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籍分类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 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并为较大的类, 再根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划分为较小的类。分类既是科学认识和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也是信息整序的主要手段。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按其属性区分开来, 并归入一定的类。这一思想虽未构成据以组织图书的分类体系, 还不能称其为图书分类法, 但它却为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的文献分类

第一节《七略》分类法也叫做六分法

大家都知道,孔子把当时的史册定为六艺, 也就是将图书分为六大类,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孔子对当时学术流派的系统总结, 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图书分类思想。这一思想虽未构成据以组织图书的分类体系, 还不能称其为图书分类法, 但它却为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所讲的即:真正的文献分类法。

汉代,文化学术繁荣,科学技术发达,文献种类与数量骤增,文献收藏利用频繁,文献组织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扩展,出现了官修、史探、专着三大类型的目录,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体系,奠定了我国文献组织的坚实基础。这一时期,文献组织也从简单幼稚走向成熟。

汉武帝时,下令征集全国图书。公元前26 年,汉成帝再次下令征集图书,命谒者陈农前往各地搜求遗书, 聘请各方面专家,分工协作,对我国历史上对古籍的第一次大整理,为

我国古籍的流传、研究奠定了基础。刘向去世后,哀帝又令刘向的儿子刘歆继承父业,刘歆综合群书《叙录》,将所收的书编成目录, 写出学术性的总论及各类的分论,即《七略》。这部图书分类法的诞生, 比瑞士人吉士纳于年编的《万象图书分类法》要早。《七略》原书在唐朝以后遗失了,现在只能在《汉书・艺文志》中见到《七略》的概貌。

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目录学着作,它反映了西汉一代典籍之盛。它着录的图书分为6 大类、

38 种、603 家, 13, 219 卷。,《七略》是我国最早的国家书目, 也是我国目录学、文献分

类学的真正开创。

七略》的6 大类、38 种分类体系中反映了孔子的六艺知识分类思想。

辑略概说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

横、杂、农、小说诗赋略赋一、赋二、赋三、杂赋、歌诗

兵书略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其中“辑略”概述学术源流,是类序,是诸书的总论,实际上它是一篇扼要叙述先秦西汉学术思想的简史,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科学发展史。因此, 辑略是不能用来分书的。《七略》虽以“ 七” 名, 实际上是六分法。

刘向等人实际上将当时所能见到的书籍划分为六大类,三十八目,凡一万三千多卷。六艺略以专书为分类标准,诸子略以学术流派为分类标准,诗赋略又以体裁与作者相结合为分类标准,

姚名达认为《七略》分类的义例首先是“依学术之性质分类” , 但《诸子略》以思想系统分, 《六艺略》以古书对象分, 《诗赋略》以体裁分,《兵书略》以作用分, 《数术略》以职业分, 《方技略》则兼采体裁作用。

这是按典籍的学术性质或派别、体裁等来分类的,是我国最早最为系统的图书分类,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七分法、四部分类法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分合归并而成的。

从上面所列的分类体系可以看出, 《七略》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思想性:《七略》成书于西汉末年公元前年。濡家思想是西周以来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公元前年汉武帝即位后, 罢黝百家, 独尊濡术, 首推公羊。《七略》的分类完全体现了这种思想。在实际入书的六略六大类中, 以儒家的经典、孔子亲自删定的六经为首。这样的一种序列, 充分体现了图书分类的鲜明的阶级性明确地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意志, 其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一定的文化必定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作为上层建筑观念形态一部分的图书分类思想也必然如此。这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图书分类法的思想性的体现。

科学性:《七略》首先应用了以学术性质作为划分依据及定类标准的原则从内容来类分图书。《七略》从图书内容的学术性质出发, 把全部图书分为个基本大类, 每一基本大类略》中以当时的学术流派家来分。这样做法, 目的在于“ 辩章学术, 考镜源流” 。也就是说它当时己注意到从内容来类分图书使图书分类与当时的学术情况相联系。这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图书分类法的科学性的体现。

系统性:《七略》把全部图书分为七个大类其中在实际入书的六大类中, 略下分种, 种下分家扮层层深入条理清晰, 逻辑性强组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分类体系。这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图书分类法系统性的体现。

实用性:《七略》是以书立类, 也就是说它的类目设置不是虚造的, 而是依据当时存有的图书来立类的。当时经书、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之书的确很多。早在汉武帝前很长的一、时期内, 经书就是士子们的教科书, 其数之多不言而喻。汉武帝之后, “ 罢黝百家独尊濡术” , 濡家平步青云, 其经典书数暴增。它的设置正是反映了这种客观存在。当时史书不多因而《七略》便没有为之专门立类, 只是附在“ 六艺略” 春秋类下。这仲立类的原则, 便是图书分类法实用性的体现。

六分法的产生历史

公元前1 世纪末,华夏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总目诞生了。刘向、刘歆开古代图籍编目六分法之先河,其功绩昭于青史。它的孕育产生,有深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汉代,文化学术繁荣,科学技术发达,文献种类与数量骤增,文献收藏利用频繁,文献组织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扩展,出现了官修、史探、专着三大类型的目录,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体系,奠定了我国文献组织的坚实基础。这一时期,文献组织也从简单幼稚走向成熟。

历史背景汉代在建政前就注意到图书文献的收集和利用。汉代统治者认识到了图书、档案对于治理国家的重大作用,注重征集图书的工作。汉初的典志规章,皆以此为据。

汉初,由于秦焚书禁学,人们不能了解过去文化,造成严重后果,于是惠帝刘盈宣布废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征集图书。这一献书活动一直延续到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在文化事业上关心国家藏书,为强化藏书建设,他拟定了3 条措施:一是加强管理,制定管理规则;二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增设专职图书人员;三是扩大藏书的范围,除经书外,还应将诸子传说充实到国家藏书处。由于帝王的关心和重视,汉之图书开始大量集中于官府,出现了“积书丘山”的盛况。汉成帝刘驾在位26 年,统治时间虽不长,但对文化事业却做出了较大贡献。他关注国家文献目录学的创建。成帝在文化事业上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派官员陈农到全国各地收集图书;二是诏刘向领校五经中秘书。刘向领导的国家图书的整理、国家书目的编定,亦得到成帝的关注和指导,其成效之大,影响之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政府藏书计有3 万多卷。除宫廷和政府藏书外,诸侯王亦收藏图书。同时,一些学者如刘向父子、斑游、卜圭和扬雄等都有藏书。汉代丰富的藏书为汉代文献目录事业的形成,提供了极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汉代文献整理分类工作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文献组织的性质与方法,取决于那个时代的文献,秦之焚书,文献严重散佚,以致汉代有征集与整理之举。汉代的文献使其组织工作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