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脓腔。早期未液化排出时其大体病理与影像学表现同急性球形肺炎。如治疗不彻底,脓肿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脓肿壁变厚可转变为慢性肺脓肿。

急性球形肺炎为一种急性炎症,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其病理基础为炎性渗出。形成球形病灶的

机理一般以为与炎症通过肺泡孔蔓延有关。在病变过程中,肺泡壁和其它肺结构没有造成损坏或坏死。经抗炎治疗后能完全吸收或基本吸收。

表现为球形的机化性肺炎称局限性机化性肺炎,一般由肺炎迁延吸收而来,病理上除大量纤维组织

增生外,并有轻度化脓性改变、支气管炎症、和支气管扩张等,组织学上炎症区域为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肺泡内渗出物机化,肺泡间隔及支气管、血管周围纤维化。镜下成纤维细胞经Kohn孔生长,分布在

实变肺泡内及其邻近,进一步成熟而形成瘢痕。在肺炎患者中机化性肺炎占5-10%。因此临床上该病常有明显的肺炎病史。尤当病人高龄或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应用抗生素治疗不当时,肺内炎症易于发生机化。该病经抗炎治疗可有缩小但变化缓慢。

我们将整个病程在一月以上,临床症状轻微,无明显急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且近期无急性肺炎病史,

而影像学上表现为球形(圆形或类圆形)阴影,经抗炎治疗1-2月病变完全或基本吸收者,称为慢性球形肺炎。该病并非因急性肺炎转变而来,多为肺部低毒感染所致,但其致病菌有待进一步研究。因病变经治疗后可在1-2月内完全吸收或仅留少许瘢痕,因此它又不同于机化性肺炎与炎性假瘤或其它炎性肉芽肿,况且机化性肺炎一般应有肺炎久治不愈的病史过程。

炎性假瘤是一种炎性增生,增生的组织形成一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肺的炎性假瘤内有肺泡上

皮的非异型性增生、血管增生、肺泡内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

胞、浆细胞等组织细胞可演化成为纤维细胞,并进一步产生胶原纤维。实际上是一种是由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异物巨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胞等组成的肉芽肿。依其组织成分的不同分为四型:①组织细胞增生型,以组织细胞的增生为主;②乳头状增生型:以肺泡上皮的乳头状增生为主;③硬化血管瘤型,以血管增生和上皮乳头状增生为主;④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型,以淋巴细胞或浆细胞为主。大体病理与影像学上均呈园形,类园形,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1cm左右,大者可达数cm,周围有假性包膜

者境界清楚,若瘤周有炎性改变,无假包膜者境界不佳。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偶有恶变倾向,出现肺瘢痕、纤维化和肺泡上皮增生是发生恶性变的基础。它与机化性肺炎不同,炎性假瘤是一种增生性炎症,而机化性肺炎是炎症的一种转归。炎性假瘤为一种增生性炎症,常因某种组织或细胞的过渡增生如组织细胞型与硬化性血管瘤型,甚至具有假性包膜,肿瘤特征不多,临床上常无症状且几乎追溯不到相应的感染史。一般经抗炎治疗不会有明显缩小。

肺结核瘤为肺内干酪性病变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多见于肺的上叶,一般较小,直径2-3cm,轮廓光滑,可伴空洞形成与钙化,瘤体周围常伴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

感染性肉芽肿:由局部组织细胞的炎性增生形成的境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其主要成分为具有吞噬

作用的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

该类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咯血、胸闷、胸痛与气促,常伴咯痰,肺脓疡患者以大量脓臭痰

为特征。肺结核瘤患者部分有结核病史,机化性肺炎患者可追问到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炎性肿块累及邻

近胸膜时可产生局部胸痛。急性球形肺炎、肺脓疡或其它肺肿块合并感染时,常有发热急性感染症状。

其中肺脓肿临床表现在急性期除发病急剧,有高热、寒战、咳嗽外,多有吐大量浓臭痰,放置后分三层为特征。慢性者则表现间歇性发热与持续性咳嗽、咳痰等。肺吸虫病患者肺吸虫病皮试为阳性。另外,结

核菌素试验与组织包浆菌素试验等也是确诊前需要进行的化验检查。

二、影像学诊断:

1、肺结核瘤

影像学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多角形病灶,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与下叶背段。块影直径多为2-

4cm,很少超过5cm。一般无分叶状表现,边缘光滑清楚,无毛刺。块影肺门侧肺野内常可见引流支气

管影,即由于其引流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使管壁增厚而形成的管状负影。约25%的结核瘤发生钙化,多

表现斑点状钙化或环形钙化。球内干酪样物质液化后排出可形成空洞,多数空洞呈半月形或裂隙样包

膜下空洞,内壁规则。另外,瘤周伴有卫星灶,即伴有钙化,纤维索条影、增殖结节或小片状阴影等为其特征之一。短期内追踪观察无明显增大。CT除可更清楚显示上述X线征象外,在显示病灶密度特征

上尤有价值。结核瘤大多密度不均并可见钙化或呈中央较低密度,增强后呈环形强化。少数患者可出

现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等,与肺癌较难区别,此时注意病灶的密度特征更有诊断意义。

MRI表现为在SE序列T1WI图像上呈中等信号,T2WI信号增高,但其中钙化,空洞在T1WI、T2WI

上均呈低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时病灶呈环形强化或无明显强化。

2、急性球形肺炎

(1)、呈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影,边缘模糊,密度较淡,为炎性渗出性病变的特征性表现。病灶无分叶征,周围有时可伴小片炎症灶。若病变邻近胸膜时,病灶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边缘,此表现不同于肺癌,有特征性。(2)、病灶内可出现空气支气管相与多个小泡状透光区,后者可能为病变区存在部

分含气的肺泡所致。尤体层片与CT更能清楚地显示。(3)、病灶中央密度较高,周边密度较淡,呈晕圈样改变。CT与HRCT此改变尤为明显。(4)、病变周围充血征象:病灶周围及肺门方向的血管纹理有不同程度的增粗,CT上周围的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硬和受牵拉表现,炎症吸收后局部充血征也消失。(5)、病变附近有胸膜反应,表现胸膜增厚。6、动态观察短期内(2-4周)有明显吸收或缩

3、肺脓肿

为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坏死性炎性病变。其感染途径可为吸入性、血源性或附近器官(胸壁感染、膈

下脓肿或肝脓肿等)直接蔓延至肺部所致。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一般认为病程超过3

个月即转变为慢性。影像表现:在急性期化脓性肺炎阶段表现肺内大片致密影,密度均匀,边缘模糊。

因坏死液化继之中心密度减低,尤CT表现尤明显,当病变中心坏死液化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则在致密

的实变区中出现含液平的空洞,内壁大多光整。但若在壁上出现腐肉块则内壁不规则。增强CT上,坏

死区、空洞区不强化,但脓肿壁明显强化。慢性肺脓肿病灶周边炎性浸润大部吸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表现为洞壁较厚的空洞伴周围条索状纤维化病灶,病灶内常无液平或有少许液平,CT增强时,洞壁强化。血源性肺脓肿则表现两肺多发类圆形致密影,可伴空洞形成。继发于膈下脓肿或肝脓肿者可伴有

患膈升高及胸膜增厚。MRI上在SE序列T1WI片状影呈中度信号,随病情进展病灶中央信号逐渐减低,T2WI信号增高或形成气液平面,Gd-DTPA增强后示脓肿壁明显强化。

4、慢性球形肺炎

影像学表现:①球形病灶:直径在2cm~5cm之间,很少超过5cm,平均大小为3.1cm。③边缘模糊

或粗糙,但未见长、短毛刺。④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呈圆形,且其边缘光整为其特征,增强后此更低密度区不强化。⑤病灶大多靠近胸膜,多伴邻近胸膜较广泛增厚,但其胸膜下脂肪间隙清楚可见,不伴

胸膜结节与胸膜凹陷征。⑥部分病例病灶长轴平行胸膜面,表现胸膜下类圆形病灶,宽基底紧贴胸膜,并伴局部胸膜增厚。⑦大多数伴病灶周边血管充血增粗,甚至类似周围型肺癌的血管集束征,但其增粗的血管走向正常,无血管聚集现象。⑧部分病灶伴晕征,表现肿块周边云雾状稍高密度影围绕。但不伴瘤周肺气肿样改变,示病灶无明显机化与纤维化改变。本组仅3例在抗炎随访过程中出现空洞,其它未见形成空洞者。⑩经抗炎治疗1-2月后病灶逐渐缩小,吸收,可完全吸收或仅留小量纤维化病灶,本组中大多数病例抗炎后完全吸收。另外本组病例中有7例表现病灶部份边缘呈平直状,考虑病灶边缘肺

小叶间隔等肺支架结构对病灶蔓延的阻挡有关。对该病的诊断可能有一定价值。

5、机化性肺炎

影像学表现:1)密度增高的实变阴影呈团块状,密度浓淡不均,渐趋增浓,CT上病灶形态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基底贴近胸膜面或沿支气管-血管轴分布。Kohno,本山新等根据病变的部位、形状等影像表现,将该病分为三型:①类圆形,病变为2cm以下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边缘不规则,病变与胸膜及支

气管血管束都不接触;②沿支气管血管束浸润型,表现卵圆形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③胸膜带状阴影型,病变基底位于胸膜并与邻近胸膜粘连。后二种对机化性肺炎定性有帮助。2)边缘较直或有凹陷,示萎缩现象,可呈多边或多角状,很少分叶,CT纵隔窗示病灶轮廓呈锯齿状而非典型分叶征。HRCT

显示团块病灶边缘以小叶间隔为界呈直线状,并向内凹陷,对鉴别诊断有帮助。3)病灶外围有粗长毛刺,为支气管周围炎、淋巴管炎、纤维化所致,也可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伴粗长毛刺。4)可见小囊状或小蜂窝状透明区,代表小脓腔或充气支气管扩张腔,偶见支气管充气征,系纤维化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所致。本山新报道HRCT上见病变周边的血管卷入,相关支气管管壁增厚。5)支气管造影及CT特别是HRCT可显示支气管狭窄、扩张、扭曲变形等慢性炎症表现。6)病变邻近胸膜增厚,部分可见胸膜凹陷

症。7)有的作者研究了三维重建CT对机化性肺炎的诊断价值,发现三维重建有助于显示肺内固有结构如血管,机化性肺炎时,病变肺门侧血管可显示狭窄与扩张并存。8)动态观察,可有缩小趋势

6、炎性假瘤

影像学上病变呈球形软组织密度灶,边缘清楚,部分有不完整包膜,多为肿块压迫邻近肺组织形成

的假性包膜,因包膜与病灶结合不紧,故可因邻近结构粘连牵拉而形成所谓"桃尖征",表现为类似胸膜幕状粘连的尖角状表现。病灶密度较高而均匀,大小不等,多为2-4cm直径,病灶内偶见钙化与透亮区,其周围无炎性病灶,随访观察常长期无变化。CT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强化明显,且多呈均匀强化

MRI在T1WI上病灶呈中等信号,T2WI信号可稍有增高

7、其它:

肺霉菌病、肺吸虫病、与组织胞浆菌性肉芽肿等均可表现球形病灶,但多为多发结节病灶,且多伴有

片状、囊状或其它形态病灶。且由于病因不同,影像学表现各异,且即使同一菌种在病程不同时期的表现也不同,且表现多变、形态互相转化。出现新月征或空气半月征对肺霉菌病诊断有一定特征性。

三、影像学鉴别诊断:

良性肺部肿瘤常因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或伴典型钙化等特征易与该类感染性结节病变进行鉴别。

但本类疾病常易与周围型肺癌相混洧,尤其是慢性球形肺炎,作者认为慢性球形肺炎邻近较广泛胸膜增厚、病灶周边血管充血增粗、病灶中心更低密度区边缘圆整、病灶边缘模糊但无毛刺、病灶部份边缘呈平直状以及病灶周边出现晕征等与大多数周围型肺癌不同,而后者一般表现病灶邻近胸膜结节状增厚、胸膜下脂肪间隙消失或胸腔积液、病灶周边血管聚集、肿块中心更低密度区边缘不规则或形成内缘不规则的空洞、病灶边缘细小毛刺与分叶征。认识上述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

另外急性肺炎、慢性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炎性假瘤与结核瘤等之间须进行鉴别诊断,急性球形肺

炎有急性肺炎临床表现,一般CT图像上不伴病灶中心更低密度区,抗炎2周左右常可完全吸收;机化性肺炎病灶多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密度较高而不均匀,且随访渐趋增浓,内可有小囊状或小蜂窝状透

明区,代表小脓腔或充气支气管扩张腔,病灶边缘常有凹陷,示有萎缩现象,边缘有粗长毛刺;临床上多有肺炎病史,治疗后可有缩小但变化缓慢。炎性假瘤表现类似良性肿瘤。慢性球形肺炎临床症状轻微,且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性。

须强调的是鉴别诊断时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及影像学表现尤其是HRCT表现综合分析。

罕少见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罕少见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1、肺韦格氏肉芽肿 胸部X线平片表现:两肺多发或单发结节或肿块,边界多清楚,结节内可形成空洞,多为厚壁,内壁可不规则毛糙,经治疗后空洞可变薄或完全消失。部分肿块中心可见液平面,部分病人可伴肺梗塞、水肿或因合并细菌性肺炎而形成肺内斑片状阴影。 CT与HRCT:①多发结节或肿块,大小0.3-9cm不等,边界清楚,多位于肺外围。②滋养血管征:即血管影直接进入结节而形成。 ③结节周边有长毛剌状阴影,为结节邻近肺组织内坏死性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纤维化所致。④结节内空洞,洞壁厚薄不等,内壁多不规则。⑤结节内可出现充气支气管征。⑥胸膜下楔形或锥状高密度影,尖端指向肺门,为肺梗死阴影。⑦当累及气管时,可出现气管壁增厚,腔内息肉状或乳状状软组织结节影。⑧部分肺门出现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短期内可消散,此改变可能与肺水肿、肺出血有关。⑨胸膜增厚、胸腔积液。上述改变用激素治疗后可缓解。 MRI检查可清楚显示两肺结节与空洞,前者在SE序列T1WI和T2WI图像上呈与肌肉等信号,而洞腔为无信号。

2、干燥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多呈UIP的典型表现,少数呈LIP表现,即显示广泛囊状与结节状影,囊状影多发且钙化。其它改变可有支气管扩张、肺动脉高压、胸水等,无特异性。 3、结节病 胸部X线平片表现:结节病影像学表现可分为三期,Ⅰ期仅表现两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Ⅱ期同时伴有肺实质异常,胸片上出现肺部网结影。Ⅲ期出现广泛肺间质纤维化。表现为两肺广泛网状影,晚期出现蜂窝肺。 CT与HRCT表现:①磨玻璃影:见于HRCT检查时,多见于Ⅱ期结节病患者,即见于有肺部浸润者,表明具有活动性肺泡炎的可能,也有认为是HRCT分辨力限度以下的广泛分布的间质肉芽肿的结果。②结节:多位于两肺周边部分尤上叶多见或弥漫分布,以结节位于血管支气管束旁,小叶间隔内,小叶核心内及叶间胸膜面为特征,从而形成支气管血管束、胸膜面、叶间胸膜不规则界面征与串珠状小叶间隔,结节直径2mm-10mm,大部分结节边缘不规则或呈不规则形,肉芽肿结节可融合成大块致密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其内偶见空洞。③肺纤维化表现,HRCT上

肺部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部囊性病变的临床和影像诊断和鉴别弥漫性囊性肺疾病的诊断基于HRCT扫描。 1、肺囊肿的定义:囊肿是圆形实质透光区或低衰减区,与正常肺组织边界清楚,囊壁厚度不等,常为薄壁(<2 mm) 不伴有肺气肿)。简单说囊肿的定义就是圆形、壁厚小于2mm 的密度衰减区,囊肿壁可以为各种上皮细胞或纤维细胞。 2、肺囊肿诊断流程 (1)判断是否为囊肿!如果不是囊肿,则考虑空洞性病变、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全小叶型肺气肿、囊状支气管扩张等病变; (2)如果是囊肿,则根据囊肿的分布分2类: 第1类位于胸膜下,则考虑间隔旁肺气肿、肺大泡、肺大疱、蜂窝肺等; 第2类位于肺实质,根据伴随影像的不同分3小类: a:第1类是肺实质中的囊肿不伴有其它影像异常,若单发/偶发者则考虑为偶发囊肿、肺气囊、支气管囊肿;若多发/弥漫者则考虑Birt-Hogg-Dubésyndrome (BHD)、支气管乳头瘤病、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恶性病变、感染、淋巴管肌瘤病(LAM)、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 b第2类是肺实质中的囊肿伴有结节的,则考虑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轻链沉积病LCDD、淀粉样物质沉积症(Amyloidosis)、肺朗格汉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 c第3类是肺实质中的囊肿伴有磨玻璃影的,则考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脱屑型间质性肺炎 3、最后强调综合诊断对囊性病变诊断的重要性。 Cyst 囊肿(Fleischner协会定义) 病理:任何圆形局限性空腔,周围环绕以不同厚度的上皮和纤维性壁。

X线或CT扫描:表现为圆形透光区或低衰减区,与正常肺组织边界清楚。囊壁厚度不等,常为薄壁(<2mm),不伴有肺气肿。肺囊肿常含空气,但偶尔含有液体或固体物质。 囊肿经常被用来描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或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病例中的增大的薄壁气腔,在终末期肺纤维化病例中可见厚壁蜂窝囊肿。囊肿也可见于大泡、大疱、肺气囊、蜂窝肺。 肺囊肿根据位置、数目、分布和在CT上的表现可以简便的分为四种具体类型: 1、胸膜下分布:包括单发和多灶的。 2、实质囊肿不伴有肺部表现,单发/多发。 3、实质囊肿伴有结节。 4、实质囊肿伴有磨玻璃影。 分类方法说明: 这个分类方法中,有时一个疾病会被包含在两个分类中。尽管使用这种方法会出现重叠现象,但我们强调综合诊断方法。 这篇文章不打算详尽的回顾所有囊性病变,但是它包含临床实践中的主要囊性病变,我们将没有覆盖在这个诊断程序中的罕见囊性病变制成了表格。 囊性肺疾病的诊断流程 第一步:是真的囊性病变吗? 不是,考虑以下病变 空洞性病变 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全小叶型肺气肿 囊状支气管扩张 Cavity 空洞

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 通过对病灶多个影像特征的综合性分析,来评价结节的性质和分期,目前工作中发现肺部小结节的患者很多,大多数此类结节都是良性的,而要从这些良性结节中鉴别出那些处于早期或可治愈阶段的肺癌并非易事。主要从十一个表现对小结节的判别,在工作很有帮助: 一.结节大小: 结节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5mm及以下考虑AAH(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10mm 为AIS(原位癌),10-15mm为MIA(微侵润癌),15mm以上多考虑IA(早期肺癌);结节直径小于5 mm、5~10 mm和大于2 cm的恶性概率分别为小于1%、6%~28%和64%~82%。当结节直径大于8 mm时,孤立性肺结节为恶性病变的概率明显增高。 二.结节位置: 多数恶性结节位于肺上叶,右肺上叶较多见,大约三分之二的转移瘤位于肺下叶,约60%的孤立性肺结节位于肺的周围区域。胸膜下结节,特别是位于肺中叶或肺下叶的结节,需要警惕肺内淋巴结的可能。 三.结节边缘: 光滑边缘的结节通常是良性的,约有三分之一的恶性结节或肺转移瘤的边界也较光滑,某些感染性病灶周围轮廓也会呈现为放射状和毛刺状改变。边缘模糊、触须状或多角状边缘通常是炎症损害。 分叶状或浓密毛刺状边缘高度可能为恶性,可能性分别为 58% 和 88%-94%。最有诊断价值的是有无分叶征象。要从横断、冠状、矢状和任意斜面仔细观察,恶性病变分叶状征象出现的比率很高。肺癌常见深分叶,错构瘤及结核球可呈浅分叶;炎性假瘤多呈不规则形状。良性病变基本没有分叶征象。 约90%毛刺结节为恶性结节,密集细短放射状排列的毛刺有助于恶性结节诊断,良性结节毛刺虽然相对较粗、长、疏,但恶性小结节很少出现典型密集细短毛刺。磨玻璃结节边缘常常清楚,但不一定光滑也不一定看到毛刺。 四.结节空洞:

常见肺部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常见肺部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先天性肺不发育和肺发育不全 肺不发育先天性病变,两肺一侧肺叶异,一侧异常分三类,不全不良不发育,发育不全伴先心。 肺段隔离症 肺段隔离供血异,肺叶内外有区别,内型圆椭边光滑,块密囊臂壁液气平,外型脏层独立性,左下后叶致密影,常位膈下脊旁隐,膈疝麻痹膨升并发。 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先天瘘,肿块血管肺门走,瓦苗试验肺内阴影大小变,肺A造影看自窦。 大叶性肺炎 大叶肺炎双球菌袭,常侵肺段一侧肺大叶,发病急骤胸痛急,寒热咳痰如锈铁,充血纹粗亮度低,实变均密支气管充气征,消散不无外围吸收,渐缩范围结核别。 支气管肺炎 小叶肺炎萄链菌,常见老年弱幼婴,肺纹增粗肺泡炎,斑片结节模糊边,阻塞气肿炎渗出,肺野透亮扩胸廓,金萄感染坏死变,薄壁空洞灶内显。 备注:肺炎液化坏死时,病灶阴影内可见薄壁空洞征。 病毒性肺炎 病毒肺炎病毒属,巨麻流胞腺病毒,支管周肺泡炎渗出,多灶重叠片影结节分布,网纹夹杂粟粒影,气肿肋膜肺膨出,严重占据肺段叶,胸腔积液常伴随。 过敏性肺炎 过敏肺炎症状轻,瓦霜淡薄游走性,斑片线网弥粟粒,病灶多见中下野。 间质肺炎 间质肺炎细菌病毒,热咳发绀气急促,网纹结节重叠影糊,气肿肋膜肺膨出。 支原体肺炎 肺炎致病支原体,轻症微热咳闷疲,淡江片影粗纹理,重症高热占大叶。 放射性肺炎 射线肺炎射线伤,急性斑片慢性萎缩纤,纵移膈开胸塌陷,综合部位放疗量。 吸入性肺炎 吸入肺炎气急发绀,胸痛呛咳血性痰,不同物质如肺炎,阻塞不张气肿像,片状浓密模糊缘,类脂吸入易纤变,不张三角致密影,急性水肿蝶翼样。医界资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c18048331.html,) 慢性肺炎 慢性肺炎继发多,变质增生伴渗出,叶段团块纹索粗,斑片结节气肿阻

继发性肺结核与肺部炎症、肺癌的影像学鉴别

继发性肺结核与肺部炎症、肺癌的影像学鉴别 继发性肺结核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空洞结核和干酪性肺炎。而浸润性肺结核是继发性肺结核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在肺部可以表现为浸润渗出性病变、不同程度的干酪性病变、也可形成空洞。此外,结核球也属于此范畴。由于此型肺结核包括范围较广,在临床最为常见,因此肺结核的特异性浸润渗出性病变与非特异性炎症的鉴别,结核球或球形干酪团块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以及部分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鉴别等,一直是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一)、继发性肺结核影像表现 1、多种性状病灶影共存: 综合文献所述,肺结核的各种基本病变都可以在浸润型肺结核中出现。其原因:①结核病患者除急性渗出性肺结核或干酪性肺炎因有明显的症状而就诊外,很少于早期阶段得以发现。②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进展或好转都是从一种病变逐渐移行到另一种病变。因此,使一个病灶可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改变。浸润型肺结核病程复杂,好转和进展交叉进行,一个病灶可以好转后又恶化,当老的病灶好转时新的病灶又可出现。因此在病理上同时可见渗出、增殖、干酪、空洞或纤维化等多种改变,一般以2种或2种以上改变共存为特点。在X线影像上主要表现为斑片状、多发小片状和大片状阴影,多发结节状影或单发球形影,往往伴有空洞及支气管播散性病灶等,即多种性状病灶影像共存为特点,且往往以某种性质病灶影像为主。此外,在病变位臵上大多局限于一侧或两侧肺尖和锁骨下区(上叶尖后段)及两肺下叶尖段。 2、融解、空洞征像: 干酪性坏死灶的融解液化或经支气管排出后空洞形成,也是浸润型肺结核中的常见征像。一般认为在大片状密度浓密的阴影中,若能见到多个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局限低密度区或无壁空洞时,便可作出浸润型肺结核的诊断。 空洞是肺结核病变的一种常见表现。尽管可分为多种类型,但在影像上主要表现为:①急性或亚急性常呈厚壁,内缘不规则,形态不整。慢性期则洞壁变薄,内壁光整,或演变为纤维硬壁空洞。②一般无明显液平。③多数病例空洞附近有散在的卫星病灶。④与空洞相邻的胸膜常有粘连或增厚等。 3、“腺泡”影(玫瑰花结影): 支气管播散灶亦是肺结核的另一特点,它可出现在空洞出现之前或之后。在X线影像上主要表现为散在腺泡影或点彩样阴影。腺泡为直径约7MM的肺实质单位,由终末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构成。当腺泡内的空气为液体或组织取代时,则显示为边缘比较清晰,略不规则的小结节影。通常认为腺泡影在支气管播散性结核中可以见到,但在大部分肺泡性疾病中见不到的时候为多。其原因被认为是引起肺泡实变介质的粘性不同有关。肺炎球菌所致的炎性水肿、粘性低,容易通过肺泡间孔播散。反之,结核菌所致的水肿,由于粘性高而不易发生肺泡间孔之间的播散。此外,又认为腺泡完全实变时X线上呈玫瑰花结形状,而腺泡不完全实变并弥漫分布时,则在X线上产生点彩样阴影。但在CT影像上通常将这种支气管播散性病灶称之为小叶中心性阴影。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先天性肺不发育和肺发育不全 肺不发育先天性病变,两肺一侧肺叶异,一侧异常分三类,不全不良不发育,发育不全伴先心。 肺段隔离症 肺段隔离供血异,肺叶内外有区别,内型圆椭边光滑,块密囊臂壁液气平,外型脏层独立性,左下后叶致密影,常位膈下脊旁隐,膈疝麻痹膨升并发。 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先天瘘,肿块血管肺门走,瓦苗试验肺内阴影大小变,肺A造影看自窦。 大叶性肺炎 大叶肺炎双球菌袭,常侵肺段一侧肺大叶,发病急骤胸痛急,寒热咳痰如锈铁,充血纹粗亮度低,实变均密支气管充气征,消散不无外围吸收,渐缩范围结核别。 支气管肺炎 小叶肺炎萄链菌,常见老年弱幼婴,肺纹增粗肺泡炎,斑片结节模糊边,阻塞气肿炎渗出,肺野透亮扩胸廓,金萄感染坏死变,薄壁空洞灶内显。 备注:肺炎液化坏死时,病灶阴影内可见薄壁空洞征。 病毒性肺炎 病毒肺炎病毒属,巨麻流胞腺病毒,支管周肺泡炎渗出,多灶重叠片影结节分布,网纹夹杂粟粒影,气肿肋膜肺膨出,严重占据肺段叶,胸腔积液常伴随。 过敏性肺炎 过敏肺炎症状轻,瓦霜淡薄游走性,斑片线网弥粟粒,病灶多见中下野。 间质肺炎 间质肺炎细菌病毒,热咳发绀气急促,网纹结节重叠影糊,气肿肋膜肺膨出。 支原体肺炎 肺炎致病支原体,轻症微热咳闷疲,淡江片影粗纹理,重症高热占大叶。 放射性肺炎 射线肺炎射线伤,急性斑片慢性萎缩纤,纵移膈开胸塌陷,综合部位放疗量。 吸入性肺炎 吸入肺炎气急发绀,胸痛呛咳血性痰,不同物质如肺炎,阻塞不张气肿像,片状浓密模糊缘,类脂吸入易纤变,不张三角致密影,急性水肿蝶翼样。医界资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c18048331.html,) 慢性肺炎 慢性肺炎继发多,变质增生伴渗出,叶段团块纹索粗,斑片结节气肿阻 肺炎性假瘤

肺部炎症医学影像学诊断综述

肺部炎症医学影像学诊断综述 肺炎的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各异,而治疗是否及时、选择的治疗药物是否具有针对性,能使治疗效果和转归不同。肺炎经过治疗多可以痊愈,而少数患者也可因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而死亡,这类病例除老年患者及儿童外,也可见于青壮年。若患者临床上有急性发病、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临床症状及检验结果,影像检查出现肺部气腔实变,可提出肺炎的影像诊断;若患者临床无明显症状,影像检查发现肺内多发结节,误诊为肺转移的病例并不少见;老年性肺实变经抗炎治疗无效,最后确诊为肺癌的病例笔者也遇见不少,因此应该注重肺部各种疾病的影像鉴别诊断。在肺炎诊断治疗过程中,常存在“三部曲”,初诊为肺炎,治疗不吸收则怀疑肺结核,最后误诊为肺癌;可见在肺炎的诊断中,肺炎与肺结核、肺癌等常见疾病间的鉴别诊断也经常发生困难。 一、肺炎的检查方法 应当明确的是,常规胸片是诊断肺炎的基本影像手段。因为当临床怀疑肺炎时,摄胸片可以明确无有肺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查和治疗后复查胸片,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初诊是否正确,并为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只根据提供的胸片、胸部CT,而无临床检查和治疗等相关资料,对于影像诊断医生来说,要明确诊断有时比较困难。肺炎的病源诊断对于治疗十分重要,但在这方面的实践已经证明影像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常规胸片的基础上为进行鉴别诊断,应进一步做胸部CT检查。胸部CT检查应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选用增强扫描、高分辨CT、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等。虽然经多种影像检查后想做出病因诊断往往事与愿违,但对鉴别实质性(气腔)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有很大帮助,也能使肺炎与其他疾病如肺癌、肺结核得到鉴别。由于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患者容易合并真菌感染,观察有无真菌感染,影像手段往往不能明确回答,需要临床的综合判断。 二、肺炎的基本影像表现肺炎影像基本形态表现以病理改变为基础。

-肺部结节怎么治疗

肺部结节怎么治疗 近来常有患者朋友咨询肺部结节是什么病,在此简单科普一下。 所谓肺部结节,并不是具体疾病名称,而是医生对肺部X线或CT 检查所看到某种类型病变影像学表现的描述。简单说,就是医生在您拍的胸片或CT片上看到的一种较小的、密度偏高的阴影,一时确定不了是什么疾病,因而暂时采用“结节“这个名称进行形态学描述的术语,待将来明确这个”结节“是什么了,就换成具体的疾病名称了。近十余年来,随着高分辨CT检查的普及,尤其是64排CT的应用,发现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就如我们现在用高清电视能看到演员面部更多的细节一样。 肺部结节的影像学表现非常复杂。结节的大小多在3cm以下,有些结节完全呈实性,边界光滑,无分叶或毛刺,多为良性。有些结节在影像上表现似毛玻璃样,学者们根据毛玻璃影中实性成份的多少又分为纯毛玻璃影、部分实性毛玻璃影和完全实性毛玻璃影。后两种多为肺癌早期表现。前者直径1cm以下多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但也有部分为肺原位腺癌。 导致肺部形成结节的原因非常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肺部长期受吸烟、空气污染等影响所致的炭末沉着(有时是肿大的淋巴结); (2)结核或炎症;

(3)肺部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可发展为肺癌)等; (4)早期肺癌:多为腺癌,尤其是原位腺癌为多; (5)肺部转移瘤; (6)其它:如痰栓、畸形、肺动静脉瘘等。 因此,发现肺部结节,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医生咨询或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结节的性质。有时由于结节缺少典型特征,医生判定结节的良恶性非常困难,这时采取的措施是: (1)若结节表现为纯毛玻璃样,且直径不超过0.8cm,多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可定期CT复查,开始每三月复查一次CT,以后逐渐延长。 (2)若结节较大,实性成份偏多,则建议手术探查。以胸腔镜手术为佳。 (3)若发现肺部结节密切随访一年以上无变化者恶性可能性小,但非绝对;临床有随访8年切除后证实为恶性者。但此类肺癌进展缓慢,预后相对较好。 (4)若影像学考虑“肺部结节”为结核或炎症可能性大,可做试验性治疗,如抗炎抗结核治疗,若病变缩小或消失,则进一步表明炎症或结核可能; (5)对影像学怀疑恶性,但患者不愿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考虑行肺部穿刺活检,明确病理以便下一步治疗(如放化疗)。肺穿刺

医学毕业论文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医学毕业论文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X X 大学 毕业论文 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姓名:__________ 2014年6月25日 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肺部炎症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某些特殊病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病变可发生在肺实质(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或肺间质,病变范围大小不等。一般均用形态学,由病变的分布,分为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及节段性肺炎。现就影像学诊断分析如下: 1 X线表现 1.1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是以一个大叶或肺段发病,它是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95,以上是肺炎双球菌致病,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常见于青壮年。起病急,以突起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为特征,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1.1.1 充血期一般在发病6,12 h,即病变初期,病变初时的充血期X线可无明显变化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病变区肺密度稍增高,呈磨玻璃状,应继续观察。病变继续进展,肺野透亮度稍降低或在病变区出现极淡的云雾状阴影。下叶肺炎可有同侧的膈肌升高、运动受限等,透视时如不仔细观察很容易忽略。 1.1.2 实变期发病12,24h后,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胸片上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病变轮廓与肺叶或肺段形态相符合,有时在致密的阴影中还可见到“空气支气管征”。炎性实变的肺叶体积一般与正常时相等,是由于肺泡内有渗出

液及红、白细胞的存在,有时体积可略大于正常肺叶,使相应的叶间裂稍凸。由于 粘稠的分泌物阻塞病变区的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也不少见,尤其是上叶肺炎。 肺炎早期或恢复期肺叶的收缩可能是由于纤维素性渗出所致。肺体积稍有缩小,相 应的叶间裂稍凹陷。若有少量胸膜渗出液,可见肋膈角变钝。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 的广泛应用,典型的大叶性实变已较少见,常表现为节段性肺实变,称节段性肺炎. 1.1.3 消散期 X线阴影吸收晚于临床症状消失3,10d后,实变区密度逐渐减 低,先从边缘开始,病变多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进一 步吸收后病区出现索条状影及增粗的肺纹理,偶可机化而演变为机化性肺炎。一般 2周内可完全吸收,少数遗留叶间胸膜增厚。也有少数病例,特别是老年患者病变 的吸收消散可延长到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很少一部分病例因长 期不吸收而演变为机化性肺炎、慢性肺炎或慢性肺化脓症。 1.2 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又名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幼儿、老年人或体弱 者。临床上常表现为高热。此病可由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蔓延而来。病理改变是 支气管炎及其周围肺泡的炎症,即小叶性实变。X线表现可分为支气管及周围间质 炎性变,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以两中下肺野较显著。以细支气管为中心 的支气管周围肺炎,表现为两下肺野中内带不规则的小片或斑片状阴影,有时可融 合成大片阴影。部分患者可出现肺气肿或肺不张征象(常见于小儿)。小儿患者常见 肺门影增大、模糊。当炎症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时。易形成慢性炎症或支气管扩张;融合成片的炎症长期不吸收可发展为机化性肺炎:若波及胸腔则形成脓胸,表现为 胸腔积液或液气胸。 1.3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致病,其中大多数病例就 是过去所谓的“非典型肺炎”。本病多见于冬春之交和夏末秋初,好发于青壮年,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常为散发,但也可在学校或部队等集体单位中流行。

肺内空洞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_梁玉鑫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29卷 04期 V OL.29 No.04 164 临床影像技术 CLINICAL IMAGING TECHNOLOGY 肺内空洞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并且很多肺部疾病都可以发展为空洞。研究证实,肺内空洞的病因和影像学形态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总结分析肺内空洞的不同影像特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笔者对我院186例肺内空洞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本院呼吸内科186例患者,初诊时以上患者均表现出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咯血等临床症状,其中男115例,女71例,年龄27~82岁;检查方法:X 线摄片检 查132例,CT 检查54例(X 线摄片联合CT 检查23例)。检查得到的影像学结果由3名高年资诊断医师阅片,共同诊断为肺内空洞性病变。所有入组患者均经过随访观察,其中经查痰证实者81例,CT 引导下穿刺检查证实者46例,支气管镜证实者38例,手术病理证实者21例。本组186例经CT 检查、X 线摄片检查或X 线摄片联合CT 检查所确诊的肺内空洞性病变患者,均经不同方法得到证实,诊断灵敏度为100.00%。 2 结果 经诊断后,发现肺结核63例(33.87%),其中57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皮肺穿刺活检、痰培养发现抗酸杆菌证实,4例经胸膜活检证实,2例误诊为肺癌,经手术确诊; 肺内空洞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Imaging Finding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ung Cavitary Lesions [摘 要]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各种肺内空洞性病变的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肺内空洞性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经影像学、查痰、穿刺、病理诊断证实的186例肺内空洞性病变患者,评价各种疾病引起的肺内空洞性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经诊断发现肺结核63例、肺癌46例、肺脓肿38例、肺曲霉菌病39例;单发空洞128例(肺上叶72例,肺中下叶56例),两肺并发空洞58例。结论 X线和CT对肺内空洞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医生应全面综合考虑影像学资料,把握不同空洞性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关键词] 肺内空洞性病变;肺结核;肺癌;肺脓肿;CT检查;X线摄片 Abstract : Objective By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a variety of imaging ? ndings of pulmonary cavitary lesion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ung cavitary lesions. Methods Selected 186 cases of pulmonary cavitary lesions confirmed by imaging, sputum, puncture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n our hospital and evaluated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various diseases caused by pulmonary cavitary lesions. Results After diagnosis, we found 63 cases of tuberculosis; 46 cases of lung cancer; 38 cases of abscess; 39 cases of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128 cases of single cavity (72 cases of upper lobe, 56 cases of lung lower lobe) and 58 cases of both lungs coincided with cavity. Conclusio n X-ray and CT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cavitary lesions. Clinicians should consider a comprehensive imaging data to grasp the different clinical imaging features of cavity lesions to improve diagnostic accuracy. Key words: cavitary pulmonary disease; tuberculosis; lung cancer; lung abscess; CT scanning; X-ray photography [中图分类号] R814.42;R563 [文献标志码] B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14.04.065[文章编号] 1674-1633(2014)04-0164-02 梁玉鑫,彭勋,李彬,吴玉杰,郑岳,赵宇明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放射科,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LIANG Yu-xin, PENG Xun, LI Bin, WU Yu-jie, ZHENG Yue, ZHAO Yu-mi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Third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Qinhuangdao Hebei 066000, China 收稿日期:2013-10-09 修回日期:2013-12-25本文作者:梁玉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肝癌、肺结核、肺癌。作者邮箱:583030063@https://www.360docs.net/doc/cc18048331.html,

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一)

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一) 肺部炎症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某些特殊病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病变可发生在肺实质(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或肺间质,病变范围大小不等。一般均用形态学,由病变的分布,分为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及节段性肺炎。现就影像学诊断分析如下:1X线表现 1.1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是以一个大叶或肺段发病,它是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95%以上是肺炎双球菌致病,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常见于青壮年。起病急,以突起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为特征,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1.1.1充血期一般在发病6~12h,即病变初期,病变初时的充血期X线可无明显变化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病变区肺密度稍增高,呈磨玻璃状,应继续观察。病变继续进展,肺野透亮度稍降低或在病变区出现极淡的云雾状阴影。下叶肺炎可有同侧的膈肌升高、运动受限等,透视时如不仔细观察很容易忽略。 1.1.2实变期发病12~24h后,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胸片上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病变轮廓与肺叶或肺段形态相符合,有时在致密的阴影中还可见到“空气支气管征”。炎性实变的肺叶体积一般与正常时相等,是由于肺泡内有渗出液及红、白细胞的存在,有时体积可略大于正常肺叶,使相应的叶间裂稍凸。由于粘稠的分泌物阻塞病变区的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也不少见,尤其是上叶肺炎。肺炎早期或恢复期肺叶的收缩可能是由于纤维素性渗出所致。肺体积稍有缩小,相应的叶间裂稍凹陷。若有少量胸膜渗出液,可见肋膈角变钝。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大叶性实变已较少见,常表现为节段性肺实变,称节段性肺炎. 1.1.3消散期X线阴影吸收晚于临床症状消失3~10d后,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先从边缘开始,病变多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进一步吸收后病区出现索条状影及增粗的肺纹理,偶可机化而演变为机化性肺炎。一般2周内可完全吸收,少数遗留叶间胸膜增厚。也有少数病例,特别是老年患者病变的吸收消散可延长到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很少一部分病例因长期不吸收而演变为机化性肺炎、慢性肺炎或慢性肺化脓症。 1.2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又名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幼儿、老年人或体弱者。临床上常表现为高热。此病可由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蔓延而来。病理改变是支气管炎及其周围肺泡的炎症,即小叶性实变。X线表现可分为支气管及周围间质炎性变,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以两中下肺野较显著。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支气管周围肺炎,表现为两下肺野中内带不规则的小片或斑片状阴影,有时可融合成大片阴影。部分患者可出现肺气肿或肺不张征象(常见于小儿)。小儿患者常见肺门影增大、模糊。当炎症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时。易形成慢性炎症或支气管扩张;融合成片的炎症长期不吸收可发展为机化性肺炎:若波及胸腔则形成脓胸,表现为胸腔积液或液气胸。 1.3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致病,其中大多数病例就是过去所谓的“非典型肺炎”。本病多见于冬春之交和夏末秋初,好发于青壮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常为散发,但也可在学校或部队等集体单位中流行。 X线表现很不典型,多数病变按肺段分布,下叶多见,其次为上叶。早期呈间质性炎症改变,肺纹理增多、模糊,或与网状阴影并存。数日后,出现局限性炎性实变;在肺下野或上野,形成密度稍高的斑点和斑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部分密度更淡;也可见从肺门向肺野外围伸展的扇形阴影,近肺门较浓,外缘逐渐变淡。其中可夹杂条索或斑点影。病变多局限于肺段内,一般不超过肺叶。有时出现少量胸腔积液,分布于肋膈角区。病灶一般1~3周后吸收、消散,在实变灶吸收后可见肺纹理增强现象。

放射医学技术(师)职称考试CT.MR影像诊断基础

CT/MR影像诊断基础 一、颅脑 (一)病变的基本CT表现 1、脑实质密度改变与正常脑组织相比,病灶的密度变化分为: (1)高密度灶:指密度高于正常脑组织的病灶,如钙化、血肿、肿瘤等。(2)等密度灶:指密度类似于正常脑组织的病灶,如亚急性出血、脑肿瘤、脑梗死等。通常根据脑室、脑池的移位和变形或在周围水肿带的衬托下,可以判断等密度病灶的存在。 (3)低密度灶:指密度低于正常脑组织的病灶,如部分脑肿瘤、囊肿、脑梗死、陈旧性出血、脑水肿或脑脓肿等。 (4)混杂密度灶: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度的病灶,如颅咽管瘤、恶性胶质瘤和畸胎瘤等。 2、结构、形态改变发现病灶后,还应该注意病灶的大小、部位、边缘、数目,病灶内有无出血、坏死,以及病灶周围有无水肿、中线结构是否有移位、脑室和脑池的大小、形态有无变化等。 3、对比增强改变根据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血供情况的差异,注射对比剂后,会产生相应的密度改变,从而能更好地显示病灶。 (二)颅脑常见疾病的CT表现 1、颅脑损伤(头皮软组织伤、颅骨损伤、脑实质损伤) (1)颅骨骨折 ①颅盖骨折:多为线性骨折、凹陷骨折,骨折片陷入颅腔,压迫脑组织;位于大静脉窦部的骨折。 ②颅底骨折:颅底骨折绝大多数是线性骨折,个别为凹陷骨折;按其发生部位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 CT表现:CT是颅骨骨折的主要检查方法,表现为骨折的连续性中断、移位,还可见颅缝增宽分离;并能确定颅内血肿的位置、氛围和周围的脑水肿,以及脑室变形和中线移位等情况。颅底骨折常累及颅底孔道,从而损伤通过的神经血管,并可发生鼻窦粘膜增厚、窦腔积血;前中颅底骨折多见,前颅底筛板骨折易造成脑膜撕裂,形成脑脊液鼻漏;中颅底骨折易累及视神经管、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 (2)脑挫裂伤:指颅脑外伤所致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CT表现:①损伤区局部低密度改变:其大小从几厘米至全脑,形态不一,边缘模糊,白质区明显。约有1/3为多发病灶。低密度区数天至数周后,有些可以恢复正常脑组织密度,有些进一步发展为更低的密度区,提示脑组织软化。挫裂伤

肺部空洞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总结

肺部空洞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一、肺内单发空洞 (1)肺内单发空洞的病变 1.周围型支气管肺癌:周围型肺癌的空洞发生率为2%~16%,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腺癌和大细胞癌占20%,支气管肺泡癌可发生空洞或薄壁囊性病变,单发或多发。小细胞未分化癌一般不发生空洞。 2.肺结核:在成人肺结核中空洞约占40%。主要见于继发性肺结核,少数原发病灶也可形成空洞。空洞可能为厚壁或薄壁。肺结核的空洞分为:(1)浸润干酪灶的空洞:为浸润病变内发生干酪性坏死后产生的空洞。洞壁较薄,主要由增生的结核性肉芽组织构成,内壁为较薄的干酪性物质。(2)纤维干酪空洞及干酪空洞:病灶发生的空洞,洞壁有较厚的干酪层及较薄的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包膜。结核球的纤维包膜完整。(3)纤维空洞:具有典型的干酪性坏死、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3层结构。纤维组织为空洞壁的主要成分,由于纤维组织的收缩与牵拉,空洞形态不规则。 3.肺脓肿:急性肺脓肿的壁主要为炎性渗出病变,慢性肺脓肿的壁以纤维组织占主要成分。肺脓肿发生于肺炎后、吸入性及由肺外蔓延的病变,后者见于阿米巴肺脓肿。 4.肺霉菌病:主要见于新型隐球菌、笰状菌等。 5.尘肺空洞:空洞发生在进行性尘肺融合块的基础上,常合并肺结核。空洞病灶较大,形态不规则,洞壁以厚壁为主,薄厚不均。内壁为较薄层的干为结核球或干酪壁、薄壁或厚度不均匀。 6.其他疾病:如肺梗死和结节病等。 (二)肺内单发空洞的鉴别诊断 单发空洞的鉴别诊断是根据空洞病变的大小、洞壁的厚度、空洞内外缘的表现、洞内及周围的异常形态等。 1. 空洞病变的大小:2cm 以下结节发生空洞以肺结核多见,肺癌在2cm以下较少发生空洞。4cm以上的肿块发生空洞多见于肺癌。有的肺结核空洞如纤维厚壁空洞和纤维干酪空洞也较大,前者形态不规则,后者有的与肺癌鉴别困难,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慢性肺脓肿空洞可较大或较小。煤工尘肺空洞病灶较大。 2.空洞壁的厚度:一般将洞壁厚3mm以上称为厚壁空洞,<3mm薄壁空洞。厚壁空洞的疾病较多,常见于肺癌、肺结核的纤维干酪空洞、干酪空洞和纤维厚壁空洞,以及急性及慢性肺脓肿。薄壁空洞见于肺结核的浸润干酪灶空洞和纤维薄壁空洞。空洞壁薄厚不均见于肺癌和肺结核,明显的厚度不均匀使空洞为偏心性或特殊形态。肺癌空洞的壁一般在肺门侧较厚,空洞多偏于外侧。结核球在引流支气管开口处的干酪病变最先软化,因此空洞腔开始多位于病变的肺门侧,即与引流支气管相连处,呈小圆形。空洞进一步发展呈新月状,也多位于病变的肺门侧,最后可形成类圆形空洞。霉菌引起的空洞根据病原菌种类不同可为厚壁、薄壁或厚薄不均。 3.空洞的内缘:内缘光滑见于肺脓肿、肺结核纤维空洞;内缘毛糙见于肺脓肿、肺结核的纤维干酪空洞;空洞内缘凹凸不平见于肺癌和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空洞内缘的壁结节主要发生于肺癌,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内的未液化的干酪物质也可以形成壁结节。 4.空洞的外缘:空洞外缘清楚者见于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慢性肺脓肿,有的肺癌空洞的外缘也光滑清楚。外缘有毛刺及“ 放射冠”影像者见于肺结核的纤维厚壁空洞和肺癌。外缘有分叶者多见于肺癌。 5.空洞周围:卫星灶见于肺结核的各种空洞。病变与胸膜之间的线状影像在肺癌、肺结核和肺脓肿空洞均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五)

肺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叶兆祥鲍润贤 肺转移瘤相当常见,尸检报告肺转移瘤的发生率为30%?53%从理论上讲任何恶性肿瘤均可 发生肺转移,但一些富血运以及直接引流到体静脉的肿瘤更易发生肺转移。 CT对检出肺转移瘤的敏感性远胜于胸部平片及普通体层摄影。因而,对一些极易发生肺转移或以肺作为转移首站的一些肺外肿瘤患者,以及有无肺转移明显影响治疗方案的患者,CT检查应列为常规及首选的检查。此类病变包括:头颈部恶性肿瘤,肾癌,睾丸癌,绒毛膜癌,骨及软组织肉瘤,黑色素瘤,内分泌肿瘤(如甲状腺、肾上腺);大多数小儿肿瘤(神经母细胞瘤除外)等等。 对某些肿瘤,肺部可能是作为第二个转移站。如消化道肿瘤(胃、胰腺、结肠)及卵巢癌的瘤栓通常先抵达肝,再经门静脉引流后抵肺。此类肿瘤除肺外,尚应仔细探查其他部位(如肝)有无转移。如首站未发现有转移灶,则肺内转移的可能性就比较低。 一、肺转移瘤的发病机理 肺、胸膜及气管的继发性肿瘤侵犯可由:①肿瘤直接侵犯;②或经动脉(通常由肺动脉,少数由支气管动脉)、肺淋巴管、越过胸腔以及罕见经气道而发生的真正转移。 (一)肿瘤直接侵犯 肿瘤直接侵犯到肺或气管远较转移少见,通常发生于相邻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的直接侵蚀。 (二)转移 肺外恶性肿瘤可经由4个途径转移至肺和胸膜。 1经肺或支气管动脉播散:在上腔或下腔静脉内的肿瘤细胞,或在淋巴管内的肿瘤细胞经胸导管引入静脉,最终经肺动脉(常见)或支气管动脉(少见)转移至肺。 2?经肺及胸膜淋巴管播散。可经由两个途径:①首先经血运播散至肺内小动脉,然后侵犯邻近的间质及淋巴管,沿此途径播散至肺门或肺外围;②首先转移至纵隔淋巴结,然后沿淋巴管逆行播散到肺门及支气管肺淋巴结,最后累及胸膜及肺淋巴管,并向肺外围播散。 3?经胸膜腔播散。肿瘤细胞或碎片脱落到胸腔后可越过胸腔至肺。 4.经气道播散。从实验动物中证明,肿瘤细胞可经由气道接种。 二、肺转移瘤的CT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 目前CT上可发现的最小结节约为0.5mm直径。据各家报道,CT对检测小结节的敏感性约为51%?73%之间。除病灶太小,其他一些因素,诸如部分容积效应、呼吸深度不一、误为血管断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