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后诸证(中医妇科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医学的绝经综合征可参照本病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病机是以肾虚为本,累及心、肝、脾。 1.肾阴虚绝经前后,天癸渐竭,若素体阴虚,或房劳多产数伤于血,
复加忧思失眠,营阴暗耗,肾阴益亏,致脏腑失养、肝阳上亢、心肾 不交,遂发绝经前后诸证。 2.肾阳虚绝经前后,肾气渐衰,若素体阳虚,或寒伤阳气,可致肾阳 虚惫,命门火衰,脏腑、冲任失于温养而发生绝经前后诸证。 3.肾阴阳倶虚肾藏元阴而寓元阳,若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真阴真 阳不足,不能温煦、濡养脏腑,冲任失调,遂致绝经前后诸证。
治法:滋肾育阴,佐以潜阳。
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见崩漏),加制首乌、生 龙骨、生牡蛎。
若头痛、眩晕较甚者,加天麻、钩藤,增强平肝息 风之效;若并见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心悸易惊, 属心肾不交,治宜滋肾宁心安神,方用天王补心丹; 若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明显,宜先疏肝 解郁清热,方用丹梔逍遥散。
【辨证论治】
1.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断前后月经紊乱,量少或多,或崩或漏, 血色鲜红;头晕耳鸣,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 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尿少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绝经前后肾阴亏虚,冲任失调,则月经紊乱、 量多少不定;肾阴虚衰,不能上荣脑窍,故头晕耳鸣; 阴不维阳,虚阳上越,故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肾虚则 腰膝酸软;阴虚血燥生风,故皮肤干燥瘙痒;阴虚内热, 故口干、尿少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
(2)实验室检查:血清FSH值升高而雌二醇(E2)值水平下降对本病 诊断有意义。
【鉴别诊断】
本病表现为眩晕、心悸、水肿症状者,应与内科相关疾病相鉴别; 如出现月经过多或经断复来,或有下腹疼痛、浮肿,或白带五色 杂下、气味臭秽,或身体明显消瘦等,应结合B超、分段诊断性 刮宫、磁共振等辅助检查以排除妇科肿瘤及恶性病变。
治法:温肾扶阳。 方药:右归丸(见崩漏)加减。 腰背冷痛明显者,可加川椒、鹿角片等补肾扶阳,
温补督脉;肌肤、面目浮肿者,酌加茯苓、泽泻、 冬瓜皮等健脾利水。
3.肾阴阳俱虚证
主要证候: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或少或多,乍寒 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 淡苔薄,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阴阳两虚,冲任失调,故月经紊乱、 量或少或多;阴阳失衡,营卫不和,则乍寒乍热、 烘热汗出;肾虚精亏,脑髓失养,则头晕耳鸣、健 忘;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则腰背冷痛;舌淡苔薄、 脉沉弱均为肾阴阳俱虚之征。
1.脾虚肝郁素体脾虚,或思虑劳倦伤脾,中气不足,脾失统摄,复因伤于情 志,肝郁疏泄失常,使冲任失固而致经断复来。
2.肾阴虚素体肾阴不足,久病大病伤肾,致阴虚血热,热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任,迫血妄行 而致经断复来。
3.血热素体阳盛,感受热邪,过食温燥,或肝郁化火,火热内蕴,损伤冲任 致经断复来。
4.湿毒瘀结素体虚弱,或多产房劳,或经期、产后感受湿毒之邪,邪与血结, 瘀血瘀结阻滞,血不归经而致经断复来。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适用于治 疗肾阴虚证。
(2)金匮肾气丸、理中丸适用于治疗脾肾阳虚证。
2.针灸
(1)针刺:取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百会、膻中等穴。 (2)艾灸:取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3)耳针:取子宫、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心、肝、脾等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自然绝经1年后发生阴道出血,量多少不一,持续时间长短 不定,部分患者白带增多,呈血性或脓血样,有臭味,或伴有下腹痛、 下腹部包块、低热等。如出血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止,或伴腹胀、消 痩等,要注意恶性病变的可能。
复习思考
1.何谓绝经前后诸证? 2.如何诊断绝经前后诸证? 3.试述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论治。
附:经断复来
绝经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或1年以上,又出现 子宫出血者,称为“经断复来”。
西医学绝经后出血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绝经后肾气虚,若素体肾阴亏虚、脾虚肝郁、血热、湿毒瘀结,均可致冲任 不固而见本病。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绝经前后经行量多,经色淡暗,或崩中漏下; 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 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
证候分析:肾虚失于封藏,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则 月经量多、经色淡暗、或崩中漏下;肾阳虚亏,命门火 衰,阳气不能外达,故面色晦暗、精神委靡、腰背冷痛; 肾阳虚,膀胱气化失职,则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水湿 内停,泛溢肌肤,则面浮肢肿;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 白、脉沉细弱皆肾阳虚衰之象。
治法:阴阳双补。
方药: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合二至丸 (《医方集解》)加菟丝子、制首乌、生龙骨、生牡蛎。
仙茅淫羊蕾巴戟天当归盐知母盐黄柏女贞子旱莲草
方中仙茅、淫羊蕾、巴戟天、菟丝子温补肾阳;旱 莲草、女贞子、制首乌补肾育阴;生龙骨、生牡蛎 滋阴潜阳敛汗;盐知母、盐黄柏滋肾坚阴;当归养 血和血。
绝经前后诸证
卢老师
【学习目标】
1.掌握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各型的辨证要点及治法 方药。
2.熟悉绝经前后诸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 3.了解绝经前后诸证的预防与调摄。
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 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 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项目七绝经 前后诸证
肢肿、皮肤蚁行感、情志不宁等症状,称为 “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诸证”。
穴。
【预后与转归】
本病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甚者可达5〜10年。
【预防与调摄】
绝经前后应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调摄膳食, 调畅情志,适度锻炼,生活充实,富有情趣; 定期体检和进行防癌筛查。
考纲摘要
1.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 2.绝经前后诸证的病因病机。 3.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论治。
【诊断】
1.病史
年龄多在45〜55岁,注意有无工作和生活的特殊改变史,或卵巢 早衰及卵巢切除或损伤或放射治疗史。
2.临床表现
妇女月经紊乱或停闭后出现烘热汗出、潮热面红、烦躁易怒、头 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感、情志不 宁等症状。
3.检查
(1)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或偏小。晚期可有阴道、子宫不同程 度的萎缩,宫颈及阴道分泌物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