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曹操著述中的人才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曹操著述中的人才观

作者:涂歆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第08期

摘要:曹操能如意扩大自己的势力,顺利统一北方,主要得益于他在用人上的成功,即思贤如渴,任人唯才;善于招纳降将,不计前嫌;欲用将才,必先安之,且赏罚分明。

关键词:曹操著述人才观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曹操能够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取得较大范围的胜利,完全得力于他具有正确的人才观。他取得的胜利,关键在于对人才的重用。在统一战争中是他团结、聚集、调动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贤名之士”,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干。这些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都有体现,笔者现在概述如下:

一、生逢乱世,观点独特

曹操身处汉末之际,他的人才观无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当时群雄并起、战火纷飞,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多年的戎马生涯,使他独立于他人之外,形成了自己现实而又鲜明的用人观点。

曹操的用人观点贯穿在他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实践中,同时也明确地体现在他的著述中。他在《封功臣令》中写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曹操一生著作颇丰,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让县自明本志令》《观沧海》等著述。这些著作体现了曹操的军事观念及行阵作战方略,并且具体地体现了曹操的用人观点。

二、成大事要“唯才是举”

曹操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一改传统的人才观,提出了“唯才是举”的政策,认为人才的标准不仅要注重德,还要特别强调“才”,也就是能力。“唯才是举”的政策最早是曹操于建安十五年的命令中提出来的:“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今天下得无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佐我以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从自己卑微的家世地位所受到的歧视与偏见中,深感众多人才会受到习惯意识的贬斥与压制,所以他一旦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势后,在七八年间,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延揽人才,把当时一切有特长的人才都延揽为己用。在《论争天下答袁绍》中说:“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就是说:天下有才能的人,只要以正确的方法使用他们,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在《为徐宣议陈矫下令》中主张“自建安五年已前,一切

勿论,其以断前诽议者,以其罪罪之”。在曹操看来,一切卑污都是可以原谅的,只要这卑污属于历史,只要有这卑污的陈迹之人现在是富于才干。

“唯才是举”政策符合当时的特殊需要,是积极有效的。袁绍“南据黄河,北凭燕、代”,自鸣得意,认为这是成就大事的资本。而曹操却认为取胜之道决定于能否“任天下之智力”,只要有了人才,就有了实力,这样才能在多变的形势下站稳脚跟;没有人才,即使有了地盘也会再度失去它。曹操能够立足于这样的思想高度去对待人才,自然比袁绍等人高明得多,也是曹魏人才资源取之不尽的重要原因。

三、使用人才“不拘一格”

曹操大胆地冲破了历代用人标准,敢作敢为,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于禁、乐进、张辽、徐晃等,他们有的曾经是一般的普通士兵,有的是曹操敌对军事集团中的将领,可曹操敢于提拔,且大胆使用,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曹操的统一战争中成为冲锋陷阵、建功立业的名将。他在《求贤令》中说:“及其得贤者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也!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无知者教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唯才是举,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他还在《举勿拘品行令》中索性直言道出:“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曹操在《举贤勿拘品行令》(即《求贤第三令》)中感叹地说:“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正是曹操能够明确地提出不讲门第出身、不问恩怨宿敌、不管声名好坏,只要是人才,就要大胆地提拔使用,所以在他的周围陆续聚集了一大批愿为统一战争效力的能人志士,为中国北方大统一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四、激励人才“赏罚分明”

建安八年,曹操发布的《论吏士行能令》中就强调:“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性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在对部下论功行赏的时候,曹操不吝千金。他在《〈孙子〉注》中更是明白地告诫大家:“明赏罚,虽用众,若使一人也。”如建安十二年他上书汉献帝的《表论田畴功》中对田畴在征讨乌丸斗争中杰出贡献的陈述;建安六年在《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中对枣祗推行屯田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为统一战争提供物质支援作用的肯定。虽然枣祗“不幸早殁”,就是“追赠以郡”,也是“犹未副之”,就是说枣祗虽死,现在追封他为陈留太守,也不能和他的功绩相称。

曹操能够全方位地发现人的价值,使人的地位得到了更多的肯定,人的尊严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同时,曹操既重视发挥人的现实力量,还重视发挥人的潜在力量。这些见解至今仍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简小波.关于曹操用人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2]张大可.三国史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3]陈寿.三国志·崔琰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