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疳积-泄泻PPT课件
![疳积-泄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15f816bb4cf7ec4afed0fc.png)
常用石斛、天冬、生地、枸杞子滋补肝肾; 菊花、白蒺藜、蝉蜕、木贼草退翳明目; 青葙xiāng子、夏枯草清肝明目;川芎、枳壳行气活血。 夜盲者选羊肝丸加减。
-
15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2)兼证
② 口疳:口舌生疮,甚或满口糜烂,秽臭难闻;面 赤心烦,夜卧不宁,小便短黄,或吐舌、弄舌; 舌红苔黄,脉细数。
不香,厌食,精神欠佳,性急易怒,大便干稀不调;舌淡苔薄, 脉细有力。
治法:调脾健运。 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
常用人参、白术、山药健脾;茯苓、苡仁、泽泻健脾渗湿; 藿香、砂仁、扁豆醒脾;麦芽、神曲、山楂消食助运。
-
11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常证
②疳积: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肚 腹 膨 胀 ;发稀神 烦, 睡 眠 不 宁 , 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不振或善 饥; 舌淡苔腻,脉沉而滑。
-
8
[辨证论治]
各阶段的临床表现:
初起面黄发疏,食欲欠佳,形体略瘦,大便不调,精 神如常者,谓之疳气,属脾胃失和,病情较浅之轻症;
病情进展,形体消瘦,肚腹膨隆,烦躁多啼,夜卧不 宁,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称为疳积,属脾虚夹积,虚 实夹杂证;
病程久延失治,形体消瘦,不思饮食,腹凹如舟,精 神萎靡者,谓之干疳,属脾胃衰败,津液消亡之重症。
检验:⑹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肢体浮肿,属疳肿 胀者,血清总蛋白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约在20g/L 以下。
-
7
辨证要点
从饮食看病情。厌食
(多食)——积食——疳积—— 疳干
从对脏腑的影响看病 情。脾胃——心——肝——神
辨证脏腑。眼、口、 肺、肾、肿胀
辨证预后。食欲
辨兼证。
-
15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2)兼证
② 口疳:口舌生疮,甚或满口糜烂,秽臭难闻;面 赤心烦,夜卧不宁,小便短黄,或吐舌、弄舌; 舌红苔黄,脉细数。
不香,厌食,精神欠佳,性急易怒,大便干稀不调;舌淡苔薄, 脉细有力。
治法:调脾健运。 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
常用人参、白术、山药健脾;茯苓、苡仁、泽泻健脾渗湿; 藿香、砂仁、扁豆醒脾;麦芽、神曲、山楂消食助运。
-
11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常证
②疳积: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肚 腹 膨 胀 ;发稀神 烦, 睡 眠 不 宁 , 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不振或善 饥; 舌淡苔腻,脉沉而滑。
-
8
[辨证论治]
各阶段的临床表现:
初起面黄发疏,食欲欠佳,形体略瘦,大便不调,精 神如常者,谓之疳气,属脾胃失和,病情较浅之轻症;
病情进展,形体消瘦,肚腹膨隆,烦躁多啼,夜卧不 宁,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称为疳积,属脾虚夹积,虚 实夹杂证;
病程久延失治,形体消瘦,不思饮食,腹凹如舟,精 神萎靡者,谓之干疳,属脾胃衰败,津液消亡之重症。
检验:⑹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肢体浮肿,属疳肿 胀者,血清总蛋白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约在20g/L 以下。
-
7
辨证要点
从饮食看病情。厌食
(多食)——积食——疳积—— 疳干
从对脏腑的影响看病 情。脾胃——心——肝——神
辨证脏腑。眼、口、 肺、肾、肿胀
辨证预后。食欲
辨兼证。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腹泻ppt课件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腹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c4a4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1.png)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具有安全、无副作用、无创伤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免疫功能 等方面有关。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 法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治疗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机理。
探索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与其他治 疗方法相结合的疗效,以期为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 段。
营养不良
脱水
免疫力下降
心理影响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营养 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脱水,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免疫 力下降,增加感染其他
疾病的风险。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焦虑、 不安等心理问题,影响
心理健康。
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副作用, 且对某些腹泻可能无效。
公益活动
02
组织小儿推拿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小儿推
拿知识,提供免费咨询和推拿服务。
媒体宣传
03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小儿推拿
的疗效和优势,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对腹泻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提高治愈率。
效果。
小儿推拿的历史和发展
起源追溯
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数千 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典著作
古代医家留下了许多小儿推拿的经典 著作,如《幼科推拿秘书》、《幼科 穴位图解》等。
现代发展
现代小儿推拿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 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种流派和特色 疗法。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免疫功能 等方面有关。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 法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治疗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机理。
探索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与其他治 疗方法相结合的疗效,以期为腹泻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 段。
营养不良
脱水
免疫力下降
心理影响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营养 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脱水,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免疫 力下降,增加感染其他
疾病的风险。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焦虑、 不安等心理问题,影响
心理健康。
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副作用, 且对某些腹泻可能无效。
公益活动
02
组织小儿推拿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小儿推
拿知识,提供免费咨询和推拿服务。
媒体宣传
03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小儿推拿
的疗效和优势,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小儿推拿独门特效疗法对腹泻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提高治愈率。
效果。
小儿推拿的历史和发展
起源追溯
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数千 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典著作
古代医家留下了许多小儿推拿的经典 著作,如《幼科推拿秘书》、《幼科 穴位图解》等。
现代发展
现代小儿推拿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 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种流派和特色 疗法。
腹泻推拿PPT课件
![腹泻推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f6d1bdad51f01dc281f1f0.png)
-
2
小儿腹泻一年四季皆可发病 ,夏秋两季发病率高,2岁以 内易患病,若病情严重或治疗 不当,可影响小儿生长及发育 ,甚至危及生命。
-
3
• 目前该病西医以对症治疗、抗感染、液体疗法为主,但存在药物毒副 作用对小儿身体伤害、药物应用范围的禁忌或慎用等限制。中医药治 疗有特色和优势,但因腹泻常伴呕吐、或中药汤剂难于服用的缺点, 临床上常配合小儿推拿、捏脊、穴位贴敷针灸等治疗,其疗效经大量 的临床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亦得以证实。
-
15
• 补脾经 • 推大肠经 • 揉脐摩腹 • 龟尾 • 推上七节骨 • 阑门 • 足三里 • 脾俞
基本方
-
16
操作方法
• 1.补脾经(双侧)
• 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 。健脾胃、补气血,一般操作100 ~200次
补脾经
-
17
• 2.补或清大肠(双侧)
• 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补一大直肠
-
29
小儿腹泻次数多,常 伴有呕吐、发热等症 状,伴有不同程度的 脱水,根据病情选择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 两种。轻度、中度脱 水且不伴有呕吐的患 儿选用口服补液盐, 中、重度或呕吐频繁 的患儿选用静脉补液。
-
30
一般情况
眼窝 望
眼泪
口渴 诊
口舌 触 皮肤弹性 诊
诊断
轻度 中度
重度
良好
烦躁易激惹
嗜睡或昏迷、软弱无力
• 疾病简要概述 • 诊断标准 • 适应证 • 禁忌证 • 技术操作方法 • 注意事项
-
1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称腹泻病, 是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形状 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 综合征。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b164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1.png)
调整阴阳
扶正祛邪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阴阳平 衡,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小儿推拿可以扶助正气,祛除病邪, 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康 复。
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畅 则气血调和。小儿推拿可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泄泻的目的。
泄泻的病因和病机
病因
泄泻的病因有多种,如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
06 小结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具有安全、无 副作用、疗效显著等优点,能够 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 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局限性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需要专业的推 拿医师进行操作,且对于急性腹 泻等严重病情可能效果不明显, 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深入研究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机理和 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 的依据。
捏脊
自尾椎两旁(即长强穴)开始, 自下而上连续捏拿至颈部大椎 穴两旁(即脑户穴)。
推拿手法
推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 指腹沿同一方向推动。
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 的指腹作旋转揉动。
摩法
用掌心或食、中、无 名指的指腹在一定部 位进行轻柔的抚摩。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 的指腹相对用力,捏 拿肌肤。
拿法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 的指腹相对用力,捏 拿肌肤后进行提拉。
分析结果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且多为轻微、短暂的。
03
注意事项
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过程中,需注意手法轻柔、准确,避免过度刺激和
损伤。同时,需根据患儿病情和体质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5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注意 事项和禁忌症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b9a73402020740be1e9bd4.png)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 、以及过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
致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
7
临床表现
•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 ,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 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升降脾胃,调理二便的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症状
次。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务必“18 下推”,若小儿腹泻,则用“上推”的
第四步:揉龟尾2分钟——通气理大肠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宝宝小 屁股的凹槽内。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手 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 向按揉,力度适中,一次约按 揉 1 秒 , 共 揉 2 分 钟 , 100-300 次 。
第三步:上推七节骨2分钟——升降脾 胃,调理二便
位置:位于宝宝背部正中线 ,由腰部的最低点的凹陷处 ,到尾脊骨。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 拇指或中间三指,自下向上 ,从宝宝尾脊骨推至腰部最 低点的凹陷处,约一秒钟推 一原理下:,推七共节推骨是2小分儿钟推拿,中1治00疗-3胃0肠0道疾病的常见手法之一。推七节骨具有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处方:基本方 + 揉外劳宫、推三关 、揉一窝风 拿肚角、揉脐
11
分型-湿热泻
湿热泻表现: 大便如蛋花汤样,量多次频,气味
恶臭; 或见少许粘液,伴腹痛,或伴呕吐
, 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基本方 + 清天河水
12
分型-脾虚泻
3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0659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3.png)
加艾条灸百会2分钟,用医者两拇指涂少许桐油,用炭火 或煤火烤热(不能用明火),在肛门、龟尾处各熨2分钟, 每日1次或两次以固肠升阳止泻。
ppt课件
18
18
(2)常食后作泻者,每餐食后1小时顺时针摩腹100次, 逆时针摩腹100次,以调理胃肠,运脾止泻。
ppt课件
19
19
5、脾肾阳虚 辨证要点:久泻不愈,下利清谷,形寒肢冷,睡时露睛,
ppt课件
34
34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无论是外感或内 伤,均能导致肺的宣降清肃失常而致咳嗽。临床上根据其 病因病理及症候特点,大致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
ppt课件
35
35
1.外感咳嗽
主症: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苔薄,脉浮。 若为风寒痰稀清白,流清涕,恶寒重而无汗,苔薄白,指 纹蓝边红心;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稍怕冷而微汗出, 口渴,咽痛,发热,苔薄白,脉浮数,指纹青紫。
ppt课件
46
46
方义:
常例开窍。推五经重补脾经,配揉外劳、中脘、肚脐、摩 腹温中散寒,健脾助运;补肺、肾两经益气温脾;揉足三 里,捏脊健脾助运;清肝、心经、小天心,安神宁志;按 肩井关窍。
ppt课件
47
47
2.心热 主症:面红目赤,烦躁不宁,面喜仰卧,恶见灯火,哭声
粗壮,手腹较热,便秘,小便短黄。 治法:清心导赤,安神宁志。
ppt课件
26
26
方义:常例用以开窍,尤其开天门,推坎宫,揉运太阳能 疏风解表,发散外邪。
推五经调理脏腑,以清肺经为主,宣肃肺气,以达解表止 咳。
推三关发寒解表,疏风散寒,配六腑以防发散太过,又能 清热。
按肩井关窍,又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ppt课件
18
18
(2)常食后作泻者,每餐食后1小时顺时针摩腹100次, 逆时针摩腹100次,以调理胃肠,运脾止泻。
ppt课件
19
19
5、脾肾阳虚 辨证要点:久泻不愈,下利清谷,形寒肢冷,睡时露睛,
ppt课件
34
34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无论是外感或内 伤,均能导致肺的宣降清肃失常而致咳嗽。临床上根据其 病因病理及症候特点,大致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
ppt课件
35
35
1.外感咳嗽
主症: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苔薄,脉浮。 若为风寒痰稀清白,流清涕,恶寒重而无汗,苔薄白,指 纹蓝边红心;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稍怕冷而微汗出, 口渴,咽痛,发热,苔薄白,脉浮数,指纹青紫。
ppt课件
46
46
方义:
常例开窍。推五经重补脾经,配揉外劳、中脘、肚脐、摩 腹温中散寒,健脾助运;补肺、肾两经益气温脾;揉足三 里,捏脊健脾助运;清肝、心经、小天心,安神宁志;按 肩井关窍。
ppt课件
47
47
2.心热 主症:面红目赤,烦躁不宁,面喜仰卧,恶见灯火,哭声
粗壮,手腹较热,便秘,小便短黄。 治法:清心导赤,安神宁志。
ppt课件
26
26
方义:常例用以开窍,尤其开天门,推坎宫,揉运太阳能 疏风解表,发散外邪。
推五经调理脏腑,以清肺经为主,宣肃肺气,以达解表止 咳。
推三关发寒解表,疏风散寒,配六腑以防发散太过,又能 清热。
按肩井关窍,又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小儿推拿腹泻PPT课件
![小儿推拿腹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3dd6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4.png)
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腹相对用力捏起 皮肤,然后放松,反复进行。
推拿治疗的穴位选择
神阙穴
位于肚脐中央,具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 的作用,适用于小儿腹泻伴有脾胃虚寒的
情况。
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具有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作用,适用于 小儿腹泻伴有脾胃虚弱的情况。
中脘穴
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具有调理脾胃、 和中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小儿腹泻伴有脾 胃不和的情况。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感 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小儿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饮食不当、 过敏反应等。
病理机制
小儿腹泻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肠道黏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功能紊乱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小儿腹泻的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腹痛、发热、呕吐等。
总结词
改善不明显
详细描述
患儿小华,男,6个月,因腹泻就诊。推拿治疗包括揉足三里、揉龟尾等手法,每日1次, 每次约15分钟。治疗5天后,患儿腹泻症状有所减轻,但大便仍不成形,每日3-4次。继续
治疗7天后,患儿腹泻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成形,每日2-3次。随访1个月无复发。
06 结论与展望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案例二: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过程与效果
总结词:有效缓解
详细描述:患儿小红,女,1岁,因腹泻就诊。推拿治疗包括清大肠、逆时针摩腹等手法,每日1次,每次约20分钟。治疗3 天后,患儿腹泻次数减少,大便逐渐成形。继续治疗4天后,患儿腹泻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2次。随访半个月无 复发。
案例三: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过程与效果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4532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6.png)
加强临床研究,积累更多的病例和数 据,对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效果进行 更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推广应用提 供更有力的支持。
推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的普及和 推广,加强医生和家长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对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的 认识和应用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泄泻。
03
脾胃虚弱
部分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宜,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谷不
化,精微不布,水湿内停而发生泄泻。
小儿泄泻的危害与影响
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泄泻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能量 摄入不足,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长 期反复的泄泻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贫血、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心理负担
并发症
小儿泄泻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脱 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时甚 至危及生命。
成功案例二:中度泄泻的治疗
总结词
中度泄泻,综合治疗,显著改善
详细描述
中度泄泻通常需要更全面的治疗方案,除了小儿推拿外,还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小儿推拿 在此时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以缓解症状,减轻宝宝的不适感。经过综合治疗 ,中度泄泻的症状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成功案例三:重度泄泻的治疗
建议
家长或护理人员应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推拿手法,在医生的建 议下进行操作,注意保持患儿的饮食卫生和调整饮食结构, 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小儿泄泻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进一步探讨推拿治疗的科学原理和作 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依 据。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等,对推拿治疗进行创新和改 进,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推大肠经
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并拢,自 指根向指尖方向推宝宝左手食 指外侧的大肠经,有助于促进
小儿推拿4腹泻123精品PPT课件
![小儿推拿4腹泻123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52e8b87e21af45b307a8e3.png)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小儿脾胃薄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和脾肾阳虚均可 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腹泻。本病易伤气液, 重症患儿或治疗不当,可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等 危重变证。如迁延不愈,可引起营养不良,严重患儿影 响生长发育,成为疳证。
LOGO
Page 3
2、病因病机
腹泻主要责之脾胃。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和脾肾阳虚均可损伤脾 胃,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布,合污而下发为腹 泻。 1)感受外邪 小儿脏腑娇嫩,易为外邪所袭,外感风寒暑湿之邪, 侵入人体,影响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则泄泻。古有“无湿不成泻” 之说,风寒暑邪多与湿邪结合而致病。夏秋季节,湿热交蒸,腹泻 多为湿热泻。 2)内伤乳食 调护喂养不当,乳食过度或过食肥甘及生冷之食,损 伤脾胃,传导失司而致泄泻。 3)脾胃虚弱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或久病迁延,皆可导致脾胃 虚,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不能腐熟水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 合污而下发为腹泻。 4)脾肾阳虚 小儿禀赋不足,或久病久泻之后,脾虚及肾,肾阳不 足,则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不能腐熟水谷,以致完谷不化而 腹泻。
LOGO
Page 4
3、临床表现
寒 湿 邪
大便清晰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 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湿
腹痛即泻,暴注下迫,粪色黄褐热臭,或见少许粘
热
液,身热,烦躁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而痛,
泻
舌苔黄腻,指纹色紫。
LOGO
Page 5
3、临床表现
伤
腹痛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味酸
LOGO
小儿推拿临床治疗学
第四节 腹 泻
腹泻的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脾胃薄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和脾肾阳虚均可 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腹泻。本病易伤气液, 重症患儿或治疗不当,可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等 危重变证。如迁延不愈,可引起营养不良,严重患儿影 响生长发育,成为疳证。
LOGO
Page 3
2、病因病机
腹泻主要责之脾胃。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和脾肾阳虚均可损伤脾 胃,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布,合污而下发为腹 泻。 1)感受外邪 小儿脏腑娇嫩,易为外邪所袭,外感风寒暑湿之邪, 侵入人体,影响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则泄泻。古有“无湿不成泻” 之说,风寒暑邪多与湿邪结合而致病。夏秋季节,湿热交蒸,腹泻 多为湿热泻。 2)内伤乳食 调护喂养不当,乳食过度或过食肥甘及生冷之食,损 伤脾胃,传导失司而致泄泻。 3)脾胃虚弱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或久病迁延,皆可导致脾胃 虚,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不能腐熟水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 合污而下发为腹泻。 4)脾肾阳虚 小儿禀赋不足,或久病久泻之后,脾虚及肾,肾阳不 足,则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不能腐熟水谷,以致完谷不化而 腹泻。
LOGO
Page 4
3、临床表现
寒 湿 邪
大便清晰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 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湿
腹痛即泻,暴注下迫,粪色黄褐热臭,或见少许粘
热
液,身热,烦躁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而痛,
泻
舌苔黄腻,指纹色紫。
LOGO
Page 5
3、临床表现
伤
腹痛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味酸
LOGO
小儿推拿临床治疗学
第四节 腹 泻
腹泻的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腹泻PPT课件
![小儿推拿腹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c2c9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8.png)
THANKS。
疏通经络
推拿能够疏通经络,促进 气血流通,改善小儿的消 化系统功能。
推拿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
缓解症状
通过推拿治疗,可以缓 解小儿腹泻的症状,如 腹痛、腹胀、食欲不振
等。
调节肠道功能
推拿有助于调节肠道功 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 境,减少肠道感染的发
生。
提高免疫力
通过推拿治疗,可以增 强小儿的免疫力,减少
详细描述
通过手掌或指腹在小儿腹部进行轻柔 的环形按摩,缓解腹部疼痛、促进肠 胃蠕动。此手法对于治疗小儿腹胀、 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捏脊
总结词
捏脊是小儿推拿中的特色手法之一,主 要用于调理全身气血、增强免疫力。
VS
详细描述
通过用手指捏起小儿背部的皮肉,自下而 上进行提捏,刺激脊柱两侧的穴位,调节 全身气血。此手法对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症状有良好效 果。
推大肠经
总结词
推大肠经是小儿推拿中的重要手法,主要用于通便、止泻和 调理肠道功能。
详细描述
通过从指根向指尖推按小儿食指桡侧缘的穴位,刺激大肠经 ,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此手法对于治疗小儿便秘、腹泻等 症状有良好效果。
摩腹
总结词
摩腹是小儿推拿中的基础手法之一, 主要用于舒缓腹部不适、调理肠胃功 能。
案例二
小红,2岁,腹泻伴有轻度脱水 ,推拿治疗两天后恢复。
案例三
小华,6个月,因喂养不当导致 腹泻,推拿治疗一周后好转。
小结与展望
小结
小儿推拿对于治疗腹泻具有显著疗效,尤其对于非感染性腹泻效果更佳。
展望
随着小儿推拿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未来有望成为治疗小儿腹泻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小儿 推拿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依据。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PPT课件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ec726a7cd184254a35355a.png)
4.揉板门
• 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 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 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5.补肾。
• 家长按住宝宝的小拇指最外面一节的指腹,顺时针旋推,150~300次。在这里, 是宝宝肾经的反应点,推拿此处可以补肾水,防治宝宝因腹泻而发生脱水的 情况
呕吐,食欲也很好,随着年龄增长,添加辅食品后腹泻自然消失。
(二)消化不良性腹泻。
• 在婴儿期引起的腹泻,最常见的是由于喂养不当,不是吃得太多,便是吃得 太少;天气太热,突然受凉;经常换新的食品等,都可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消化不良性腹泻有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大便呈稀糊状、蛋花汤样 或水样,甚至带有粘液。
五.简单的推拿方法
• 1.揉腹法。家长可以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 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 医生提醒,一定要逆时针,也就是要逆着肠子的方向揉动。
• 摩腹速度要慢,约两秒钟一圈,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 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宜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以顺气 止呕。
害物排除,这是致泻因素
6、小儿腹泻不能吃粗纤维较多的食 物
•
芹菜、菠菜、韭菜、榨菜、笋类等含粗纤维素较多,能加速肠
蠕动,加重腹泻。
谢谢!
感谢下 载
饮食注意
• 1.小儿腹泻不能吃生冷和刺激类食物
•
生冷瓜果、冷拌菜等生冷类和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对肠道有刺激,
腹泻时不宜吃。
•
2.小儿腹泻不能吃导致腹胀的食物
•
豆类、过多的牛奶等会使肠内胀气,加重腹泻。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
小儿推拿-腹泻 ppt课件
![小儿推拿-腹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054dd3941ea76e59fa0422.png)
ppt课件
25
2、湿热泻:
主证: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泻下急迫量多 次频,气味秽臭,或见粘液。纳差,腹 痛阵作或伴呕吐。口渴多饮、发热、小 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ppt课件
26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处方:清脾,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 天枢,揉龟尾。
ppt课件
27
方义: 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 清大肠,揉天枢能清利肠腑湿热积滞 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
ppt课件 32
治则: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处方 : 补脾经 , 补大肠 , 推三关 , 摩腹 , 揉脐 , 推上七节,揉龟尾,捏脊。
ppt课件
33
方义:
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固肠实便。
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温阳补中。 配推上七节,揉龟尾--温阳止泻。
ppt课件 34
加减:气虚下陷者或脱肛加揉外劳 ,百 会。
ppt课件 3
转归及预后
1)若起病急骤,泻下无度易见气阴两伤, 甚则阴竭阳脱。
2)若久泻迁延不愈,可转为疳证或慢惊 风。
西医学称为小儿腹泻或腹泻病,包括消化不 良、胃肠功能紊乱、小儿肠炎、秋季腹泻等。
ppt课件 4
《幼幼集成· 泄泻证治》
“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 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 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 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1.病史: 2. 症状:①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②大便性 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蛋花汤样便、 粘液便者即可诊断。 若呕吐或泄泻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 升高、目眶下陷、囟门凹陷、皮肤干瘪、啼 哭无泪、精神烦躁或萎靡等。甚至见到口唇 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第四步:揉龟尾2分钟——通气理大肠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宝宝小屁 股的凹槽内。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手顶 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 揉,力度适中,一次约按揉1秒, 共揉2分钟,100-300次。
原理:中医认为,按揉鱼尾穴能够“通调督脉之气”,调整大肠功能,有助于消滞通便。
19
小儿推拿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种爱的抚摸,宝宝洗澡后, 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听着柔和的音乐,妈妈双手温柔地抚触宝 宝,不仅治疗便秘的过程,更是妈妈和宝宝每天最享受的亲子时 光。
16
第二步:摩腹5分钟——消食导滞、泄热通便
位置:以肚脐为圆心,以 约2指宽为半径画圆。
手法:让宝宝仰卧,妈妈 用手掌或中间三指,逆时 针在宝宝肚子上缓慢画圆 揉摸。共揉5分钟左右。
原理:这样揉摸宝宝的腹部,不仅能够揉到宝宝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同时还能够揉到位于肚脐正中的神 厥穴。神厥穴具有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与天枢穴相配按摩,能够起到良 好的通便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宝宝便秘,要依顺时针方向揉,若逆时针按揉,则起到温补止泻的作用。
拍八寥 48次 9
分型-伤食泻
伤食泻表现:
大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便前腹痛 泻后减轻。 腹痛拒按,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导滞
处方:基本方 + 运内八卦、揉中脘100次、揉天枢100次
10
分型-风寒泻
表现:大便清稀,多泡沫,肠鸣腹痛,或伴恶 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处方:基本方 + 揉外劳宫、推三关、揉一窝风 拿肚角、揉脐
11
分型-湿热泻
湿热泻表现: 大便如蛋花汤样,量多次频,气味恶臭; 或见少许粘液,伴腹痛,或伴呕吐, 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基本方 + 清天河水
12
分型-脾虚泻
治法:补脾温肾,固涩止泻 处方:基本方 + 揉上马、推三关、捏脊
14
预防调护
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 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及伤食泄 泻患儿可暂时禁食6-8小时,以后随着病情好转, 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 物。
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的表现。
西医指标:
西医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大肠杆菌或病毒检查阳性等。
8
调理原则与基本方
调理原则:运脾化湿
补脾经 300 调大肠 500
次
基本方:次
摩腹 5分钟 推七节骨 100次
揉龟尾 48次 清小肠 300 次
17
第三步:上推七节骨2分钟——升降脾胃,调理二便
位置:位于宝宝背部正中线,由腰部 的最低点的凹陷处,到尾脊骨。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拇指或中 间三指,自下向上,从宝宝尾脊骨推 至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约一秒钟推 一下,共推2分钟,100-300次。
原理:推七节骨是小儿推拿中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常见手法之一。推七节骨具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的功 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症状。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务必“下推”,若 小儿腹泻,则用“上推”的手法用。
20
关注点: 1,粪便便质
2,粪便次数
5
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 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本病在儿童群体最为多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
6
发生原因
感受外邪: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泻,夏秋多暑湿(热) 致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表现: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处方:基本方 + 推三关、运内八卦、捏脊
13
分型-脾肾阳虚泻
表现: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 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 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以及过食生冷 瓜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致导致消化吸收 功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7
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伴有恶心,呕吐, 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 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
1
小儿推拿
现推荐一种疗效明显而且 绿色无副作用的方法,只需 每天12分钟,就可改善宝宝 胃肠道功能,缓解泄泻—— 那就是小儿推拿。
2
二、小儿推拿作用机理
小儿推拿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运用 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 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调整脏腑功 能,达到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3
【小儿推拿适应症】
①新生儿疾病:
④内科杂病:
新生儿夜啼、新生儿便秘等; 呕吐、腹泻、疳积、遗尿等;
②传染病:
⑤骨伤科病症:
百日咳、麻疹等;
桡骨小头半脱位、肌性斜颈、臀 肌挛缩、小儿麻痹症等;
③时令疾病:
⑥预防保健
感冒、暑热症、咳嗽、哮喘等;
4
பைடு நூலகம்
泄泻的定义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如水样 的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宜用 温水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泄泻变证。
15
六、具体实例—捏脊疗法
1、简介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
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 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 成为捏脊疗法。
第四步:揉龟尾2分钟——通气理大肠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宝宝小屁 股的凹槽内。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手顶 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 揉,力度适中,一次约按揉1秒, 共揉2分钟,100-300次。
原理:中医认为,按揉鱼尾穴能够“通调督脉之气”,调整大肠功能,有助于消滞通便。
19
小儿推拿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种爱的抚摸,宝宝洗澡后, 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听着柔和的音乐,妈妈双手温柔地抚触宝 宝,不仅治疗便秘的过程,更是妈妈和宝宝每天最享受的亲子时 光。
16
第二步:摩腹5分钟——消食导滞、泄热通便
位置:以肚脐为圆心,以 约2指宽为半径画圆。
手法:让宝宝仰卧,妈妈 用手掌或中间三指,逆时 针在宝宝肚子上缓慢画圆 揉摸。共揉5分钟左右。
原理:这样揉摸宝宝的腹部,不仅能够揉到宝宝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同时还能够揉到位于肚脐正中的神 厥穴。神厥穴具有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与天枢穴相配按摩,能够起到良 好的通便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宝宝便秘,要依顺时针方向揉,若逆时针按揉,则起到温补止泻的作用。
拍八寥 48次 9
分型-伤食泻
伤食泻表现:
大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便前腹痛 泻后减轻。 腹痛拒按,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导滞
处方:基本方 + 运内八卦、揉中脘100次、揉天枢100次
10
分型-风寒泻
表现:大便清稀,多泡沫,肠鸣腹痛,或伴恶 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处方:基本方 + 揉外劳宫、推三关、揉一窝风 拿肚角、揉脐
11
分型-湿热泻
湿热泻表现: 大便如蛋花汤样,量多次频,气味恶臭; 或见少许粘液,伴腹痛,或伴呕吐, 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基本方 + 清天河水
12
分型-脾虚泻
治法:补脾温肾,固涩止泻 处方:基本方 + 揉上马、推三关、捏脊
14
预防调护
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 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及伤食泄 泻患儿可暂时禁食6-8小时,以后随着病情好转, 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 物。
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的表现。
西医指标:
西医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大肠杆菌或病毒检查阳性等。
8
调理原则与基本方
调理原则:运脾化湿
补脾经 300 调大肠 500
次
基本方:次
摩腹 5分钟 推七节骨 100次
揉龟尾 48次 清小肠 300 次
17
第三步:上推七节骨2分钟——升降脾胃,调理二便
位置:位于宝宝背部正中线,由腰部 的最低点的凹陷处,到尾脊骨。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拇指或中 间三指,自下向上,从宝宝尾脊骨推 至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约一秒钟推 一下,共推2分钟,100-300次。
原理:推七节骨是小儿推拿中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常见手法之一。推七节骨具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的功 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症状。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务必“下推”,若 小儿腹泻,则用“上推”的手法用。
20
关注点: 1,粪便便质
2,粪便次数
5
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 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本病在儿童群体最为多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
6
发生原因
感受外邪: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泻,夏秋多暑湿(热) 致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表现: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处方:基本方 + 推三关、运内八卦、捏脊
13
分型-脾肾阳虚泻
表现: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 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 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
内伤饮食:宝妈乳哺不当,喂养饮食不科学、以及过食生冷 瓜果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以致导致消化吸收 功能偏弱,都容易导致腹泻。
7
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伴有恶心,呕吐, 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重症腹泻:
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 啼哭无泪等脱水征,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
1
小儿推拿
现推荐一种疗效明显而且 绿色无副作用的方法,只需 每天12分钟,就可改善宝宝 胃肠道功能,缓解泄泻—— 那就是小儿推拿。
2
二、小儿推拿作用机理
小儿推拿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运用 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 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调整脏腑功 能,达到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3
【小儿推拿适应症】
①新生儿疾病:
④内科杂病:
新生儿夜啼、新生儿便秘等; 呕吐、腹泻、疳积、遗尿等;
②传染病:
⑤骨伤科病症:
百日咳、麻疹等;
桡骨小头半脱位、肌性斜颈、臀 肌挛缩、小儿麻痹症等;
③时令疾病:
⑥预防保健
感冒、暑热症、咳嗽、哮喘等;
4
பைடு நூலகம்
泄泻的定义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如水样 的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宜用 温水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泄泻变证。
15
六、具体实例—捏脊疗法
1、简介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
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 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 成为捏脊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